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寺廟燒香拜佛怎麼說?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7日

到寺廟裡如何燒香拜佛?

回答人的補充 2009-12-09 14:27

入寺規矩禮儀

一、拜佛、問訊與上香規矩

進寺門前要端正衣冠收攝身心。進入寺院後,先禮佛。再去拜見出家師父。在佛殿、經堂看到佛像,不論是木雕、銅鑄、紙繪、綢、絹畫,皆需衣著整齊,向佛菩薩像恭敬頂禮。若有急務亦須問訊,以示尊敬。

居士不可在大殿正中央的拜墊上拜佛,因為這是住持或主法和尚禮佛專用的,可在大殿東西兩單禮拜。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眾生起心動念,佛無一不知,因此只要心懷誠敬,無需執著拜佛方所。

拜佛時動作不緩不急、記憶體虔敬、外現恭謹。不可看似恭敬,內懷我慢,或為求修行之名,詐現威儀。合掌手勢為雙手平舉當胸.五指合併向上.以能見無名指尖為度,掌心要空,不可貼緊。

贊助廣告

拜佛時要五體投地,不可翹臀。雙手翻掌,手心向上托起,觀想接佛足,雙腳、額頭都要著地。拜佛時心中念偈頌讚嘆佛的功德:“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偈頌念一遍或三遍皆可,接著唸咒語“縛日臘,斛”三遍。禮拜後可以瞻仰佛像,心中默唸贊佛偈:“法王無上尊.三界無倫匹,天人之導師,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滅三祗業。稱揚若讚歎。億劫莫能盡。”若不會念偈頌和咒語,那麼禮佛時心裡觀想:“我現在禮拜十方三世無量諸佛”,這樣也是可以的。

不論佛殿內供有多少尊佛像,通常禮佛三拜即可,個人修行則聽其意願。若殿內大眾已集合時,合掌問訊後隨眾站立即可,不必禮拜。

贊助廣告

若出家眾正在禮佛,居士不得在法師前面禮,亦不得與法師並排禮,應當在法師後面禮佛。有人禮佛時,不得從其前直穿而過。

問訊不是點一下頭,一定要彎腰到九十度或稍弱.也不可過低。

鮮花、水果、時蔬供佛一定要潔淨,對如何擺供不知情的,可以請殿堂的香燈師父代勞。供佛的花要用花瓶插好.水果也要洗乾淨。

燃香供佛需如法,很多人一進寺院就燒一大把香到處去插,好象有任何一個香爐沒插到就不安心。其實大可不必如此。上香時在大殿前的大香爐中點一炷或三炷香就行了。上香的方法:上香時,用大拇指、食指將香夾住,餘三指合攏,雙手將香平舉至眉齊,觀想佛菩薩顯現在我們的眼前,接受香供養。如果人很多.將香直豎向上,以免燒到他人。若上三支香,則將第一支香插在香爐中間,默唸“供養佛”,第二支香插右邊默唸“供養法”,第三支插左邊,默唸“供養僧”。上完香後合掌,默唸“供養一切眾生,願此香華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聖”。點香時若香枝起火焰.不可用口吹熄火,應用手掌煽熄。將香插好後問訊即可,不必一再點頭作揖。

不可評論佛像是否莊嚴,看見佛像置於不潔之處.應當捧持移置淨處。若見有人對佛像不恭敬時,宜私下善言相勸。

二、存經、誦經與持經規矩

佛法從恭敬中求,對法的尊重是開啟智慧的根本。誦經學法的目的,是為了開智慧,求解脫,故應該對佛經等佛所說法心存恭敬,如法供養,不可輕慢草率。

經書放置需輕拿輕放,排列整齊有序,不能與世俗典籍或雜物混雜,當敬法如敬佛。

團體誦讀應隨眾,個人誦經以不妨礙他人為宜。參加法會或早晚課誦,經本一定要用雙手捧起。無論何時誦讀佛經,切不可卷執經本,或將佛經拿來隨意折角、對摺。

若是獨處誦讀,在誦佛經前,先要清潔案几,燃香端坐,不可交足前伸,亦不可邊誦讀邊吃東西。須嚴肅恭謹,如同佛就在眼前為我們說法一般。讀誦前要念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誦經前或誦經中途若有雜念妄想,......餘下全文>>

去寺廟燒香拜佛有哪些講究和說法

去寺廟燒香拜佛是不是必須要上午去?有沒有什麼講究的說法? 不是必須上午去 全天什麼時間都可以上三炷香 帶著恭敬心至誠心 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去染成淨,奉獻人生,覺悟人生。 燒香的含義有四個方面: 1、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 2、表示傳遞資訊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 3、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門弟子無私奉獻。 4、表示點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喧、痴”意,佛並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但卻喜歡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上香以三支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燒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誠心”。一般在大雄寶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 把香點燃後應插在香爐中間,第一支香插在中間,心中默唸:供養佛,覺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邊,心中默唸:供養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邊,心中默唸:供養僧,淨而不染。 佛教的香 佛家認為香與圓滿的智慧相通。 佛家認為,香於人的智慧、德性有特殊的關係,妙香與圓滿的智慧相通相契,修行有成的賢聖,甚至能夠散發出特殊的香氣。 佛家認為香能溝通凡聖,為最殊勝的供品。 佛陀住世時,弟子們就以香為供養。佛家認為“香為佛使”,“香為信心之使”,所以焚香上香幾乎是所有佛事中必有的內容。從日常的誦經打坐,到盛大的浴佛法會、水陸法會、佛像開光、傳戒、放生等等佛事活動,都少不了香。特別是法會活動,必以隆重的上香儀式作為序幕。 佛家用香輔助修持。 佛家認為香對人身心有直接的影響。好香不僅芬芳,使人心生歡喜,而且能助人達到沉靜、空淨、靈動的境界,於心曠神怡之中達於正定,證得自性如來。而且好香的氣息對人有潛移默化的薰陶,可培扶人的身心根性向正與善的方向發展。好香如正氣,若能親近多聞,則大為受益。所以,佛家把香看作是修道的助緣。 參觀遊覽寺廟要懂規矩 名寺名廟,分佈較廣,它們是旅遊者頗愛光顧遊覽的重點,但旅遊者在遊歷寺廟時有四忌需牢記心頭,以免引起爭執和不快。一忌稱呼不當 對寺廟的僧人、道人應尊稱為“師”或“法師”,對主持僧人稱其為“長老”、“方丈”、“禪師”。喇嘛廟中的僧人稱其“喇嘛”,即“上師”意,忌直稱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汙辱性稱呼。二忌禮節失當 與僧人見面常見的行禮方式為雙手合十,微微低頭,或單手豎掌於胸前、頭略低,忌用握手、擁抱、摸僧人頭部等不當之禮節。三忌談吐不當 與僧人道人交談,不應提及殺戮之辭、婚配之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葷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四忌行為舉止失當 遊歷寺廟時不可大聲喧譁、指點議論、妄加嘲諷或隨便亂走、亂動寺廟之物,尤禁亂摸亂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動應靜立默視或悄然離開。五忌孩子失禮同時,也要照看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無知而做出不禮貌的事。 應怎樣拜佛 一般人拜佛總喜歡站在佛前中間的位置上,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叢林(寺院)裡的規矩只有住持和糾察才可以在中間的位置上禮拜。其他人應該站在左右兩邊才對。 拜佛時應先於佛墊前邊站好,兩腳距離應前八後二(寸)為宜,兩手當胸合掌,然後問詢,問詢時背與腰的角度應在90o與120o為宜,兩手作彌陀印(左手掌與右手背相疊)或觀音印(左手背與右手掌相疊),頭部抬起時,兩食指相對呈一定角度,兩拇指並齊至於兩食指中間,兩食指向上置於眉心為宜,然後放下,合掌,並開始禮佛。 禮佛時上身要慢慢靠向拜墊,兩腿漸漸向下彎曲,先將右手按住拜墊中間,待左手伸至前方後再將右手移至右前方,此時兩膝自然置於拜墊邊緣,頭部也自然置......餘下全文>>

到寺廟燒香,拜佛,許願應怎麼說

你起心動念佛菩薩都一清二楚。還需說嗎?就看你怎麼做。南無阿彌陀佛

到寺廟燒香拜佛有些什麼忌諱,禁忌

1、穿戴乾淨:預知第一天要去寺廟燒香,頭天晚上就需要淨身。神經就是洗去身上的塵埃,把自己稍微打整的整潔一點,小編這裡說的“整潔”並不是你要穿的多華貴,而是乾淨、整齊。穿戴不浮誇、另類。

2、進殿須知:如否有人注意到,一般的寺廟正殿都有兩道門中間一道大門,兩旁兩道小門。而燒香拜佛進門也是有忌諱的,不是和尚尼姑最好不要走中間那道門,中間那道門被稱為空門,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而兩旁的們可供香客們進出,進門需要注意,女邁右腳。男邁左腳。一定不能踩在門檻上,這是對佛的不敬。進顛直接跨過就是。

3、拜佛禮儀:前來拜佛的人心要虔誠,手要乾淨,因為手要作揖,要拿香所以要乾淨。前來拜佛在殿內說話要注意,勿議論,勿喧譁。不要對任何佛像指指點點。由於前來拜佛的人比較多,大殿內蒲團比較多,需注意,燒香拜佛時來往不要跨過蒲團,不然會被視為不敬。

4、燒香數量:燒香拜佛,香的數量也是有講究的。三炷為自己祈福,六炷為兩輩人祈福,九炷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個極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圓滿的高香。是燒香再叩頭。這也是最高的規格,一般我尋常拜佛三炷香就為好。

5、拿香手勢:燒香的話,應該是左手拿香,燒香時,香要一次性點燃,要越旺越好,而點完香如何火還沒滅,切勿用嘴吹,只需橫拿上下晃動香受到風吹自會熄滅。上香的時候用右手在下握住香,高舉過頭頂作揖。作完揖後就可把手中香置於香爐中。

6、磕頭須知:如磕頭的話就要注意步驟了,燒香拜佛是有忌諱的,不能一陣猛磕頭。而要是要注意姿勢。首先你需要雙膝跪在蒲團上,雙手合什,注意,這個雙掌合什要注意手心處呈空心狀,高舉過頭頂,向下至嘴邊停頓,可許願,再向下至心口,默唸,再攤開雙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頭往下磕。來回三次便可。

7、拜佛忌諱:燒香拜佛的忌諱有很多,而女性來例假期間最好是不要去上香.夏日女性去寺廟拜佛,千萬不可穿迷你裙或露胸露背之衣服,有失禮儀。如帶有小孩去拜佛,要注意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勿讓小孩到佛堂內奔跑嘻戲。擾了佛的清淨。

8、燒香步驟:燒香拜佛時,信眾取香三枝,在燈火中點燃,拿在手裡,走到佛前,心要恭敬誠懇。面對佛像,恭敬站立,兩手舉香,用一顆純淨的心向佛,心中可默唸所求,望佛能夠聽到。舉香時,手如問訊狀。兩手之食指及中指夾著香腳,兩大拇指抵住香腳之尾端。香要拖穩。將香平舉至眉間,與眉平齊,雙目淨觀佛像莊嚴,眼觀鼻,鼻觀心。誠信想你心中所求。將香放下,右手拿香腳,左手插香,兩香間距離為五分。注意上香的時候不要跨過面前的蒲團,不然被視為不敬。

去寺廟燒香有什麼講究

穿著整齊,乾淨,不得穿拖鞋,濃妝豔抹,在寺院不得大聲喧譁,保持一個清淨心,誠信心敬佛,這些是基本的。將就一點的就是:一、著裝

寺院是一個莊嚴、神聖的地方,一攻去就可以給人一種超然的感覺,自然我們的服裝也會對這種環境起著一種襯托作用。

去寺院參訪與禮佛時,我們最好穿著樸素大方,應避免穿顏色鮮豔及過於另類的服裝。尤其女士進入寺院儘量不要穿得過於暴露與鮮豔。因為不同場合有著不同的穿著要求。

無論男女入寺參訪應著寬鬆之衣,以便於禮拜,否則衣褲過緊,禮佛跪拜會很不方便。

服裝的搭配通用原則是,莫過於得體大方,這樣無論在任何場合都會適用的。

二、見僧人禮儀

在寺院當中,必然會遇到出家師父。出家人捨棄世間的五欲六塵,每日在那種清淨的院落裡修行梵行,他們代佛說法,開導群生,無論是他們的德行還是行持,都是值得我們去禮敬的。

通常來講,在寺中行走時遇見出家人應恭敬合掌,同時口中可以說:「阿彌陀佛」或「師父您好」,以示恭敬。

在這裡需要注意幾點:

1、在廁所中不得禮拜問訊;

2、手中捧經典佛像時不得禮拜問訊;

3、手捧其它雜物時不得問訊。

其總的原則無非就是處處體現著恭敬即可。

至於如何稱呼,我們可稱僧人為法師或師父,若知道師父的法號則可以加上師父的法號稱某某法師或某某師父。

三、進入殿堂

一個大的寺院會有很多的殿,例如: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等,那麼我們進入殿堂需要注意些甚麼呢?在進門的時候,要靠門的一側進入,在哪一側進入則先邁哪隻腳,例如:在右側進入,那麼我們則先讓右腳進去,反之亦然。不得從中間進入,因為那樣會長養我慢心及不恭敬。

有些殿堂會有供果,常見有的居士會隨意拿取,這都是不如法的,因為佛前的供品都是十方三寶物,我們若隨意拿取,罪過是非常嚴重的,還有的殿中會有法器我們不可以隨意擊打,因為有的法器是召集僧眾用的,若任意擊打會影響大眾的修學,罪過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佛殿當中我們可以繞佛,據經典記載是有很多功德的,但我們要注意旋轉的方向,應該是右繞佛,即順時針,不得逆旋,因正旋表示恭敬之意,這也是源於印度人的禮儀與習慣。

在殿堂中不得大聲嘻笑及大聲說話,不要亂扔雜物及吐痰,這些都是沒有素養的表現,況且佛殿是供養佛菩薩的莊嚴聖地,我們一定要十分注意。

印光大師說,佛法在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受益,十分恭敬十分受益。所以我們處處要體現著恭敬之心,自然在心中就會有一種無形的約束,同時也可以收攝我們身心。

四、參加法會

在家學佛居士與寺院及出家僧眾的學修之一,便是參加寺院興辦的各種大大小小法會。

通常會每逢佛菩薩聖誕日舉辦法會,內容多為集眾誦經、禮懺、唸佛、聽開示等。參加法會期間一些大的寺院會人數眾多,那麼自然需要一種良好的秩序,所以一定要服從寺院常住的安排,主要包括上殿和過堂的時間、課誦內容等。

下面著重介紹一下關於參加法會時上殿誦經的注意事項:

上殿應著海青及居士服。海青是具有漢傳佛教特色及中

國古殿服裝風格的服飾,為漢代人所穿著的服裝,一直延用至今。出家眾多著黃顏色及黑色海青,在家居士不可著黃色的海青,而一般穿著黑色及咖啡色海青。穿著

海青時最好搭配布鞋、長褲,若穿皮鞋及短褲會顯得不倫不類,有失莊嚴,另外海青的袖子很大,裡面不宜放置雜物和經書等,這樣走起路來會顯得很不雅觀。

在大眾集體誦經的時候,個人的聲音不宜過大,以自己能聽清為宜,因為梵唄唸誦以清淨莊嚴韻律和諧為主。在於攝心以至安靜調服諸根。還有就是,人多的時候因為地方的差異所致,可能會存在不同方言及唱誦旋律的不同,如果一味大聲唱誦,必......餘下全文>>

去寺廟燒香要燒多少隻香,去寺廟燒香拜佛禁忌,去

通俗的講,這是一種習俗。燒香代表一點心意,就像你串門帶禮物,並不是禮物多少,也是一片心意。

實際它是一種表法,代表“戒定真香”。是你守戒律規矩做人,修定力開智慧,生活的沒有煩惱還能幫助別人,這個是真正的香供養,也是佛菩薩所高興的,因為這樣對你有真正的好處。並沒有人想收你的香。

實際情況,具體要看寺廟的規定,一般三根香,不要多了,多了也不好,汙染環境。

拜佛,重要是心懷恭敬,並沒有太多禁忌。舉止要安詳,不要打鬧喧譁,要穿著得體,不要裸露太多(一般不要穿短裙短褲),不要濃妝豔抹,穿著素淨。拜佛若能知道一些佛法的道理最好了。

去寺廟拜佛要注意些什麼?

講究確實還不少,

一 穿著上儘量嚴肅一點。

二 進大殿最好走側門,不要踩踏門檻(門檻是龔肩),拜佛的墊子如果很長,不要選中間的那是大師傅拜佛專用的。

三 禮拜時,三拜即可。

四 一般殿內禁止燃香,有的可以供香,有的供也不讓,那就看寺院的規定吧。

五 上香時,三支即可,不要燒大把的,點燃後火大了不要用嘴吹,用手扇或者晃滅火苗。

六 殿內拜祭順序是先中間 再左右,順時針拜,一般大殿拜完側點可以不一一去拜,雙手合十 敬禮即可。基本上也就以上這些,不過你放心佛菩薩又不是鬼神,不會因為一些所謂的繁文縟節而怪罪眾生的,看的出您還是很虔誠的,二月十五馬上到了,有空再去一次吧,相信這次你會有不同的體驗的。

現在去寺廟拜佛都說要燒香的時候拜四個方向,請問拜

根本沒有這個說法 這個都是民俗 都是老百姓自己猜想的 和佛教簡直無關的 寺院禮佛就是給佛菩薩磕頭就行了

現在去寺廟拜佛 都說要燒香的時候拜四個方向,請問拜

不需要拜四方,有些地方,都是錯誤的引導!當然你喜歡這樣拜,也可以!

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去染成淨,奉獻人生,覺悟人生。

燒香的含義有四個方面:

1、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

2、表示傳遞資訊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

3、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門弟子無私奉獻。

4、表示點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喧、痴”意,佛並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但卻喜歡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上香以三支為宜。

相關問題答案
去寺廟燒香拜佛怎麼說?
去寺廟燒香拜佛禁忌?
去寺廟燒香拜佛的日子?
夢見要去寺廟燒香拜佛?
去寺廟燒香拜佛時間?
夢到去寺廟燒香拜佛?
夢見去寺廟燒香拜佛?
夢見去了寺廟燒香拜佛?
做夢夢到寺廟燒香拜佛?
做夢夢見寺廟燒香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