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漢族的民風民俗?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漢族的風俗習慣

漢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古老民族,由於其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所以風土人情多姿多

彩,豐富異常。

1. 尚農務本

漢族是一個古老的農業民族,自古以來農業人口一直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農風俗源遠流長。從遠古起,漢族就視農業為本業。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就提出了“以農業為本”的主張。他說:“倉稟之所以實者,耕農之本務也。”《韓非子·詭使篇》。在尚農思想的影響下,漢族社會形成了“男耕而食,婦織而衣”《商君書·畫策篇》。“男耕女織”可說是一幅典型的漢族社會風土人情畫。只是到了現代,特別是解放後才有了較大的變化。

贊助廣告

二十四節氣是漢族農曆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創立與漢族古代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習俗密切相關。隨著一年四季氣候的變換,農事和農活的內容也隨著變化。二十四節氣名稱本身的含義,都明顯地反映了這一點。至今漢族農民仍習慣按節氣進行農事,安排農活。

與尚農風俗相關的是漢族對土地神的崇拜。《白虎通義》雲:“地載萬物者,釋地所以得神之由也。”土地神崇拜的形式是“社祀”,土地神稱為社神或社主,祭土地神的地方稱社。《禮記·郊特牲》雲:“壯、祭土,而主陰氣也……壯,所以神地之道也。”發展到後來,漢族社會層層都有社祭。民間對土地神的信仰十分廣泛,解放前土地廟幾乎到處可見。

贊助廣告

2. 尊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漢族的千古遺風。尊祖即是對祖先的崇拜。商代時即信上帝與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則信上帝與祖先分開的二元神,而崇拜祖先神是更為重要的傳統。漢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績的遠祖和血緣關係密切的近祖。

崇祖習俗直到近、現代。民間尊祖的祭祀活動仍十分隆重,有時祭、堂祭、節祭、歲祭、房祭、祠祭等,逢年過節有的還要瞻仰歷代祖宗遺容面像,以表不忘祖宗,並與祖宗共享喜慶或求祖宗賜福保佑。漢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廟或宗廟,祖廟、宗祠遍佈各地。

與尊祖習俗相關,在封建宗法制的長期影響下,漢族喜聚族而居,定期纂修宗譜。由於聚族而居,漢族自古多三世同堂,及至五世同堂,有的累世同居長達幾百年,真是“長幼濟濟,風禮著聞”。這種世代同居共財的宗族,俗稱“義居”或“義門”。明代時浙江省浦江縣鄭氏甚至九世同居,明太祖就曾詔旨特敕建造鄭義門給予旌表。如今家庭形式雖趨向小型,但三代同堂的家庭乃較普遍。

從尊祖延伸而來的敬老習俗在漢族中根深蒂固。《詩經·大雅·既醉》雲:“孝不匱,永賜爾類。”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無窮無盡,勢必經常感化影響整個家庭,乃至整個民族。漢族民間敬老習俗,相沿至今,是值得發揚光大的優良傳統。

3.姓氏及名字

最初,漢族的姓、氏是有區別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號。“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許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於子孫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個特殊的記號作為標誌,這就揣氏。後來,姓和氏就沒有多少差別了。

4.建築形式

漢族由於分佈地區廣大,其傳統住房因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樣式。居住在華北平原的漢族,其傳統住住房多為磚木結構的平房,院落多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為代表;居住在東北的漢族,其傳統住房與華北基本相似,區別在牆壁和屋頂,那裡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實,主要是為了保暖;居住在陝北的漢族,則根據黃土高原土層厚實、地下水位低的特點挖窯洞為住房,窯洞不僅冬暖夏涼,而且不佔耕地面積;居住在南方的漢族,其傳統住房以木建房為主,講究飛簷重閣和律卯結構。由於南方各地習俗和自然條件不同,在住房建築佈局上也有差異。如丘陵山地的樓房依山而建,江浙水鄉則注重......餘下全文>>

漢族的民俗民風有哪些

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信仰採取相容幷蓄的態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漢族宗教的主要傳統觀念。

歷史上漢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後來天主教、基督教傳入中國,又有一些人開始信仰這些宗教。

幾千年來,提倡以仁為中心,重視倫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體系形成的儒家學說對漢族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漢族由於分佈地區廣大,其傳統住房因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樣式。居住在華北平原的漢族,其傳統住住房多為磚木結構的平房,院落多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為代表;居住在東北的漢族,其傳統住房與華北基本相似,區別在牆壁和屋頂,那裡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實,主要是為了保暖;居住在陝北的漢族,則根據黃土高原土層厚實、地下水位低的特點挖窯洞為住房,窯洞不僅冬暖夏涼,而且不佔耕地面積;居住在南方的漢族,其傳統住房以木建房為主,講究飛簷重閣和律卯結構。由於南方各地習俗和自然條件不同,在住房建築佈局上也有差異。如丘陵山地的樓房依山而建,江浙水鄉則注重前街後河,福建的土樓龐大而美觀,蘇州的樓閣小巧而秀麗。

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漢族,其傳統民居的共同特點都是座北朝南,注重室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樑畫棟和裝飾屋頂、簷口見長。

漢族主要從事農業,主食以小麥、玉米、稻米等為主,輔以蔬菜、豆製品和雞、魚、豬、牛、羊肉等副食,茶和酒是傳統飲料。以大米為主食的,習慣將大米做成米飯、粥或米粉、米糕、湯圓、粽子、年糕等各種不同的食品;以小麥為主食的,習慣將麥面做成饅頭、麵條、花捲、包子、餃子、餛飩、油條、春捲、炸糕、煎餅等。講究並善於烹任,是漢族的一大飲食特點。不同地區的漢族人民以炒、燒、煎煮、蒸、烤和涼拌等烹飪方式,經過長期的實踐,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漢族的粵、閩、皖、魯、川、湘、浙、蘇等八大菜系,聞名於海內外。

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薰豆茶、鼎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臺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漢族的服飾比較複雜,從古到今,變化很大。古代服裝有裙裝、袍服、襦褲服等。到近現代,漢族服飾開始改變,古代服裝幾乎被完全淘汰,代之而起的是:男子穿簡化了的長衫和馬褂,頭戴呢帽、皮帽、毛線帽,也有的穿西式禮服、戴呢帽;女子最初穿簡化了的上衣下裙,以後流行穿改良的旗袍,也有的以連衣裙作禮服。公職人員和知識分子穿中山裝,城鄉男女則穿對襟和大襟式的衣服。50年代,城市男女多穿藍幹部服,男女服裝的區別只在於領口不同和衣袋的多少,進入80年代以後各地流行起西服、夾克、風衣、運動衫、呢大衣、羽絨服等,特別是女青年的服裝更是款式新穎多樣,追逐著服裝時尚的新潮流。

漢族的節日很多,主要是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等。過"春節"又稱為過年,是漢族人千百年來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過年時,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漢族人口眾多,習俗各異。如今男女婚嫁大都已移風易俗,採用簡單而又熱鬧的婚禮。但在有些漢族地區的農村,傳統的民俗至今仍然儲存著。

據史料記載,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華夏"或"諸夏"。無論是在政治、軍事、哲學、文學、史學、藝術諸方面,還是在自然科學領域中,漢族人民都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業績。

漢族人民歷來以簡樸、富於創造精神著稱。漢族歷史上的經濟是以農業為主,兼營家庭副業,......餘下全文>>

漢族有什麼民族習俗

在中國,漢族傳統的輩分觀念長期存在,以本身為中心,上有四代長輩,下有四代晚輩,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孫、曾孫、玄孫”的“九族”血親關係,這就是九個層次。如果把旁系的血親關係和姻親關係聯絡起來,便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親屬系統 。這裡僅選其中的一部分,以顯示其層次關係。

第一層: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長二輩)

第二層:父親、母親、伯父、伯母、叔父、嬸母、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岳父、岳母(長一輩)

第三層:(本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嫂、表兄、表嫂、內兄、妻妹、襟兄(同輩)

第四層:兒子、女兒、侄兒、外甥、內侄、侄婿(晚一輩)

第五層: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侄孫、侄孫女、孫媳、外孫媳(晚二輩)

親屬稱謂是以輩分劃分的,不受年齡限制,哥哥比弟弟大幾歲,哥哥的孩子又比弟弟的孩子大幾歲,幾代之後,大門的後代與小門的後代相比,同輩人可能差上幾十歲,並不因此而影響輩分關係,常常會有長鬍子的孫子或懷抱著的爺爺。所以,漢族常“大門轉小輩”之說。

親屬稱呼也用於社會上鄰里之間或素不相識的人之間,以表示親切和尊敬。例如:鄰里間同齡人常以兄、弟、姐、妹相稱,年輕人稱父輩同齡人為大伯(大爺)、叔叔、大媽(大娘)、嬸嬸、姑姑、姨等,稱祖父輩的同齡人為爺爺、奶奶、姥姥、老爺等。一般地說,注意層次,掌握角度,在稱謂的運用中十分重要,年齡層次不同,稱謂也不同,特別是信封上的稱謂。如兒子給爸爸、媽媽寫信,信內應稱“父母親大人”或“爸爸媽媽”,而在信封上的稱謂則有角度問題了。稱Ⅹ先生或職務為宜。

生活中,為了表示對人的尊敬,也有不注意層次的特殊現象。如:某家有一位受尊敬的長者,家裡晚輩稱之為爺爺、奶奶、老爺、姥姥等,街坊鄰里不分男女老幼,可能都稱其為爺爺、奶奶、老爺、姥姥,不過稱謂前常常冠以姓名。如“紅樓夢”裡的劉姥姥,“駱駝祥子”中的劉四爺。有時在稱謂前加上“他(她)”字,如:他大伯、她二嬸、他姥姥、她李二哥等。類似的稱呼,在今天還廣泛使用。

婚姻

過去漢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辦,大都是父母從小就給訂了婚,有的還指腹為婚,即孩子還未出生,雙方父母就為他們確立婚姻關係。

訂婚前要請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訂婚時,由男方給女方一些財物作“訂禮”,結婚時女方也要帶給男家很多財物,叫“陪嫁”。

舉行婚禮那天,新郎要坐上禮車或花轎,到女家去"迎親",禮車或花轎前邊有樂隊。 新娘被迎進男家後,要參拜天地和父母。禮畢,新婚夫妻入洞房。這時男家設宴款待前來賀喜的親朋。有的地方還有鬧洞房、聽壁腳的習慣。

喪葬

漢族喪葬舊的傳統是講究重殮厚葬,並且夾雜著許多迷信的習俗。人死了,要先沐浴,然後入殮。“殮”的儀式分為小殮和大殮。小殮是給屍體裹上衣衾,大殮是把屍體裝進棺材。棺材要儘量做得好,有的富貴人家是用珍貴的木料(如楠木)做棺材,還要油漆彩畫。辦喪事要隆重,舉行數日甚至十幾日的弔唁祭奠活動,還要請和尚道士唸經,為的是讓死者的靈魂早日升天。

喪事期間,死者親屬要穿孝服,在靈堂守靈。中國古代禮制,把孝服按與死者血緣關係的親疏分為五等,在現代漢語裡還有“五服”這個詞,表示血緣關係的遠近。孝服用白布做成,這與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禮服的習俗大不相同。清朝時有一英國人第一次到中國來,遇到出殯的隊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卻痛苦悲哀,覺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殯時有人唱輓歌,晉代大詩人陶淵明生前就為自己寫過《輓歌詩》三首。後世的輓聯、挽幛就是從古代的輓歌演變而來的。

喪葬儀......餘下全文>>

漢族民風民俗的資料

漢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古老民族,由於其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所以風土人情多姿多彩,豐富異常。 尚農務本

漢族是一個古老的農業民族,自古以來農業人口一直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農風俗源遠流長。從遠古起,漢族就視農業為本業。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就提出了“以農業為本”的主張。他說:“倉稟之所以實者,耕農之本務也。”《韓非子·詭使篇》。在尚農思想的影響下,漢族社會形成了“男耕而食,婦織而衣”《商君書·畫策篇》。“男耕女織”可說是一幅典型的漢族社會風土人情畫。只是到了現代,特別是解放後才有了較大的變化。

二十四節氣是漢族農曆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創立與漢族古代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習俗密切相關膽隨著一年四季氣候的變換,農事和農活的內容也隨著變化。二十四節氣名稱本身的含義,都明顯地反映了這一點。至今漢族農民仍習慣按節氣進行農事,安排農活。

與尚農風俗相關的是漢族對土地神的崇拜。《白虎通義》雲:“地載萬物者,釋地所以得神之由也。”土地神崇拜的形式是“社祀”,土地神稱為社神或社主,祭土地神的地方稱社。《禮記·郊特牲》雲:“壯、祭土,而主陰氣也……壯,所以神地之道也。”發展到後來,漢族社會層層都有社祭。民間對土地神的信仰十分廣泛,解放前土地廟幾乎到處可見。尊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漢族的千古遺風。尊祖即是對祖先的崇拜。商代時即信上帝與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則信上帝與祖先分開的二元神,而崇拜祖先神是更為重要的傳統。漢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績的遠祖和血緣關係密切的近祖。

崇祖習俗直到近、現代。民間尊祖的祭祀活動仍十分隆重,有時祭、堂祭、節祭、歲祭、房祭、祠祭等,逢年過節有的還要瞻仰歷代祖宗遺容面像,以表不忘祖宗,並與祖宗共享喜慶或求祖宗賜福保佑。漢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廟或宗廟,祖廟、宗祠遍佈各地。

與尊祖習俗相關,在封建宗法制的長期影響下,漢族喜聚族而居,定期纂修宗譜。由於聚族而居,漢族自古多三世同堂,及至五世同堂,有的累世同居長達幾百年,真是“長幼濟濟,風禮著聞”。這種世代同居共財的宗族,俗稱“義居”或“義門”。明代時浙江省浦江縣鄭氏甚至九世同居,明太祖就曾詔旨特敕建造鄭義門給予旌表。如今家庭形式雖趨向小型,但三代同堂的家庭乃較普遍。

從尊祖延伸而來的敬老習俗在漢族中根深蒂固。《詩經·大雅·既醉》雲:“孝不匱,永賜爾類。”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無窮無盡,勢必經常感化影響整個家庭,乃至整個民族。漢族民間敬老習俗,相沿至今,是值得發揚光大的優良傳統。

漢族的風俗習慣

華夏族——漢族先民的形成

漢族的得名,是因他們建立漢代大帝國,先秦時期原名華夏,或稱華,或稱夏,是漢族的先民。炎黃二帝傳說是華夏的民族英雄,所以人們常說漢族是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下面僅就漢族先民——華夏族的形成,勾劃一個基本輪廓,或者說對他的面貌作一速寫影象。

一、從歷史文獻的記述分析

我們看到的最早的文字是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在此以前,通稱為傳說時代;計算它的單位不是用百、千、萬年,而是用十萬、百萬年。從猿到人的過程是極為漫長的,從猿人到現代人也已經過三、四百萬年了。在人類的童年時代,存在著不少的原始群,緩慢地逐漸增殖裂變,形成為氏族、部落,經由部落聯盟而進入國家。中華大地上遠古時期存在許多氏族部落,古稱“萬方”、“萬邦”或“萬國”。他們各自均有自己祖先起源的傳說,在通婚、聯盟的過程中,相互交往、滲透、融合,社會體制、經濟生活和文化歷史諸方面均打破了過去的單一型局面,逐漸向複合型發展,祖先源流的歷史也像滾雪球一樣,將東西南北眾多氏族部落的英雄人物,混揉組合成為一個體系,人為的製造一個傳承的序列。世界各族均有類似現象,和類似的傳說時代。

當時沒有文字,原始人群只能世代口耳相傳,以便將歷史儲存下去,總結經驗,鼓舞鬥志,人類從一開始就十分珍視本族的歷史,但由於條件限制,主觀認識上的侷限性,難免增加或遺漏,並雜揉許多神話;又加上後人因主觀傾向不同,史料來源不同;所以文獻記錄的傳說時代的歷史往往矛盾紛繁,神人難分,時間不準確,地域不易定,人名、部落名和地名常常混一,事件、當事人和序列往往錯亂。但是,某些基本素材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後,仍可大體上找尋一個基本線索。

華夏族的歷史,傳說從“三皇”、“五帝”開始,以後就是“三代”——夏、商、周(周又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包括春秋、戰國二段)。在春秋戰國之際,“華”、“夏”和“華夏”作為民族名稱,正式見於史籍。

“三皇”和“五帝”究竟是誰?各說不一。“三皇”或說是伏羲、神農和燧人,或說是伏羲、神農和女媧,或說是伏羲、神農和祝融,或說是伏羲、神農和黃帝,或說是天、地、人三皇,或說是天、地、太三皇。“五帝”也有類似傳說,或說是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或說是黃帝、帝顓頊高陽、帝嚳高辛、帝堯、帝舜,或說是少昊、顓頊、高辛、唐、虞,或說是神農、黃帝、帝顓項、帝窖、帝堯、帝舜,或說是黃帝、金天氏、高陽氏、高辛氏、陶唐氏、有虞氏,或說是黃、赤、黑、白、青五帝。上面有將六人稱為“五帝”的說法,他們解釋因為六人均合五帝星座。我國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教授長期研究古代歷史,提出傳說時代的歷史累層造成學說,確屬科學的見解,和我在上面提出的滲透融合觀點,是完全一致的二本質的問題,不在於“三皇”、“五帝”究竟是誰,也許它們將是一個永恆之謎,無法正確回答,這裡不妨提倡“模糊史學”:重要的問題在於實事求是的解答出現這些紛繁現象的原因和歷史背景。

古代有些學者認為當時眾多氏族部落中,有熊“國君”少典和有蟜氏女結婚,生炎帝和黃帝,他們的後嗣子孫繁衍發展為華夏族。雖然這個故事經過許多學者考訂研討,指出其中存在不少問題,但從傳說時代到文字記錄,一直流傳下來。按《史記》、《國語》等史籍整理的遠古歷史,活動於黃河中下游的唐堯、虞舜以及夏、商、週三代,亦即華夏族,均出於黃帝.華夏族的遠古歷史,上面僅描述出了概略情況,當然不能全盤否定,但也不能全盤肯定,尚待批判繼承,深入研究。

作為一個民族,始終都在運動、發展、變化的過程當中,增殖裂變,有時同源異流,有時異源合流。華夏族也不例外,按上列表格,似乎華夏族的夏、商、週三代出於一根,為同源異流;但作為三個不同......餘下全文>>

漢族民風民俗

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是原稱為“華夏”的中原居民,後同其他民族逐漸同化、融合,漢代開始,稱為漢族。

漢語屬漢藏語系漢語族,有七大方言。現代漢語以北方方言為基礎,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歷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方塊字,共有四萬個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現為國際通用語文之一。漢族沒有產生全民族必須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食俗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主食 米食和麵食是漢族主食的兩大型別,南方和北方種植稻類地區,以米食為主,種植小麥地區則以麵食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糧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穀類、薯類作物作為雜糧也都成為不同地區主食的組成部分。漢族主食的製作方法豐富多采,米麵製品,各不少於數百種。現在,中國東南方仍以米食為主,大米制品種類繁多,如米飯、米糕、米粥、米團、米麵、餈飯、湯圓、粽子等;東北、西北、華北則以麵食為主,饅頭、包子、麵條、烙餅、餡餅、餃子等都為日常喜愛食物,其他如山東煎餅、陝西鍋盔、山西刀削麵、西北、華北抻面、四川擔擔麵、江蘇過橋面等都是有名的面制風味食品。

菜餚 漢族在飲食習俗方面形成菜餚的眾多不同型別,是因為受到多方面的條件影響。首先是原料出產的地方特色,例如東南沿海的各種海味食品,北方山林的各種山珍野味,廣東一帶民間的蛇餐蛇宴。其次,還要受到生活環境和口味的制約。人們常把漢族和其他有關民族的食俗口味概括為“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雖然過於籠統,並不準確,但也反映出帶有區域性的某些口味的差異和區別。再次,各地的調製方法,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調味、烹調技術的不同要求和特點,都是形成菜餚型別的重要因素。各地在民間口味的基礎上逐步發展為有特色的地區性的菜餚型別,最後發展成為較有代表性的菜系。匯成漢族飲食文化的洋洋大觀。

飲料 酒和茶是漢族主要的兩大飲料。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中國也是世界上發明釀造技術最早的國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數千年來,構成漢族飲食習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發生了廣泛影響。除酒和茶兩種主要飲料,某些水果等製品也成為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人們的飲料。

節日食品 節日食品是豐富多采的。它常常將豐富的營養成分,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巧妙地結合起來,成為比較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舊時代的宮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慶典等儀式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當代漢族的多數地區,這種現象早已結束,只在少數偏遠地區或某些特定場合,還殘存著一些象徵性的活動。

二是供人們在節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製品。這是節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例如春節除夕,北方家家戶戶都有包餃子的習慣,而江南各地則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習俗,另外,漢族許多地區過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魚,象徵“年年有餘”。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傳承不衰。中秋節的月餅,寓含了對人間親族團圓和人事和諧的祝福。其他諸如開春時食用的春餅、春捲,正月十五的元宵,農曆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寒食節的冷食,農曆二月二日吃豬頭、咬蠶豆、嘗新節吃新谷,結婚喜慶中喝交杯酒,祝壽宴的壽桃、壽桃、壽糕等,都是節日習俗中的特殊的......餘下全文>>

漢族的民風民俗

漢族的民風民俗是:尚農務本,輕商抑末。以農業為主要經濟生活方式,提倡男耕女織,勤勞致富,輕視商業活動與商人。改革開放以後發生了很大變化。 崇拜龍鳳,多神崇拜。 有十二生肖,以干支紀年、月、日、時辰。 貴黃喜紅忌白。以黃代表至高,中央,以紅為吉慶,白代表喪事。 斗拱挑簷的木結構建築,北方為四合院,南方為幹欄式。 吃飯用筷子,喜歡吃炒菜,流行合食,喜飲茶,喝酒。 獨特的書寫工具(筆墨紙硯)和計算工具(算盤)。 中醫診脈,吃中草藥,流行按摩,鍼灸,氣功。 體育活動方面有武術(如太極拳)、圍棋、中國象棋、踢毽子、賽龍舟和打馬球等。 戲曲中流行畫(或戴)臉譜,分生、旦、淨、醜等行當,往往男扮女或女扮男。 提倡尊祖敬老,重視夫妻白頭偕老,祈求多子多福。 上衣右衽。 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也叫上元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 關於宗教信仰:漢族歷史上受儒家務實思想較重,沒有本民族每個成員都必須信仰的民族宗教。道教是本民族固有的宗教。佛教,祆教,摩尼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先後從國外傳入。 還有好多好多,一查就能找到好多

關於漢族民風民俗的作文400字

飲茶習俗:酒和茶是漢族主要的兩大飲料。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中國也是世界上發明釀造技術最早的國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數千年來,構成漢族飲食習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發生了廣泛影響。

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薰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臺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風俗習慣指個人或集體的傳統風尚、禮節、習性。是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歷代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或規範。風俗由於一種歷 史形成的,它對社會成員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行為制約作用。風俗是社會道德與法律的基礎和相輔部分。主要包括民族風俗、節日習俗、傳統禮儀等等。

關於漢族的風俗

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餘下全文>>

漢族的風俗和習慣有哪些?

春節守歲,元宵燈會,清明掃墓,上巳回門,端午祭屈,七夕乞巧,中元祭鬼,中秋賞月,重陽登高,冬至祭祖,小年祭灶。

相關問題答案
有關漢族的民風民俗?
漢族有哪些民風民俗?
漢族的民俗風情?
漢族的民族風俗?
漢族的民族節日有哪些?
關於傣族的民風民俗?
關於白族的民風民俗?
漢族的民族風情?
關於回族的民風民俗?
關於滿族的民風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