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齋節是哪個民族?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開齋節為伊斯蘭三大宗教節日之一。伊斯蘭教有其本身曆法,以月球環繞地球的執行來計算,亦即是陰曆。與中國農曆不同,它沒有用閏年來調整與陽曆的同步關係。

伊斯蘭曆第九個月稱為“萊麥丹”,就是教徒守齋的月份,每三年向前提早一個月,因此有時在冬天出現,有時在夏天。按照夏季的日出日落時間,教徒需由早上約四時二十分起守齋,至傍晚約七時十分才可吃簡單清淡的晚餐。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開齋節”是伊斯蘭教節日,在伊斯蘭教歷10 月1日。它是我國維吾爾族、回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東鄉族、保安族等少數民族共同歡度的節日。

贊助廣告

今年的“開齋節”是在公曆2011年8月31日(星期三),也就是伊斯蘭教歷1432年10月1日,農曆辛卯年八月初三。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開齋節是伊斯蘭教節日。在伊斯蘭教歷10 月1日紶中國新疆地區稱肉孜節(Roza,波斯語,意為齋戒)。按伊斯蘭教法規定,伊斯蘭教歷每年9月為齋戒月。凡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都應全月封齋,即每日從拂曉前至日落,禁止飲食和房事等。封齋第29日傍晚如見新月,次日即為開齋節;如不見,則再封一日,共為30日,第二日為開齋節,慶祝一個月的齋功圓滿完成。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贊助廣告

開齋節,也叫肉孜節,是伊斯蘭教徒一年中一個重要的節日,是全球穆斯林慶祝齋月結束的節日,是伊斯蘭曆閃瓦魯月(十月)的第一天。從有伊斯蘭曆就有開齋節,第一次肉孜節是先知穆罕默德和他的家人朋友親自慶祝的。 開齋節這天,穆斯林一般很早起床,早祈禱後就可以吃一些東西,象徵齋月結束。然後出去團拜,互相擁抱問候,恢復朋友和親友之間的聯絡。穆斯林在這一天都穿節日衣服,喜氣洋洋。開齋節不僅是齋月結束,而且是感謝安拉(真神阿拉)使他們信仰更加堅定,是和平歡樂的節日。 希望能夠幫到您!

開齋節是什麼族的節日

www.yifannet.com/...6.html

回族-開齋節

回族的開齋節(希吉來歷九月),被視為一年中最尊貴的吉慶之月、和平之月,據傳安拉在這個月頒降了將人們引向正道的《古蘭經》。凡是在這個月裡做一件善事,就可獲得安拉成倍的報答。因此,凡符合條件的穆斯林必須奉行一個月的齋戒,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現的日期面定,見月牙兒就入齋,通常以兩位有威望的阿訇所見為準,然後本坊的阿訇宣佈人齋。在人齋的當晚四點左右,各清真寺的寺師傅,要到邦克樓(宣禮塔)上打梆子,有的埂辭辛苦,挨門逐戶地敲打。人們聽到後,趕忙起來,洗臉、洗手、瀨口,做飯封齋。

狹義的齋戒要求封齋的人在東方發白前,吃飽喝足。如有人起晚了,就不吃不喝,清封一天。東方發曉後至太陽落山前,要禁止房事。斷絕一切飲食,無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都不能吃一點東西,也不許喝一口水。在齋戒期間,平時抽菸的人必須戒掉。這樣,封齋使回族逐步養成了堅韌、剛強、廉潔的美德。隨著生產的發展,人們感到白天不吃不喝對身體健康和生產勞動都不利,不少人已自覺地放棄了白天封齋的習慣。

廣義的齋戒要求人們不吃不喝,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清心寡慾、表裡一致,對耳、目、身、心、嘴都要有所節制,要做到耳不聽邪,目不視邪,口不道邪,腦不思邪,身不妄邪。如果禁飲食,挨飢餓,而心不正,行不端,也是不符合齋戒真諦的,也是不完美的。

在齋月期內,回族群眾很重視“蓋午爾夜”,也有的叫“坐夜”。關於此夜的確切日期,《古蘭經》中無明文可考,回族群眾通常從最後三個單日內選取居中之日。即第二十七夜。“蓋德爾”原為“前定”、“高貴”之意,回主旋律群眾認為在這夜,安拉把全部《古蘭經》通過哲卜利勒天使下降給穆罕默德,認為這“高貴的夜間,勝過一個月”。《聖訓》也說:“誰使蓋德爾夜充實功修,誰都能獲得七十二年善功的回賜。”因此這一夜,回族群眾一般都要做一些可口的開齋飯,請人吃飯,或齊聚清真寺或住宅中禮拜、圓經、祈禱,贊主懷聖,徹夜不眠。

經過一個月的封齋,月終望見了新月,意味著齋期結束,回族群眾自然歡欣鼓舞,都以無比喜悅的心情迎接開齋節的到來。在節日會禮前,回族群眾都履行交納課稅的義務,通常按各家人口多少計算,舍散“菲土爾”錢。回族群眾一般都自己願意履行這種義務,否則就失去了齋戒的完美性。

開齋節要過三天,第一天從拂曉開始就熱鬧起來,家家戶戶早早起來打掃清潔,成年回族人個個都要洗大淨,

沐浴淨身,男女老少都要把臉洗乾淨,頭梳整齊,換上自己喜愛的新衣服。早上八點以後,回族群眾腋下夾一個小毯氈,從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彙集到清真寺。當何訇宣佈會禮開始,回族群眾鋪下毯子和拜毛,脫下鞋子,立即面向聖地麥加古寺克爾白方向叩拜。這種會禮規模之龐大,形式之莊嚴,氣氛之隆重重,令人驚歎不已。哪怕颳風下雨,他們也無所畏懼,情緒仍很高漲。

禮拜後,回族群眾齊向阿訇道安,接著全體互說“色倆目”問候。整個會禮結束後。由阿訇帶領祖墳念鎖兒(《古蘭經》選讀),追悼亡人,然後恭賀節日,串親訪友。

節日中,家家戶戶炸油香、饊子、花花等,同時,還宰雞、兔、羊,做涼粉、燴菜等,互送親友鄰居,互相拜節問候,有的回族青年男女還特地選定這個佳節辦婚事。

隨著社會的發......餘下全文>>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開齋節(新疆地區稱“肉孜節”)是伊斯蘭三大宗教節日之一,是我國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東鄉族、保安族等民族的共同節日。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穆斯林的節日。

在我國,有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東鄉族、保安族、撒拉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孜族、烏孜別克族過這個節。

開齋節是什麼族的節日

開齋節是信仰伊斯蘭教各民族的傳統文化節日,是一次規模盛大、禮義隆重的宗教文化節日,其隆重程度猶如漢族群眾的春節,回族是中國穆斯林的主體民族。開齋節當以記念真主和學習先知為主題,一般為期三天。

吉爾邦邦節,開齋節是那個族的傳統節

更正:不是吉爾邦邦節,而是古爾邦節。

古爾邦節是我國穆斯林的盛大節日,在我國主要是維吾爾族和回族的節日。

開齋節是回族的傳統節日。

1、古爾邦節

"古爾邦"在阿拉伯語中稱作爾德·古爾邦,或稱為爾德·阿祖哈。"爾德"是節日的意思。"古爾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犧牲""獻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這個節日叫"犧牲節"或"宰牲節"。也譯作"庫爾班"。

2015年中國古爾邦節為公曆9月24日(星期四),聯合國公佈的日期為9月23日。

節日流程:

臨近古爾邦節三天,家家戶戶的主婦就忙碌起來了,她們要製作大量的油炸饊子和各種精美點心,為節日期間來家裡賀節的親朋好友和遠方的來客準備充足的美食。節日也成為主婦們廚藝與持家德行的大展示和大競賽。

古爾邦節這一天清晨的禮拜,是一年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禮拜,所有成年男人皆去當地禮拜寺參加聚禮,場面蔚為壯觀。

聚禮之後,各家各戶都要到墳地去祈禱,懷念併為死去的親人祈福。

在新疆,著名的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大寺前的大聚禮結束後,樂師們會登上艾提尕爾清真大寺的門頂,敲起納格拉(鐵殼鼓),吹起蘇爾奈伊(嗩吶),大寺前廣場上的男子們會適時跳起熱烈奔放的薩瑪舞,以表達喜慶之情。

2、開齋節

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費圖爾”的意譯。新疆地區突厥語系的穆斯林稱其為“肉孜節”。“肉孜”是波斯語,意思是“齋戒”。寧夏部分地區的回族穆斯林則稱它為“大爾德”;甘肅、青海和東部地區的一些回族穆斯林也稱其為“過年”。對開齋節在各地儘管稱謂不同,但實際就是一次規模盛大、禮義隆重的宗教文化節日,其隆重程度猶如漢族群眾的春節,藏族同胞過藏年。開齋節前夕,外面工作的、做買賣的、出差的穆斯林都要提前趕回家中,與家人共度美好節日。

開齋節一般為期三天。第一天從拂曉開始,家家戶戶都早早起來,打掃室內室外、院內院外、巷道廁所,給人以清潔、舒適、愉快的感覺。成年回族穆斯林都要洗大淨,沐浴淨身。男女老少都換上自己喜愛的衣服,孩子也都把臉洗得乾乾淨淨,頭髮梳得光光亮亮的。穆斯林群眾聚會的場所清真寺,節日前也要修葺一新,打掃得乾乾淨淨。有的地方還專門懸掛“慶祝開齋節”的巨幅橫標和彩燈,大約到早晨八點以後(有的地方以敲響會禮鐘聲為準),穆斯林群眾攜帶小毯子或小拜氈,從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彙集到清真寺。有的地方因參加會禮的穆斯林過多(有達萬人之多),清真寺容納不下,就另擇一處地勢平坦、寬敞乾淨的場地作為會場。當阿訇宣佈會禮開始,群眾鋪下毯子或小拜氈,脫下鞋子,面向聖地麥加古寺克爾白天房方向叩拜,完成天命拜功。

回族風俗:

回族是中國穆斯林的主體民族。回族的開齋節(希吉來歷九月),在回族群眾心目中是一個最尊貴的吉慶之月、和平之月,凡在這個月裡做一件善事,就可獲得安拉成倍的酬報。因此,凡符合條件的回族穆斯林必須奉行一個月的齋戒,齋月的起止日期視新月出現的日期而定,見月入齋,見月開齋。通常以兩位最有威望的阿訇所見為準,然後本坊阿訇宣佈入齋(或開齋)。入齋當天的凌晨四點左右,各清真寺的寺師傅,要到邦克樓(宣禮塔)上打梆子,有的不辭辛苦,挨門逐戶地敲打。人們聽到後,趕忙起來,洗臉、洗手、瀨口,做飯封齋。

回族將開齋節視為最大的節日,因此將開齋節稱為“大爾德”。而突厥語系的新疆維吾爾族等民族則認為古爾邦節(宰牲節)是最大的節日,所以在......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
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
肉孜節是哪個民族的?
龍船節是哪個民族的?
雪頓節是哪個民族的?
苗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古爾邦節是哪個民族的?
元宵節是哪個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