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六月的節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農曆6月都有什麼節日

農曆六月初一為半年節,農曆六月初六,除了是“姑姑節”外。在古代還是另外一個節日,名叫“天貺(賜贈的意思)節”。 農曆六月十九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成道聖日

農曆六月六是什麼節日

一,洗晒節 熱在三伏。夏至節後,恰逢小暑大暑節氣,氣溫升高,有時高達40℃左右,已超過人和動物的體溫。漢代劉熙曰:“暑,煮也,熱如煮物也。”進入數伏,以農曆六月初六為中心,湖南資興有一句老話叫"六月六 打個泡子 長塊肉"意思就是這一天洗晒,讓人好處多多,老北京有很多民俗:洗浴、晒物、洗象、晒經、賞荷、看谷秀等。農曆六月初六,民間稱為“洗晒節”。因這時天氣已非常悶熱,再加上值雨季,氣候溼,萬物極易黴腐損壞。所以在這一天從皇宮到民間,從城鎮到農家小院都有很多洗浴和晒物的習俗。當年一般百姓家沒有洗浴裝置,但人們也很講清潔衛生,習慣在每個節日或節氣時,都要進行沐浴潔身,信佛者尤其要以潔淨之軀去焚香拜佛以示虔誠。 二,洗象日 在元明清時期,農曆六月六還是法定的“洗象日”。那時皇帝在朝會、祭祀或出巡時,為顯示威嚴,要擺出一支由車馬象、鼓樂幡傘組成的龐大儀仗隊,每有盛大慶典,大象是不可缺少的成員。一千二百多年前,忽必烈在建元大都城後,那時的屬地暹羅、撣國、安南、高麗、爪哇等都帶貴重禮物來朝賀,其中暹羅、撣國、安南每年都要帶大象進奉。暑熱天時,大象就在元大都城附近的積水潭中洗浴嬉戲,引來百姓爭看圍觀。皇上為了大象的馴養與管理,還專門建立了象房、演象所和馴象所,並從緬甸招來象奴和馴象師。平時由象奴飼養並由馴象師指導訓練。乾隆時期大象最多達三十多頭,象奴馴象師多達百人。象房當時就設在宣武門內西側城牆根一帶,據說舊址即現在的宣武門新華社大院處,至今留有”象來街”、”象房衚衕”的美名。明清時期,六月初六初伏之時,都要舉行洗象儀式。清楊靜亭《都門雜詠》中記載:”六街車響似雷奔,日午齊來宣武門。鉦鼓一聲催洗象,玉河橋下水初渾。”在這一天,象房的象奴和馴象師打著旗敲著鼓,引著大象出宣武門,到城南牆根的護城河中讓象洗澡。這天在洗象處附近還要搭棚張彩,有監官負責監洗。當天也會臨時設有很多茶棚、小吃攤,如同趕廟會一般,車轎人馬如潮,觀者如蟻。為了觀看洗象活動,有錢的人家會提早佔據附近酒肆茶樓的好位置,以一飽眼福。大象對那時的百姓來講,終究是稀罕之物。觀象時,大象戲水之聲,觀者的驚訝讚歎之聲以及小商小販的吆喝聲,歡聲笑語連成一片。 三,晾經節 每當六月六,如果恰逢晴天,皇宮內的全部鑾駕都要陳列出來暴晒,皇史、宮內的檔案、實錄、御製文集等,也要擺在庭院中通風晾晒。當年這一天也有“晾經節”之稱,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寺廟道觀要在這一天舉行“晾經會”,把所存的經書統統擺出來晾晒,以防經書潮溼、蟲蛀鼠咬。如舊京的白雲觀藏經樓裡,藏有道教經書五千多卷,在每年的六月初一至初七,白雲觀要舉行晾經會,屆時道士們衣冠整潔、焚香秉燭,把藏經樓裡的“道藏”統統拿出來通風翻晒。廣安門內著名的善果寺每逢六月初六也要作齋,舉辦“晾經法會”,僧侶們要禮佛、誦經,屆時開廟一天。那時看完洗象的百姓,都會湧到善果寺中觀看晾經,所以寺前也形成臨時集市,非常熱鬧。民間的轎鋪、估衣鋪、皮貨鋪、舊書鋪、字畫店、藥店以及林林總總的各類商店,都要晾晒各種商品。城市和農村的黎民百姓要晒衣服、被褥。民諺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龍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紅綠”,“紅綠”就是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清代的北京居民,都在六月初六日那天翻箱倒櫃,拿出衣物、鞋帽、被褥晾晒。因此,有的地叫“晒衣節”或“晒伏”。 四,蟲王節 同其他節氣一樣,六月六這天還有許多專門的食俗。從六月初六起,街市上的中藥鋪和一些寺廟開始施捨冰水、綠豆湯和用中藥製作成的暑湯。主婦們也在這一天開始自制大醬。每到六月六,當天的飯食要吃素食,如炒韭菜、煎茄子和烙煎餅......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農曆6月6日是什麼節日?

農曆六月初六,在民間被稱為天貺節、翻經節、姑姑節。

baike.baidu.com/view/323671.htm

天貺意為賜贈,天貺節起源於宋真宗趙恆。某年的六月六日,他聲稱上天賜給他天書,遂定是天為天貺節,還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一座巨集大的天貺殿。   天貺節的民俗活動,雖然已漸漸被人們遺忘,但有些地方還有殘餘。江蘇東臺縣人,在這一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並吃一種用麵粉攙和糖油製成的糕屑,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長了肉”的說法。認為吃了用麥粉和糖油做的麵食,對增強體質有益。有詩云:“早市離家二里遙,攜籃趕上大雲橋。今朝不吃麻花粥,荷葉包來茯苓糕。”這類糕點為人喜歡,其原因是它鬆軟、清口、甜淡適宜,而又價廉潔。不過如今的糕點市場已經是奶油蛋糕的天下,要尋覓賣茯苓蛋糕的店攤已經很難尋見了。   另外,民間也流傳著“六月六,家家晒紅綠”的俗諺。“紅綠”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此諺的後一句,又作“家家晒龍袍”,在揚州有個解釋,說乾隆皇帝在揚州巡遊的路上恰遭大雨,淋溼了外衣,又不好借百姓的衣服替換,只好等待雨過天晴,將溼衣晒乾再穿,這一天正好是六月六,因而有“晒龍袍”之說。江南地區,經過了黃梅天,藏在箱底的衣物容易上黴,取出來晒一晒。傳說這一天晒衣衣不蛀,曝書書不蠹。此俗見於300多年前明人沈德符著的《野獲編》,文雲:“六月六日,內府皇史晟曝列聖實錄及御製文集,為每年故事。”士大夫家及平民百姓也於此日晒裘衣雜物,以防蟲蛀。   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傳說唐僧到西天取經回來,不慎將所有經書丟落到海中,撈起來晒乾了,方才儲存下來。因此寺院藏經也在這一天翻檢曝晒。   關於“六月六”還有很多的傳說,“六月六,請姑姑”是流傳很廣的一個。每逢農曆六月初六,農村的各家各戶都要請回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這個習俗是從春秋戰國時候就興起的。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宰相狐偃功高居傲,他的兒女親家趙衰對他很反感,直言數落了他,狐偃不聽,當眾把親家責怪一番,趙衰年老體衰,不久因氣而死,其子恨岳父不講仁義,決心為父報仇。   第二年,晉國夏糧遭災,狐偃出京放糧,臨走對家人說,六月六日趕回家過生日。狐偃的女婿得知訊息,決定六月六日殺狐偃,抱父仇。   狐偃的女婿把這個決定告訴了妻子,狐偃的女兒得知這個訊息後整天心驚肉跳,在六月初五這天,悄悄跑回家把這個訊息告訴了母親。狐偃的女婿知道事情敗露,每天惶惶不可終日。   六月初六一早,狐偃來請女婿。到相府後,狐偃請女兒、女婿坐了上席,然後對眾人說:“老夫今年放糧,親見百姓疾苦,方知自己近年做事有錯。今天女婿設計殺我,雖然過於狠毒,但事沒辦成。他為民除害,為父報仇,我決不怪罪。女兒救父危難,盡了大孝,禮當受我一拜。希賢婿看我面上,不計仇恨,兩相和好!”一席話,說得滿座賓客又驚又喜,女兒、女婿叩頭謝罪,前仇盡釋。   從此後,狐偃真心改過,為了記住這個教訓,狐偃每年六月六日都要請回閨女、女婿團聚一番,翁婿比以前更加親近。此事張揚出去,老百姓個個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日接回閨女,應個消災解怨,免災去難的吉利。年長日久,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上海的民諺卻誇張而有趣:“六月六,晒得鴨蛋熟。”把驕陽下的酷熱說得很形象化。早年人們常在這一天晒伏醬、付瓜,為了防潮防腐,人們常......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農曆6月13是什麼節日

農曆六月十三日,相傳這一天是海龍王的生日。在這一天,漁民會以各種形式祭海,期望得到海龍王的保佑。這一習俗寄託了眾多漁民在新一年的漁業生產中,希望人船平安、漁業豐收的美好心願。

農曆六月初五什麼節日

農曆六月初五沒有什麼節日。

節日,是世界人民為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創造的一種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節日是生活中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各民族和地區都有自己的節日。一些節日源於傳統習俗,如中國的春節、中秋節、清明節、重陽節等。有的節日源於宗教,比如基督教國家的聖誕節。有的節日源於對某人或某件事件的紀念,比如中國的端午節、國慶節、青年節等等。另有國際組織提倡的運動指定的日子,如勞動節、婦女節、母親節。隨著時間推移,節日的內涵和慶祝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而現時節日經常與假日相混淆,事實上大多數節日都沒有法定假期,如中國部分傳統節日仍沒有假期,如重陽節。

世界主要節日表如下:

中國農曆節日有哪些.

27個農曆節日

農曆十二月初八:臘八節、冬至節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

農曆十二月三十:除夕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六至二十:侗族蘆笙節

農曆正月二十五:填倉節

農曆正月二十九:送窮日

農曆二月初一:瑤族忌鳥節

農曆二月初二:春龍節、畲族會親節

農曆二月初八:僳僳族刀杆節

農曆三月十五:佤族播種節

農曆三月十五至二十五:白族三月街

農曆四月初八:牛王誕

農曆四月十八:錫伯族西遷節

農曆五月十三:阿昌族潑水節

農曆五月二十二:鄂溫克族米闊魯節

農曆五月二十九:瑤族達努節

農曆六月初六:壯族祭田節 、瑤族嘗新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火把節

農曆七月初七:女兒節

農曆七月十三:侗族吃新節

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會、普米族轉山會

農曆八月十五: 中秋節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農曆十月初一:祭祖節

農曆十月十六:瑤族盤王節

農曆十二月三十:除夕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農曆六月十九:菩薩節

農曆七月初七:七夕節

農曆七月十五:鬼節

農曆八月十五: 中秋節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陰曆2016年6月24日什麼節日

農曆6月24日,武聖關羽的誕辰。其實也就是拜關公的日子,關聖帝君也是民間武財神。

六月廿四,關聖帝君聖誕

"武財神"關聖帝君即關羽關雲長。傳說關雲長管過兵馬站,長於算數,發明日清薄,而且講信用、重義氣,故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關公為他們的守護神,關公同時被視為招財進寶的財神爺。正月初五,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迎接財神。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亦即"迎財神"。信奉關帝聖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為關公供上牲醴,鳴放爆竹,燒金紙膜拜,求關聖帝君保佑一年財運亨通。

民間的農曆6月6是節日嗎?中午通常吃什麼?

農曆6月初六 姑姑節 六月六,請姑姑"。過去,每逢農曆六月初六,農村的風俗都要請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 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晉國有個宰相叫狐偃。他是保護和跟隨文公重耳流亡到列國的功臣,封相後勤理朝政,十分精明能幹,晉國上下對他都很敬重。每逢六月初六狐偃過生日的時候,總有無數的人給他拜壽送禮。就這樣狐偃慢慢地驕傲起來。時間一長,人們對他不滿了。但狐偃權高勢重,人們都對他敢怒不敢言。 狐偃的女兒親家是當時的功臣趙衰。他對狐偃的作為很反感,就直言相勸。但狐偃聽不進苦口良言,當眾責罵親家。趙衰年老體弱,不久因氣而死。他的兒子恨岳父不講仁義,決心為父報仇。 第二年,晉國夏糧遭災,狐偃出京放糧,臨走時說,六月初六一定趕回來過生日。狐偃的女婿得到這個訊息,決定六月初六大鬧壽筵,殺狐偃,報父仇。狐偃的女婿見到妻子。問她:"像我岳父那樣的人,天下的老百姓恨不恨?"狐偃的女兒對父親的作為也很生氣,順口答道:"連你我都恨他,還用說別人?"他丈夫就把計劃說出來。他妻子聽了,臉一紅一白,說:"我是你家的人,顧不得孃家了,你看著辦吧!" 從此以後,狐偃的女兒整天心驚肉跳,她恨父親狂妄自大,對親家絕情。但轉念想起父親的好,親生女兒不能見死不救。她最後在六月初五跑回孃家告訴母親丈夫的計劃。母親大驚,急忙連夜給狐偃送信。 狐偃的女婿見妻子逃跑了,知道機密敗露,悶在家裡等狐偃來收拾自己。 六月初六一早,狐偃親自來到親家府上,狐偃見了女婿就像沒事一樣,翁婿二人並馬回相府去了。那年拜壽筵上,狐偃說:"老夫今年放糧,親見百姓疾苦,深知我近年來做事有錯。今天賢婿設計害我,雖然過於狠毒,但事沒辦成,他是為民除害,為父報仇,老夫決不怪罪。女兒救父危機,盡了大孝,理當受我一拜。並望賢婿看在我面上,不計仇恨,兩相和好!"從此以後,狐偃真心改過,翁婿比以前更加親近。為了永遠記取這個教訓,狐偃每年六月六都要請回閨女、女婿團聚一番。這件事情張揚出去,老百姓各個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接回閨女,應個消仇解怨、免災去難的吉利。年長日久,相沿成習,流傳至今,人們稱為"姑姑節"。 北方一般吃餃子或麵條。

貴州農曆的六月六什麼節日

六月六是漢族和一些其他少數民族的傳統佳節,由於居住地區不同, 過節的日期也不統一,漢族和有些布依族地區六月初六過節,稱為六月六。這一天的漢族民俗活動主要有回孃家(上墳)、晒蟲蟲等,民俗有云:六月六,請姑姑。

貴州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有些布依族地區六月十六日或農曆六月二十六日過年,稱為六月街或六月橋

農曆6月初6是什麼節日?

農曆六月初六,除了是“姑姑節”外。在古代還是另外一個節日,名叫“天貺(賜贈的意思)節”。 天貺節起源於宋真宗趙恆。某年的六月六日,他聲稱上天賜給他天書,遂定是天為天貺節,還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一座巨集大的天貺殿。 天貺節的民俗活動,雖然已漸漸被人們遺忘,但有些地方還有殘餘。江蘇東臺縣人,在這一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並吃一種用麵粉攙和糖油製成的糕屑,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長了肉”的說法。還有“六月六,家家晒紅綠”的俗諺。“紅綠”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此諺的後一句,又作“家家晒龍袍”,在揚州有個解釋,說乾隆皇帝在揚州巡遊的路上恰遭大雨,淋溼了外衣,又不好借百姓的衣服替換,只好等待雨過天晴,將溼衣晒乾再穿,這一天正好是六月六,因而有“晒龍袍”之說。江南地區,經過了黃梅天,藏在箱底的衣物容易上黴,取出來晒一晒,可免黴爛。此外還有給貓狗洗澡的趣事,叫做“六月六,貓兒狗兒同洗浴”。 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傳說唐僧到西天取經回來,不慎將所有經書丟落到海中,撈起來晒乾了,方才儲存下來。因此寺院藏經也在這一天翻檢曝晒。 “六月六,請姑姑”。過去,每逢農曆六月初六,農村的風俗都要請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 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晉國有個宰相叫狐偃。他是保護和跟隨文公重耳流亡到列國的功臣,封相後勤理朝政,十分精明能幹,晉國上下對他都很敬重。每逢六月初六狐偃過生日的時候,總有無數的人給他拜壽送禮。就這樣狐偃慢慢地驕傲起來。時間一長,人們對他不滿了。但狐偃權高勢重,人們都對他敢怒不敢言。 狐偃的女兒親家是當時的功臣趙衰。他對狐偃的作為很反感,就直言相勸。但狐偃聽不進苦口良言,當眾責罵親家。趙衰年老體弱,不久因氣而死。他的兒子恨岳父不講仁義,決心為父報仇。 第二年,晉國夏糧遭災,狐偃出京放糧,臨走時說,六月初六一定趕回來過生日。狐偃的女婿得到這個訊息,決定六月初六大鬧壽筵,殺狐偃,報父仇。狐偃的女婿見到妻子。問她:“像我岳父那樣的人,天下的老百姓恨不恨?”狐偃的女兒對父親的作為也很生氣,順口答道:“連你我都恨他,還用說別人?”他丈夫就把計劃說出來。他妻子聽了,臉一紅一白,說:“我是你家的人,顧不得孃家了,你看著辦吧!” 從此以後,狐偃的女兒整天心驚肉跳,她恨父親狂妄自大,對親家絕情。但轉念想起父親的好,親生女兒不能見死不救。她最後在六月初五跑回孃家告訴母親丈夫的計劃。母親大驚,急忙連夜給狐偃送信。 狐偃的女婿見妻子逃跑了,知道機密敗露,悶在家裡等狐偃來收拾自己。 六月初六一早,狐偃親自來到親家府上,狐偃見了女婿就像沒事一樣,翁婿二人並馬回相府去了。那年拜壽筵上,狐偃說:“老夫今年放糧,親見百姓疾苦,深知我近年來做事有錯。今天賢婿設計害我,雖然過於狠毒,但事沒辦成,他是為民除害,為父報仇,老夫決不怪罪。女兒救父危機,盡了大孝,理當受我一拜。並望賢婿看在我面上,不計仇恨,兩相和好!” 從此以後,狐偃真心改過,翁婿比以前更加親近。為了永遠記取這個教訓,狐偃每年六月六都要請回閨女、女婿團聚一番。這件事情張揚出去,老百姓各個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接回閨女,應個消仇解怨、免災去難的吉利。年長日久,相沿成習,流傳至今,人們稱為“姑姑節”。

相關問題答案
農曆六月的節日?
農曆九月的節日?
農曆二月的節日有哪些?
農曆四月的節日?
農曆十月的節日?
農曆五月的節日有哪些?
農曆七月的節日?
農曆二月的節日?
農曆六月的黃道吉日?
六月的節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