火星裡面有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火星上有什麼資料

火星是八大行星之一,按照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為第四顆。肉眼看去,火星是一顆引人注目的火紅色星,它緩慢地穿行於眾星之間,在地球上看,它時而順行時而逆行,而且亮度也常有變化,最暗時視星等為+1.5,最亮時比天狼星還亮得多,達到-2.9。由於火星熒熒如火,亮度經常變化,位置也不固定,所以中國古代稱火星為“熒惑”。而在古羅馬神話中,則把火星比喻為身披盔甲渾身是血的戰神“瑪爾斯”。在希臘神話中,火星同樣被看做是戰神“阿瑞斯”。

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鐵,由於長期受紫外線的照射,鐵就生成了一層紅色和黃色的氧化物。誇張一點說,火星就像一個生滿了鏽的世界。由於火星距離太陽比較遠,所接收到的太陽輻射能只有地球的43%,因而地面平均溫度大約比地球低30多攝氏度,晝夜溫差可達上百攝氏度。在火星赤道附近,最高溫度可達20℃左右。火星上也存在大氣。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約佔95%,還有極少量的一氧化碳和水汽。

火星比地球小,赤道半徑為3395公里,是地球的一半, 體積不到地球的1/6,質量僅是地球的1/10。火星的內部和地球一樣,也有核、幔、殼的結構。

火星的自轉和地球十分相似,自轉一週為24小時37分22.6秒。火星上的一晝夜比地球上的一晝夜稍長一點。火星公轉一週約為687天,火星的一年約等於地球的兩年。

火星有兩個衛星。靠近火星的一個叫火衛一,較遠的一個叫火衛二。由於火星在希臘神話中被看做是戰神阿瑞斯,所以天文學家以阿瑞斯的兩個兒子——福波斯和德瑞斯命名它的兩顆衛星。

火星是地球的近鄰。它與地球有許多相同的特徵。它們都有衛星,都有移動的沙丘、大風揚起的沙塵暴,南北兩極都有白色的冰冠,只不過火星的冰冠是由乾冰組成的。火星每24小時37分自轉一週,它的自轉軸傾角是25度,與地球相差無幾。

火星上有明顯的四季變化,這是它與地球最主要的相似之處。但除此之外,火星與地球相差就很大了。火星表面是一個荒涼的世界,空氣中二氧化碳佔了95%。濃厚的二氧化碳大氣造成了金星上的高溫,但在火星上情況卻正好相反。火星大氣十分稀薄,密度還不到地球大氣的1%,因而根本無法保存熱量。這導致火星表面溫度極低,很少超過0℃,在夜晚,最低溫度則可達到-123℃。

這是美國宇航局海盜號環繞器拍攝的火星全球照片。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巨大的“水手谷”。水手谷長約4000公里,深度約8公里。(USGS)

火星的內部結構圖。火星的內部結構與地球相似,都有殼、幔和核,但由於數據不完全,火星核的組成和大小仍然未能確定。

火星表面的景色。這是由著陸在火星表面的探路者號探測器拍攝的。遠處可見名為“雙子峰”的火星山峰。(NASA)

火星表面縱橫交錯的河床。這些河床已經乾涸,但它們可能是在遠古時期由大量的洪水沖刷形成的。

火星表面揚起的大範圍沙塵暴。這次沙塵暴生成於火星南極附近,影響範圍約有數百公里。

這是美國宇航局的海盜2號探測器拍攝的火星南極地區的片狀地貌。這些條紋是由冰和沉積物構成的。

火星被稱為紅色的行星,這是因為它表面佈滿了氧化物,因而呈現出鐵鏽紅色。火星表面的大部分地區都是含有大量的紅色氧化物的大沙漠,還有赭色的礫石地和凝固的熔岩流。火星上常常有猛烈的大風,大風揚起沙塵能形成可以覆蓋火星全球的特大型沙塵暴。每次沙塵暴可持續數個星期。

火星兩極的冰冠和火星大氣中含有水份。從火星表面獲得的探測數據證明,在遠古時期,火星曾經有過液態的水,而且水量特別大。這些水在火星表面彙集成一個個大型湖泊,甚至是海洋。現在我們在火星表面可以看到的眾多縱橫交錯的河床,可......

火星內部是什麼?

火星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

火星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直徑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週期相近公轉一週則花兩倍時間。在西方稱為戰神瑪爾斯星,中國則稱為熒惑星因為它熒熒如火,位置、亮度時常變動。其橘紅色外表是因為地表被赤鐵礦(氧化鐵)覆蓋,英文裡前綴areo-即為火星,火星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

火星直徑約是地球的一半,體積為15%,質量為11%,表面積相當於地球陸地面積,密度則比其他三顆類地行星(地球、金星、水星)還要小很多。 以半徑、質量、表面重力來說,火星約介於地球和月球中間:火星直徑約為月球的兩倍、地球的一半;質量約為月球九倍、地球的1/9,表面重力約為月球的2.5倍、地球的2\5。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佈,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以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既稀薄又寒冷,沙塵懸浮其中,每年常有塵暴發生與地球相比,地質活動不活躍,地表地貌大部份於遠古較活躍的時期形成有密佈的隕石坑、火山與峽谷,包括太陽系最高的山:奧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峽谷:水手號峽谷另一個獨特的地形特徵是南北半球的明顯差別:南方是古老、充滿隕石坑的高地,北方則是較年輕的平原火星兩極皆有主要以水和冰組成的極冠,而且上面覆蓋的乾冰會隨季節消長。

火星上有什麼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佈且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前不久,美國宇航局公佈火星上有少量的水)。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既稀薄又寒冷,沙塵懸浮其中,每年常有塵暴發生。火星兩極皆有水冰與乾冰組成的極冠會隨著季節消長。

貼吧中有人說“火星了”是什麼意思?

連火星了都不知道,真是火星了。

火星上到底有什麼?

已經證明火星上有水,所以對於近一步探詢上面的其他生命有極其大的意義。有水,一切都成為可能。 以下是引用: 以下是新浪的報道: NASA有重大宣佈 機遇號可能找到生物存在證據 新浪科技訊 據3月2日美國宇航局網站報道,美國宇航局將於美國宇航局3月2日美國東部時間下午2時(北京時間3月3日凌晨3時)舉行記者會,宣佈“機遇”號探測器在火星的梅里迪亞尼平原的重大發現。記者會將在華盛頓的詹姆士·維伯禮堂舉行,屆時,美國宇航局的電視頻道將進行現場直播。 由於“勇氣”號和“機遇”號探測火星的首要任務是找水,所以,這次宣佈肯定與 水有關,也就是說,“機遇”號找到了火星上有水的證據。還有人猜測,“機遇”號有可能在火星找到了生物存在的證據! 美國宇航局發言人唐·薩瓦奇表示:“這將是我們從火星登陸器上獲得的最重大的科學結論。”那麼,宇航局宣佈這一重大發現會否改變我們對火星的看法?薩瓦奇說:“在火星上任何重要的發現都會改變人們對火星的看法,這是肯定的。”就像登陸器在火星上發現的證據所暗示的那樣,如果火星表面目前有液態水存在的話,那麼大多數科學家認為,火星上就有可能存在生命。雖然有水並不意味著有生命,但水是使生命成為可能的一個重要成份。 幾乎沒有科學家還懷疑火星過去比現在要溫暖、溼潤,而且火星兩極地區以冰的形式聚集了大量的水。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是否火星表面仍有液態水。 全世界之所以會高度重視這次記者會,除了它將宣佈“重大發現”外,還有一個原因不得不提。在此之前,與火星登陸器有關的新聞發佈會都是在帕薩迪納舉行的,這已經成為一個慣例,下一次發佈會也已經定於本週晚些時候在帕薩迪納舉行,一些消息人士曾暗示,下週將舉行一次重要的新聞發佈會。然而,美國宇航局現在突然宣佈,將新聞發佈會的時間提前到週二舉行。如果沒有特別的原因,宇航局不可能突然改變既定的發佈會計劃,所以,很多專家認為,這次發佈會的意義一定非同小可。 薩瓦奇也因此賣起了關子:“我們無法讓這麼重要的信息繼續躺在那裡睡大覺了。”因為科學家們感覺他們已經找到了他們最需要的東西。

滿意請採納

火星上有什麼好吃的? 5分

火星上沒有吃的好吧。。。

火星連生物也沒有,要說能吃的。。唯一就是火星上還有點固態水可以吃了

火星上有什麼氣候變化?

火星大氣層很薄,表面平均氣壓是隻有7.5毫巴(約為地球的0.75%)。成分為95%的二氧化碳,3%的氮氣,1.6%氫氣,很少的氧氣、水汽、一氧化碳、氖、氪和氙等,亦充滿著很多塵埃。地表溫度白天可達28℃,夜晚可低至-132℃,平均-57℃。雖然二氧化碳量是地球之數倍,但因缺乏水汽,所以溫室效應只有10℃,比地球的33℃低。

大氣結構

依據氣溫變化,火星大氣可分為四層:低層大氣、中層大氣、高層大氣(熱氣層)、逸散層。

火星氣候

由於火星的自轉軸有明顯傾斜,亦有明顯的四季變化,不過一季約為地球的兩倍長。另一不同於地球的是,火星的軌道離心償比地球大,就是火星近日點、遠日點的差別較大,當位於近日點時,南半球處夏季,比北半球遠日點夏季所造成的升溫更強,而北半球的冬天亦比南半球的冬天冷。

大氣環流

火星大氣環流主要為單胞環流,由赤道相對熱空氣上升,漂至極區下沉,再沿地面回到赤道。另外,在火星的夏半球,極冠的二氧化碳昇華進入大氣,使氣壓升高;而冬半球由於二氧化碳凝華,氣壓下降,由於進出大氣的二氧化碳量高達25%,造成南北壓力差,空氣便傾向由高壓的夏半球流向低壓的冬半球,形成另一依季節而變向的環流。因此火星的天氣系統趨向成為全球性的,例如塵暴。

塵暴

由於火星氣壓低,當太陽甫照地表時,大氣便能快速增加動能,風速大,加上低重力,塵埃很容易被捲入空中。而就在南半球春夏季時,增溫快,易形成強烈的風,捲起的狂沙再加強增溫,風速更快,終於形成塵暴,從太空可看到一片褐色塵雲旋轉、移動。而這些區域性塵暴有些甚至發展成全球性塵暴,將整個星球籠罩在橘霧之下。水手9號到達火星的時候,火星被全球性塵暴遮住而無法觀測。

塵捲風

地球乾燥沙漠地常發生,在火星也一樣常見。塵捲風(dust devils)宛如迷你形龍捲風,當地表被加熱時,上方空氣變上升、旋轉,挾帶砂石,在地表上游走,在經過的地方因為把上層淺沙帶走,留下深色軌跡。

火星的雲層與南極冠

火星的雲層與南極冠

火星的雲不像地球那麼多又較厚實,由於冷、幹、氣壓低,火星的雲通常不多且薄,有些是水冰構成,有些是乾冰構成,如果參雜沙塵則由白色變成黃色的黃雲,另外一些常見的雲,如:塔爾西斯山區和埃律西姆山區的山雲、哈伯太空望遠鏡中常見的赤道雲、火星邊緣的藍色雲靄等。

甲烷的發現

2003年火星大沖時用地面望遠鏡在其大氣中發現了甲烷。2004年3月,火星奧德賽號確認了這一發現。甲烷的存在是很有趣的,因為這是種不穩定的氣體,容易被強烈紫外線分解為自由的碳與氫,因此現在(或者最近幾百年內)在火星上一定存在某個不明來源,火山作用,彗星或小行星撞擊,還有甲烷古菌都有可能。

火星表面是什麼?

火星為距太陽第四遠,也是太陽系中第七大行星: 公轉軌道: 離太陽227,940,000 千米 (1.52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 6,794 千米 質量: 6.4219e23 千克 火星(希臘語: 阿瑞斯)被稱為戰神。這或許是由於它鮮紅的顏色 而得來的;火星有時被稱為“紅色行星”。(趣記:在希臘人之前,古 羅馬人曾把火星作為農耕之神來供奉。希望殖民火星的人可能會喜歡 這個名字)而月份三份的名字也是得自於火星。 火星在史前時代就已經為人類所知。由於它被認為是太陽系中人 類最好的住所(除地球外),它受到科幻小說家們的喜愛。但可惜的 是那條著名的被Lowell“看見”的“運河”以及其他一些什麼的,都只是 如Barsoomian公主們一樣是虛構的。 第一次對火星的探測是由水手4號飛行器在1965年進行的。人們接 連又作了幾次嘗試,包括1976年的兩艘海盜號飛行器。此後,經過長 達20年的間隙,在1997年的七月四日,火星探路者號終於成功地登上 火星。 火星的軌道是顯著的橢圓形。因此,在接受太陽照射的地方,近 日點和遠日點之間的溫差將近30攝氏度。這對火星的氣候產生巨大的 影響。火星上的平均溫度大約為218K(-55℃,-67華氏度),但卻具 有從冬天的140K(-133℃,-207華氏度)到夏日白天的將近300K(27℃, 80華氏度)的跨度。儘管火星比地球小得多,但它的表面積卻相當於 地球表面的陸地面積。 除地球,火星是具有最多各種有趣地形的類地行星。其中不乏一 些壯觀的地形: - 奧林匹斯山脈: 它在地表上的高度有24千米(78000英尺),是太 陽系中最大的山脈。它的基座直徑超過500千米,並由一座高達6千 米(20000英尺)的懸崖環繞著; - Tharsis: 火星表面的一個巨大凸起,有大約4000千米寬,10千米高; - Valles Marineris: 深2至7千米,長為4000千米的峽谷群; - Hellas Planitia: 處於南半球,6000多米深,直徑為2000千米的衝 擊環形山。 火星的表面有很多年代已久的環形山。但是也有不少形成不久的山 谷、山脊、小山及平原。 在火星的南半球,有著與月球上相似的曲型的環狀高地。相反的, 它的北半球大多由新近形成的低平的平原組成。這些平原的形成過程十 分複雜。南北邊界上出現幾千米的巨大高度變化。形成南北地勢巨大差 異以及邊界地區高度劇變的原因還不得而知(有人推測這是由於火星形 成初期的一次巨大碰撞所形成的)。最近,一些科學家開始懷疑那些陡 峭的高山是否在它原先的地方。這個疑點將由“火星全球勘測員”來解決。 (可惜它的運行失敗了--校注) 火星的內部情況只是依靠它的表面情況資料和有關的大量數據來推 斷的。一般認為它的核心是半徑為1700千米的高密度物質組成;外包一 層熔岩,它比地球的地幔更稠些;最外層是一層薄薄的外殼。相對於其 他固態行星而言,火星的密度較低,這表明,火星核中的鐵(鐵和硫化 鐵)可能含帶較多的硫。 如同水星和月球,火星也缺乏活躍的板塊運動;沒有跡象表明火星 發生過能造成像地球般如此多褶皺山系的地殼平移活動。由於沒有橫向 的移動,在地殼下的巨熱地帶相對於地面處於靜止狀態。再加之地面的 輕微引力,造成了Tharis凸起的巨大的火山。但是,人們卻未發現火山 最近有過活動的跡象。雖然,火星可能曾發生過很多火山運動,可它看 來從未有過任何板塊運動。 火星上曾有過洪水,地面上也有一些小河道,十分清楚地證明了許 多地方曾受到侵蝕。在過去,火星表面顯然存在過水,甚至可能有過大 湖和海洋。但是這......

相關問題答案
火星裡面有什麼?
火山裡面有什麼東西?
火星裡面是什麼樣子?
星巴克裡面有什麼?
重慶公租房裡面有什麼?
會所裡面有什麼?
春秋裡面有什麼內容?
柱子裡面有什麼鋼筋?
大世界裡面有什麼?
太空裡面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