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歡節的由來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狂歡節的來歷

狂歡節是德國的傳統節日,每年的11月11日11時開始,持續兩三個月。而愚人節則是四月一日,每年4月1日,是西方也是美國的民間傳統節日——愚人節。愚人節起源於法國。1564年,法國首先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曆(即目前通用的陽曆),以1月1日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曆固執地在4月1日這一天送禮品,慶祝新年。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

聰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給他們送假禮品,邀請他們參加假招待會.並把上當受騙的保守分子稱為“四月傻瓜”或“上鉤的魚”。 從此人們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為法國流行的風俗。18世紀初,愚人節習俗傳到英國,接著又被英國的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這個節日起源於歐洲的中世紀。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木神節、酒神節都可以說是其前身。有些地區還把它稱之為謝肉節和懺悔節。該節日曾與復活節有密切關係。復活節前有一個為期40天的大齋期,即四旬齋(lent)。齋期裡,人們禁止娛樂,禁食肉食,反省、懺悔以紀念復活節前3天遭難的耶穌,生活肅穆沉悶,於是在齋期開始的前3天裡,人們會專門舉行宴會、舞會、遊行,縱情歡樂,故有"狂歡節"之說。如今已沒有多少人堅守大齋期之類的清規戒律,但傳統的狂歡活動卻保留了下來,成為人們抒民對幸福和自由嚮往的重要節日。

贊助廣告

狂歡節的由來、特點、怎麼樣過、哪些國家過

狂歡節的由來:

這個節日起源於歐洲的中世紀。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木神節、酒神節都可以說是

各地狂歡節日圖冊 (20張)

其前身。有些地區還把它稱之為謝肉節和懺悔節。該節日曾與復活節有密切關係。復活節前有一個為期40天的大齋期,即四旬齋(lent)。齋期裡,人們禁止娛樂,禁食肉食,反省、懺悔以紀念復活節前3天遭難的耶穌,生活肅穆沉悶,於是在齋期開始的前3天裡,人們會專門舉行宴會、舞會、遊行,縱情歡樂,故有"狂歡節"之說。如今已沒有多少人堅守大齋期之類的清規戒律,但傳統的狂歡活動卻保留了下來,成為人們抒發對幸福和自由嚮往的重要節日。

贊助廣告

狂歡節的特點:

盛行於歐美地區。 許多國家都有一個傳統的狂歡節節日,化妝舞會、彩車遊行、假面具和宴會是狂歡節的幾大特色,它起源於非基督徒的節日慶典,如希臘酒神節、古羅馬農神節和牧神節以及凱爾特人的宗教儀式等。一般在2、3月份舉行。

狂歡節的習俗:

狂歡節為期四天,每年的2月中下旬舉行。

節日雖為短短的四天,但早在節日前的一兩個月,巴西的各大城市和各界團體就著手準備節日的慶祝活動了。城市的主要街道也早早披上了節日的盛裝,街道兩邊搭起高高的看臺,里約熱內盧大看臺最佳的包廂票價雖高達千餘美元,但被早早地搶購一空。

狂歡節那四天,狂歡的熱浪席捲整個巴西,男女老少披紅掛綠,豔裝濃抹,載歌載舞,春潮決堤般地湧向大街。市面上除了藥店、醫院和酒吧之外,工廠停工,商店關門,學校放假,真可謂“誰也不屬於誰,誰也管不了誰”。有錢人金裝玉飾自不待言,就是窮苦人家湊熱鬧也要稍整衣帽,敲著空罐頭盒子,叮叮噹噹地投入狂歡的人流,彷彿一年一度不狂歡一下,明天就沒有好運氣。人們忘掉了富裕和貧窮,忘掉了憂愁和煩惱,忘掉了緊張和疲勞,只剩下歡和樂。此時,全國上下不分高低貴賤,不分種族膚色,都似一朵朵歡樂的浪花匯入了歡樂的海洋。這種歡樂的氣氛也感染著來自異鄉的旅行者,不少外國人也情不自禁地溶入其中。

最為熱烈、緊張、歡快的要數桑巴舞。從16世紀時起,起源於非洲西海岸的桑巴舞跟隨著黑奴傳到巴西,它吸收葡萄牙人和印第安人音樂舞蹈藝術的風格,演變成巴西的桑巴舞。跳桑巴舞時,舞蹈者的每一塊肌肉都在抖動,因而不同於一般的輕歌曼舞。早在1928年,里約熱內盧就出現了被稱為“桑巴舞學校”的表演團體。從那時起,“桑巴舞學校”一直是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桑巴舞賽的主角。在狂歡節來臨前的幾個月內,各桑巴舞表演團體便要趕排舞蹈、創作樂曲、自制獨特的服飾和彩車,進行精心排練,選出訓練有素的舞蹈“國王”和“王后”。

桑巴舞化裝遊行時,為首的開路隊員簇擁著自己所屬團體的名稱和標誌,其後的遊行隊伍打頭的由負責人、作曲者和彩車設計人等頭面人物組成。他們身穿筆挺的禮服,微笑著頻頻向四周圍觀的人群招手致意。緊隨其後的是打扮得花枝招展、色彩紛呈的女子游行隊伍。她們身著豔麗的寬擺衣裙,有的頭戴羽頭帽,也有的面戴假面具。女子游行隊伍兩側或前後是數百人的男子打擊樂隊,樂手們身著由無數金屬片鑲成的衣褲,在燦爛的陽光下金光閃爍。他們興高采烈地吹吹打打煞是熱鬧。再後就是彩車和桑巴舞隊了,彩車上站著的是被選為“國王”和“王后”的俊男靚女,他們春風滿面地笑著向人群頻頻拋飛吻。其後是讓人欣喜若狂的桑巴舞隊,舞者服飾各異,爭芳鬥豔,隨著舞曲,邊歌邊舞,這是一種以腰、臀、腹劇烈抖動大幅度搖擺的舞蹈。舞者神采飛揚,觀者如痴似呆,不論是舞者還是觀者,人們忘記一切煩惱,忘卻了姓啥叫啥,忘卻了吃喝,其熱烈痴迷的程度幾乎達到了瘋狂。

哪些國家過狂歡節:

世界上不少國家都有狂歡節。其中最有名的有以下幾個國家和地......餘下全文>>

巴西狂歡節的來歷。

相傳里約熱內盧狂歡節始於19 世紀中葉。最初,狂歡節的規模不大,僅限於貴族舉行的一些室內化裝舞會,人們戴上從巴黎購買的面具,盡情地歡樂。1852 年,葡萄牙人阿澤維多指揮的樂隊走上了街頭。隨著節奏明快的樂曲,不管是黑人還是白人,也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來了,整個城市歡騰起來了。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最早並沒有固定的場所,由於狂歡節時值盛夏,天氣炎熱,遊行活動都在夜晚進行。從20 世紀70 年代起,各桑巴舞學校建議在市內修建一座桑巴舞場,用於狂歡節活動。

狂歡夜的由來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狂歡夜。

從12月24日於翌年1月6日為聖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 是西方似我國過春節。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隻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字。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我們把它當作耶蘇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這一天,全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但是有很多聖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都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耶穌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穌是因著聖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當馬利亞快要臨盤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恆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

他們到達伯利恆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時,耶穌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後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聖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聖誕節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穌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聖誕節亦開始流行起來。

狂歡節的由來(英文的)

這個是 源於德國的 Carnival. (From Wikipedia)

Carnival, or Carnivale, is a festive season which occurs immediately before Lent; the main events are usually during February. Carnival typically involves a public celebration or parade combining some elements of a circus, mask and public street party. People often dress up or masquerade during the celebrations, which mark an overturning of daily life.

Carnival is traditionally held in areas with a large Catholic and, to a lesser extent, Eastern Orthodox makeup. Protestant areas usually do not have Carnival celebrations or have modified traditions, such as the Danish Carnival or other Shrove Tuesday events.

參考資料:en.wikipedia.org/wiki/Carnival

外國人的狂歡夜怎麼起源的?

1、所謂的狂歡夜就是平安夜,有關解釋如下: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狂歡夜。從12月24日於翌年1月6日為聖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似我國的春節。

2、有關這個節日的由來,解釋如下:

聖誕節前夕也就是俗說的平安夜,當晚,全家人會團聚在客廳中,圍繞在聖誕樹旁唱聖誕歌曲,互相交換禮物,彼此分享一年來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表達內心的祝福及愛。在這天晚上都會看到一群可愛的小男生或小女生,手拿詩歌彈著吉他,一家一家的唱著詩歌報佳音。到底佳音隊這種節日活動是怎麼來的呢?

耶穌誕生的那一晚,一在曠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聽見有聲音自天上傳來,向他們報耶穌降生的好訊息。根據聖經記載,耶穌來是要作世人的王,因此天使便透過這些牧羊人把訊息傳給更多的人知道。

後來人們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處報人傳講耶穌降生的訊息,直到今日,報佳音已經變成聖誕節不可缺少的一個節目。

通常佳音隊是由大約二十名青年人,加上一備裝扮成天使的小女孩和一位聖誕老人組成。在平安夜晚上大約是九點過後,開始一家一家的去報佳音。每當佳音隊去到一個家庭時,先會唱幾首大家都熟悉的聖誕歌曲,然後再由小女孩念出聖經的話語讓該戶人家知道今夜是耶穌降生的日子,過後大家一起禱告再唱一兩首詩歌,再由慷慨大方的聖誕老人派送聖誕禮物給那個家庭中的小廳子,整個報佳音的過程就完成了!

雙十一活動的由來是什麼呢?是誰發起的呢?

“雙十一”即指每年的11月11日,由於日期特殊,因此又被稱為光棍節。從2009年開始,每年的11月11號,以天貓、京東為代表的大型電子商務網站一般會利用這一天來進行一些大規模的打折促銷活動,以提高銷售額度。成為中國網際網路最大規模的商業活動,光棍節的重要性因為聯絡到購物節而更受人們關注。[1]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於2011年11月1日向國家商標局提出了“雙十一”商標註冊申請,2012年12月28日取得該商標的專用權,2014年10月末,阿里發出通告函,稱阿里集團已經取得了“雙十一”註冊商標(註冊號碼:10136470,10136420),經阿里巴巴集團授權,天貓就“雙十一”商標享有專用權、受法律保護,其他任何人的使用行為都是商標侵權行為。[2]

2014年10月31日,國家工商總局約談了阿里巴巴、京東商城、1號店、蘇寧易購、亞馬遜等10家電商企業,要求防範用先漲價後降價的方法虛構優惠促銷,確保“7日無理由退貨”等法律規定得到切實執行。

2014年11月11日,阿里雙十一全天交易額571億元。[3-4]

聖誕節狂歡夜的由來

查了好多資料才知道,許多的中國人只知道過洋鬼子的“聖誕節”、守“狂歡夜”,但是他們並不知道“狂歡夜”的由來——

1898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打到遼寧省丹東市!這天晚上是它們所謂的狂歡夜!禽獸不如的八國聯軍在丹東市發動了屠城的獸行,570多名中國婦女被強暴、凌辱。《日本郵報》描述:“聯軍以殺人取樂競賽。法軍將中國人追進死衚衕,用機槍掃射十分鐘,直到不留一個活口;英軍將中國人趕成一堆,然後用炮轟斃;德軍遇到中國人,一律格殺勿論。槍殺、刺死、絞刑、燒死、棍擊、勒死、姦殺無所不用其極,街頭到處都是砍下的人頭,許多房屋裡懸有首級和被扒光、肢解的屍體......耶穌的徒子徒孫就是在耶穌誕生的這天夜裡、在中國的土地上使盡獸性、強姦、槍殺中國人民的。他們是“狂歡”了,可是中國的婦女、男人都遭殃了。為了打擊中國人民的意志,讓“丹東事件”永遠作為中國人民的恥辱,耶穌的徒子徒孫們把這血腥的夜晚稱為“狂歡夜”以示永久紀念。這就是“狂歡夜”的由來。以後再不要稀裡糊塗過那些洋節了! 西方有個老頭叫聖誕老人,沒給中國人民帶來過什麼好處,現在不少中國人卻要花錢為這個老頭過生日。

相關問題答案
狂歡節的由來簡介?
臘八節的由來簡介?
生肖雞的由來簡介?
十二生肖的由來簡介?
石的姓氏的由來簡介?
姓氏陳的由來簡介?
雞年的由來簡介?
端午節的由來簡短?
星座的由來簡介?
開齋節的由來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