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節是幾月幾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中國的端午是幾月幾日?

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夏曆五月初五,也叫“端陽”、“蒲節”、“天中節”、“大長節”、“沐蘭節”、“女兒節”、“小兒節”。它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艾節、端五、夏節、重午、午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端午節的起源和形成,不是某一歷史事件和人物故事發生的偶然產物,而是民族文化素質在民俗心態中的自然流露和反映,具體地說是對華夏人文初祖伏彝氏創造的太極八卦學字文化----河圖洛書中的天數25、地數30、天地之數和55的俗化紀念。陰曆五月初五,當作天干地支記歲記日月時辰的數字和陰陽合和的極端是子來經念。中國發俗諺語中說:“正月下,打新春;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祭祖先;四月八,拜菩薩;五月五,過端午;六月六,晒絲綢;七月七,掐巧乞;八月十五正中秋;九月九,度重陽;十月一,送寒衣;十一月冬至數陽九,十二月臘八年到頭。”幾乎每個月都有節,都是數字重複。中國人的數字觀念是尊一崇三尚五,二五為十是陰陽執行規律。因此,伏彝文化的數學科學,成就了中國的干支記歲。黃帝時代創造的中國曆書,成為世界科學的第一個驕子。曆書與同時期的《黃帝內經》都運用陰陽五行的辨證法將人與自然融合為一個統一的巨大的系統,產生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理論休系。由此,我們偉大的祖先對“五”這個數字有著一種特殊的親近感和神祕感。於是,人類誕生時“五五”這個數字就伴隨而來:人的一手五指,“五五”互動向自然索取;一足五趾,二五互換行立於天地間;生化的五官、五臟等等的“五”,給人的是先天的自然和諧。所以面對五月五日這個歲月數字,華夏子孫與生俱來在不自覺間便把遠古文化的根子帶了出來,五月端午成為中國大地上的一個傳統節日。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是全年四大節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端午節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個熱天的開端,五毒蛇開始活躍,鬼魅魍魎也會猖獗,這些都會給人特別是會給無所顧忌又無抵抗能力的孩子帶來災難,必須在五月端這天集中地為孩子消災防毒。也有說法,說是為了紀念人類始祖女媧,“媧”與“娃”同音,因此,人們又把五月端午節說成是“小孩節”或“娃娃節”。

贊助廣告

端午節是幾月幾日

五月初五

2015年五月有什麼節日,分別在星期幾

2015年5月1日-勞動節2015年5月3日-世界新聞自由日;2015年5月4日-五四青年節;2015年5月6日-立夏節氣;2015年5月8日-世界紅十字日;

2015年5月10日-母親節(5月第二個星期日);2015年5月11日-媽祖生辰;2015年5月12日-國際護士節;2015年5月15日-國際家庭日,碘缺乏病防治日;2015年5月17日-國際電信日;2015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2015年5月19日-全國助殘日;2015年5月20日-全國學生營養日,世界計量日;2015年5月21日-小滿節氣,世界文化發展日;2015年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2015年5月23日-國際牛奶日;2015年5月25日-非洲解放日;2015年5月26日-世界向人體條件挑戰日;2015年5月29日-國際維和人員日;2015年5月31日-世界無煙日。

贊助廣告

如果滿意的話就採納吧XD 我來自精銳,我為自己帶鹽-。-

端午節在幾月幾日 20分

端午節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為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起源:

琺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華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習俗:

端午節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賽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在公曆幾月幾日

2016年6月9日 農曆 五月初五 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的五月初五

公曆時間經常變的

請問今年端午節那天農曆是,幾月呢,五月初幾呢?

萬年曆

公曆 2017年5月30日 星期二

農曆 五月初五 丁酉年【雞年】乙巳月 丁巳日

今年(2017)【端午節】農曆是五月初五

每年農曆幾月幾日是端午節?

五月初五

端午節陰曆是幾月幾號

一、端午節,為每年農曆(陰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二、端午節的習俗

1、吃粽子

對於愛吃的小朋友來說,端午節就意味著要吃粽子了。據傳說,端午節吃粽子是因為屈原投江時,百姓為了不讓江中的魚群損傷他的身體,投到江中很多飯糰、雞蛋等食物,後來就發展成了用葦葉等包飯做成粽子的習俗。

2、賽龍舟

賽龍舟可謂是端午節最普遍的習俗啦。相傳是因為楚國人捨不得屈原投江死去,借划龍舟驅散江中的魚群。現在,賽龍舟除了紀念屈原之外,還衍生出了更多的意義。

比如,貴州苗族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慶祝插秧勝利,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1980年,賽龍舟還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專案,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

3、佩香囊

古人一般會在端午節給孩子們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的作用,現在已經不常見啦。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面包上絲布,清香四溢,掛在小朋友的衣襟上,分外玲瓏可愛。

4、插艾條

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這裡的“艾”是指艾蒿,它的莖葉有揮發性精油,獨特的香味可以驅蚊避蟲。端午節自古以來也是祛病防疫的節氣,因為正值夏至,寒暑相交,家家都會在這一天打掃門庭,將艾條插在門上,殺菌消毒。

5、拴五色線

中國古代一直以紅、黃、白、青、黑五色為吉祥色。每年端午節清晨,大人起床後第一件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傳說五色線不能隨便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疾病沖走。據說,戴五色線的孩子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常保安康。

6、塗雄黃

端午節,南方常有飲雄黃酒,給小孩子塗雄黃的習俗,為的是討吉利、驅病邪。

7、躲端午

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

8、沐蘭湯

蘭不是指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後來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湖南、廣西等地,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據說可治面板病、去邪氣。

母親節是每年五月的第幾個星期日

2個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幾月幾日

端午節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

相關問題答案
五月節是幾月幾日?
清明節是農曆幾月幾日?
五月節是幾號?
重陽節是農曆幾月幾日?
清明節是每年幾月幾日?
端午節是農曆幾月幾日?
七夕節是農曆幾月幾日?
臘八節是農曆幾月幾日?
中秋節是農曆幾月幾日?
春節是農曆幾月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