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對地支的作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天干地支是什麼?代表了什麼?有什麼用?是誰在什麼時候提出的?知道多少說多少,也許就是你讓我滿意呢! 20分

天干地支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文化之一,簡稱為“干支”,天干共有十個字數,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有十二個字數,排列順序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從古代一直流傳下來的知識告訴人們,天干地支與陰陽五行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十天干與十二地支都有一個陰陽性質的分類,和有一個五行性質的分類,具體的分類劃分為:

天干分陰陽:甲、丙、戊、庚、壬屬於陽幹,屬於陽,說明它們都有增長、旺盛、強壯的陽性質;

贊助廣告

乙、丁、己、辛、癸屬於陰乾,屬於陰,說明它們都有消減、衰落、萎縮的陰性質。

天干分五行:甲乙同屬於木,甲為陽木,乙為陰木;丙丁同屬於火,丙為陽火,丁為陰火;戊己同屬於土,戊為陽土,己為陰土;庚辛同屬於金,庚為陽金,辛為陰金;壬癸同屬於水,壬為陽水,癸為陰水。

地支分陰陽:子、寅、辰、午、申、戍同屬於陽,分屬於陽,說明它們具有增長、旺盛、強壯的陽性質;醜、卯、巳、未、酉、亥同屬於陰,分屬於陰,說明它們具有消減、衰落、萎縮的陰性質。

地支分五行:寅卯同屬於木,寅為陽木,卯為陰木;巳午同屬於火,午為陽火,巳為陰火;申酉同屬於金,申為陽金,酉為陰金;子亥同屬於水,子為陽水,亥為陰水;辰戍醜未同屬於土,辰戍為陽土,醜未為陰土。

贊助廣告

干支相配的方法,是以陽幹配陽支,陰乾配陰支,從甲子開始,繼為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戍、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戍、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戍、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戍、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戍,到癸亥為止,共合為六十數,之後再從甲子開始迴圈。

天干的執行週期為十,以十個時辰、十天、十個月、以及十年為一個個不同時段的週期,並不斷地有序地反覆迴圈,形成穩定的週期律。地支的執行週期為十二,以十二個時辰、十二天、十二個月、以及十二年為一個個不同時段的週期,並不斷地有序地反覆迴圈,形成穩定的週期律。天干地支的配合,製造出一個以六十個時辰、六十天、六十個月、以及六十年為一週的執行週期,並不斷地有序地反覆迴圈,形成穩定的週期律。由於天干地支配合產生的週期以天干“甲”與地支“子”為開始,因此人們又將這個以六十為一個過程的週期稱為“甲子”。

天干週期和地支週期在明確地告訴人們,在我們生活的空間內,在天上存在著一個以十進位制為一個迴圈週期的規範化與標準化的自然運動程式,在地上存在著一個以十二進位制為一個迴圈週期的規範化與標準化的自然運動程式,它們都是出自於大自然的創作,是不可人為更改的自然規律。

如果說一年有十二個月份,它和一年中的十二個地支有著相對應的吻合,一天有二十四個小時,它和一天中的十二地支有著倍數的相應,人們會覺得很有道理,因為時支和月支的變化週期有具可觀察性,如果說還有十二天的地支週期,和十二年的地支週期,就很難有說服力,因為誰也不能感覺到和能夠觀察到這兩個週期性的變化所在。

再說天干的十進位制,雖說十進位制是現代社會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計量標準,但要說天上也存在一個十進位制的自然運動,這未必有人相信,這個自然運動的主體是什麼?運動的過程怎樣進行?能夠用科學的方法觀察嗎?

古代的人們為什麼要創造出一套天干?為什麼又要創造出一套地支?它們是根據什麼為依據,通過怎樣的方法產生出來的?當現在人們要追溯它們的起源時,確實遇到不少的難度,因為古代的人們根本就沒有留下為什麼要創造天干地支的解釋,現在人們對天干地支的認......餘下全文>>

喜用神看的是 天干還是地支,哪個起的作用大

天干,地支都的用,兩者結合

天干 地支代表了什麼?有什麼作用?

用的到.生辰八字或者說八字,其實是周易術語四柱的另一種說法。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時間、即年、月、日、時。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別來表示年、月、日、時,如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時等。每柱兩字,四柱共八字,所以算命又稱“測八字”。依照天干、地支沂涵陰陽五行屬性之相生、相剋的關係,推測人的體咎禍福

八字是不是看格局時是天干更重要,但是看大運流年就是地支作用更大?

格局看旺衰,大運定吉凶,流年斷應期

四柱八字中各干支如何相互作用(越詳細越好)

四柱以指一人出生的年、月、日、時。 年、月、日、時,統稱為“四柱”。因每柱均由天干地支二字組成所以也叫八字。 年柱 :年柱使用的是農曆,生年的干支就是年柱的干支。例如生於農曆甲子鼠年,甲子即為年柱干支,生於乙丑牛年,乙丑即為年柱的干支。

月柱 :一年十二月與十二地支固定搭配,正月為寅,二月為卯直到十一月子、十二月亥。而天干則不易推得。天干對於月份應從年的天干推導得出,有歌決記之:甲己三年丙佐首,乙庚三歲戊為頭,丙辛必定尋庚起,丁壬壬位順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覓,甲寅之上好追求。此歌訣的意思是凡天干為甲、己的年份,就以丙配正月寅,依次二月丁卯,三月戊辰直到十二月丁丑。凡天干為己、庚的年份,以戊為第一月開頭,以下月份則依次排列。丙辛年以庚為正月開頭,丁壬年以壬為開頭,戊癸年以甲為開頭。

另外,命書是以節氣為月的分界。例如年的分界是以立春為界而非春節。由立春開始,正月同二月分界線是驚墊,二月同三月分界是清命,三月同四月是立夏,四月同五月是芒種,五月同六月是小暑,六月同七月是立秋,七月同八月是白露,八月同九月是寒露,九月同十月是立冬,十月同十一月是大雪,十一月同臘月是小寒。人們在用公曆換算成農曆後,應按節氣按算月份而非按春節,元旦等演算法。

時柱:日的干支同年的干支相似,也是由古時按六十年為一甲子迴圈往復,不停輪迴。具體每月之干支,最好查萬年曆書。通過計算太過繁複。所以立日柱以曆書為好。

時柱是以時辰的干支為準。時辰同月相似也是以地支固定。換算也很簡單,以上面的介紹即可。而時之天干則由日干推出。凡日之天干為甲、己的、時之天干以子時配甲始,乙配醜、丙配寅直到乙配實為止。其它的是乙、庚、為日干時以丙配子時起。丙、辛為日干時以戊配子時起。丁、壬為日干時,以庚配子時始,戊癸為日干時,以壬配子時開始。

命宮天干地支對八字起作用嗎? 5分

命宮那是命住的房子,若把八字比作命,那命宮就八字的房子,在此意義上論,命宮天干地支肯定對八字起作用的,但作用有大小輕重,甚於是不是用刑沖剋害來論,這個看是是誰說的道理了。以前古法只說命宮干支對生年干支在納音上有生克作用,其餘三柱不論;現代人說對四柱干支都有作用,必竟房子也不是命主一個人獨住的;也不見得有房子恭有家的,有親情才有家的!

地支與天干的作用

對於現代人來說,判斷自己的生辰八字,已經不是很容易的事了,因為大多數人都以陽曆,就是公曆來記自己的生日。所以在這裡介紹一下怎樣從陽曆生日來推算生辰八字。

生年的天干地支表示最好找到。它的一年就是陰曆的一年,從初一到除夕。只要查一下年曆就可以了。如果沒有當年的年曆,可以根據今年的年曆逆推。在知道了今年的天干地支後,可以參看本書第二章第二節中的六十甲子表,依次逆推就可以了。比如1998年除夕以後至1999年的除夕是戊寅年,那麼逆推可知1997年是丁丑年,1996年是丙子年,1995年是乙亥年,1994年是甲戍年等等。

生月的天干地支也不難推算。陰曆以十一月為子月,十二月為丑月,一月為寅月,以下依次為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戍月、十月亥月。但相者所說的十二月有所不同,是以二十四節氣為標誌的。每年的立春之日至驚蜇之日為一月即寅月,驚蜇至清明為二月卯月,清明至立夏為三月辰月,立夏至芒種為四月巳月,芒種至小暑為五月午月,小暑至立秋為六月未月,立秋至白露為七月申月,白露至寒露為八月酉月,寒露至立冬為九月戍月,立冬至大雪為十月亥月,大雪至小寒為十一月子月,小寒至立春為十二月丑月。這樣,只要知道了生日是陰曆幾月,就知道了生月的地支。生月的天干怎麼辦呢?這裡有一個表,第一行是各年的天干,豎列是各月的地支,表中列出了各月的天干:

月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

寅一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

卯二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卯

辰三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

巳四己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

午五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

未六辛未癸未乙未丁未己未

申七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

酉八癸酉乙酉丁酉己酉辛酉

戍九甲戍丙戍戊戍庚戍壬戍

亥十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

子十一戊子丙子庚子壬子甲子

醜十二丁丑己丑辛丑癸丑乙丑

比如說甲子年、甲寅年等所有以甲為天干的年,則一月的天干是丙,為丙寅月,三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月,等等,而天干為已的年如己巳、已卯等等的月的天干也與甲天下的年一樣。

生日的天干地支的推算是非常複雜的。它是由古代相者定下了某一天的干支,然後依次推下來的。要知道生日的干支,只能查萬年曆,而且是陰陽曆對照的萬年曆。如果不知道生日是陰曆多少,都可以查萬年曆。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

我國曆法以月球繞地球一週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 365.24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迴歸年的天數相符,設定閏月。據記載,西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採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曆和陽曆。

天干地支,是過去人建曆法時,為了方便做60進位而設出的符號。對古代的中國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數字般的單純,而且後來更開始把這些符號運用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與空間軸)上,所以這些數字被賦於的意思就越來越多了。

古人(一說黃帝)觀測朔望月,發現兩個朔望月約是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與一個迴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干),產生陰陽合曆,發展出現在的天干地支;較為成熟時應該是在夏商周這幾個朝代。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是夏曆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天干對地支的作用?
日柱天干生地支的作用?
天干和地支的作用?
天干與地支的作用關係?
天干地支的作用關係?
天干與地支的相互作用?
天干地支的作用?
天干與地支的關係?
天干與地支的讀音?
天干見地支的生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