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姓名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姓都的名人有哪些

都本潔

類別:衛生名人 年代:近代 籍貫:遼寧省

都本潔(1927-),教授。奉天(今遼寧)桓仁人。1952年畢業於河北醫學院醫療系。歷任河北醫學院教授、附屬第二醫院副院長,河北省心腦血管病研究所所長,民盟中央委員、河北省委副主任...

都康平

類別:衛生名人 年代:近代 籍貫:浙江省

都康平(1915-),流行病學專家。浙江杭州人。1936年畢業於浙江醫學專科學校。曾任上海市衛生局技術室專員。上海蓬萊區衛生事務所所長。建國後,歷任上海市衛生局衛生科指導室副主任,...

都穆

類別:歷史名人 年代:古代 籍貫:

贊助廣告

都穆[明]範約公元一五一四年前後在世)字元敬,吳縣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明武宗正德中前後在世。巨集治十二年(公元一四九九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官至禮部主客司郎中,加太僕寺少卿,致仕。穆...

都振禮

類別:教育名人 年代:近代 籍貫:安徽省

都振禮(1943-),安徽蒙城人。1963年畢業於蒙城師範學校。197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蒙城師範教師、總務主任,蒙城三義職業高階中學校長。在農業職業教育中,提出“紮根於農,服...

都冰如

類別:歷史名人 年代:古代 籍貫:

都冰如[近現代]一九O三年生。字能。浙江海寧人。擅綜合性藝術。上海市市北中學。

贊助廣告

姓都的都有哪些名人?

都 勝:明朝寧津人。曾經擔任南京羽林左衛指揮撿事。成化初升署都指揮撿事,守備揚州的時候因為平靖叛亂有功。被升遷為參事,協同漕運。後又任過充總兵官、掌漕運等重要的職位。都勝做官一共做了五十年,他所管轄的地方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民生活富裕,但是他清正廉潔,生活簡樸,每天只吃蔬菜,如果有親戚朋友來訪,也不過增加一盤豆腐,因此人們稱他為豆腐總兵。深得人們的敬愛。

都 穆:字玄敬。明朝時期吳縣人。弘治進士,被授為工部主事。歷任禮部郎中,加太僕少卿致仕。都穆精修博學,在當時很受別人看重,雖然年紀大了但仍然好學。曾寫過好些方面的著作,業餘的時候還研究金文。存在於今天的著作有《周易考異》、《史外類抄》等。

都錦生:號魯濱,浙江杭州人。民國八年畢業於浙江甲種工業學校機織科。留校任乙種工業教習。並親手紡織出第一幅絲織風景畫。民國11年5月,在茅家 都錦生埠家中開工製造,到民國十五年的時候已經發展到擁有手拉機漸百臺,軋花機五臺,工匠八人,職工130至140人。他們的產品曾經獲得美國費城國際博覽館金質獎章。民國17至18年,東渡日本考察。民國26年8月將一部分機器遷到上海法租界,維持小規模生產;同年12月,日軍佔領杭州,他被委任為杭州市政府科長,遭到他的拒絕,於是全家遷到上海避難,並在上海建造產房,擴大生產。民國28年絲織廠在杭州的產房以及所有新式機器全部被日軍燒燬。民國30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日軍佔領了法租界,絲織廠被迫倒閉。重慶、廣州等地的部門也先後被日機炸燬。民國32年5月在上海病逝,終年43歲,他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進步的實業家。

都光遠:宋代司農。

都貺:北宋臣。字君錫,陵川(今屬山西)人。博覽經籍,長於史學,以明經得中進士。哲宗時官朝請大夫、鴻臚少卿,出為梓州轉運使。徽宗崇寧三年(1104),坐議棄湟州,降授承議郎,權發遣坊州,再貶監撫州酒稅,入黨籍。後五年復朝散郎。佞佛,為圓通旻禪師法嗣。後因不願做官,隱居義門村錦屏山中,結芍藥會。當時文人谷漢臣、高子美等經常往來山中,流連山水,詩酒度日。縣令呂由庚曾再三舉薦他出外做官,他都婉言謝絕。

都潔:宋臣、學者。字聖與,江蘇丹陽人,徽宗宣和六年進士。高宗紹興間以左朝請郎知德慶府,歷官吏部郎中、太府少卿、淮西總領。潔父都鬱,字子文,嘗為惠州教官,平生留意於《易》學。潔承家學,與其父處多有所得,自認土封辭義,先儒已多有詳論,故撰《易變體義》十二卷,專就《易》的變體用法進行探討。

都頡:宋臣。字光遠,餘干(今江西餘干西北)人。神宗元豐二年(1079)進士,官至司農少卿。初家貧而篤於學,後閒居而作《七談》,以述鄱陽人物山川之勝,辭豔而意遠。

都勝:明臣。寧津(今屬河北)人。襲職南京羽林左衛指揮僉事。成化時,歷任都指揮使、漕運總兵官。防備倭寇於揚州,擊敗鹽販為亂者,協同總督漕運。弘治中,任都督僉事。雖無汗馬功勞,但因居官廉明潔靜,所以屢有任職使命。歷官五十七年,所處皆肥沃富足之地,而自奉簡淡,日食止豆腐,時人以“豆腐”為他取外號。

都穆:(1459-1525),明臣、學者。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字玄敬。弘治進士,授工部主事,歷禮部郎中,加太僕少卿致仕。博學清簡,勤於治史。有《壬午功臣爵賞錄》一卷,系正德七年(1512)任禮部郎中時,披閱舊牘,得朱棣即位,初封賞功臣簿籍,因稍加修整而成,共三十三人。後二月復得指揮以下功賞簿籍,又編別錄一卷,以補前錄之缺。又有《使西日記》一卷,系正德八年奉使冊封慶藩壽陽王妃,自京師至寧夏而作,記沿途靈勝形勢、故宮遺壤、碑碣古蹟頗詳......餘下全文>>

中國歷史上姓應的名人都有誰?

應昌期

應昌期祖籍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臺灣金融界、實業界著名人士,應氏圍棋計點制創造人,“應氏杯圍棋賽”被譽為“黑白世界的諾貝爾”。應先生愛國愛鄉,熱心報效桑梓,先後捐資建立慈城昌期幼兒園,重建慈城中城小學和慈湖中學;捐資擴建慈城保黎醫院;捐資助建臺北市寧波同鄉會館、市聯誼中心。投資創辦寧波現代建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利華羊毛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為促進家鄉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盡心盡力。

應瑒

應暘字德璉,三國,魏文學家,汝南人,應珣之子。曹操徵之為丞相掾,後為五官中郎將文學。曹丕稱其才學足以著書,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應德璉集》。

應劭

應劭,東漢政治家、軍事家、法學家。任泰山太守時大破黃巾軍三十萬。著有《漢官儀》、《風俗通義》、《漢書集解音義》、《春秋斷獄》等著作。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姓過

過 源:字道源,號浩齋,宋代江蘇省無錫人。少穎異,篤志聖賢之學

過 勗:過浩齋先生的後裔,字紹古,博覽能文,性至孝,有《至孝通神集》

過 龍:字雲從,明代蘇州人、名醫,與祝枝山、文徵明關係契合,他知識面廣,精醫道,著有《鍼灸要覽》、《十四經發揮》等

過 鑄:字玉書,清代金匱(今江蘇省無錫)人。研習醫學多年,著有《治疔匯要》(一名《治疔大全》)。另有《外科一得錄》、《喉痧至論》及《過氏醫案》,均有多種刊本行世。

過百齡:也作“伯齡”,名文年,江蘇省無錫人,是明末造詣最深、名聲最大的圍棋國手。

過元文:字穆君,清代蘇州人,是精通史籍的學者,有著述傳世。

過春山:字葆中,清代蘇州人,亦是精通史籍的學者,有著述傳世

過探先:(1887年-1929年),教育家,農學家。中國現代農業教育先驅,中國現代農林科技的先驅。開創了中國近代大面積造林與植棉事業

歷史上姓解的名人都有誰?

你好,姓解的名人很多。大致舉例如下:

解修

晉代著地人.仕魏歷琅邪太守,梁州刺史,考績為天下第一.封樑鄒侯.

解慕漱

北扶餘國(今吉林)的建立者,公元前239年-公元前195年在位,北夫餘國的第一代國王。

解潛

宋代人,紹興(公元1131-1162年)宋代鎮撫使,在紹興作官時大力發展農業,招募人來耕種荒田,收成很好,紹興的屯田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後來因為疾病而死。

解縉

明代翰林學士。洪武進士,擔任中書庶吉士,曾經上書萬言,鍼砭時政,皇帝很欣賞他的才能,升遷為御史。永樂初年任翰林學士,主編《永樂大典》,這是世界上最完備的一部百科全書,另有著作《文毅集》。

解開

明代學者,字開元,吉水人。他和弟弟解闔一起隱居在山中,他們的文章都寫得很好,被稱做二解。

解處中

五代時期南唐畫家,江南人。擅長於畫竹,尤其喜歡畫雪中的竹子,經常冒著風雪到野外寫生。人們對他所畫的竹子評價甚高。

解楨期

明朝時期書法家,書法好,被認為天下第一。後來在朝廷做官,職務為中書舍人。

解學龍

字言卿(1582-1645),號石帆。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進士,歷任太子太保、都察院副都御史(都堂)、江西巡撫,反對閹黨魏忠賢專政,支援東林黨的主張。南明時,官刑部尚書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初九日,南京城破,投江殉國。著有《五垣諫草》、《撫江奏牘》、《用兵紀》等。

解微

解微[清]僧。吳(今江蘇蘇州)人。善畫,有鄧尉觀梅圖。《彭氏家珍錄》

中國歷史上姓任的名人都有誰

任不齊(前545-前468):字子選,孔子七十七賢弟子之一,春秋戰國時楚國(今湖北)人,“楚聘上卿不就”。生於周靈王二十七年三月,歿於周元王八年九月。葬桃鄉,墓在濟寧城北房葛鋪。唐朝皇帝追封其為任城伯,宋朝天子又加封其為當陽侯。

任鄙(生卒年不詳):任不齊五世孫,生活在距今二千三百年左右,秦始皇前的秦武王時代。著名勇士。《史記》有秦人諺語記載:“力則任鄙,智則樗裡。”任鄙當時是大力士,“扛鼎抃牛者”。

任囂(前?-前208):任不齊七世孫,秦始皇二十五年秦首次進兵嶺南失利後,任囂、趙佗率軍再入嶺南,於秦始皇三十三年統一嶺南。首任南海郡尉,並節制嶺南南海、象郡、桂林三郡,故稱“東南一尉”。以番禺(今廣州)為郡治,在今倉邊路附近修築番禺城,史稱任囂城。前208年病逝。

任延(生卒年不詳):字長孫,宛城(今河南南陽)人,東漢名吏。十二歲時,熟讀《春秋》、《易經》等,有“任聖童”之稱。漢光武帝初年(公元25年)二十三歲時任九真(今越南河內以南一些地區)太守,延教以墾關配匹之道,五年之後,糧食豐收,婚嫁有度,人民生活大改善,生了子女,多以任為名。《後漢書》載《任延善政》:顯宗拜潁川太守。永平二年,徵會辟雍,因以為河內太守。視事九年,病卒。

任敖(前?-前179):秦代沛縣人,西漢開國名臣。初為沛縣獄吏,素與劉邦相善。劉邦初起時,敖以客從,為御史。亡秦後,劉邦立為漢王,與楚霸王項羽爭天下。劉邦東擊項籍,敖遷為上黨太守。高後當政時,封任敖為御史大夫。孝文元年,任敖卒,皇賜諡號“懿侯”,葬於廣阿縣丘底村前,清乾隆年間隆平縣知縣袁文渙曾吊以詩曰:

廣阿城外夕陽愁,太息茫茫土一天。

古墓寒煙分野色,殘碑衰草冷荒洲。

千秋事業光青史,十載勳名起漢劉。

豐沛當年成往事,蕭蕭葉落老鬆揪。

任敖墓位於隆堯縣城東偏北2.5公里處的丘底村南。此墓高10米,佔地12畝。該墓系土封墓葬,雖經兩千餘年的風吹雨打,迄今仍若岑丘,肅穆壯觀。該墓墓頂有樹木數株,並立有隆堯縣“重點文物保護”標誌。墓地附近的地面上有漢代筒瓦和捲雲紋瓦當。墓地原有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的“鄉賢漢御史大夫任公之墓”石碑。該碑現已搬遷到隆堯縣文物保管所儲存。現在,任敖墓基本完好,屬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任安(生卒年不詳):字少卿,曾任益州刺史、北軍使者護軍等職。司馬遷因李陵之禍處以宮刑,出獄後任中書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實則近於宦官,為士大夫所輕賤。任安此時曾寫信給他,希望他能“推賢進士”。司馬遷由於自己的遭遇和處境,感到很為難,所以一直未能覆信。後任安因罪下獄,被判死刑,司馬遷才給他寫了回信《報任安書》。關於此信的寫作年代,一說是在漢武帝徵和二年(前91),另一說是在漢武帝太始四年(前93)。

任光(公元?-29):字伯卿,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東漢雲臺二十八將之一。初為鄉嗇夫、郡縣吏。後歸降綠林農民起義軍。隨劉秀參加昆陽之戰,擊破王尋、王邑等新莽軍。後任信都太守,堅守孤城,拒王郎以迎劉秀。被劉秀任為左大將軍,封武成侯。諫阻劉秀加入城頭子路、力子都軍。不久,助劉秀攻克邯鄲,討平王郎,建武二年(公元26年)以功封阿陵侯,食邑萬戶。建武五年(公元29年)冬卒。

任尚(公元?-118):東漢將領。初為西域戊己校尉,代班超為都護。安帝時,任徵西校尉,率軍鎮壓羌人起義,在平襄(今甘肅通渭西北)大敗。後又任中郎將、護羌校尉,與鄧遵(鄧太后弟)、馬賢等鎮壓漢羌聯合起義,殺起義軍首領杜季貢和零昌。元初五年(公元118年),因和鄧遵爭功,被鄧太后所殺。

任峻(公元?-20......餘下全文>>

現今名人裡財字開頭的姓氏都有誰

古代高姓歷史名人1、高漸離:戰國末年時燕人,擅長擊築,燕太子丹派荊軻謀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擊築,荊軻和歌。後因在築內暗藏鉛塊撲擊秦始皇,不中被殺。2、高長恭:又名高孝瓘,他勇武善戰,常常大敗敵軍。武義高強的將領,是北齊大將,東魏大權臣北齊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風流大丞相高歡之孫。是北齊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為蘭陵王。據《北齊書》講,他“貌柔心壯,音容兼美。”應是有英雄氣概之美男,是中國古代四大俊男(嵇康、周瑜、高長恭、楊華)之一。3、高適:唐朝詩人,與岑參齊名,並稱為"高岑"。其"邊塞詩"以描寫邊塞風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為內容。代表作有《燕歌行》。4、高汝礪:金右丞相,封壽國公。今山西省應縣人。曾對紙鈔的推行和發展起到一定作用。對金國的政治和經濟的發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為人正直。5、高克恭(1248—1310):元代畫家,字彥敬,號房山,其先回鶻(維吾爾族),籍貫大同(今屬山西),居於燕京(今北京市),晚年寓錢塘(今浙江杭州)。官至刑部尚書。善書畫,《雲橫秀嶺》、《墨竹石坡》為其代表作。與趙孟頫齊名,時人有"南有趙魏北有高"之稱。6高攀龍:曾與顧憲成在無錫東林書院講學,時稱"高顧",為東林黨首領之一。7、高武:在我國傳統醫學上,久享聲譽,鍼灸之術即他所傳。8、高則誠:著名戲曲家,所著《琵琶記》,對後世戲曲的發展影響深遠。9、高鶚:清朝文學家,漢軍鑲黃旗人,以續《紅樓夢》後40迴流世界傳名。10、高翔:清代畫家,為"揚州八怪"之一。擅長山水,畫梅風格疏秀,兼能畫像。

歷史上姓錢的名人有哪些

錢讓(89-151):即錢遜,字德高,即下邳錢林七世孫,是為江東錢氏第一代祖。博學豪邁,豁達善謀,忠誠亮直,封富春侯,食邑五千戶。

錢樂之:中國古代律歷學家。南朝宋太史令,元嘉中奉詔鑄造原為東漢張衡創制的渾天儀,後又作小渾天儀。

錢道戢(508~570):字子韜,吳興長城人,南朝陳朝時大將;以孝行著聞,以功拜直閣將軍等職。

錢九隴(573-645):晉陵(今浙江長興)人。大唐開國功臣,善騎射。後官累至左武衛大將軍、潭州都督、巢國公。諡曰勇,陪葬獻陵。

錢起:字仲文,唐代大詩人,浙江吳興人,天寶年間考中進士,為"大曆十才子"之冠,與朗士元齊名,世稱"錢朗"。有《錢考功集》。

錢鏐(Liú):五代十國政治家,吳越國的建立者,公元907至932年在位。居樑時被封為吳越王。在位期間,曾徵發民工,修建錢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閘,並建立水網區的維修制度,有利於吳越地區的經濟發展。

錢惟演:北宋人,累官至崇信軍節度使。博學能文,辭藻清麗。所著今存《西昆酬唱集》、《家王故事》、《金坡遺事》。

錢選(1239~1299年):浙江省吳興人,南宋景定三年鄉貢進士,入元不仕。他是著名畫家,擅長人物、花鳥、蔬果和山水。筆致柔勁,著色清麗,自成風格。

錢泮(1493-1555):明代抗倭英雄,常熟人。明嘉靖十三年(1534),錢泮鄉試中舉,後又登進士,曾任刑部主事、員外郎中等職,秉公斷案,執法嚴明。後錢泮回鄉組織族人自發抗倭。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來犯,錢泮壯烈犧牲;文徵明為錢泮做墓誌銘。

錢龍錫(1579年~1645年):字稚文,松江華亭(今上海)人,萬曆三十五年(1607)進士,明末大臣,次輔。審理魏忠賢逆案多半由他主持,一代忠臣,極力舉薦袁崇煥為東北關寧(今山海關,寧遠)軍統帥,鞏固邊防。

錢謙益(1582年~1664年):江蘇常熟人,明萬曆進士,在明清均任高職,博學工詞章,主東南文壇數十年,主張詩要有本,反對嚴羽妙語說。著有《初學集》、《有學集》。

錢世楨(約1561~1641年):他是明代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不但文思敏捷,詩文操筆立就,而且精於騎射,尤善用刀,驍勇絕倫。萬曆十年(1582)中舉人,十七年成進士。次年,授蘇州衛前所鎮撫,擢浙江運糧把總。萬曆二十年,以遊擊將軍赴朝鮮抗倭。回朝後,曾任江西總兵。

錢肅樂(1606-1648):浙江鄞縣人,字希聲,一字虞孫,號正亭;明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進士,為官清正,執法嚴正,不畏權貴,愛民如子,使地方惡勢力不敢胡作非為,南明大臣;曾率義軍堅持抗清至病逝。

錢棨(1734~1799年):字湘舲,號振威,清代江蘇長洲(今江蘇省蘇州)人,出身於一個世代書香的門第。錢棨自幼飽讀詩書,勤學不輟,以才華過人遠近聞名。他是中國科舉歷史上兩個“六元狀元”(即縣考、府考、院考、鄉試、會試、殿試均為第一名)之一。

錢灃(fēng)(1740-1795):字東注,號南園,是清代官吏、書畫家,官至御史。一生高風亮節,剛正不阿,敢於諫議彈劾貪官汙吏,扳倒和珅的真正功臣,被譽為清代知識分子的泰山北斗。

錢學森(1911-2009年):中國導彈之父、享譽海內外的傑出科學家和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為組織領導新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的研究發展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和“兩彈一星功勳獎章”。...餘下全文>>

古代都有哪些姓司馬的名人

在中國歷史早期,姓司馬的名人確實比較多。這是因為司馬這個姓的來源。司馬這個姓來源於達官貴族,是典型的以官職為姓的代表姓氏。那麼,在中國早期歷史上,他們受到的教育、經歷的事情自然比那麼比較差的姓氏來源的人要強得多,所以也就比其他人有名了。就比如司馬遷的世家都是修史、掌管典籍的,這從秦國未統一天下的時候就開始了,那麼這個家族的人一直都能接觸到第一手的史學資料,《史記》出自司馬世家也就不出人意料了,畢竟其他人根本接觸不到這些東西。

但是隨著東晉南北朝的到來,原來的世家大族淪為平民百姓,司馬姓的優勢就沒了,之後的名人就少了很多。比起其他的新興大姓比如王姓、李姓等就少了很多名人。

古代的:

春秋時,宋國有司馬牛,為孔子弟子,曾被封為楚丘候

司馬穰苴(齊景公時的將軍)

秦國名將司馬錯;司馬欣(秦時將軍)

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史司馬談、司馬遷;

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

三國時期的司馬懿以及其後世的司馬昭、司馬師以及晉朝開國皇帝司馬炎、司馬睿等司馬皇族;

司馬徽(三國時候的水鏡先生)

司馬承禎(647-735):字子微,法號道隱,河內溫人,唐代著名道士。

宋代有著名政治家、文學界司馬光等。

歷史上姓華的名人

華元:華督曾孫,

華毋害:西漢將領。以越將從高祖起於留,定三秦,擊臧荼,有功,封為終陵侯,

華佗: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醫學家。

華歆:平原高唐(今山東禹城西南)人,三國時魏國大臣。

華嶠:華歆孫,華表子,西晉史學家。官至侍中。因不滿《東觀漢記》,乃撰《後漢書》九十七卷,記東漢一代史事,文質事核,有司馬遷、班固之風,如今已散佚。

華恆:華表孫,東晉大臣。娶晉武帝女,拜附馬都尉,後任尚書、潁川令。西晉亡,南渡。領國子祭酒,封苑陵縣侯,官至左光祿大夫、開府,身後無餘財。

華溫琪:宋州下邑(今安徽碭山)人,五代樑唐間將領。

華鎮: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北宋官吏。

華雲龍:安徽定遠人,明初將領。

華蘅芳:江蘇無錫人,清末數學家。致力於翻譯工作,譯出算學、地質學等書十七種,包括《代數術》、《三角數理》、《微積溯源》等,己著有《行素軒算稿》。

華喦:福建上杭人,清代畫家。擅畫人物、山水、花鳥草蟲,為揚州畫派代表之一。

華羅庚:著名數學家。

華-國-鋒

相關問題答案
都姓名人?
黃姓名人都有誰?
古代李姓名人都有誰?
姓都的名人?
程姓名人都有哪些?
藍姓名人?
歷史上張姓名人?
歷史上韓姓名人?
金姓名人?
季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