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放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佛教中如何放生,怎樣才能叫正確?

正確的放是隨地隨處見一切有生命危險的生靈都應放。出家人有放生儀軌,我們不需要那麼多。錯誤的放是特地去訂多少,結果因為你訂,小販反而去抓,造成很多生靈在運輸過程中死去,還有人買的是山中的,卻把它放到大海里去了,結果死掉了。

佛教放生日期

如何放生

放生的活動是基於眾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輪迴生死的因果觀念。所渭“吃它半斤,還它八兩”。如果能夠既戒殺又放生,當然功德倍增,此等感應靈驗的事例,史不絕書。

現代社會科技進步,人口密度膨脹,生活空間縮小,要想求得一個絕對安全可靠的放生池和放生區域,是相當困難的。其難處除了漁、獵的網捕射殺與打撈之外,也有自然環境的限制。如今日的臺灣與美國,只有野生動物保護區。此外,有人基於愛心或保護自然環境的立場,勸導社會大眾不要亂捕濫殺,以免破壞生物互相生克的自然協調,也是為了挽救珍稀動物瀕於滅種的危機,這些跟佛教放生的本意雖相應但不相同。如果我們僅把要放生的生物無限制地流放在自然景觀動物保護區,到了飽和程度,也會有人以控制繁殖和適量的捕殺等方式來調節其生活空間的。

贊助廣告

因此,我們到哪兒放生?應該如何放生?如果是魚,有人用鉤釣、網撈;如果是鳥,有人用槍射、網捕。而且今日的魚市場和鳥店,所售的商品很少是野生的,多半是來自人工繁殖的魚池和鳥園。那些動物,根本沒有適應自然環境而自求生存的能力,放生,也等於殺生。放小的,被大的吃掉;放大的,就進入餐館的廚灶。鳥類,尤其是魚類,都有它們生存的習性。一定的魚類必須生存於一定的水質、水深和水流的環境中;買淡水魚放於大海,買海魚放於淡水都是大問題。如果是鳥園繁殖的鳥類,它們不曾在自然界覓食,便可能甚至不知草叢樹林間的草種樹果等也可以作為食物;如果放之於原野,不是飢餓而死就是被其他動物或鳥類捕食而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否還需要放生?是否還應該放生?

贊助廣告

關於如何放生要注意事項:

1.時間:放生在每月初八、十五、二十五、三十或佛菩薩的紀念日較為殊勝,尤其在神變月(藏曆正月)的功德更大。但也可以不定期放生。

2.地點:宜在放生池、以及遠離捕殺之水域、山林等儘量能使所放眾生生存悅意且能長壽之地。

3.類別:蟲類、魚類、飛禽、畜類等,所放眾生之軀體越大,則所獲之功德也越大。

4.方式:動作輕柔,若有甘露丸、解脫丸等則預先化於水中,在放生前灑在所放動物上。用密宗《系解脫》在其上方加持則更為殊勝。

5.發心:應發利益眾生之清淨心,一心一意為其獲得暫時之安樂及究竟之解脫而祈禱。

放生髮願三個程式

灑淨誦偈

放生儀式開始前,於放生處設香案,備淨水楊枝,中供觀世音菩薩像。放生儀式開始,眾等即以慈眼視諸眾生,念其沉淪,深生哀憫,復念三寶有大威力,能救拔之。法師手執水盂,默唸想雲:一心奉請十方慈父、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降臨道場,加持此水,具大功勳。灑沾異類,念彼身心清淨,堪聞妙法。法師邊灑淨水邊誦《香贊》:“楊枝淨水,遍灑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壽廣增延。滅罪消愆,火焰化紅蓮。”然後三稱“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誦畢,法師與大眾同誦《大悲咒》若干遍,並且於眾生靈處邊繞行邊灑淨水。接著,再誦《心經》一遍,《往生咒》三遍,三稱“南無甘露王菩薩摩訶薩”。

說三皈依

法師拈香,啟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佛法僧三寶。然後,法師代這些水陸飛行、為他網捕、將入死門的諸眾生行懺悔,懺悔畢持咒。接下來,法師向眾生傳授三皈依法說:“諸佛子,汝等不聞三寶,不解皈依,所以輪迴三有,今墮畜生。我今授汝等三皈依法,汝今諦聽。”然後法師念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兩足尊,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離欲尊,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眾中尊,皈依僧不墮畜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法師說一遍,大眾答一遍,如是三遍。法師授“三皈依法”後,再說“十二因緣”,以令眾生“了知生滅之法,悟不生滅之法”;再為眾生稱“四弘誓願”,望其“依佛發願,依願修行”。發願詞為,先......餘下全文>>

佛教“放生” 是什麼意思

買來、或以其他正道方式取得將被宰殺的生命,如魚、蝦、泥鰍、鳥、蛙等等動物,把他們放回山河湖海,恢復其自由的生命,就是放生。簡單地說,就是救這些動物一命。

這是佛教裡面重要的慈悲的思想,佛教認為,這些動物來世可能生為人,人因其造業不同,來生也可能生為動物。動物和人一樣,都是六道輪迴當中的一道,他們的生命是平等的。

請問佛教自己去放生有那些程式,簡單一些的,應該念什麼經?

個人隨緣放生,按灑淨誦偈、說三皈依、放生髮願三個程式做就可以了。可不誦經,稱佛號即可。

中國漢傳佛教寺院在長期的放生法會中形成了獨特的《放生儀規》。一般說來,按現行《放生儀規》,放生全過程可分為灑淨誦偈、說三皈依、放生髮願三個程式

最簡單最有效的放生儀規:

1、稱名: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念三遍)

2、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在佛前求懺悔。(念三遍)

3、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傍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念三遍)

4、唸佛:南無阿彌陀佛!(念數遍)

5、放生:希望你們,被放以後,獲盡天年。臨命終時,乘佛願力,往生極樂。(念三遍)

6、迴向: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念三遍)(結束)

佛教放生的意義,放生的東西還能吃嗎

大師讓你放生黃鱔,目的是讓你戒殺生,多做好事,少些暴戾之氣,對於你今後的人生是很有意義的!能按著大師的指點,你能領悟到大師的真正本意,你的境界就能提升了!佛的宗旨:普度眾生、捨己為人、將功德無量!南無阿彌陀佛!

佛教中放生的目的?

南無阿彌陀佛,您耐心讀完。放生的基本含義,就是互生,把那些失去自由,或將宰殺的生靈,放歸自由,不讓他們被人為所束縛殘殺,這是放生最基本的行為含義。這樣的行為,有何好處呢?可以讓人們生起一種慈悲心,憐憫心,平等心。若是人人都以慈悲為懷對待身邊的人和事,那麼一定會免去很多爭端,人情世故之中,就會少卻許多勾心鬥角,因為大家都有慈悲心了。在此基礎之上,再多一點憐憫心,憐憫之中,是蘊藏著包容和理解,互相憐憫,就可以相互包容,有容乃大。任何事情,都可容得,任何惡人,都可憐憫不捨,如海不棄魚蝦,所以為大,心不捨凡聖,實為有容,這樣相互感化和包容彼此,人與人之間就更加融洽了。再來就是平等心,我們吃魚,魚也是有情感的,有思維的呀,這跟人是有情感有思維是一個道理,理上無二無別。獅子老虎要吃人,我們願意嗎?不願意,誰也不願意被殺死吃掉的,我們也不願被獅子老虎吃,魚也不想被人吃,所以基於佛教因果報應之說,殺生吃肉,都是要償還的,要得惡報。反之不殺生,多放生,既得善報。牲畜魚蟲都是生命,把它們的生命,平等於我們之性命時,一顆謙卑寬容,至善仁義的平等心,就顯現出來了,連這些動物都不忍心傷害,更何況去傷害身邊的人呢?大家都是平等的。我們如果具備以上這些慈悲,寬容,平等的心,處處禮讓。。。那就人人都是活雷鋒,個個都是好榜樣了。。呵呵,可惜!人們剛強難化,都只想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如此這樣,自然生出許多社會問題,家庭問題,最後吃苦的都是自己。。。圓圓一張餅,你也想吃,我也想吃,都去搶去,最後弄得稀巴爛,誰都吃不舒服,都不好吃的。如果我想先讓你吃,你也想著讓我先吃,我們慈悲喜捨,憐憫對方,不爭不搶,最後就能平等分配,合理瓜分,這樣不挺好嗎,有這樣的心,誰還會撕破臉皮呢?小到一張餅,是這個道理,大到能源土地財產也都是這個道理。。。這是放生能體現出的小部分好處,所以要提倡多放生,人與人之間以這種行為,互相感化。放生的時候注意什麼呢?要自願。勉強不是道。剛才我們聊了,這個行為是可以培養人心的,如果是別人強迫的,那不算自己的覺悟,不算自己的發心,要放生就要自己心甘情願才好。這真的是需要注意的。放生的時候,可以根據佛教的規矩,一邊放,一邊唸佛經,或者念“南無觀世音菩薩”等經咒佛號,以祝這些畜生道的眾生離苦得樂。佛教講“萬法唯心造”,概述意思,就是:任何好壞對錯,善惡報應,都是人心所造就的,一念心清淨,蓮花處處開。。用自己的真心,慈悲心,誠誠懇懇地去做事,做善事,去呵護那些被不平等對待的眾生們,這樣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您不要小看這樣一件事情,放了就完了,不是的,放生的福報是很大的。放生就是在救命,放一百條,興許就救了一百條命,放千條,就救千條命,我們每天放幾條,天天在救命,您這就是:人行菩薩道!天地之間,自來都是賞罰是很分明的,放生者,得生也,殺生者,減壽也。這是一個很簡潔直白的因果道理。從我們手裡獲得新生的畜生越多,那因這些善舉,不會招來惡報。相反,從我們手裡殺死眾生越多,那所感召而來的,就是殺身之禍。放了它們,等於放了自己,看似延長了它們的壽命,實是在延自己的壽。這是自然界的規律,是因果的法則,恆常不變,絲毫不爽的。對於放生的經歷,恩。。網上有很多故事的,都是真人真事,您可以去搜索一下放生感應。有的得絕症病,後來通過放生,雖沒有病癒,但不再復發不受折磨的,有助人殺生,後來家破人亡,慘遭遭報的。。。自古聖賢,皆提倡放生,正因為有那些實實在在的證據在。好了!說了這麼多,最後。。希望您多多放生,多勸人放生,對自己沒有壞處的。只要您堅持,有恆心,有誠意,您一定會......餘下全文>>

佛教網如何正確的放生

放生之前念:

祈請十方諸佛菩薩為弟子見證,弟子願為這些水族眾生做正式的皈依,皈依佛

,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布墮惡鬼,皈依僧不墮旁生。皈

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遍}。

然後念大悲咒和十小咒,(亦或佛號多念)心經,

南無多寶如來、 南無寶勝如、 南無妙色身如來

南無廣博身如來、 南無離怖畏如來 、南無甘露王如來

南無寶髻如來、南無阿彌陀如來(三稱)

迴向:願以此功德迴向給你們,願你們早日離苦得樂,脫離六道輪迴,往生極

樂世界.

念“南無寶勝如來”,放生的時候,魚一入水,旁邊就有兩個護法神保護直到

它們舍報,除非此魚業報的確該死,至少死後也立即生天。

放生後念:

弟子(名字)願以此放生功德迴向給十方法界一切眾生,迴向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迴向三寶眾龍天,守護伽藍諸聖眾,三途八難具離苦,四

恩三有盡沾恩.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

菩薩道。

佛教放生忌諱穿什麼

放生對穿著並無特殊要求,從眾就好!放生要隨緣買放,不要刻意放生,徒增惡業!再有不要買人工環境生長的動物放生,它們已不適應自然環境。放了它們,也害了它們!

放生應注意的事項 (印光大師)

1、(印)光一向不主張於佛菩薩誕期,及各朔望好日期放生。此事已成鐵案。捕生者特為放生者多捕,則買而放者,亦多有因放而捕來耳。然人情多好名,此各日放生則有名。又人情多以因循了事,若不於此各日放,則便不肯特為買放矣。光雖為人如此說,究亦只成空談。

(筆者注:切不可與販賣者提前預定放生物品種、數量、金額等,這樣可能會促使販賣者特地去捕捉,放生的目的將會適得其反,達不到慈悲救生護生的目的了!)

2、買物放生,須善設法,勿立定期,勿認定地,勿議定物。隨緣買放,生得實益。若定期,定地,定物,則是促人多捕矣。買牛,羊,豕,須有常年草料費,為數甚巨。然每有放者,或不納費,則須辦者代買。似宜以資交辦理之人,令彼隨意,或買生物,或買草料,為合宜耳。師壽之勸人放生文,甚好。但當以勸人戒殺吃素,護惜物命為事,則不費錢財,不招多捕,其功德甚大。

3、放生之款,用於放生之各種零費,只期自己無有他用,固無所礙。然亦不妨於眾集時,為眾說明。則自他俱可無慮矣。

4、放生者,但以不忍殺生為念,不能計及彼之食生物與否。魚多食小魚及小水蟲。若如所論,則放一大魚,必日殺無數小魚水蟲,則放一以殺多,是放之功少過多也。然穿山蛇獺,究無幾何。既不能盡生物皆買放,則似宜從緩,庶免閒議。

(筆者注:參考印光大師這一段開示,既然不能買完所有市場上的生物來放生,那麼對於外來入侵物種,如巴西龜等生物,若無合適的放生環境,特地買來放生亦似宜從緩。)

佛教中每月什麼時候魚放生

放生就是救護那些被擒、被抓、將被宰殺、命在垂危的眾生的命,而眾生最寶貴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得以重拾生機,救他們的命,他們感激最深,所以功德至大!將被捕獲的魚、鳥等生類放之於山野或池沼之中,使其不受人宰割、烹食,便稱之為“放生”。放生主要體現在對生命尊嚴的維護,體現了佛門廣大慈悲的救度精神。放生對物種的保護和環保意識的提升,有一定積極意義。

放生是好事,感應不可思議。放生要隨緣,不要刻意,不要去跟人家說我明天放生,你多抓一點鳥,多抓一些魚,那你就大錯,你就害生,就不叫放生了。所以放生的時候,不要訂日期,不要一定有多少,隨緣,常常放生。最好是你像上街去買菜的時候,看到活的這些魚,你看到這個魚一定可以活得下去;它已經半死,快要死了,你就不必去買它。多少隨緣,買了之後趕快去放,不要去做什麼儀式,儀式一做魚都死掉了。前天北京有同修放生,大概規模很大,有不少東西。看到那些魚都快要死了,打電話問我怎麼辦?趕快放,放了以後再做放生的儀式,你說那個湖有多大,讓所有一切水族統統皈依,你說這個多好。不止是你放的那一籮筐、兩籮筐,不是這個意思,整個湖裡頭統統皈依,誦經、唸佛為它們祈禱,這就很好了。所以趕快放!你把它放在籃子裡,儀式做了一大堆,搞了半天,它已經活的不耐煩了,已經快要死了,這個道理要懂,不能不懂。

相關問題答案
佛教放生功德?
佛教放生?
佛教放生咒?
佛教放生的意義?
藏傳佛教生肖守護神?
佛教是什麼生肖?
佛教夢見自己死後重生?
佛教四聖諦?
佛教八字真言什麼意思?
黑耀石本命佛十二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