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姓氏怎麼讀?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浦 怎麼讀

pu

“蒲”這個字在姓氏中念什麼?

蒲只有pú一個讀音,作姓當然念pú

〈名〉

(1)

(形聲。從水丱,浦聲。本義:植物名。香蒲)

(2)

同本義 [cattail]

蒲,水草也。可以作席。――《說文》

有蒲與荷。――《詩·陳風·澤陂》

共其葦蒲之事。――《周禮·澤虞》。注:“以為席。”

男執蒲璧。――《周禮·大宗伯》。注:“蒲為席,所以安人。”

(3)

又如:蒲甸兒(亦作“蒲墊”。用蒲草編的坐墊);蒲柳(比喻身微低賤);蒲草毛窩(一種用蒲草編成的深幫圓底鞋子,裡面雜有雞毛、蘆花等物);蒲鞭示辱(以薄為鞭,薄罰示恥);蒲帆(用蒲葉編成的船帆)

贊助廣告

(4)

菖蒲 [calamus]。如:蒲節(端午節);蒲人(以菖蒲紮成的人像);蒲酒(菖蒲酒);蒲練(用蒲之纖維織成的布);蒲艾(菖蒲與艾草)

(5)

即今人所稱“水楊”。也稱“蒲楊”、“蒲柳” [big catkin willow]

不流束蒲。――《詩·王風·揚之水》

(6)

又如:蒲柳(植物名,即水楊。質性柔弱且又樹葉早落,所以用來比喻衰弱的體質);蒲姿(蒲柳之姿);蒲楊(蒲柳)

(7)

用草蓋的圓頂屋 [covering of thatched cottage]。如:蒲屋(茅屋);蒲室(茅屋);蒲庵(草菴)

贊助廣告

(8)

樗蒲 [dice]。古代一種遊戲,像後代的擲色子。如:蒲戲(樗蒲之戲);蒲弈(樗蒲之戲)

(9)

同今“葡萄” [grape]。如:蒲萄;蒲陶;蒲桃

(10)

古邑名 [Pu prefecture]

(11)

春秋衛地,戰國屬魏。在今河南省長垣縣

(12)

春秋晉地,在今山西省隰縣西北

(13)

姓。如:漢有蒲昌、蒲遵

〈動〉

(1)

伏地而行 [crawl]

奉壺飲冰以蒲伏焉。――《左傳·昭公十三年》

(2)

又如:蒲伏(匍匐。伏地而行);蒲服(蒲伏,伏地膝行);蒲望(蒲伏)

蒲棒,蒲棒兒

púbàng,púbàngr

[cattail's spike] [口]∶香蒲的花穗,形狀像棒子

蒲包

púbāo

[cattail bag] 用香蒲葉編成的裝東西的用具

蒲草

púcǎo

[the stem or leaf of cattail] 香蒲的莖葉,可供編織用

蒲墩兒

púdūnr

[cattail mat] 用香蒲葉、麥秸等編成的厚而圓的墊子,農村中用作坐具

蒲服

púfú

[sit on the ground] 以跪姿坐於地上

古代席地而坐,兩膝著席,跟跪著差不多,所以《戰國策》裡說伍子胥“坐行蒲服,乞食於吳市”。――呂淑湘《語言的演變》

蒲公英

púgōngyīng

[dandelion] 多年生草本植物(Tarax acum mongolicum),全株含白漿,葉叢生,花黃色,果實褐色,上帶白色軟毛,可順風飄散,全草供藥用,能清熱、解毒

蒲劍

pújiàn

[sword-shaped bag of aromatic herbs hung over doorstep o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指菖蒲葉,形似寶劍而得名

蒲節

pújié

[Dragon Boat Festival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on]端午節,因舊俗端午節在門上掛菖蒲葉而得名

蒲劇

pújù

[Puzhou opera of Shanxi Province] 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山西省南部地區

蒲葵

púkuí

[Chinese fan palm]一種常綠喬木,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葉子可以做扇子

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明·魏學......餘下全文>>

種,浦,洗在姓氏裡怎麼讀?

種chóng

浦pǔ

洗xiǎn(也通用“冼”,比如我國國歌的作曲者冼星海)

洗在姓氏裡怎麼讀

xǐan冼星海就是這個發音啊。

日本姓氏“上浦”怎麼讀

作為姓氏來說,檢索到兩種讀法,分別是

【名字】上浦

【読み】かみうら(KAMIURA),うえうら(UEURA)

貌似前面一種讀法使用的更多。

中國百家姓中浦姓排名第幾

浦姓的望族居住在京兆(今天的陝西長安東)。浦氏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三百十八位門閥。浦氏起源於山東,得姓始祖為姜尚(姜太公)。根據史籍《名賢氏族言行類自變稿》的記載,浦氏是洪州人,以水為姓。而根據史籍《姓氏族譜箋釋》的記載,浦氏採出於浦山氏。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太公之後有浦氏,見蘆若虛刻石記。”又按浦氏家譜中《浦氏由來》考中雲:“浦氏羽音,望京兆,出周甫侯後。今安甫之先為呂,故穆王命度作刑號,其篇曰呂刑,亦曰甫刑。宣王時詩曰,維嶽降神生甫及申甫。又與申為兄弟國。故平王為其舅申侯遣戍而非及於甫。國亡,子孫如水遂為浦氏。”

浦姓的姓氏名望

浦仁裕:(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國時期魏國學者。著有《平章記》十餘卷。浦源:(公元1344~1379年待考),字長源,號海生;江蘇無錫人。著名明朝畫家。能詩善畫,在福建遊歷,與林鴻輩號為“十才子”。浦源欽慕林鴻聲名才學,不遠千進城前來拜訪,苦無緣由。一日,借收購書籍為由到林鴻處,拿出自己所寫的詩給林鴻的弟子周玄、黃玄看,周、黃二位見浦源詩中:“雲邊路繞巴山色,樹裡河流漢水聲”等句極似林鴻詩。林鴻很高興,請浦源參加詩社,讓出房子緞帶浦源泉住,浦源的名聲也因此大振。舉授晉府引禮舍人。工詩,與福建林鴻為詩友,號十才子。尤善畫山水,為倪瓚弟子。據張慧劍先生《明清江蘇文人年表》一書,著錄無錫浦源事項計有五處:公元1373年任晉王府引禮舍人;公元1375年頃入閩收買書籍,訪福建詩人林鴻,加入鴻所結文社;公元1379年出使陝西,道經淮河落水死,終年三十六歲。公元1640年福建徐輯浦源遺集《舍人集》成;公元1693年,無錫張夏以手寫明浦源《東海生集》四卷寄與山東王士禛。由公元1379年上推三十六年,浦源生於公元1344年。但據《石鼓文》後勁本浦源親筆題記,以及安國題識,可證公元1386年浦源尚在世,且任晉府舍人年份要遲十三年,卒年至少也要晚七年以上。晉王即朱(公元1359~1398年),明太祖第三子。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封晉王,明洪武十一年就藩太原。清朝沈辰在《書畫緣》中記錄浦源:“長洲人,至正間仕至大中大夫封京兆郡侯。文章弘博,字畫遒勁。”此處的“長洲”地名不確。彭蘊燦在《歷代畫史匯傳》記浦源:“字長源,號海生,無錫人。舉授晉府引禮舍人。倪瓚弟子……卒年三十六。”此所記號海生,前奪“東”字,享年數則同上,惜生卒年仍未詳。此處存疑待查,謹請識者賜教。浦鉉:(公元?~1534年待考),字汝器;山東文登人。著名明朝大臣。明正德年間進士,歷官洪洞知縣、監察御史,明嘉靖年間官陝西按察使。浦鉉為官耿正,前後上疏四十餘件,皆關係到軍國大計。後在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以奏論欲救御史楊爵,忤旨,被繫獄杖死。世人皆以為冤。浦鏞:(生卒年待考),字廷用;上元人(今江蘇江寧)。著名明朝監察御史。明成化年間擢升建寧知府,以清廉節儉為治,人們很景仰它。浦南金:(生卒年待考),字伯兼;嘉定人(今江蘇嘉定)。著名明朝唐府教授。明嘉靖年間舉人。他博學多才,喜好古文,擢升國子助教。一生清貧,死後沒有留下一點值錢的遺產。著作有《詩學正宗》、《修辭指南》等傳世。浦起龍:(公元1679~1762年),字二田,號孩禪,自署東山外史,晚號三山傖父,時稱山傖先生;江蘇無錫上福鄉前澗村人。著名清朝時期官吏。浦起龍幼時好讀書。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中秀才。翌年鄉試落弟後屢試不中,困頓三十餘年,靠在鄉坐館為生。因科場受挫折而潛心研究杜甫詩作。清康熙六十年夏,浦起龍積十多年研究成果開始撰寫《讀杜心解》,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寫成,為杜詩研著中一部創新之作,書中有不少觀點被乾隆大帝刊佈的《唐宋詩醇》所採用。浦起龍在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中舉,次年中進士,三年後授揚州府學教授,因父病故未能赴任。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浦起龍應邀赴雲南昆明任五華書院山長(即院長),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回無錫。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浦起龍任蘇州府學教授,主紫陽書院,其門下諸生中後來成名的有學者王昶、錢大昕,經史學家王鳴盛。浦起龍一面講學一面著手校勘《左傳》、《國語》、《國策》、《楚詞》、《文選》、《文苑英華》等十四種古籍的歷代評註,參照不同版本補脫去衍,修正......餘下全文>>

有姓浦的嗎

浦姓出處姜姓,但有好幾種淵源。在古代姓浦的歷史名人有明代畫家浦源、明代監察御史浦鏞、三國時期魏國學者浦仁裕、明代唐府教授浦南金以及演員浦瓊英。

但在姓氏裡怎麼讀

但在姓氏裡讀 dàn

dict.baidu.com/s?wd=%B5%AB&tn=dict

相關問題答案
浦姓氏怎麼讀?
帥姓氏怎麼讀?
郝姓氏怎麼讀?
束姓氏怎麼讀?
殷姓氏怎麼讀?
戚姓氏怎麼讀?
婁姓氏怎麼讀?
鄒在姓氏怎麼讀音?
藺姓氏怎麼讀?
郜姓氏怎麼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