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干的陰陽屬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十二地支的陰陽屬性?

亥子同屬水, 子為陽, 亥為陰

寅卯同屬木, 寅為陽, 卯為陰

巳午同屬火, 午為陽, 巳為陰

申酉同屬金, 申為陽, 酉為陰

戌未同屬燥土, 戌為陽, 未為陰 辰醜同屬溼土, 辰為陽, 醜為陰

天干地支中怎麼分陰陽的

天干的陰陽如下分

陽幹:甲、丙、戊、庚、雞

陰乾:乙、丁、己、辛、癸

地支的陰陽如下分

陽支:子、寅、辰、午、申、戌

陰支:醜、卯、巳、未、酉、亥

哪位大俠知道天干地支的陰陽屬性?

▲幹者猶樹之幹也。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陽在內而被陰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燃著,見而光明。 丁:草木成長壯實,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徵大地草木茂盛繁榮。 己:起也,紀也,萬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紀。 庚:更也,秋收而待來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後有味,辛者,新也,萬物肅然更改,秀實新成。 壬: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 癸:揆也,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萌芽。 ▲支者猶樹之枝也。 子:孳也,陽氣始萌,孳生於下也。 醜:紐也,寒氣自屈曲也。 寅:髕也,陽氣欲出,陽尚強而髕演於下。 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 辰:伸也,萬物舒伸而出。 巳:巳也,陽氣畢布已矣。 午:仵也,陰陽交相愕而仵。 未:眛也,日中則昃,陽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萬物之體皆成也。 酉:就也,萬物成熟。 戌:滅也,萬物滅盡。 亥:核也,萬物收藏,皆堅核也。

贊助廣告

天干地支與陰陽五行的關係

中國古人採用干支紀年法,直到現在,我們還經常提到某某年的天干地支是什麼,比如今年是戊子年,去年是丁亥年,其中子和亥分別表示了這兩年的屬相鼠和豬。因此很少有人不知道天干地支是什麼,但很少有人瞭解干支與陰陽五行之間的密切聯絡。實際上,每個天干每個地支都有它自己的陰陽五行屬性。正因為干支自己具有獨特的五行屬性,人們用干支表示的生辰八字才得以跟五行聯絡起來,由命理學者根據五行生剋來推理出人的命運。

既然講命理,那我們就從最基礎的東西講起,先來認識一下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干支,顧名思義,是主幹和枝丫的意思。有幹有支,這才是一棵完整的樹,因此天干在上地支在下,這樣組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古人最初對天干地支的命名確實有這層含義,但是在八字命理學中,地支倒更像是植物在地下生長的根鬚。為了方便進行下一步學習,大家不妨這樣理解,天干地支的組合就像一棵樹,天干是樹木在地面之上的枝幹部分,而地支則是樹木在地下蜿蜒生長的根部。這樣的比喻,在命理學上是有其重要意義的,大家會慢慢體會得到。

贊助廣告

干支誕生的年代已經相當久遠了,具體不詳,但可以確定,在商之前一定已經存在了,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商朝的帝王們都喜歡取一些與干支有關的名字,比如太甲,天乙等等。一年十二個月,恰好有十二地支,由此我們容易想到,古人最初是用地支來記月的,但是後來就開始用天干地支組合起來的六十甲子記年、月、日、時,也就有了完整的干支紀年法。年月日時各取一天干一地支也就有了我們平時所說的“生辰八字”。

天干是十個,五行是五個,但金木水火土又分陰陽,於是二五一十,正好配上了十天干。比如甲是陽木,乙是陰木,丙是陽火,丁是陰火。具體有歌訣寫道:“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十天干在單數位次上的屬性為陽,在雙數位次上的屬性為陰,一陰一陽相互交替,鄰接的天干又是五行屬性上相生的關係。比如甲乙木生丙丁火,丙丁火生戊己土,等等。

這樣一來,十天干的五行屬性甚至方位含義都一目瞭然,非常簡單明瞭。但是十二地支就遠比天干要複雜。我們知道,地面之上的東西都清晰明白,很容易看得一清二楚,地面之下的東西卻隱藏得很深入,根鬚嘛,容易交錯糾纏難以分辨,這樣,地支的屬性也就隨之變得複雜難辨起來。

我們把十二地支分成三組,每四個為一組,分別是四旺,四生,四庫。

四旺,這是最簡單的一組,它們是子、午、卯、酉,它們的五行屬性十分“單純”,即,子是陰水,午是陰火,卯是陰木,酉是陰金。由於在十天干中癸表示陰水,所以我們又說,子中藏癸,同樣的,我們說午中藏丁,卯中藏乙,酉中藏辛。這個“藏”字,多少有些蘊藏儲備的含義,地支在地下嘛,自然是藏起來的部分。換一個角度,我們也可以認為子是癸水的根,午是丁火的根,卯是乙木的根,而酉是辛金的根。地支,本來就是天干遺留在地下的根鬚,只不過子午卯酉這四條根並未經過糾纏,十分單純而容易分辨。

四生,這一組也相對簡單,分別是寅、巳、申、亥。寅,這條根是由三段根鬚纏起來的,它們分別是陽木,陽火和陽土,也就是甲丙戊,其中甲木的根要粗一些,我們稱甲木是寅的地支本氣;巳,也是由三條根纏起來的,分別是陽火,陽土和陽金,也就是丙戊庚,其中丙火是巳的地支本氣;申,同樣是三條根互相纏繞而成,分別是陽土,陽金和陽水,也就是戊庚壬,其中庚金是申的地支本氣;亥,這個比較個別,是兩條根纏繞起來的,它們是陽水和陽木,也即壬甲,其中壬水是亥的地支本氣。

我們容易發現兩條規律:第一,這組地支的藏幹全是陽性的。沒錯,甲丙戊庚壬正好全是陽性五行,並且計算起來,除......餘下全文>>

十二地支與陰陽及五行的關係

子---陽水 醜---陰土 寅---陽木 卯----陰木 辰----陽土 巳----陰火

午---陽火 未---陰土 申---陽金 酉---陰金 戌----陽土 亥---陰水

子含癸頂支含幹,干支非常辯證法、博大精深。

十天干的陰陽喜忌

甲——不離「庚」

身強用「庚」。

身弱用「壬」「癸」。

身強「庚」強用「丁」制或「壬」洩。

身強「庚」弱宜用「土」。

熱燥宜用「癸」。

嚴寒宜見「丙」。

乙——不離「丙」

「癸」:身強用「丙」,忌「庚」克。

身弱用「癸」。

「庚」強用「丙」制,「庚」弱用「癸」洩。

「辛」強用「丁」制。

熱燥宜用「癸」。

嚴寒宜見「丙」。

丙——不離「壬」

身旺用「壬」。

身弱用「甲」。

身旺「壬」弱用「庚」生。

「壬」多用「戊」制。

「戊」多用「甲」克。

丁——不離「甲」

「庚」:身強用「壬」「癸」。

身弱用「甲」。

身旺「水」旺用「戊」制。

身旺「戊」旺用「甲」制

身弱無「甲」可用「乙」「丙」。

戊——不離「甲」

「丙」:身強用「甲」。

身弱用「丙」。

燥熱宜「癸」。

嚴寒宜「丙」。

己——不離「丙」

「甲」

「癸」:身旺用「甲」,身弱用「丙」

身旺「甲」多宜用「庚」,「庚」多宜用「丙」。

「庚」多宜用「壬」、「癸」。

「丙」多宜用「壬」、「癸」。

「壬」多宜用「戊」。

嚴寒宜用「丙」火。

燥熱宜用「癸」水。

庚——不離「丁」:身旺用「丁」,身弱用「土」。

身旺用「土」,多用「甲」疏。

「丁」弱「用「甲」生。

「甲」多喜用「庚」。(庚金劈甲引出丁火)

嚴寒宜用「丙」火。

燥熱宜用「癸」水。

辛——不離「壬」:身旺用「壬」,身弱用「己」土。

身旺「壬」弱用「庚」生。

身弱逢「土」重喜「甲」克。(厚土埋金)

嚴寒用「丙」火。

燥熱用「癸」水。

壬——不離「丙」:身旺喜「戊」制或「甲」洩,身弱喜「庚」。

身旺「土」重喜「甲」疏。

全年要見「丙」火。

癸——不離「辛」:

身強用「戊」,身弱用「辛」。

身強「戊」重用「甲」疏

攻    「甲」旺用「庚」克。

嚴寒喜用「丙」「丁」。...餘下全文>>

十天干分別代表陰陽五行嗎?十二地支分別代表十二生肖嗎?為什麼只有十天干而有十二地支?

1、天干五行分為陰與陽,具體是:庚金、辛金、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壬水、癸水 2、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種源於自然界的動物即鼠、牛、虎、兔、蛇、馬、羊、猴、雞、狗、豬以及傳說中的龍所組成,用於記年,順序排列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3、《三命通會》論支幹源流曰:夫幹猶木之幹,強而為陽;支猶木之枝,弱而為陰。昔盤古氏明天地之道,達陰陽之變為三才。首君以天地既分之後,先有天而後有地,由是氣化而人生焉,故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繼盤古氏以治,是曰天靈淡泊,無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其十干曰:於逢、旃蒙、柔兆、疆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 、昭陽;十二支曰: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于、執徐、大荒落、敦洋、協洽、 灘、作噩、閹茂、大淵獻。蔡邕獨斷曰:“幹,幹也。其名有十,亦曰十母,即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也;支,枝也。其名十有二,亦曰十二子,即今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謂之天皇氏者,取其天開於子之義也;謂之地皇氏者,取其地闢於醜之義也;謂之人皇氏者,取其人生於寅之義也。故干支之名在天皇時始制,而地皇氏則定三辰,道分晝夜,以三十日為一月,而干支始各有所配。人皇氏者,主不虛王,臣不虛貴,政教君臣所自起,飲食男女所自始,始得天地之氣而有子母之分,於是干支始有所屬焉。至於伏羲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中觀萬物與人,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以作甲歷而文字生焉。逮及黃帝授河圖,見日月星辰之象,於是始有星官之書。命大堯探五行之情,佔鬥綱所建,於是始作甲子配五行納音之屬。

天干地支所對的屬性有陰陽之分請問該如何看呢 而且日天干地支得怎麼看呢

甲是陽,乙是陰,

子是陽,醜是陰,

以此類推

相關問題答案
十天干的陰陽屬性?
十天干的五行屬性?
天干地支的陰陽屬性?
先天八卦的陰陽屬性?
十二地支的陰陽屬性?
後天八卦的陰陽屬性?
十二天干的五行屬性?
八字五行的陰陽屬性?
五行的陰陽屬性?
時辰的陰陽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