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韋的人有多少?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全國共有多少姓韋的人

全國姓韋的有很多,但是比較知名的應當是韋喜律師,急當事人之所急,想當事人之所想。

韋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韋孟四世孫韋賢被封為扶陽節侯,又徙京兆杜陵,這樣一來,漢代韋姓已是分佈於河南、山東、陝西、山西、河北等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韋姓人除避戰亂者有南遷情況外,大部於原籍繁衍生息,“京兆郡”即在此時產生了,成為以後韋姓分支的主要源頭。隋唐時期,韋姓的繁衍仍以“京兆郡”即陝西一帶為盛,盛唐時韋姓名人如韋應物、韋莊皆出於“京兆”,另外,因韋姓顯赫之家多居於陝西長安縣,而設韋曲鎮,可見唐朝韋姓的主要居住地為陝西,同時,江蘇、四川、安徽等地有韋姓南遷於此。從五代十國到宋元明清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韋姓人又有南遷者,但數量較之北方留居者仍為少數,基本上是一個典型的北方姓氏。今日韋姓以廣西、河南等省區居者最多,約佔全國漢族韋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韋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六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較多,大約為370萬。

贊助廣告

姓韋的是哪裡人?

一、 姓氏源流

韋氏的主要來源主要有:

1、以國為姓。根據有關歷史文獻所載,夏朝中興少康當政時,封大彭氏的別孫元哲於涿韋(今河南省滑縣妹村)立國,涿韋國又稱韋國,商時稱韋伯,周襄王時始失國,遷居彭城,子孫以國為姓,稱韋氏。史稱韋氏正宗。這就是河南韋氏。由此可見,四千多年前韋氏和彭氏同出一祖。

2、出自韓姓。相傳西漢初年功臣韓信被呂后所殺,蕭何暗中派人將韓信的兒子送往南粵躲避,韓信的兒子為了避仇,以“韓”字的半邊“韋”作為姓氏世代相傳下來。

3、是古代西北少數民族姓氏。據《漢書西域傳》記載,漢代疏勒國亦有韋氏。

贊助廣告

4、成吉思汗後裔。元末明初北元皇族一部分被圈降後,編入明朝軍籍,因靖難之役有功受封, 且賜漢姓韋.

二、 遷徙分佈

韋姓的發源地雖在河南境內,但自稱韋氏已居彭城,即今江蘇境內。其早期的遷播情況大致如下:韋伯遐24世孫孟為漢初太傅,辭位後移居魯國鄒縣;孟四世孫賢為漢相,後遷杜陵。這就是說,早在漢代,韋氏就已經分佈在河南、山東、山西、河北等地了,而且有韋氏南遷。三國以後,韋氏盛於今陝西省境內,唐朝時韋姓在陝西省境內得到了大舉繁衍,以至盛唐時期的韋氏大多在陝西省。與此同時,也有一些韋氏移居到今江蘇、四川、安徽登地,多為京兆郡望的分支。韋氏的大舉南遷卻是在晚唐以後。唐代以後,韋氏才遍及大江南北。總之,歷史上的韋氏是一個典型的北方姓氏。

三、 郡望堂號

【郡望】:

京兆郡:漢初元年設定京兆尹,相當於郡太守,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相當於今之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三國魏時改稱京兆郡。

【堂號】:

1 扶陽堂:西漢的韋賢是鄒魯的大儒,本始初年官至宰相,封扶陽侯,是為此號。

2京兆:三國以後,韋氏盛於今陝西省境內,故韋姓有以“京兆”為其堂號郡望。

四、 家乘譜牒

1 江蘇:江都韋氏族譜八卷、丹徒京口韋氏族譜四卷、丹徒韋氏族譜六卷、宜興韋氏宗譜十二卷

2 浙江:東陽東春韋氏家乘三十二卷、松陽韋氏宗譜卷、太湖縣韋氏宗譜三十五卷首二卷末一卷

3湖南:姜華韋氏宗譜三卷

4 廣東:韋氏族譜一卷、韋氏族譜二房卷、中山香山翠微韋氏宗譜十二卷、中山香山翠微韋氏族宗譜十三卷

5廣西:寧明思陵土州韋氏家譜、容縣水源裡覃韋氏族譜二卷、容縣自良韋氏族譜不分卷、延陵韋氏家乘十八卷

6山東: 單縣韋氏族譜 舉5代 "昌 統 安 欽 修 "

7 山東 臨沂韋氏族譜六卷

五、 歷史人物

1、 韋孟:彭城人,第一個出現於史籍上的有影響的人物。西漢詩人,他精通魯詩,其子孫傳至韋賢,5世都是鄒魯的大儒。當時有韋學之說。今存有《在魯詩

2、韋昭:雲陽人,三國時吳之著名學者。

3、韋迢:京兆人,嶺南接度使行軍司馬。

4、韋 皋:唐代京兆萬年人,一代名將,曾任監察御史、知隴州行營留後事、隴州刺史、奉義軍節度使等職。據《唐書》記載,韋皋當四川安撫史前後經略滇南十一載,曾大破吐蕃48萬,取鐵橋16城,俘其五王,把南詔打得獻地圖和上貢求降,並且為他立紀功碑,威武之至。憑著這樣的赫赫事功,他被大唐天子封為南康郡王,他給韋氏帶來的榮耀,使世代子孫享用不盡,而終於成為了當時“離天尺五”的名門鉅族。這位使吐蕃望風披靡的大將,治績也很高明,據說,他治理四川11年,載譽於道,當地的老百姓見其像必拜,深得民心。據載......餘下全文>>

姓韋的有多少人 ?

韋(Wéi 韋)姓源出有五:

1、出自彭姓,為顓頊高陽氏大彭之後裔,以國名為氏。據《姓纂》記載:“出自顓頊大彭之後,夏封於豕韋,苗裔以國為姓,家彭城(今江蘇省徐州的古稱)。”又據《元和姓纂》、《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資料所載,韋姓出自顓頊高陽氏大彭之後裔,夏朝中興少康當政時,封大彭氏的別孫於豕韋(在今江蘇省銅山縣的附近),豕韋國又稱韋國,商時稱韋伯,周襄王時始失國,遷居彭城,其子孫遂以國名為姓,稱為韋氏。史稱韋氏正宗。這就是河南韋氏。由此可見,四千多年前韋氏和彭氏同出一祖。

2、出自韓姓,為漢初韓信之後裔,為避難簡改為韋氏。西漢初年,功臣韓信被呂后所殺,韓信一族險遭滅門之災,蕭何暗中派人將韓信的兒子送往南粵(今廣東、廣西一帶)躲避,韓信的兒子為了避仇,以“韓”字的半邊“韋”作為姓氏,世代相傳下來。

3、出自漢代西北少數民族中疏勒國有韋氏。據《漢書·西域傳》所載,漢代西北少數民族中疏勒國(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有韋姓。

4、出自賜姓而來。據《唐書·桓彥範傳》所載,桓彥因功受賜韋姓,其後人以韋姓自居。

5、出自其它源流有韋氏。清朝時廣西慶遠府、貴州貴陽府定番州、湖廣施南古巴地和海南東方縣及仫佬、苗、瑤、水等許多少數民族均有韋姓。

得姓始祖

元哲。據《元和姓纂》、《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資料所載,韋姓出自顓頊高陽氏,與錢姓、彭姓同出一宗,形成於商代初年,發源於今河南省滑縣,始祖為元哲。少康為夏帝時,封大彭氏國支孫元哲於豕韋(今河南省滑縣),並建立諸侯國,成為夏的同盟部落,是夏王朝的重要支援力量之一。豕韋國又稱韋國,夏末時被商湯所滅,韋國王族四散出逃,其子孫後代便以原國名韋為姓,遂成韋氏。故元哲就是韋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佈

[編輯本段]

韋姓的發源地當是今河南境內。依資料記載,其早期的播遷始於漢朝:漢楚王太傅韋孟徙居魯國鄒縣(今屬山東省);韋孟四世孫韋賢被封為扶陽節侯,又徙京兆杜陵,這樣一來,漢代韋姓已是分佈於河南、山東、陝西、山西、河北等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韋姓人除避戰亂者有南遷情況外,大部於原籍繁衍生息,“京兆郡”即在此時產生了,成為以後韋姓分支的主要源頭。隋唐時期,韋姓的繁衍仍以“京兆郡”即陝西一帶為盛,盛唐時韋姓名人如韋應物、韋莊皆出於“京兆”,另外,因韋姓顯赫之家多居於陝西長安縣,而設韋曲鎮,可見唐朝韋姓的主要居住地為陝西,同時,江蘇、四川、安徽等地有韋姓南遷於此。從五代十國到宋元明清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韋姓人又有南遷者,但數量較之北方留居者仍為少數,基本上是一個典型的北方姓氏。今日韋姓以廣西、河南等省區居者最多,約佔全國漢族韋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韋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一。

歷史名人

[編輯本段]

韋 孟:彭城(今江蘇省徐州)人,西漢詩人,精於魯詩,曾任漢楚王太傅。他的子孫傳到韋賢,五世都是鄒、魯的大儒,當時,為詩並有韋氏之學,足見韋氏一門詩學的造詣之高。

韋 昭:三國孫吳雲陽(今陝西省涇陽縣)人,為當時著名學者。少時好學能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令、尚書郎、太子中庶子、黃門侍郎、太史令等職。西元258年,孫琳廢孫亮,立孫休為吳國皇帝,改年號永安,昭立五經博士而創設國學,開南京設國家中央學府之始,為古代南京大學之起源;韋昭官拜中書郎,出任博士祭酒,掌管國子學。西元264年孫休亡,孫皓即位,韋昭封高陵亭侯,擔任中書僕射、侍中,領左國史。後為孫皓所害。

韋 睿:京兆杜陵(今陝西......餘下全文>>

中國有多少人姓韋?

韋姓人分佈很廣,遠及海外諸國,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二位的姓氏,人口總計約有90萬人,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11

韋姓人口有多少

韋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68位的姓氏,人口較多,大約為370萬。

韋姓的發源地當是今河南境內滑縣的豕韋古國,今日韋姓以廣西、河南等省區居者最多。

史上姓韋的都有哪些名人

韋典

韋后

韋唯

韋孟:西漢詩人

韋昭:三國著名學者

韋睿

韋叟:南朝鎮軍將軍

韋元恢:後魏綠州刺史。

韋子粲

韋應物:著名的田園詩人

韋堅

韋皋:一代名將

韋莊:唐至五代時詩人

韋淵

韋紹光:鴉片戰爭抗英鬥爭首領

韋昌輝:太平天國首領

韋以德:太平天國將領

韋朝元:清朝南籠起義首領

姓韋全國有多少人

韋(Wéi )姓的發源地當是今河南境內滑縣的豕韋古國。有多種來源。韋氏屬三皇五帝之首包羲風姓後裔黃帝子孫彭祖孫元哲嫡系。《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韋氏出自風姓彭祖之後。韋姓在宋《百家姓》列為第50姓“魯韋昌馬,苗鳳花方”。在2007年4月24日公佈為當代中國第65姓,在2008年列為第在68姓,共有370多萬人。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國人姓氏排名66位,共有430萬人,第一大省是廣西壯族自治區。

歷史上姓韋的較為有名的人?

韋應物

唐朝著名詩人

韋皇后

唐高宗 李顯皇后

姓韋的都有哪些名人或者明星?

韋昭 (204~273)

字弘嗣,三國吳雲陽(今江蘇省丹陽縣)人。好學能文,孫皓時為侍中,領修國史,因持正敢諫為孫皓所殺。所注孝經、論語、國語,均有名於世。

韋莊

字端己,生卒年不詳,前蜀杜陵(今陜西省長安縣東南)人。本為唐末進士,後入蜀依附王建,掌書記。及王建據蜀稱帝,蜀開國制度皆莊所定,累官吏部尚書,同平章事,諡文靖,工詩詞。著有浣花集,所為秦婦吟長詩,尤有名於世。

韋昌輝:壯族,廣西桂平人,太平天國運動領導人之一。被洪秀全封為北王,1851年金田起義時任後又護軍師,領右軍主將,十二月被封為北王,六千歲。因對楊秀清素懷不滿,1856年督師江西時,得洪秀全密詔,帶3000人迴天京,利用洪、楊矛盾殘殺楊的部隊及家屬,引起公憤,被洪秀全處決。

韋迢:京兆人,嶺南接度使行軍司馬。

韋莊:長安杜陵人,五代前蜀詩人、詞人,曾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其語言清麗,多用白描手法。

韋忠:平陽人,十六國時期趙名人。

韋昭:雲陽人,三國時吳之著名學者。

韋孟:彭城人,第一個出現於史籍上的有影響的人物。西漢詩人,他精通魯詩,其子孫傳至韋賢,5世都是鄒魯的大儒。當時有韋學之說。今存有《在魯詩》。

韋以德:清廣西桂平人,韋昌輝之侄。參加太平軍,後封國宗,提督軍務。1854年參加太平軍克武昌,即奉命和石鳳魁、黃再興駐守。旋返天京。武昌陷後奉命西援田家鎮,1854年戰死於半壁山。

韋雲清:清末廣西南寧人,壯族。光緒三十一年入清軍當兵。第二年參加同盟會。曾參加鎮南關起義和河口起義,進攻兩廣都督時被俘犧牲。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韋紹光:廣州北郊三元里人,鴉片戰爭時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英雄。1841年五月二十八日,盤踞四方炮臺的英國軍隊流竄到三元里一帶,韋紹光組織群眾奮起反擊,被推舉為首領。後又聯絡一百零三鄉人民,誘敵至牛攔岡,伏兵四起,大敗英軍,殺敵200餘人。

韋朝元:南籠府當丈寨人,清代南籠起義領袖。

韋應物:京兆長安人,詩人,其詩以寫田園風物著名,語言簡淡,有《韋蘇州集》。

河北省清河縣韋王仙莊韋姓系明初從山西洪洞大槐樹下遷來的,傳至今日已有十四五世了。分三院:東院,中院,西院。共有五百人左右。春節祭祖時在一家的長子房中中堂上懸掛一掛軸,上書從始祖至今的先人姓名,祭祀三日。

韋貴;明朝羽林前衛指揮同知.蒙古族,成吉思汗後裔

唐中宗皇后韋氏(?-710年),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中宗李顯之妻,生懿德太子李重潤、永泰公主李仙蕙、永壽公主、長寧公主和安樂公主李裹兒。神龍元年(705年)中宗復位。勾結武三思等專擅朝政,以其從兄韋溫掌握實權。縱容女兒安樂公主賣官鬻爵,又大肆修建封寺廟道觀。景龍四年(710年)中宗暴卒,立溫王李重茂為帝,臨朝稱制。不久李隆基發動政變,擁其父相王李旦復位。被殺於宮中,並被追貶為庶人,稱韋庶人。

韋唯:內蒙古出生的韋唯,從4歲起就表現出對跳舞歌唱的興趣和表演慾。她經常跟著哥哥姐姐去單位學校。一天她在教室裡練習鋼琴演唱時,一位路過的老師驚訝的發現一個小韋唯出生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8歲隨父母牽到廣西柳州,15歲到北京獨闖天下。4歲時就顯現出歌唱舞蹈的天賦,6歲從師學習歌唱技藝,8歲始舞蹈表演訓練並活躍於舞臺上。1986年她突破了央視的青歌賽,之後,作為中國首次國家選派的代表,參加波蘭第24屆索波特國際音樂節,並一鳴驚人獲得了演唱特別獎和最上鏡小姐雙獎。自此,韋唯成為中國流行歌壇的國際明星,並連連在國內外獲得大獎。從《愛的奉獻》、《亞洲雄風 》、 《命運不是轆轤 》、 《今天是你的生日 》、 《讓我......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姓韋的人有多少?
姓胡的人有多少?
姓田的人有多少?
中國姓蕭的人有多少?
姓魯的人有多少?
姓錢的人有多少?
姓魏的人有多少?
姓印的人有多少?
姓侯的人有多少?
姓雷的人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