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姓殷的著名人物?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姓殷的名人?

殷 羨:字洪喬,晉代長平人。其性格耿介正直,當他赴豫章太守之任時,京城許多人託他帶書函於家人,當他走到石頭城時,竟把一百多封書函扔進河中,並說:“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喬不為致書郵”。因此,後世把寄書遺失者,泛稱為“付諸洪喬”或“洪喬之誤”。

殷 浩:字深源,陳郡長平(今河南省西華)人,東晉名臣。識度清遠,好老易,為風流談論者所宗。晉建元初征為建武將軍,後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軍事。因北征失敗,免為庶人。竟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殷 芸:陳郡長平人,南朝梁文學家。官祕書監、司徒左長史,曾奉武帝命作《小說》十卷,時稱《殷芸小說》,已佚。

贊助廣告

殷 鈞:陳郡長平人,南朝梁臨川內史,仲堪五世孫。好學有思理,善隸書,為當時楷法。後官至國子祭酒。

殷仲文:陳郡(今河南淮陽)人,東晉文學家,曾官尚書、東陽太守。擅文辭,其詩開始改變東晉玄言詩的風尚,但其玄氣並未盡除。

殷仲堪:陳郡(今河南淮陽)人,東晉將領,玄學名士。曾為謝玄蔘軍,出守晉陵郡,太元末領黃門郎,據《晉書·卷八四·殷仲堪傳》載:“寵任轉隆。……帝以會稽王非社稷之臣,耀所親信以為藩捍,乃授仲堪都督荊益寧三州軍事、振武將軍、荊州刺史。”

殷仲容:陳郡長平人,唐朝著名書畫家。不害孫,聞禮子(一說令民子),世代皆工書畫。官工部郎中、申州刺史。善畫人物、工寫貌,擅長用墨,淺深濃淡,如兼五彩,為水墨畫之先驅。書法兼篆隸。

贊助廣告

殷開山:京兆戶(今陝西省戶縣)人,唐代名臣,名嶠,以字行。隋時為太谷長,入唐後,歷任吏部尚書、兵部尚書,封勳國公。

殷士儋:山東省歷城人,明代大臣。嘉靖年間進士,歷檢討、侍讀學士、禮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等職,後入閣拜相,因與其他權臣不和,不久辭職回家。

殷化行:陝西咸陽人,清代大臣。康熙年間武進士,初授守備,後積功授三屯營副將,擢臺灣總兵官,累官至廣東提督。

殷樹弗:浙江省嘉興人,清代畫家。擅長畫卉,法宗陳淳、惲壽平,下筆恬靜,清麗有韻味,尤善小幅,晚年喜寫蔬果,書宗柳公權,用筆挺拔。傳世作品有《冷竹寒泉圖》、《雞鳴圖》、《三秋圖》。

殷世安:江蘇省常熟人,清代畫家,字濟公。工詩,寫墨竹有煙霏雨露之致。殷良弼:江蘇無錫人,近現代林學專家。曾赴日留學。回國後曾任北平(即北京)大學農學院、西北農學院教授。建國後,歷任北京農業大學教授、森林系主任,參與發起組織中國林學會。編有《林產製造學》、《實用伐木運材及工程學》。

殷希彭: 少將(1900-1974),河北省安國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殷姓開國將軍之一.1931年獲日本東京慶應大學病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1938年參加八路軍。194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時期,任華北軍區衛生部副部長兼華北人民政府衛生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北軍區衛生部部長兼醫學院院長。1954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的校長。1958年任軍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院長。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在開國少將中,1938年參加八路軍、新四軍或1938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55年授少將軍銜者,僅有殷希彭、李曼村、高存信、梅嘉生、傅繼澤、管松濤6人。1974年12月5日逝世,終年74歲。編著有《病理學講義》、《病理學實習手冊》。

殷國洪: 少將(1911-——),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殷姓開國將軍之一. 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海軍青島基地幹部部部長。1959年畢業於解放軍政治學院。後歷任海軍炮兵學校政治委員,海......餘下全文>>

古代有姓殷的將軍麼?

殷 羨,字洪喬,晉代長平人。其性格耿介正直,當他赴豫章太守之任時,京城許多人託他帶書函於家人,當他走到石頭城時,竟把一百多封書函扔進河中,並說:“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喬不為致書郵”。因此,後世把寄書遺失者,泛稱為“付諸洪喬”或“洪喬之誤”。

殷 浩:字深源,陳郡長平(今河南省西華)人,東晉名臣。識度清遠,好老易,為風流談論者所宗。晉建元初征為建武將軍,後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軍事。因北征失敗,免為庶人。竟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殷 芸:陳郡長平人,南朝梁文學家。官祕書監、司徒左長史,曾奉武帝命作《小說》十卷,時稱《殷芸小說》,已佚。

殷 鈞:陳郡長平人,南朝梁臨川內史,仲堪五世孫。好學有思理,善隸書,為當時楷法。後官至國子祭酒。

殷仲文:陳郡(今河南淮陽)人,東晉文學家,曾官尚書、東陽太守。擅文辭,其詩開始改變東晉玄言詩的風尚,但其玄氣並未盡除。殷仲堪:陳郡人,晉代將領。能清言,善屬文、工書。孝武帝時任都督荊、益、寧三州軍事、荊州刺史,鎮江陵。

殷仲堪:陳郡(今河南淮陽)人,東晉將領,玄學名士。曾為謝玄蔘軍,出守晉陵郡,太元末領黃門郎,據《晉書·卷八四·殷仲堪傳》載:“寵任轉隆。……帝以會稽王非社稷之臣,耀所親信以為藩捍,乃授仲堪都督荊益寧三州軍事、振武將軍、荊州刺史。”

殷仲容:陳郡長平人,唐朝著名書畫家。不害孫,聞禮子(一說令民子),世代皆工書畫。官工部郎中、申州刺史。善畫人物、工寫貌,擅長用墨,淺深濃淡,如兼五彩,為水墨畫之先驅。書法兼篆隸。

殷開山:京兆戶(今陝西省戶縣)人,唐代名臣,名嶠,以字行。隋時為太谷長,入唐後,歷任吏部尚書、兵部尚書,封勳國公。

殷士儋:山東省歷城人,明代大臣。嘉靖年間進士,歷檢討、侍讀學士、禮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等職,後入閣拜相,因與其他權臣不和,不久辭職回家。

殷化行:陝西咸陽人,清代大臣。康熙年間武進士,初授守備,後積功授三屯營副將,擢臺灣總兵官,累官至廣東提督。

殷樹柏:浙江省嘉興人,清代畫家。擅長畫卉,法宗陳淳、惲壽平,下筆恬靜,清麗有韻味,尤善小幅,晚年喜寫蔬果,書宗柳公權,用筆挺拔。傳世作品有《冷竹寒泉圖》、《雞鳴圖》、《三秋圖》。

殷世安:江蘇省常熟人,清代畫家,字濟公。工詩,寫墨竹有煙霏雨露之致。殷良弼:江蘇無錫人,近現代林學專家。曾赴日留學。回國後曾任北平(即北京)大學農學院、西北農學院教授。建國後,歷任北京農業大學教授、森林系主任,參與發起組織中國林學會。編有《林產製造學》、《實用伐木運材及工程學》。

歷史上姓殷的最厲害的家族

殷氏作為歷史悠久的姓氏,歷代人材輩出,英賢薈萃。漢代有北地太守殷續,會稽太守殷丹。晉代有豫章太守殷羨,滎陽令殷裒,楊、豫、徐、兗、青五州都督殷浩,荊州刺史殷仲堪,文學家殷仲文。唐代有兵部尚書、鄖國公殷開山,成都諸曹參軍殷盈孫,畫家殷仲容。宋代有殷澄。元代有殷仲溫。明代有殷奎、殷近仁、殷謙等名人、學者。清代有書畫家殷雲樓。近現代則有殷良弼、殷希彭、殷士奇等仁人志士。

歷史上姓殷的名人有哪些?

【殷姓歷史名人】

殷 羨,字洪喬,晉代長平人。其性格耿介正直,當他赴豫章太守之任時,京城許多人託他帶書函於家人,當他走到石頭城時,竟把一百多封書函扔進河中,並說:“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喬不為致書郵”。因此,後世把寄書遺失者,泛稱為“付諸洪喬”或“洪喬之誤”。

殷 浩:字深源,陳郡長平(今河南省西華)人,東晉名臣。識度清遠,好老易,為風流談論者所宗。晉建元初征為建武將軍,後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軍事。因北征失敗,免為庶人。竟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殷 芸:陳郡長平人,南朝梁文學家。官祕書監、司徒左長史,曾奉武帝命作《小說》十卷,時稱《殷芸小說》,已佚。

殷 鈞:陳郡長平人,南朝梁臨川內史,仲堪五世孫。好學有思理,善隸書,為當時楷法。後官至國子祭酒。

殷仲文:陳郡(今河南淮陽)人,東晉文學家,曾官尚書、東陽太守。擅文辭,其詩開始改變東晉玄言詩的風尚,但其玄氣並未盡除。殷仲堪:陳郡人,晉代將領。能清言,善屬文、工書。孝武帝時任都督荊、益、寧三州軍事、荊州刺史,鎮江陵。

殷仲堪:陳郡(今河南淮陽)人,東晉將領,玄學名士。曾為謝玄蔘軍,出守晉陵郡,太元末領黃門郎,據《晉書·卷八四·殷仲堪傳》載:“寵任轉隆。……帝以會稽王非社稷之臣,耀所親信以為藩捍,乃授仲堪都督荊益寧三州軍事、振武將軍、荊州刺史。”

殷仲容:陳郡長平人,唐朝著名書畫家。不害孫,聞禮子(一說令民子),世代皆工書畫。官工部郎中、申州刺史。善畫人物、工寫貌,擅長用墨,淺深濃淡,如兼五彩,為水墨畫之先驅。書法兼篆隸。

殷開山:京兆戶(今陝西省戶縣)人,唐代名臣,名嶠,以字行。隋時為太谷長,入唐後,歷任吏部尚書、兵部尚書,封勳國公。

殷士儋:山東省歷城人,明代大臣。嘉靖年間進士,歷檢討、侍讀學士、禮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等職,後入閣拜相,因與其他權臣不和,不久辭職回家。

殷化行:陝西咸陽人,清代大臣。康熙年間武進士,初授守備,後積功授三屯營副將,擢臺灣總兵官,累官至廣東提督。

殷樹柏:浙江省嘉興人,清代畫家。擅長畫卉,法宗陳淳、惲壽平,下筆恬靜,清麗有韻味,尤善小幅,晚年喜寫蔬果,書宗柳公權,用筆挺拔。傳世作品有《冷竹寒泉圖》、《雞鳴圖》、《三秋圖》。

殷世安:江蘇省常熟人,清代畫家,字濟公。工詩,寫墨竹有煙霏雨露之致。殷良弼:江蘇無錫人,近現代林學專家。曾赴日留學。回國後曾任北平(即北京)大學農學院、西北農學院教授。建國後,歷任北京農業大學教授、森林系主任,參與發起組織中國林學會。編有《林產製造學》、《實用伐木運材及工程學》。

殷希彭:河北省安國人,曾赴日學醫,獲病理學博士學位。1938年參加八路軍,建國後,歷任軍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院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副部長等職,10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從古到今姓殷的最大官是什麼

古代

殷民

殷民為池侯

殷通

殷通,秦代會稽郡守。

殷續

殷續,漢代有北地太守。

殷丹

殷丹,東漢會稽太守。

殷裒

殷裒,晉代滎陽令

殷羨

殷羨,字洪喬,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人。其性格耿介正直,當他赴豫章太守之任時,京城許多人託他帶書函於家人,當他走到石頭城時,竟把一百多封書函扔進河中,並說:“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喬不為致書郵”。因此,後世把寄書遺失者,泛稱為“付諸洪喬”或“洪喬之誤”。

殷融

殷融,字洪遠,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人。生卒年不詳,約晉惠帝永康元年(300年)前後在世。桓彝見而嘆美之。喜歡《易》、《老》之學,善屬文而不善口辯,其兄殷羨之子殷浩每與之談,殷融總談不過殷浩。為司徒左西屬,飲酒善舞,終日嘯詠,不以世事自縛。累遷吏部尚書、太常卿,卒。殷融著有文集十卷,(《隋書》、《唐書經籍志》)傳於世。

殷浩

殷浩,字深源,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人,東晉名臣。識度清遠,好老易,為風流談論者所宗。晉建元初征為建武將軍,後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軍事。因北征失敗,免為庶人。竟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殷芸

殷芸,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人,南朝梁文學家。官祕書監、司徒左長史,曾奉武帝命作《小說》十卷,時稱《殷芸小說》,已佚。

殷鈞

殷鈞,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人,南朝梁臨川內史,仲堪五世孫。好學有思理,善隸書,為當時楷法。後官至國子祭酒。

殷仲文

殷仲文,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人,東晉文學家,曾官尚書、東陽太守。擅文辭,其詩開始改變東晉玄言詩的風尚,但其玄氣並未盡除。

殷仲堪

殷仲堪,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人,東晉將領,玄學名士。曾為謝玄蔘軍,出守晉陵郡,太元末領黃門郎,據《晉書·卷八四·殷仲堪傳》載:“寵任轉隆。……帝以會稽王非社稷之臣,耀所親信以為藩捍,乃授仲堪都督荊益寧三州軍事、振武將軍、荊州刺史。”

殷仲容

殷仲容,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人,唐朝著名書畫家。不害孫,聞禮子(一說令民子),世代皆工書畫。官工部郎中、申州刺史。善畫人物、工寫貌,擅長用墨,淺深濃淡,如兼五彩,為水墨畫之先驅。書法兼篆隸。

殷不害

殷不害(505—589),字長卿,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人,南朝齊豫章王行參軍殷任(《南史》作殷汪)的孫子,南朝梁尚書中兵郎(《南史》作尚書兵部郎)殷高明之子。初仕樑為廷尉,入陳官晉陵太守,後主即位加給事中。少孤家貧,事母養弟,士大夫以篤行稱之。一生善工書、畫。卒年八十五。史書《陳書本傳·南史本傳·歷代名畫記·圖繪寶鑑》對其生平,特別是少時的艱辛生活有記載。

殷不佞

殷不佞(518年—573年),字季卿,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人,殷不害弟,是南朝著名的大孝子。

殷開山

殷開山(?-622年),名嶠,字開山,雍州鄠縣(今陝西戶縣)人,封勳國公。唐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父殷僧首為隋朝祕書丞,隋末為大谷長。李淵自太原兵起,召補大將軍掾,從攻西河為渭北道元帥長史,與劉弘基屯兵故城,破京兆內史衛文升之兵,賜爵陳郡公,遷丞相府掾,從秦王李世民率八總管兵討薛舉戰敗,士卒死者十五六,被除名為民,後又從平薛舉子薛仁杲,恢復爵位。武德六年(622年)在討伐劉黑闥的路上,殷開山病死,李世民臨喪痛哭,贈陝東道大行臺右僕射,諡曰節。貞觀四年(630年),配饗唐高祖廟庭。

殷盈孫

殷盈孫,唐代成都諸曹參軍。

殷維白

殷維白,江蘇人,元代畫家。以擅長畫醜陋人物聞名。

殷士儋

殷士儋,山東歷城人,明代大臣。嘉靖年間進士,歷檢討、侍讀學士、禮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等職,後入閣拜相,因與其他權臣不和,不久辭職回家。

殷奎

殷奎,明代名人、學者。

殷化行

殷化行,陝......餘下全文>>

姓殷的明星有哪些

殷桃

殷志源

中國有多少姓殷的人

當代殷姓的人口已近170萬,為全國第一百一十一位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14%。自宋朝至今1000年間殷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態勢。現今殷姓主要分佈於雲南、江蘇,這兩省約佔全國殷姓人口的44%,其次分佈於安徽、山東、湖北、河北,這四省又集中了20%。殷姓的第一大省為雲南,大約佔全國殷姓人口的31%。全國形成了以西南雲南、東部蘇皖為中心的殷姓聚集區。殷姓分佈很廣,但不均衡。殷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在雲南大部、川黔南部、廣西西部、陝鄂渝交匯地區、蘇皖大部、上海、鄂皖贛交匯地區、甘夏大部、甘肅西部,殷姓在人群中的分佈頻率約為0.21%,中心地區可以達到1.6%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1.8%,該地區居住了大約48%的殷姓人群。在山東大部、皖蘇北部、鄂贛浙中部、湘黔北部、河南東南、重慶南部、廣西中部、川甘大部、青海東南、陝寧南部、遼吉大部、黑龍江中部,殷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大約在0.14%一0.21%之間,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5.6%,該地區居住了大約31%的殷姓人群。

相關問題答案
古代姓殷的著名人物?
姓唐的著名人物?
姓陳的著名人物?
姓馬的著名人物?
歷史上姓洪的著名人物?
姓張的著名人物?
王姓氏的著名人物?
古代姓殷的名人是誰?
徐姓的著名人物名字?
薛姓歷史上的著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