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竺的名人?
竺姓的歷史名人
竺時英(1904.10.16-1934.4.17),浙江省奉化市西圃村人。1911年在當地小學讀書,1916年進縣城文聚高小。1919年考入寧波省立第四師範,1922年考入北京大學政法系。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民主革命時期,1919年,“五·四”運動的浪潮傳到甬城,接受進步思想,和同學們一起走出課堂,抵制洋貨,投入反帝愛國運動。1923年9月寧波第四師範併入四中。在進步教師指導下,和裘古懷等10多名同學,在校內竹洲組織了“飛蛾社”。恪守社旨,按月讀書一冊,集會一次,宣讀自己撰寫的理論文章,交流學習心得。此外還經常聽取由校長經享頤請來的革命前輩,文化名人的報告和講學。大革命時期,1924年在北京大學政法系,求學期間閱讀了李大釗的《史學要論》和馬列著作,開拓了視野。畢業後在浙江定海中學任教,從事革命工作。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積極組織校內學生會,投入罷課示威遊行,抗議帝國主義者屠殺中國人民的暴行。1926年調奉化中學教學,積極組織學生、農民、手工業工人蔘加工農運動。3月參加了在天安門前舉行的“三·一八”示威大會。1927年1月參與組織工農學衝進奉化偽縣府,痛打偽縣長。杭州“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被通緝,先赴漢口後回寧波旅漢公學教書,繼續從事農運工作。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0年2月應聘在鄞縣石矸小學任救。8月去漢口寧波旅漢公學任教。1931年9月回奉化,任孤兒院教導主任,參與組建中共奉化縣特別支部。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發動知識分子成立黨的外圍組織“奉化縣文化促進會”,任會長。準備出版《反正》刊物,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罪行,後遭查封。曾三次組織奉化中學師生罷課,向反動校長進行鍼鋒相對的鬥爭。同年4月25日被叛徒告密遭逮捕,囚禁杭州“浙江陸軍監獄”。屢受酷刑,堅貞不屈,並鼓勵難友為革命準備流血。由於在獄中過著非人的生活,又遭各種刑審逼供,被折磨得體弱多病。1934年4月17日黎明,帶著對來競事業的無限遺憾病逝獄中,時年30歲。 竺清旦(1899.6.5-1935.12),字起元,號照卿,化名包起鳳、竹卿、貞大房、劉曉平等,浙江省奉化縣董村人。出身於一個秀才之家。從小即在父親的教育下讀書寫字,學詩作文。1917年起先後在奉化、鎮海、鄞縣的一些小學當教員或校長。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時期,1924年初任鄞縣五鄉碶鄮溪區區立一校校長時,曾發動數百名群眾與當地豪紳作鬥爭。1925年7月籌建了兩個村的農民協會。1926年3月中共寧波地委改組,被選為中共寧波地委委員兼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4月國民黨寧波市黨部改組,被選為執行委員兼農民部長。負責整個寧波地區農運工作期間,經常深入農村,進行具體的指導。5月去廣州參加毛澤東主持的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8月因寧波缺乏農運幹部,奉命提前返回。11月任江浙區農民運動委員會委員。12月寧紹臺農民協會成立,被選為會長,採取以會代訓和印發資料等辦法,培訓了一批農運骨幹,組建了多支農民自衛軍。1927年2月北伐軍到達寧波,各界人士在小校場集會歡迎。在會上發表演講,以寧紹臺農民協會名義向北伐軍提出了13項要求。3月2日寧波臨時市政府籌委會成立,任委員。深入餘姚庵東鹽場,發動鹽民,組織鹽民協會,被推舉為主任,還成立了鹽民自衛軍,公審了鹽霸高錦泰。至4月寧紹臺地區有組織的農民已達20餘萬人。4月9日寧波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反革命“清黨”事件,遭通緝,被迫出走武漢。6月全國第四次勞動代表大會在漢口召開,作為浙江代表出席大會,被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會議結束後,被留下來擔任短訓班的教員。“七·一五”汪精衛在武漢反革命......餘下全文>>
我姓竹,百家姓裡怎麼找不到?還有,歷史上有姓竹的名人嗎?他們都分佈在哪裡?
一、姓氏源流
竹(Zhú)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姜姓,竹姓與竺姓同源,以國名為氏。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的記載:“孤竹君,姜姓,殷湯封之遼西,令支至伯夷、叔齊,子孫以竹為氏焉,東莞。”相傳商湯時,禹封炎帝的後代墨臺氏在孤竹國(今河北省盧龍縣南),孤竹國國君的二子伯夷、叔齊。他們因都想讓位於兄弟而出外流浪,後侍於周文王,但卻阻攔周朝伐商,後因恥於食亂臣之糧,餓死終南山。他們的“賢”名流傳於世,其後人就有以國名中的竹字為姓,稱為竹氏。因竺和竹同音,漢代有位本叫竹晏的人改為姓竺。
2、出自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姓氏。據《江漢叢談》雲:“夜郎侯生於竹中,以竹為姓。”漢代時,因夜郎侯生於竹中,遂以竹為氏。夜郎之名最早見於司馬遷的《史記·西南夷列傳》:“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班固《前漢書》因之。范曄《後漢書》還增加了特別的材料:“夜郎者,初有女子浣於遁水,有三節大竹流入足間,聞其中有號聲。剖竹視之,得一男兒,歸而養之。及長有才武,自立為夜郎侯,以竹為姓。”這當然只是傳說,但也說明夜郎部族在此之前已經歷史悠久,難以溯其淵源,帶有了神話的色彩。以致在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夜郎侯迎降。天子賜其印綬,後遂殺之。”《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載:“夷獠鹹以竹王為血氣所生,甚重之,求為立後。牂牁太守吳霸以聞,天子乃封其三子為侯。”
竹承構
帶竹意思的古代名人的名字和竹意思的地名,求幫助,謝謝!
《我國以竹命名的地名的分佈及結構特徵》,百度一下這個文章,所有與竹有關的地名都有介紹,我就不上傳了,名人的話竺可楨,竺通竹,所有姓竺的都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