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生剋規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五行生剋規律確立的治療原則和方法

五行學說在中醫學領域中的應用,主要是運用五行的特性來分析和歸納人體的形體結構及其功能,以及外界環境各種要素的五行屬性;運用五行的生剋制化規律來闡述人體五臟系統之間的區域性與區域性、區域性與整體,以及人與外界環境的相互關係;用五行乘侮勝復規律來說明疾病的發生發展的規律和自然界五運六氣的變化規律,五行勝復規律示意圖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還有指導臨床診斷、治療和養生康復的實際意義。

五行學說,將人體的內臟分別歸屬於五行,以五行的特性來說明五臟的部分生理功能。如:木性可曲可直,條順暢達,有生髮的特性,故肝喜條達而惡抑鬱,有疏洩的功能;火性溫熱,其性炎上,心屬火,故心陽有溫煦之功;土性敦厚,有生化萬物的特性,脾屬土,脾有消化水谷,運送精微,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之功,為氣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肅,收斂,肺屬金,故肺具清肅之性,肺氣有肅降之能;水性潤下,有寒潤、下行、閉藏的特性,腎屬水,故腎主閉藏,有藏精、主水等功能。

贊助廣告

木生火,即肝木濟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脈,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於心主血脈功能的正常發揮。火生土,即心火溫脾土,心主血脈、主神志,脾主運化、主生血統血,心主血脈功能正常,血能營脾;脾才能發揮主運化、生血、統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氣,化生氣血,轉輸精微以充肺,促進肺主氣的功能,使之宣肅正常。金生水,即肺金養腎水,肺主清肅,腎主藏精,肺氣肅降有助於腎藏精、納氣、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腎水滋肝木,腎藏精,肝藏血,腎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發揮。這種五臟相互滋生的關係,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論來闡明的。

贊助廣告

心屬火,腎屬水,水克火,即腎水能制約心火,如腎水上濟於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屬金,心屬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約肺金,如心火之 陽熱,可抑制肺氣清肅之太過。肝屬木,肺屬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約肝木,如肺氣清肅太過,可抑制肝陽的上亢。脾屬土,肝屬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約脾土。如肝氣條達,可疏洩脾氣之壅滯。腎屬水,脾屬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約腎水,如脾土的運化,能防止腎水的泛濫。這種五臟之間的相互制約關係,就是用五行相剋理論來說明的。

五臟中每一髒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關係。五臟之間的生剋制化,說明每一髒在功能上有他髒的資助,不致於虛 損,又能剋制另外的臟器,使其不致過亢。本髒之氣太盛,則有他髒之氣制約;本髒之氣虛損,則又可由他髒之氣補之。如脾(土)之氣,其虛,則有心(火)生 之;其亢,則有肝木克之;肺(金)氣不足,土可生之;腎(水)氣過亢,土可克之。這種生克關係把五臟緊緊聯絡成一個整體,從而保證了人體內環境的對立統一。

五行學說指導疾病的防治:

1. 控制疾病傳變:

運用五行子母相及和乘侮規律,可以判斷五臟疾病的發展趨勢。一髒受病,可以波及其他四髒,如肝臟有病可以影響到心、肺、脾、腎等髒。他髒有病亦可傳給本髒,如心、肺、脾、腎之病變,也可以影響到肝:因此,在治療時,除對所病本髒進行處理外,還應考慮到其他有關臟腑的傳變關係。根據五行的生克乘侮規律,來調整其太過與不及,控制其傳變,使其恢復正常的功能活動。如肝氣太過,木旺必克土,此時應先健脾胃以防其傳變。脾胃不傷,則病不傳,易於痊癒。這是用五行生剋乘侮理論闡述疾病傳變規律和確定預防性治療措施。至於能否傳變,則取決於臟腑的機能狀態,即五臟虛則傳,實則不傳。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既要掌握疾病在發展傳變過程中的生克乘侮關係,藉以根據這種規律及早控制傳變和指導治療,防患於未然,又要根據具體病情而辨證施治,切勿把它當作刻板的公式而機械地套用。

2.確定治則治法:

五行學說不僅用以說明人體的生......餘下全文>>

簡述五行生剋的規律和次序

五行生剋是五行學說的一種觀點。五行學說是古代漢族人民創造的一種哲學思想,以日常生活的五種物質金、木、水、火、土元素,作為構成宇宙萬物及各種自然現象變化的基礎。宇宙中各種事物和現象的發展、變化都是這五種不同屬性的物質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

五行學說認為,事物與事物之間存在著一種聯絡,這種聯絡又促進著事物的發展變化。五行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剋的規律。相生,含有互相滋生,促進助長的意思。相剋,含有互相制約、剋制和抑制的意思。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剋,像陰陽一樣,是事物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沒有生就沒有事物的發生和成長;沒有克,就不能維持事物的發展和變化中的平衡與協調。沒有相生就沒有相剋,沒有相剋,就沒有相生,這種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互相為用的關係推動和維持事物的正常生長、發展和變化。“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而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類經圖翼》)

根據五行生剋規律確立的治療原則和方法是什麼

虛則補其母 實則瀉其子

根據五行生剋規律確立的治療原則和方法是什麼

虛則補其母

實則瀉其子

五行生剋的生克

五行學說認為,事物與事物之間存在著一種聯絡,這種聯絡又促進著事物的發展變化。五行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剋的規律。相生,含有互相滋生,促進助長的意思。相剋,含有互相制約、剋制和抑制的意思。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相剋,像陰陽一樣,是事物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沒有生就沒有事物的發生和成長;沒有克,就不能維持事物的發展和變化中的平衡與協調。沒有相生就沒有相剋,沒有相剋,就沒有相生,這種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互相為用的關係推動和維持事物的正常生長、發展和變化。“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而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類經圖翼》)

按五行生剋規律五味入五臟多食則傷什麼 。心、腎、肝還是脾只能選擇一個答案 。要正確的 。

多食酸則肝傷;酸屬甲乙木之味;其氣斂;肝為剛髒,多食酸肝氣收斂過甚;此本氣之自傷;其它髒以類推;

按五行的生,克,侮,乘規律什麼 可侮木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行四方:東方屬木,南方屬火,西方屬金,北方屬水,中央屬土。

五行生剋

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五行相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五行生剋制化宜忌:

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強金得水, 方挫其鋒.

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為砍折.

金賴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變.

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濟.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強火得土, 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見銷熔.

火賴木生, 木多火熾;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 木多水縮; 強水得木, 方洩其勢.

水能克火, 火多水乾; 火弱遇水, 必不熄滅.

水賴金生, 金多水濁;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土: 土旺得水, 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 金多土變; 強土得金, 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為淤塞.

土賴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木: 木旺得金, 方成棟樑.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強木得火, 方化其頑.

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為傾陷.

木賴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縮.

五行者,往來乎天地之間而不窮者也,是故謂之行。北方陰極而生寒,寒生水;南方陽極而生熱,熱生火;東方陽散以洩而生風,風生木;西方陰止以收而生燥,燥生金;中央陰陽交而生溼,溼生土。其相生也,所以相維,其相剋也,所以相制,此之謂有倫。火為太陽,性炎上;水為太陰,性潤下;木為少陽,性騰上而無所止;金為少陰,性沉下而有所止;土無常性,視四時所乘,欲使相濟得所,勿令太過弗及。

相關問題答案
五行生剋規律?
五行相剋規律?
五行生剋乘侮規律?
五行生剋制化律?
五行生剋耗洩作用表?
風水五行生剋制化?
醫學五行生剋制化?
五行生剋制化基礎知識?
簡述五行生剋乘侮關係?
五行生剋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