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的姓氏的由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姓尹的 由來?

尹姓的起源有二:

1、出自少昊的後代,以邑為姓。據《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等所載,據說少昊為古代東夷族的首領,號金天氏。東夷族以鳥為圖騰,相傳他曾以鳥名為官名,設有工正和農正。管理手工業和農業,少昊之子為工正,主制工失,被封於尹城,世稱尹殷。子孫世掌其官職。殷的後代多用封邑名“尹”作為姓氏,周朝時尹氏子孫的封地一直在尹這個地方。是為河南尹氏和山西尹氏。

2、以官名命名。據《風俗通》所載,尹氏商、周時的官名,職位相當於宰相。商湯時有伊摯為尹,周宣王時有兮伯吉莆為尹,他們的後代中都有以尹為姓的,也稱為尹氏。除此之外,周之列國中亦有尹氏,如晉國的尹河,晉國有尹驛,秦國有尹喜。二作為南方的楚國,其長官也多有稱尹的。

贊助廣告

尹姓氏的起源

姓氏名稱: 尹

拼音: yin[三聲]

一、以邑為氏

相傳,遠古帝王少昊金天氏有子名殷,擔任工正官(掌管百工技巧),被封於尹城(今山西隰縣東北)。後來,殷的子孫便以封邑名稱為姓氏,姓尹。

尹氏以邑(地方)得姓,出自少昊的後代。傳說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少昊為黃帝的二十五子之一,殷是少昊的兒子。殷因任工正之官而被封於尹城,他也因此被稱為尹殷,尹氏因此得姓。古尹城在今河南省宜陽縣西北、新安縣東南,也有人考證說其在今山西省隰縣東北,因為兩地相距不遠,因此,今河南西北與山西西南交界一帶,是古尹氏的發源地之一。尹殷的子孫襲其職位,世代任工正,一直生活在尹這個地方。即使到了周朝,尹氏子孫世代襲為卿士,其封地仍在尹這個地方。因而,先秦時代,尹氏的主要聚居地在今河南西北、山西西南的交界區。

贊助廣告

上古時期,只有到了父系氏族公社的建立和原始社會解體時期,人類的歷史才逐步建立。尹氏先民的活動則和這一時期的部落聯盟戰爭緊密地聯絡在一起;在奴隸社會,尹氏宗族的活動與奴隸社會緊密聯絡的宗法制、諸侯爭霸、奴隸制思想文化息息相關;在封建制度逐步確立的戰國時期,封建經濟、政治的發展促進了各國的兼併戰爭和思想戰線上的“百家爭鳴”,它影響了尹氏宗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總之,由於資料的不足,先秦時期尹氏歷史及其名人並不十分翔實,但它仍能曲折而較詳盡地反映那個時代的方方面面。

除了少昊之子殷因任工正被封於尹城而世稱尹殷之外,尹氏最早的名人要數擔任帝堯之師的尹壽了。傳說尹壽是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因博學多才而被召為帝堯之師。尹壽任帝堯老師時,要求堯講求仁義道德,並對堯講授無為之道,即以無為來治理天下,實行仁政,與民休息,以實現無為而無不為。我們從帝堯即位後採取的種種仁政、無為而治的方略來看,他確實是以尹壽教授的仁義道德、無為來治理天下的。可見,作為堯師的尹壽,對當時整個社會民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另外,據說尹壽還曾傳道於彭祖。彭祖是舜的大臣,竭忠輔佐舜治理天下。

夏代有記載的一位尹氏人物叫尹諧。尹諧是夏代最後一個國君夏桀的大臣。夏桀為帝期間荒淫無道,諸侯都來討伐他。最終,他被商湯擊敗流亡而死。作為夏桀大臣的尹諧,也在這場混亂中被商湯殺死。

西周時期最早見於史載的尹氏名人是尹逸。尹逸是周朝的史官,因此又名史佚。尹逸和當時的太公、周公等被合稱為“四聖”。雖然關於尹逸的具體事蹟史書記載甚少,但既然能與太公、周公齊名,當是西周一位起輔佐作用的賢臣。

西周時期另一位尹氏名人是周穆王時的尹軌。尹軌是位有道之士,居住在終南山 (今陝西秦嶺山脈)。周穆王是周朝的第五代國君,好巡遊征戰,為政嚴酷,曾令人作五刑三千條。周穆王雖不是一個好君王,但為了表彰自己有仁義道德之心,他曾召見尹軌”。至於他向尹軌詢向了什麼樣的治國方略,是否認真採納了,由於史書未載,不得而知。

西周時期最著名的尹氏人物就是前文曾提及的尹吉甫了。尹吉甫是周宣王時的大臣,是輔佐周宣王修文武大業、實現周朝中興的重要人物之一。周厲王時,其殘暴的統治激起了國人起義,厲王被流放於彘(今山西霍縣)而死,大臣擁立太子靜為王,是為周宣王。宣王即位後,任用賢臣召穆公、周定公、尹吉甫等為輔佐,整頓朝政,使業已衰落的周王朝重又復興。尹吉甫的主要功業是討伐侵擾周朝的少數民族。宣王五年(前823年),獫狁(即西戎)內侵焦(禾+艹+隹+又) (今陝西涇陽縣北,一說今山西陽城縣西),進至涇水(今陝西境內)北岸,逼近周朝都城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南)。周宣王令尹吉甫率軍反擊。尹吉甫指揮有方,兵士作戰勇敢,在彭衙(今陝西澄城西北),兩軍交......餘下全文>>

尹在姓氏裡怎麼念

【尹】在姓氏裡讀【yǐn】。

【尹姓】

是當今中國排名第九十一的姓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19%。宋元時,有大批尹姓遷徙,廣佈於中國南方地區。元末明初,尹氏族人由山東棗林莊遷徙到安徽、河南、江蘇等地;明朝洪武、永樂年間,尹氏族人由山西大槐樹、江西瓦窯屑等地徙於河南、河北、天津等地廣人稀之處。明清時,有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又有尹姓渡海入臺者。今日尹姓以山東、安徽、湖南、四川(含重慶)等省居多。全國約有228萬尹氏族人,山東為尹姓第一大省,約佔尹姓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二。

【尹姓來源】

尹姓是個多源流姓氏,概括主要有以下三個:

【源流一】

出自姞姓,以官為氏。據《風俗通義》所載:兮甲,字伯吉甫,是周宣王的中興大臣,周厲王時期,由於其暴政激起了國人起義,厲王被驅逐流放於彘,後來眾大臣擁立太子姬靜,是為周宣王,周宣王即位後,任用仲山甫、召虎、方叔、兮甲等賢臣為輔佐,使日益衰落的周室重新復興。兮甲的主要功業是討伐侵擾周王朝的少數民族,北拒獫狁,南征淮夷,由於他擔任的官職是內史,世稱“尹吉甫”。西周時內史又稱“內史尹”或“作冊尹”,簡稱“尹”,《節南山》寫到“尹氏大師,維周之氐”,《逸周書 武寤》又記載:“王德無疆,王不食言,庶赦定宗,尹氏八士,太師三公”。西周初年有人名佚,他擔任的官職是內史尹,故史書稱他為“尹佚”,這裡“尹”作為名字字首代表佚的官職,而不是姓氏,尹氏的主要職責是記錄周王朝的重大事蹟,策命諸侯及孤卿大夫等。

兮伯吉甫死後,嫡子伯封承襲了官職。公元前771年,西戎攻破鎬京,殺周幽王於驪山,西周滅亡,公元前760年,周平王東遷雒邑,跟隨平王東遷的伯封獲得了封邑,又稱“尹邑”(今河南新安縣),屬周王朝的畿內國。《左傳》記載:魯昭公二十三年,由於捲入周室王位繼承之爭,東周與尹國在王畿內發生一場戰爭,周敬王派單穆公、劉文公兩路軍隊沿洛河兩岸進攻尹邑,被尹辛率軍擊敗。公元前516年,晉國卿士趙鞅大會諸侯,前往支援周敬王,隨後趙鞅與荀躒率晉軍入周,佔領王城,公元前503年,尹氏敗於窮谷,尹國滅亡,國人遂以“尹”為姓氏。尹吉甫是古代賢臣儲典範,無論尹姓後輩是否為其直系,他都頗受後人推崇,其中“清風堂”、“燕喜堂”就是以他命名的堂號。

【源流二】

源於少昊,以邑為氏。據唐代張九齡《姓源韻譜》載:“少昊之子(般),為工正,封尹城,後因氏焉”,少昊是遠古時期羲和部落的後裔,同時又是東夷族的首領,號金天氏,邑於窮桑。少昊之子般為工正,封於尹城,般的後代多用封邑名“尹”作為姓氏。這一支起源年代非常古老,《元和姓纂》尹氏輯錄:“尹格之後,又有古尹姓之戎,…作允姓之戎”,尹城的發源地在兗州,《史記 夏本紀》寫作沇州,九州之一,般的後裔早期便活動於上古沇州之地,因地名而得姓允,古代“允”和“尹”同音yǎn,允姓經通假改寫,成為後世的尹姓源流。歷史文獻《國語 楚語》和《左傳》記載,允格是少昊裔孫,他的父親名昧,為顓頊時代的玄冥師。少昊氏晚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原少昊部族成員開始沿黃河內遷,此時允姓後裔亦隨之遷至河南、山西等地,西周時有允姓之戎,定居甘肅蘭州、永登一帶的允吾、允街(漢屬涼州),以及青海的允川、大允谷,大約至戰國時期,各戎族相繼被秦國驅逐或吞滅,不再見於歷史記載。

【源流三】

出自少數民族漢化。

滿族:出自長白山敦化穆都巴彥部落,明朝年間,隨清朝建立盛京而遷徙。主要分佈在岫巖、瀋陽、承德、密雲、豐寧、興隆、鷹手營子、薊縣一帶。

朝鮮族:著姓,主要有坡平尹氏與海平尹氏兩支世系。現今白族、羌族、苗族、蒙古族等均有尹姓分佈。...餘下全文>>

尹姓氏的來源

1、出自少昊的後代,以邑為姓。據《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等所載,據說少昊為古代東夷族的首領,號金天氏。東夷族以鳥為圖騰,相傳他曾以鳥名為官名,設有工正和農正。管理手工業和農業,少昊之子為工正,主制工失,被封於尹城,世稱尹殷。子孫世掌其官職。殷的後代多用封邑名“尹”作為姓氏,周朝時尹氏子孫的封地一直在尹這個地方。是為河南尹氏和山西尹氏。

2、以官名命名。據《風俗通》所載,尹氏商、周時的官名,職位相當於宰相。商湯時有伊摯為尹,周宣王時有兮伯吉莆為尹,他們的後代中都有以尹為姓的,也稱為尹氏。除此之外,周之列國中亦有尹氏,如晉國的尹河,晉國有尹驛,秦國有尹喜。二作為南方的楚國,其長官也多有稱尹的。

遷徙分佈

上古就有叫尹壽的,為帝堯之師,居於河陽(今河南孟縣)。夏桀有臣叫尹諧被商湯殺死。西周有尹軌為有道之士,居於終南山。春秋時晉國有尹驛,趙簡子曾派他到晉陽;秦國有尹喜,任函谷關令,相傳老子游至函谷關被他留下,授《道德經》五千言而去。戰國時齊國有哲學家尹文善名辯。《漢書藝文志》錄其《尹文子》一文,被列為名家。由這些情況可以知道,先秦時期尹氏主要活動在今河南、山西、陝西、山東境內。西漢至南北朝時期,尹氏以有遷至今河北、貴州、廣西、廣東、浙江、安徽、四川、湖南、甘肅、江西等省者。漢宣帝時,河陽平陽人尹歸翁,任東海太守,為官清廉,深得民心,後被升為右扶風。東漢有經學家尹敏,南陽諸陽人,博學多才,不信讖緯;尹珍,出生地為今貴州凱里縣,曾從經學家許縝學習經書圖緯,回鄉教書,後任荊州刺史。十六國時,尹氏在天水(今屬甘肅)和西州(今甘肅西部和西北部一帶)發展成為望族。出現了很多有成就得人物。隋唐的時候,尹敏的後代在河間發展成為望族,尹氏在今湖北襄陽等地也有了聚居點。唐代有尹思貞,長安人,一生為刺史13郡,皆以清廉聞名,還有畫家尹琳以善畫佛事鬼神著稱。元、明、清時期,尹氏又發展到今天的江蘇、雲南、遼寧等省的一些地方。北宋有學者尹源,文學家,世稱河內先生;學者尹淳,著有《論語孟子解》。在現代,新加坡等國有尹姓華僑。

郡望堂號

郡望:

1、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境內),西晉移到今天水市所在地。北魏時相當於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縣地。此支尹氏為晉時尹緯之族所在。

2、河間郡:漢高帝置郡,治所在樂城,平帝時相當於今河北獻縣、交河、武強等一部分地。其後或為國,或為郡。此支尹氏,為東漢尹敏的後裔所開基。

堂號:

1、和靖堂:宋時尹淳是程頤的學生,終生不應科舉,賜號“和靖居士”。金兵攻陷洛陽,他的全家被害,只剩他一個人流到四川,以布衣任太長少卿,不久改任禮部尚書、侍講。

2、天水堂:尹姓又以天水為號。

尹字姓氏的來歷

尹 一姓氏起源 1 出自少昊的後代,以邑為姓。據《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等所載,據說少昊為古代東夷族的首領,號金天氏。東夷族以鳥為圖騰,相傳他曾以鳥名為官名,設有工正和農正。管理手工業和農業,少昊之子為工正,主俯工失,被封於尹城,世稱尹殷。子孫世掌其官職。殷的後代多用封邑名“尹”作為姓氏,周朝時尹氏子孫的封地一直在尹這個地方。是為河南尹氏和山西尹氏。 2 以官名命名。據《風俗通》所載,尹氏商、周時的官名,職位相當於宰相。商湯時有伊尹為相。 二、 遷徙分佈 上古就有叫尹壽的,為帝堯之師,居於河陽(今河南孟縣)。夏桀有臣叫尹諧被商湯殺死。西周有尹軌為有道之士,居於終南山。春秋時晉國有尹驛,趙簡子曾派他到晉陽;秦國有尹喜,任函谷關令,相傳老子游至函谷關被他留下,授《道德經》五千言而去。戰國時齊國有哲學家尹文善名辯。《漢書藝文志》錄其《尹文子》一文,被列為名家。由這些情況可以知道,先秦時期尹氏主要活動在今河南、山西、陝西、山東境內。西漢至南北朝時期,尹氏以有遷至今河北、貴州、廣西、廣東、浙江、安徽、四川、湖南、甘肅、江西等省者。漢宣帝時,河陽平陽人尹歸翁,任東海太守,為官清廉,深得民心,後被升為右扶風。東漢有經學家尹敏,南陽諸陽人,博學多才,不信讖緯;尹珍,出生地為今貴州凱里縣,曾從經學家許縝學習經書圖緯,回鄉教書,後任荊州刺史。十六國時,尹氏在天水(今屬甘肅)和西州(今甘肅西部和西北部一帶)發展成為望族。出現了很多有成就得人物。隋唐的時候,尹敏的後代在河間發展成為望族,尹氏在今湖北襄陽等地也有了聚居點。唐代有尹思貞,長安人,一生為刺史13郡,皆以清廉聞名,還有畫家尹琳以善畫佛事鬼神著稱。元、明、清時期,尹氏又發展到今天的江蘇、雲南、遼寧等省的一些地方。北宋有學者尹源,文學家,世稱河內先生;學者尹淳,著有《論語孟子解》。在現代,新加坡等國有尹姓華僑。 三、 郡望堂號 【郡望】 1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境內),西晉移到今天水市所在地。北魏時相當於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縣地。此支尹氏為晉時尹緯之族所在。 2 河間郡:漢高帝置郡,治所在樂城,平帝時相當於今河北獻縣、交河、武強等一部分地。其後或為國,或為郡。此支尹氏,為東漢尹敏的後裔所開基。 【堂號】 1 和靖堂:宋時尹淳是程頤的學生,終生不應科舉,賜號“和靖居士”。金兵攻陷洛陽,他的全家被害,只剩他一個人流到四川,以布衣任太長少卿,不久改任禮部尚書、侍講。 2 天水堂:尹姓又以天水為號。 四 歷史名人 1 尹會一:直隸博野人,清代學者,曾官至南陽巡撫、吏部侍郎督江蘇學政。提倡理學,曾命州縣立社學。 2 尹繼善:傑出的政治家,滿州鑲黃旗人,雍正進士,歷任江蘇巡撫、雲貴、川陝、江南等地的總督,為高宗、世宗所倚重。後官至軍機大臣。 3 尹淳:重慶人,雲南巡安。 4 尹洙:河南府治人,著名的文學家,他的文章的內容多為討論西北軍政,風格簡古,擺脫了宋初的華糜之風,有《河南先生文集傳世》。曾上書反對於金人議和。 5尹文:今河南方城人,是戰國很有影響的哲學家,也即尹文子。善於辯論。他的文章在漢書中被列為名篇。他的學說與黃老刑名之說很相近,主張尚法,在認識論上主張人在認識事物時要破除成見。 6 尹敏:南陽堵陽人,著名的經學家,官至長陵令,著有《今文尚書》。 7 尹勳:河南鞏縣人,曾官至尚書令,遷汝南太守、大司農。上書為黨壬解禁,並參與竇武等人誅殺宦官,後下獄,自殺參考資料: ......餘下全文>>

百家姓,尹姓的來歷

關於尹姓的起源主要有三種說法。

1.出於少昊金天氏(以封邑為氏)

通志·氏族略載,少昊金天氏之子殷被封於尹城(今河南省宜陽縣西北、新安縣東南,一說在山西隰縣東北),任工正,被稱為尹殷。他的後裔世襲工正,居於尹城,即以封邑為姓。

2.出於伊姓(以官職為氏)

東漢應劭風俗通義載:商代初年的相國伊尹(名伊摯)的後人有一支以伊尹的官職尹為姓。故這一支尹姓出自伊姓。

3.出於兮姓(以官職為氏)

風俗通義載:周宣王時的師尹(太師,三公之一)兮甲,字伯吉父(父一作甫),世稱尹吉甫。詩經曰:“赫赫師尹,民具爾瞻。”又曰:“尹氏大師,維周之氐。”(小雅節南山)毛傳曰:“師,太師,周之三公也;尹,尹氏,為太師。”風俗通義曰:“師尹,三公官也,以官為氏。周有尹吉甫。”尹吉甫有子尹伯奇福即以尹為氏。

尹,這個姓氏是怎麼來的,古代有哪些姓尹的名人呢?

1,出自姞姓,以官為氏。據《風俗通義》所載:兮甲,字伯吉甫,是周宣王的中興大臣,周厲王時期,由於其暴政激起了國人起義,厲王被驅逐流放於彘,後來眾大臣擁立太子姬靜,是為周宣王,周宣王即位後,任用仲山甫、召虎、方叔、兮甲等賢臣為輔佐,使日益衰落的周室重新復興。兮甲的主要功業是討伐侵擾周王朝的少數民族,北拒獫狁,南征淮夷,由於他擔任的官職是內史,世稱“尹吉甫”2,源於少昊,以邑為氏。據唐代張九齡《姓氏韻譜》載:“少昊之子殷(般),為工正,封尹城,後因氏焉”,少昊是遠古時期羲和部落的後裔,同時又是東夷族的首領,號金天氏,邑於窮桑。少昊之子般為工正,封於尹城,般的後代多用封邑名“尹”作為姓氏,這一支起源年代非常古老,活動區域涵蓋北方大部分地區。3,出自少數民族漢化,主要有滿族,朝鮮族改姓。

尹吉甫:周宣王時大臣,曾作《詩經·大雅·崧高》、《詩經·大雅·江漢》等。

尹珍:東漢荊州刺史,師從汝南經學家許慎學經書圖緯,學成後返鄉教授,成為西南漢文化教育的開拓者。

尹勳:河南鞏縣人,官至尚書令,曾上書為黨錮解禁。

尹緯:字景亮,後秦尚書僕射,諡曰忠成侯。

尹夫人:天水冀縣人,西涼國昭武王后,傑出的女政治家。

尹思貞:唐代長安人,官至工部尚書,以執法公正無私,清廉而著稱。

尹繼倫:開封浚儀人,北宋抗遼將領。

尹洙:字師魯,北宋著名文學家,有《河南先生集》傳世。

尹焞:河南洛陽人,師事理學程頤,終生不應科舉,著有《論語解》、《和靖集》。

尹玉:江西寧都人,從小習武,及長投軍,屢立戰功,後隨文天祥勤王赴援常州,戰死於五牧。

尹鳳:字德輝,江蘇南京人。明朝嘉靖年間武舉鄉試第一、會試第一,連中三元。

尹繼善:章佳氏,字元長,號望山,滿洲鑲黃旗人,清代雍正、乾隆兩朝名臣,諡“文端”。

尹昌衡:字碩權,號太昭,四川彭縣人。1912年擔任四川軍政府都督,同年揮師西征,平定西藏叛亂。

中國姓尹的祖先是誰?在什麼朝代?又源於什麼地方

姓氏始祖

據史料記載,伊尹本是一位聲譽極高的隱士,躬耕於莘氏之野。因其高才賢名之聲遍傳,商湯決心請其輔佐,三顧其宅之後,終得首肯。伊尹助商滅夏,功勳卓著,商湯對其恭禮有加,尊為“阿衡”。後商湯駕崩,太甲繼位,荒淫無道,伊尹為商朝社稷考慮,放逐太甲到桐,並代持國政,三年後,還政於悔過自新的太甲。據說,伊尹整整活了一百歲,當他去世後,帝沃丁葬之以天子之禮,孟子亦稱其為“聖之任者”。伊尹後人仰慕先人功德,便以其官職為氏,並尊其為得姓始祖。

尹(Yǐn)姓源出有三

1、出自少昊的後代,以邑為姓。據《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等所載,據說少昊為古代東夷族的首領,號金天氏。東夷族以鳥為圖騰,把不同的鳥作各少昊部落的圖騰。設有工正和農正,管理手工業和農業,以發展生產。少昊之子為工正,主制弓矢,被封於尹城,世稱“尹般”。般的後代多用封邑名“尹”作弧姓氏,周朝時尹氏子孫的封地一直在尹這個地方,是為河南尹氏和山西尹氏。

2、以官名命名,其來源如下:第一,出自商時賢相伊尹之後。據《風俗通》所載,伊尹任商朝尹(商、周時官名,職位相當於宰相)之官職,其子孫便以官職為氏。第二,周宣王時有兮伯吉莆為尹,他們的後代中都有以尹為姓的,也稱為尹氏。第三,據《姓考》所載,春秋時,沈國公子逞官楚國令尹一職,子孫有以官為氏者。

3、明清時白族、傣族,今日滿、蒙、苗、壯等族的漢化改姓。

姓尹的原屬古代什麼民族

【尹姓源流】

尹姓的起源有二:

1、出自少昊的後代,以邑為姓。據《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等所載,據說少昊為古代東夷族的首領,號金天氏。東夷族以鳥為圖騰,相傳他曾以鳥名為官名,設有工正和農正。管理手工業和農業,少昊之子為工正,主制工失,被封於尹城,世稱尹殷。子孫世掌其官職。殷的後代多用封邑名“尹”作為姓氏,周朝時尹氏子孫的封地一直在尹這個地方。是為河南尹氏和山西尹氏。

2、以官名命名。據《風俗通》所載,尹氏商、周時的官名,職位相當於宰相。商湯時有伊摯為尹,周宣王時有兮伯吉莆為尹,他們的後代中都有以尹為姓的,也稱為尹氏。除此之外,周之列國中亦有尹氏,如晉國的尹河,晉國有尹驛,秦國有尹喜。二作為南方的楚國,其長官也多有稱尹的。

【遷徙分佈】

上古就有叫尹壽的,為帝堯之師,居於河陽(今河南孟縣)。夏桀有臣叫尹諧被商湯殺死。西周有尹軌為有道之士,居於終南山。春秋時晉國有尹驛,趙簡子曾派他到晉陽;秦國有尹喜,任函谷關令,相傳老子游至函谷關被他留下,授《道德經》五千言而去。戰國時齊國有哲學家尹文善名辯。《漢書藝文志》錄其《尹文子》一文,被列為名家。由這些情況可以知道,先秦時期尹氏主要活動在今河南、山西、陝西、山東境內。西漢至南北朝時期,尹氏以有遷至今河北、貴州、廣西、廣東、浙江、安徽、四川、湖南、甘肅、江西等省者。漢宣帝時,河陽平陽人尹歸翁,任東海太守,為官清廉,深得民心,後被升為右扶風。東漢有經學家尹敏,南陽諸陽人,博學多才,不信讖緯;尹珍,出生地為今貴州凱里縣,曾從經學家許縝學習經書圖緯,回鄉教書,後任荊州刺史。十六國時,尹氏在天水(今屬甘肅)和西州(今甘肅西部和西北部一帶)發展成為望族。出現了很多有成就得人物。隋唐的時候,尹敏的後代在河間發展成為望族,尹氏在今湖北襄陽等地也有了聚居點。唐代有尹思貞,長安人,一生為刺史13郡,皆以清廉聞名,還有畫家尹琳以善畫佛事鬼神著稱。元、明、清時期,尹氏又發展到今天的江蘇、雲南、遼寧等省的一些地方。北宋有學者尹源,文學家,世稱河內先生;學者尹淳,著有《論語孟子解》。在現代,新加坡等國有尹姓華僑。

尹做姓氏怎麼讀

您好!“ 還記得丹妹你坐船頭,哥哥在岸上走這首”《縴夫的愛》嗎!其中的那個胖胖的歌手叫尹相傑,尹讀作姓氏和“引”同音。O(∩_∩)O~

相關問題答案
尹的姓氏的由來?
石的姓氏的由來簡介?
李的姓氏的由來?
皇甫的姓氏的由來?
孫的姓氏的由來?
金的姓氏的來源?
潘的姓氏的代表人物?
金的姓氏的歷史?
尹姓氏的由來?
蔣姓氏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