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史的名人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古代姓史的名人有誰

史籀:周宣王時書法家,據傳籀文(即大篆)為其所創,曾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唯物主義思想。

史墨:春秋時晉國大夫,長於天文,熟悉各諸侯國內政。其認為“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以然。”

史晨:春秋時魯相,曾為祀孔而以隸書作碑,立於孔廟,史稱“史晨碑”。此碑所書端正謹嚴,為後世書法研習之宗。

史魚酋:又名史魚,春秋時衛國大夫。其一貫正直,臨終時還不忘勸衛靈公進賢去佞,時謂“尸諫”。其秉筆直書,堪稱史家楷模。

史丹:魯人,漢代都尉侍中,時元帝想廢立太子,丹竭力勸諫,後太子即位,封關內侯。

贊助廣告

史萬歲:杜陵(今陝西西安)人,隋代名將。勇武有謀,善騎射,屢立戰功,敵聞名而喪膽。

史大柰:唐代樓煩(今屬山西)人,系突厥族。隋時任金紫光祿大夫,李淵起兵時,率眾歸從,戰功赫赫,貞觀初,遷右武衛大將軍,封竇國公。

史思明:寧夷州突厥族人,唐代叛將。初隨安祿山叛亂,後在范陽稱大燕皇帝。其子史朝義於公元七六一年殺父奪位,後兵敗自縊。

史弘肇:河南鄭州人,五代後周名將,以武功顯名。

史彌遠:明州鄞(今浙江鄞縣)人,南宋歷任太師、右丞相,位重權極。其侄史嵩之繼右丞相一職,亦專斷朝政。

史達祖:汴(今河南開封)人,南宋詞人,其詞以詠物見長,今存其作《梅溪詞》。

贊助廣告

史天澤:永清(今屬河北)人,元代名將。官任將相五十年,上不疑,下無怨,可與郭子儀、曹彬相比。

史孟麟:江蘇宜興人,明朝理學家。其主張以理學為“國本”,以名節相砥礪,同時授學於東林書院,名望極高。

史際:江蘇溧陽人,明代嘉靖年間進士,官至春坊,後棄官回鄉,置義莊義塾,修明倫堂,招募勇士,抗擊倭寇,鄉人多敬重。

史可法:河南祥符(今開封)人,明末抗清義士。清軍南下,其堅守揚州,被清軍俘獲,英勇就義。有《史忠正公集》遺世。

史震林:江蘇金壇人,清乾隆進士,著名文學家,官淮安教諭。著《西青散記》、《華陽散稿》等。史翁:清代詩畫家。時稱其詩、書、畫為“三絕”,同時,善左筆書。

史榮椿:北京人,清朝將領。

現代姓史的名人有哪些 5分

不頂,陳姓的組成也不是一支單傳。史籍有記載的中國的陳姓至少有四個來源:這一制度,後來演變成士族壟斷政權的工具。 現代名人:如陳獨秀參考資料:,

歷史上姓史的名人有那些

安史之亂的史思明,抗清名將史可法,周宣王時書法家史籀,春秋時晉國大夫史墨,春秋時魯相史晨(曾為祀孔而以隸書作碑,立於孔廟,史稱“史晨碑”。 ),隋代名將史萬歲,唐初史大奈,五代後周名將史弘肇,南宋歷任太師、右丞相史彌遠,南宋詞人史達祖,元代名將史天澤,明朝理學家史孟麟,清朝將領史榮椿

姓史的外國名人有哪些 急 給好評

史字打頭的外國人:史泰龍;史蒂芬孫;史蒂芬·金;史蒂芬·威廉·霍金;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史蒂夫·保羅·喬布斯。

歷史上姓何的名人有哪些

何武(?-3),西漢臣。字君公,西漢蜀郡郫縣(今四川郫縣北)人。治《易》經,射策甲科為郎。歷任諫大夫、揚州刺史、清河太守,廷尉、御史大夫、大司空等官。成帝時,封汜鄉侯。哀帝即位,與丞相孔光擬定限田限奴婢方案,以緩和當時尖銳的階級矛盾,因貴族官僚反對,未能實行。後被王莽所誣,自殺。

何敞(?-105),東漢臣、水利家。字文高,扶風平陵(陝西咸陽)人。和帝時,任侍御史,遷尚書。數切諫,言諸竇罪,竇憲怨之,出為濟南王太傅,旋改任汝南太守。曾發民工修治鮦陽舊渠,增墾田三萬頃,百姓賴其利。後任五官中郎將。

何休(129-182),東漢經學家。任城樊(今山東曲阜)人,字邵公。太博陳蕃徵他參政,蕃敗,擢黨錮。黨禁解,闢司徒,拜議郎,遷諫議大夫。鑽研今文諸經,歷十七年撰成《春秋公羊解詁》,認為《公羊傳》有三科九旨,系統地闡發《春秋》中的“微言大義”,成為今文經學家議政的主要依據。另撰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廢疾》等,已佚;清王謨《漢魏遺書鈔》有輯本。

何進(?-189),東漢臣、外戚。字遂高,南陽宛(河南南陽) 人。靈帝朝因異母妹為皇后,拜侍中、河南尹。中平元年(184),黃巾起義,任大將軍鎮壓黃巾軍,封慎侯。靈帝死,他迎立少帝,專斷朝政。後與袁紹等謀誅宦官,被張讓矯詔殺害。《後漢書》稱其“雖外收大名而內不能斷”。

何晏(?-249),三國魏玄學家。南陽宛縣(今河南南陽)人,字平叔。何進孫,曾隨母為曹操收養。少以才秀知名,好老莊言。娶魏公主,累官尚書,典選舉。貌美面白,人稱“傅粉何郎”。和夏侯玄、王弼等倡導玄學。在漢儒經學漸失統治作用後,他“援老入儒”,宣稱“天地萬物以無為本”,主張君主無為而治。能詩賦。後因附曹爽,為司馬懿所殺。著有《道德論》、《無名論》、《無為論》。

何曾(199-278),魏晉時臣。字穎考,陳國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仕魏為文學掾,累遷司徒,封侯。魏末,積極參與司馬氏代魏的活動。晉武帝代魏,授太尉,進封公。性奢豪,日食萬錢,還說無下筷處。咸寧四年死,諡孝,後改諡元。

何承天(370-447),南朝宋無神論者、天文學家。東海郯(今山東郯城西南)人。歷官至衡陽(今湖南省衡陽市)中丞。他博通經史,精於歷算。曾考定《元嘉歷》,訂證舊曆所定之冬至時刻和冬至時日所差無幾。他善彈古箏,且通音律,反對京房把樂律“謬為六十”。他發明一種接近十二平均律之“新律”。後奉命纂修《宋書》未成而卒。他曾運用自然科學觀反對佛教之理論,認為:“有生必有死,形斃而神散,尤春榮秋落,四時代換,奚有於更受形哉?”在形與神的問題上,集中批判了佛教的“神不滅”論和“因果報應”論。所著有《報應問》和《達性論》。

何遜(?-約518),南朝梁詩人。東海剡(今山東郯城)人。字仲言。八歲能賦詩。南朝梁武帝天監中,官尚書水部郎,終廬陵王記室。文章與劉孝綽齊名,世號“何劉”。詩長於寫景及煉字,為杜甫所推許。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何記室集》。

何仙姑,傳說中的八仙之一。相傳是唐廣州增城女子,十四五歲時夢神人教食雲母粉而昇仙,行動如飛,日往山中採果奉母。另一說何仙姑為永州道姑,曾吃了仙人給的桃子,而能知人禍福。更有人附會何仙姑為呂洞賓的弟子。現廣州增城縣建有何仙姑廟。三月初七傳說為保仙姑生日,村裡唱大戲,放煙火,異常熱鬧。

何執中(1044-1117),北宋臣。字伯通,處州龍泉(今屬浙江)人。舉進士。歷寶文閣待制、兵部侍郎、工部吏部尚書兼侍讀等。崇寧四年 (1105),拜尚書左丞。大觀初,進中書門下侍郎。三年(1109),為尚書左僕射,無所建樹。政和二年(1112),加少保,轉少傅,為......餘下全文>>

姓泰的厲史名人有哪些

如果你姓泰可以成文名人的,查了一下,名人沒有,只知道有名的,泰山、泰安、泰阿劍、泰迪等等。

歷史上姓單的有那些名人?

1、單 卷 : 相傳是原始社會後期東夷族中影響很大的氏族首領.有才德,受人擁戴,舜曾拜他為師,古人尊他為單父.舜誠心要把天下讓給他,堅辭不受,隱逸深山.

2、單襄公 : 春秋時周人,名朝。周定王卿士,食邑於單。奉命聘於宋,又假道過陳聘楚,預言陳國必亡,果驗。

3、單 究 : 西漢人。初以舍人從劉邦起兵,入漢為郎,定三秦,以郎騎將軍擊諸侯。高祖六年,封昌武侯。卒諡靖信。

4、單右車 : 西漢人。劉邦微時有急,右車以馬給之。後以卒從劉邦起事於沛。入漢,以郎擊英布。後封中牟侯,卒諡共。

5、單 寧 : 西漢人。從劉邦起兵,任郎中,從定三秦,以功封昌武侯。

6、單 ? : 山陽湖陸(今河南焦作)人,東漢大臣。明天官、算術。舉孝廉,稍遷太史令,侍中,出為漢中太守,後拜尚書卒。

7、單 超 : 河南(今洛陽)人,東漢顯宦。初為中常侍,後與桓帝共除專權之樑冀,封為新豐侯。恃寵驕縱,多行不法。後拜車騎將軍。

8、單太后(單淵之女):十六國時漢(前趙)人。劉淵稱漢帝,立為皇后。劉淵死後,劉聰即位,尊為皇太后。

9、單雄信 : 曹州濟陰(今山東荷澤)人,一說東郡人。與翟讓友善。少驍健,尤能馬上用槍,軍中號“飛將”。後降王世充,署為大將軍。李世民圍東都,他援槍出拒,戰敗被俘,被斬於洛陽。

10、單思遠 : 雄信孫,唐代官吏。玄宗時曾任魏州刺史,有善政。後任河南尹,官至岐州刺史。

11、單興、單旺、單茂、單盛:單雄信第十一代孫,唐末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的重要將領,為推翻唐王朝的腐朽統治作出了貢獻.

12、單 錫 : 常州宜興(今屬江蘇)人,宋代學者。仁宗進士,累官知德興縣。博貫窮書,通陰陽圖緯星曆之學,蘇軾愛其賢,以姊蘇八姐之女嫁予他。

13、單 鍔:  1031--1110,字季隱,單錫弟,宋代學者。仁宗進士,不就官,獨留心吳中水利,經三十餘年,著成《吳中水利書》,又撰《詩》、《易》、《春秋》諸經義解。

14、單 煒:  辰州沅陵(今屬湖南)人,宋代學者。武舉得官,好古博雅,與姜夔友善。喜畫竹,書法得二王法度,尤善考訂法書。

15、單 父:  字仲儒,宋洛陽人,以悉心培養牡丹而出名,能變易千種,人稱花師。

16、單 煦:......餘下全文>>

姓於的歷史上的名人有誰?

[於氏屬地]

東海郡,今山東郯城。

[於氏來歷]

于姓來源有三支:①周武王封第三個兒子叔於邘國(今河南泌陽縣西北邘臺鎮),後代子孫以國為姓,稱為邘氏。後因“邘”、“於”同音通用,就去邑旁為“於”,即於氏。②兩晉十六國時,上述一支的于姓後代有部分人隨拓跋遷居代州,改姓為勿忸於氏,至北魏孝文帝時,又恢復于姓。③唐時,複姓淳于氏為了避唐高宗永淳年號之諱而改姓於。

[於氏名望]

于姓人口眾多且分佈廣泛,是我國當代第二十八大姓。歷史上的于姓人才濟濟,湧現出不少名人。例如,西漢有丞相於定國,東漢有名將於禁,北周有大臣於謹,唐代有大臣於頎、於休烈、于志寧、於琮,詩人於欽,元朝有兵部侍郎於欽,明朝有兵部尚書于謙,清代有名臣于敏中、于成龍等。其中以于謙最廣為人知,他在國家危急關頭,能打敗敵人,保衛國家,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可惜後來卻被誤信讒言的明英宗殺害。

歷史上姓向的名人有哪些

【向姓歷史名人】

向 寵:襄陽宜城人,三國時蜀國將領

向 秀:西晉玄學名士。司馬昭時授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為竹林七賢之一。

向 拱:懷州河內人,宋代大臣。

向 寶:江西省進賢人,明朝大臣

向 侃:字希顏,明朝巢縣人,永樂年間中舉,宣德中任靖寧州判官,後升任監察御史,一度又出為知府。他潔己愛民,不避艱苦,辦事公正,清約如寒士,名節很好。

向 榮:四川省大寧(今巫溪)人,清代將領

向海明:扶風(今陝西鳳翔)人,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

向敏中:開封(今屬河南省)人,北宋大臣。

向子諲:臨江軍清江人,字伯恭,號薌林居士,宋代大臣、詞人。

向子韶:宋朝開封人,字和卿,元符年間進士。子韶不屈而死,諡號忠毅。

向士璧:常州(今屬江蘇省)人,南宋將領。

向騰蛟:浙江慈溪人,清代將領、畫家。

向警予:湖南漵浦人,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婦女運動先驅1928年在漢口英勇就義。

向忠發:湖北省漢川人,中共第一位工人出身的總書記。

向秀麗:廣東廣州人,當代女英雄。

向仲華中將

向仲華(1911-1981),原名向崇如,又名向鎮華,湖南省漵浦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八軍軍部祕書,第四師政治部祕書長,第11團政治處主任,紅色中華報社社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中華報社社長,解放日報社編輯,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冀察熱遼軍區第13旅副政治委員,華北軍區第六縱隊政治委員,第20兵團68軍政治委員,兵團政治部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軍事科學院副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廣州軍區政治委員。是第二、三、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十一屆候補中央委員。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1年5月21日因病在廣州逝世,終年70歲。

向守志少將

向守志(1917-——),原名向守芝,四川省宜漢縣人。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海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9軍第76團副排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1團副連長、連長、營長、副團長,太行軍區第10團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太行軍區第1支隊副支隊長,晉冀魯豫野戰軍第6縱隊18旅副旅長,太行軍區獨立第2旅旅長,晉冀魯豫、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26旅旅長,第二野戰軍15軍44師師長兼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第15軍44師師長,中國人民解放軍15軍軍參謀長、第一副軍長、軍長。回國後,任炮兵技術學院院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副司令員,第二炮兵司令員,1977年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1982年任南京軍區司令員。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同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

向守志上將

向孝書中將

向孝書(1925-2004),山東省榮成縣(今市)和鎮南臥龍村人。1940年參加八路軍,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膠東軍區連政治指導員。參加抗日反“掃蕩”、堅守石家莊、膠東保衛戰等戰役、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營長。參加了萊蕪......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姓史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姓杜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姓胡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姓王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姓林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姓方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姓劉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姓郭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姓鄭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姓沈的名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