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歷史名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6日

歷史上的李姓名人

李耳 春秋

李悝 魏

李廣 漢代

李白 唐

李靖 唐

李膺 漢代

李賀 唐

李泌 唐

李邕 唐

李清照 南宋

李之孝 北宋

李開先 明

李中 南唐

李尤 東漢

李日華 明

李公佐 唐

李文蔚 元

李玉 明末

李東陽 明

李先芳 明

李華 唐

李行道 元

李充 東晉

李汝珍 清

李好古 元

李觀 唐

李約 唐

李壽卿 元

李孝光 元

李綱 南宋

李直夫 元

李昉 北宋

李昌符 唐

李季蘭 唐

李密遜 南宋

李紳 唐

李復言 唐

李嶠 唐

李俊民 金

李珣 前蜀

李格菲 北宋

李贄 明

李頎 唐

李涉 唐

李流芳 明

李益 唐

李調元 清

李禎 明

李邕 唐

李夢陽 明

李商隱 唐

贊助廣告

李康 魏

李漁 清

李密 西晉

李敬芳 唐

李斯 秦

李頻 唐

李薦 北宋

李煜 南唐

李梗玉 唐

李嘉佑 唐

李端 唐

李肇 唐

李德林 隋

李德裕 唐

李璟 南唐

李翱 唐

李攀龍 明

歷史上李姓的名人有哪些

●李世民,李姓最傑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唐朝皇帝,任用賢良,虛心納諫,實行“輕徭薄賦”政策,使社會安定,生產發展,史稱“貞觀之治”。

●李悝,中國最早的法典《法經》的作者。戰國初期著名政治家。

●李時珍,是中國醫學史上最偉大的人物。明朝著名醫學家。馳名中外的藥物學鉅著《本草綱目》的作者。其分類方法為世界分類學之創舉,比歐洲公認的植物分類學家林耐的《自然系統》還早175年。其經27年艱苦勞動所著成的《本草綱目》,總結了16世紀以前中國勞動人民豐富的藥物經驗,對後世藥物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為祖國醫藥學的一份寶貴遺產。

贊助廣告

●李吉甫,中國最早撰寫地理志的,即第一部全國地理總志《元和郡縣圖志》的作者。唐憲宗元和年間的著名宰相。

●李清照,中國歷史上李姓最著名女詞人。南宋人。在詩、詞、散文方面都很有成就,堪稱中國女性的第一詞人。

●李誡,中國建築史上最早的科技書、第一部內容豐富的建築技術專著《營造法式》的作者。北宋最傑出的建築專家。

●李善蘭,中國最早的自然科學教授。他是中國近代著名數學家,1886年被清政府任命為同文館算學總教習。

●李寶嘉,中國歷史上最早創辦小報的人。清末著名小說家,創作著名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1897年,在上海創辦中國歷史上第一家小報《遊戲報》,以風趣的遊戲文字來達到“覺世”的嚴肅目的。

●李白,李姓最早成名的唐代大詩人。其詩表現出蔑視封建權貴的傲岸精神,對當時政治的腐敗作了尖銳的批判,對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是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再高峰。

●李燭塵,李姓有骨氣的名人。清末秀才,後從事民族工商業。華北被日本侵佔而淪陷時,拒絕與日本人合作。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輕工業部長,及全國政協常委等職,1968年在北京病逝,終年87歲。

●李大釗,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北京大學教授。十月革命勝利後,熱情傳播馬克思主義,積極領導“五四”運動。1920年在北京組織共產主義小組。中國共產黨成立後,負責北方黨的工作。

●巴金,原名李堯棠,一代文學巨匠,李姓歷代名人中的壽星。1904年11月25日出生,2005年10月17日逝世。其一生中創作與翻譯了1300萬字的作品。其《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寒夜》《憩園》《第四病室》等文學作品,是中國文學的豐碑。傑出的出版家、編輯家。20世紀30至40年代,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14年,培育了大批文學青年。晚年的大作是:5卷本的《隨想錄》和一座中國現代文學館。全國人大代表,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從1981年起擔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百歲生日時,被國務院授予“人民作家”光榮稱號。

●李政道,李姓著名物理學家。美籍華人。從事物理研究。主要成就是與楊振寧合作發表了關於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和愛因斯坦獎金。

●李元哲,李姓著名化學家。美籍華人。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與李政道同、楊振寧是當今世界一流科學家。

●李之龍,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位海軍將領。

●李夫人,中國繪畫史上第一位著名女畫家。五代十國後期後唐謀士郭崇韜之妻。

●李貞,中國人民解放軍最早的女將軍。出生於客家聚居地瀏陽縣,18歲參加當地婦女組織,1927年加入中共。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和保衛大西北的戰鬥。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李漢,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最早擊落敵機的人。1951年1月29日,......餘下全文>>

歷史上有哪些李姓名人?

李姓重要歷史名人

主要人物

1.先秦思想家李耳

2.鼎助秦王統一中國的李斯

3.雄才大略的李世民

4.詩仙李白

5.詞壇女傑李清照

6.明代思想家李贄

7.中共早期領導人李大釗

(二)次要人物

1.戰國初期改革家李悝

2.趙國名將李牧

3.先秦水利家李冰

4.飛將軍李廣

5.東漢名臣李固

6.北魏改革家李衝

7.隋朝橋樑專家李春

8.唐代史學家李延壽

9.一代名將李靖

10.風流天子李隆基

11.驍勇善戰李光弼

12.李朔雪夜平蔡州

13.婉約大家李商隱

14.洗盡銱華留詞名的李後主

15.宋代編輯大家李仿

16.宋初聖相李沆

17.抗金名將李綱

18.抗元名將李庭芝

19.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

20.一代闖王李自成

21.清儒李光地

22.忠王李秀成

23.外交辱國、洋務坎坷的李鴻章

24.地質學家李四光

歷史上有哪些李姓名人?

李姓重要歷史名人

主要人物

1.先秦思想家李耳

2.鼎助秦王統一中國的李斯

3.雄才大略的李世民

4.詩仙李白

5.詞壇女傑李清照

6.明代思想家李贄

7.中共早期領導人李大釗

(二)次要人物

1.戰國初期改革家李悝

2.趙國名將李牧

3.先秦水利家李冰

4.飛將軍李廣

5.東漢名臣李固

6.北魏改革家李衝

7.隋朝橋樑專家李春

8.唐代史學家李延壽

9.一代名將李靖

10.風流天子李隆基

11.驍勇善戰李光弼

12.李朔雪夜平蔡州

13.婉約大家李商隱

14.洗盡銱華留詞名的李後主

15.宋代編輯大家李仿

16.宋初聖相李沆

17.抗金名將李綱

18.抗元名將李庭芝

19.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

20.一代闖王李自成

21.清儒李光地

22.忠王李秀成

23.外交辱國、洋務坎坷的李鴻章

24.地質學家李四光

歷史上李姓的名人有哪些人?

李世民,李白

歷史上李姓的名人

李冰:戰國時期秦國著名水利工程專家。

李悝:法家始祖,戰國初期魏國著名政治家。

李牧:戰國時期趙國人,戰國末年著名軍事家。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李斯:戰國時上蔡人(今河南上蔡),秦朝丞相。著名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故有“千古一相”之名。

李廣:西漢名將,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多次參加反擊匈奴的戰爭,以勇敢善戰,箭法出眾著稱。

李陵:字少卿,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市秦安),名將李廣之孫。著名西漢將領,後戰敗投降匈奴。

李典:曹操廟庭元勳第二十一位。

李虎:西魏府兵八位柱國大將軍之一,戎馬倥傯,功勳卓著,嫡孫唐高祖李淵。

李密:隋唐時期的群雄之一。

李子通:隋唐時期的群雄之一,615年稱帝。

李春:中國橋樑專家。趙州橋存世1400多年,堪稱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蹟之一。

李淵:唐高祖(公元566年1月13日~635年),字叔德,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唐朝開國皇帝,傑出的政治家和戰略家。

李世民:唐太宗、天可汗(公元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號貞觀。

李隆基:唐玄宗(685年~762年),大唐皇帝(712年-756年在位),廟號“玄宗”

李靖:(公元571年~649年7月2日),字藥師,漢族,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人。隋末唐初將領,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後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

歷史上李姓的名人?

主要人物 1.先秦思想家李耳 2.鼎助秦王統國李斯 3.雄才大略李世民 4.詩仙李白 5.詞壇女傑李清照 6.明代思想家李贄 7.共早期領導人李大釗 (二)次要人物 1.戰國初期改革家李悝 2.趙國名李牧 3.先秦水利家李冰 4.飛軍李廣 5.東漢名臣李固 6.北魏改革家李衝 7.隋朝橋樑專家李春 8.唐代史學家李延壽 9.代名李靖 10.風流天子李隆基 11.驍勇善戰李光弼 12.李朔雪夜平蔡州 13.婉約大家李商隱 14.洗盡銱華留詞名李主 15.宋代編輯大家李仿 16.宋初聖相李沆 17.抗金名李綱 18.抗元名李庭芝 19.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 20.代闖王李自成 21.清儒李光地 22.忠王李秀成 23.外交辱國、洋務坎坷李鴻章 24.地質學家李四光

李字的來源和歷史名人

李字一般作為姓氏,有關李姓的源流和得姓始祖, 可以歸結為以下幾種:

1、出自嬴姓,為顓頊帝高陽氏之後裔。堯時,皋陶曾擔任大理(掌管刑獄的官)的職務,其子伯益被賜為嬴姓,後子孫歷三代世襲大理的職務,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官為氏,稱理氏。理氏改為李氏的說法有兩種。一種說法是:商紂時,皋陶後裔理徵,在朝為官,因直諫得罪了商紂王,而被處死,其妻契和氏帶著兒子利貞逃難時,因食李子充飢,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稱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種說法是:據《姓氏考略》記載,周之前未見有李氏,自從有老子姓李,名耳,為利貞的後裔,因祖上世代為理官,理、李兩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為氏。顯然,李氏是始於李耳稱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國時,諸葛亮平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鮮卑氏有複姓叱李氏,漢化後,改為漢字單姓李氏。是為洛陽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據有關資料所載,唐開國元勳有諸將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鮮于氏等16氏,因立功從唐國姓,賜予李氏。

4、春秋時趙國將領武安君的的代有李左車,其後以李命姓。

5、為北魏代北複姓所改。北魏時有代北複姓叱李氏、高護氏,隨孝文帝入中原後,改為單姓李氏。見《魏書官氏書》、《通志.氏族略》。

6、少數民族中本有的姓氏。延邊朝鮮族常見姓氏有李姓。李白

李耳(老子)、李斯 、李世民、李清照 、李贄、李大釗、李悝、李牧、李冰、李廣、李固、李衝、李春、李延壽、李靖、李隆基、李光弼、李朔、李商隱、李後主、李仿、李沆、李綱、李庭芝、李時珍、李自成李光地、李秀成、李賀 、李煜李巖、李小龍 李連杰、李鴻章、李四光

古代李姓的名人有哪些?

這也太多了,唐代皇帝都姓李,李淵,李世民,李治。。。。,漢代飛將軍李廣,還有李逵,李白,李耳 春秋

李悝 魏

李廣 漢代

李白 唐

李靖 唐

李膺 漢代

李賀 唐

李泌 唐

李邕 唐

李清照 南宋

李之孝 北宋

李開先 明

李中 南唐

李尤 東漢

李日華 明

李公佐 唐

李文蔚 元

李玉 明末

李東陽 明

李先芳 明

李華 唐

李行道 元

李充 東晉

李汝珍 清

李好古 元李觀 唐

李約 唐

李壽卿 元

李孝光 元

李綱 南宋

李直夫 元

李昉 北宋

李昌符 唐

李季蘭 唐

李密遜 南宋

李紳 唐

李復言 唐

李嶠 唐

李俊民 金

李珣 前蜀

李格菲 北宋

李贄 明

李頎 唐

李涉 唐

李流芳 明

李益 唐

李調元 清

李禎 明

李邕 唐

李夢陽 明

李商隱 唐

李康 魏

李漁 清

李密 西晉

李敬芳 唐

李斯 秦

李頻 唐

李薦 北宋

李煜 南唐

李群玉 唐

李嘉佑 唐

李端 唐

李肇 唐

李德林 隋

李德裕 唐

李璟 南唐

李翱 唐

李攀龍 明

李姓家族的歷史和名人有哪些?

李:起源於陳地的中華第一大姓——撲朔迷離的得姓傳說李姓是當今中華第一大姓,也是世界頭號大姓。李姓起源於河南鹿邑。鹿邑古稱苦縣,自古以來都屬於陳地轄區,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李耳)的生地。關於李姓的起源和得姓始祖,唐朝李延壽的《北史·序傳》和北宋歐陽修、宋祁的《新唐書》中講了一個十分傳奇的故事:李姓源於嬴姓,是五帝之一顓頊高陽氏的後裔,是皋陶的後代。皋陶在帝堯時任大理(司法長官),他的子孫世襲大理之職,以官職為氏,姓理。商朝末年,理氏後代有一個叫理徵的,因直諫觸怒紂王被殺。理徵的妻子契和氏是陳國人,契和氏帶著兒子理利貞逃回陳國,走到伊侯墟時,母子飢餓不堪,靠採食木子(樹木果實)得以保全性命。為感激木子,躲避紂王追緝,利貞隱去原姓,因為“理”與“李”同音,改理氏為李氏,李利貞為李姓得姓始祖。李利貞母子回到陳國,在離陳不遠的苦縣定居。李利貞也是娶陳國契和氏之女為妻,生子昌祖,昌祖在陳國任大夫。李昌祖生彤德,彤德曾孫碩宗,被周康王賜采邑於苦縣。李碩宗的五世孫李乾,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壽氏女嬰敷,生李耳。《史記》載:“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有的古籍說老子李耳是李利貞的第11代孫,而有的姓氏書說李利貞是老子的六世祖。還有一種說法更有神話色彩,《史記·正義》引《玄妙內篇》說:“李母懷胎八十一載,逍遙李樹下,乃割左腋而生。”《史記·索隱》說老子“生而指李樹,因以為姓。”今天鹿邑仍有民間傳說,李母懷胎八十一年,在李樹下分娩,李耳誕生時已是白髮蒼蒼的老人,李母呼道:“我的老兒子”,因而名之“老子”,老子一誕生就用手指著李樹,自認李姓。以上關於李姓起源的故事過於生動而富於傳奇色彩,難免引起後人的疑義。史家認為這些傳說起於唐代,有為李唐宗室抬高門第,強為攀附,主觀臆測的成份,可信度不高。再者,老子之前的人物,如理徵、李利貞不見於先秦古籍,是否確有其人值得懷疑。其實,李姓起源並不複雜,不過與“李樹”無關,也與“食木子”的傳說無關。李氏出於理姓,先祖為大理之官,後代“以官為氏”,為理氏。春秋前作理氏,或里氏,因李、理同音相通,戰國時作李姓。早在隋唐之前,東漢王符的《潛夫論·志氏姓》和應劭的《風俗通義·姓氏篇》中,就考證了李氏和理氏同音相通,但隻字未提食木子而改李氏的事,可見東漢的時候還沒有那些神化的傳說。李姓起源在春秋時期,戰國時已很普遍。春秋時有里氏,見於記載的有裡克、裡革、裡析等人。裡克是晉獻公的重臣,裡革是魯國太史,裡析是鄭國大夫。戰國時的李氏人物有李耳、李離、李悝、李冰、李牧、李斯等,蹤跡遍及列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李離、李悝、李斯都曾是執法大臣,與“李(理)”氏的含義相同。李離在晉文公時任大理。李悝戰國初年在魏國主持變法,李悝開戰國變法運動之先河,他所制定的《法經》集前代法律之大成,對後世法律有重要影響。李斯則在秦國曾任廷尉,掌管秦法,“明法度,定律令”,是秦代法制政治的主要策劃者。這些早期李姓人物的司法理論和實踐,繼承了李(理)氏家族的歷史傳統。——李姓遠祖皋陶與嬴姓的分支皋陶在上古史籍中也寫作咎繇,是古史傳說中的人物。他和許多傳說時代的人物一樣,既是一個真實的部族首領,也代表了一個部族名號。皋陶生活在堯、舜、禹時代。《尚書》中有一篇《皋陶謨》,記述了皋陶與舜、禹議政的許多言論。據《史記·夏本紀》記載,皋陶還差一點成為繼舜禹之後的帝王,禹帝曾有意禪位於皋陶,但因皋陶去世而作罷。這些傳說,反映了皋陶在夏代之前聲名顯赫的地位和影響。帝舜時,皋陶的官職是“大理”。相傳“......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李氏歷史名人?
姓李的歷史名人及故事?
傅氏歷史名人?
姜氏歷史名人?
姓李的歷史名人及事蹟?
趙氏歷史名人?
傅氏歷史名人有哪些?
鄭氏歷史名人?
林氏歷史名人?
李姓歷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