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曆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陰曆是什麼意思

陽曆就是我們所說的號,你的生日12月28號,農曆和陰曆也是一樣的,今年就在11月13日

農曆是什麼意思?

農曆

[解釋]1.中國的一種曆法,是陰陽曆的一種,一般就叫陰曆。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由於平均每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裡設定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便於農事。紀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這種曆法相傳創始於夏代,所以又稱為夏曆。也叫舊曆。

贊助廣告

2.農業上使用的歷書。

即夏曆。(“農曆”一稱流行的原因:由於文化大革命時期極左思潮氾濫,“橫掃四舊”,認為“夏曆”是夏王朝的印記,必須改名;因傳統曆法在農村使用較普遍,故通過報紙改名“農曆”:1968年元旦,全國報紙報頭一夜間將“夏曆”名稱改成了“農曆”。

按:所謂“農曆”,是指它有指導農業生產的意義,但事實上農曆月日與季節變化相差明顯,指導農時的效果並不好,我國古代真正指導農時的是“二十四氣”,它實際是一種特殊的“陽曆” )

農曆的歷月長度是以朔望月為準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彌補,使歷月的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

贊助廣告

農曆固定地把朔的時刻所在日子作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所謂“朔”,從天文學上講,它有一個確定的時刻,也就是月亮黃經和太陽黃經相同的那一瞬間。(太陽和月亮黃經的計算十分繁瑣和複雜,這裡就不予介紹了)

至於定農曆日曆中月份名稱的根據,則是由“中氣”來決定的。即以含“雨水”的月份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為二月;以含“穀雨”的月份為三月;以含“小滿”的月份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為六月;以含“處暑”的月份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為八月;以含“霜降”的月份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為十月;以含“冬至”的月份為十一月;以含“大雪”的月份為十二月。(沒有包含中氣的月份作為上月的閏月)

農曆的歷年長度是以迴歸年為準的,但一個迴歸年比12個朔望月的日數多,而比13個朔望月短,古代天文學家在編制農曆時,為使一個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義,即初一是無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圓月,就以朔望月為主,同時兼顧季節時令,採用十九年七閏的方法:在農曆十九年中,有十二個平年,為一平年十二個月;有七個閏年,每一閏年十三個月。

為什麼採取“十九年七閏”的方法呢? 一個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一個迴歸年有12.368個朔望月,0.368小數部分的漸進分數是1/2 、1/3 、3/8 、4/11 、7/19 、46/125, 即每二年加一個閏月,或每三年加一個閏月,或每八年加三個閏月……經過推算,十九年加七個閏月比較合適。因為十九個迴歸年=6939.6018日,而十九個農曆年(加七個閏月後)共有235個朔望月,等於6939.6910日,這樣二者就差不多了。

七個閏月安插到十九年當中,其安插方法可是有講究的。農曆閏月的安插,自古以來完全是人為的規定,歷代對閏月的安插也不盡相同。秦代以前,曾把閏月放在一年的末尾,叫做“十三月”。漢初把閏月放在九月之後,叫做“後九月”。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閏月分插在一年中的各月。以後又規定“不包含中氣的月份作為前一個月的閏月”,直到現在仍沿用這個規定。

為什麼有的月份會沒有中氣呢? 節氣與節氣或中氣與中氣相隔時間平均是30.4368日(即一回歸年排65.2422日平分12等分),而一個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所以節氣或中氣在農曆的月份中的日期逐月推移遲,到一定時候,......餘下全文>>

舊曆年是什麼意思

農曆Chinese traditional calendar 中國採用的一種傳統曆法這種曆法中安排有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事活動而且主要在廣大農村中使用因此稱為農曆。又名夏曆、舊曆、中歷民間也有稱為陰曆的。它用嚴格的朔望週期來定月又用設定閏月的辦法使年的平均長度與迴歸年相近兼有陰曆月和陽曆年的性質因此在實質上是一種陰陽合曆。農曆把日月合朔(太陽和月亮的黃經相等)的日期作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平均約長29.530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稱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稱月小。月初所在的日期,要根據太陽和月球的位置推算確定而不是機械地安排。農曆以12個月為一年共354或355日與迴歸年相差11日左右所以隔三年要安插一個閏月再過兩年又安插一個閏月平均十九年有七個閏月。如何安插閏月根據和季節、氣候有密切關係的二十四節氣來定。農曆月份的名稱按照“中氣”而定如含“雨水”的月份叫正月含“春分”的月份叫二月等。不含中氣的月份就定為閏月用上個月的月份名稱稱閏某月。用這種辦法置閏月可以使歷月與節氣相差不致過遠。 陰曆lunar calendar 伊斯蘭教國家和地區採用的歷法又稱回曆。它純粹以朔望月為曆法的基本單位奇數的月為30日偶數的月為29日平均每個歷月為29.5日。積12個月為一年共354日。12個朔望月實際上約有354.3671日,為使月初和新年都在蛾眉月出現的那天開始回曆採用置閏的辦法每30年為一週共加11個閏日。在30年迴圈週期中第2、5、7、10、13、16、18、21、24、26、29各年為閏年。閏年在12月底增加一日,共355日。回曆年比公曆年約少11日因之歲首逐年提早約33年迴圈一週。回曆的起始曆元定在穆罕默德從麥加遷到麥地那的一天即儒略曆公元622年7月16日星期五。

農曆、陰曆、陽曆、公曆是啥意思怎麼區分的?

①農曆就是陰曆,陽曆即使指公曆;②以太陽視運動為依據設定的歷法,叫“太陽曆”,簡稱“陽曆”,現在國際上通用的就是這種,由於它來源於西方,是辛亥革命時期才傳到我國的,所以也稱為新曆;今天公曆是4月15日③以月亮的視運動規律為依據設定的歷法,稱為“太陰曆”,簡稱“盯歷”,這是東亞國家沿傳的,今天陰曆是三月十三。

公曆農曆是什麼意思?公曆是不是農曆

陰曆(農曆,舊曆,古歷,夏曆),

陽曆(新曆,國曆,西曆,公曆),

陽曆、陰曆、農曆是什麼意思?

農曆是中國目前與格里曆(即公曆)並行使用的一種曆法,人們習稱“陰曆”,但其實是陰陽曆的一種,即夏曆,並非真正的“陰曆”。  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年年不同)。由於每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採用設定閏月的方法使這幾年的平均日數儘量的接近365.2422日。因1迴歸年為12.368個朔望月,368/1000=46/125,所以在一百二十五年中應設定四十六個閏年,但因為這樣設閏太過複雜,經推算,7/19最接近0.368,故一般的,在19年裡中設定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以利於農業種植等活動。紀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這種曆法相傳創始於夏代,所以又稱為夏曆。也叫舊曆。

人們因為二十四節氣對於農業生產有重要意義,因而常把夏曆稱為“農曆”,但二十四節氣應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而決定,應該屬於太陽曆部分。因此把夏曆稱為農曆是不恰當的。

陽曆在天文學上,指主要按太陽的週年運動來安排的歷法。它的一年有365日左右。陽曆是根據太陽直射點的執行週期而制定的,其平均歷年為一個迴歸年,其歷年有兩種,一種是平年,一種是閏年,閏年和平年僅差一天。

通常所說的陽曆,即格里曆,為現行公曆。基於一年有365.242199174 日,而並非剛剛好的365 日,故每四年有一次閏年,即二月多了第二十九日。經過四年一閏後,已修正為365.25,但仍有誤差,故每一百年就會減一個閏年,即1700,1800,1900年等均沒有閏年,再修正後為365.24。最後每四百年加回一個閏年,即1600年、2000 年、2400年 等均有閏年,最後修正為365.2425。仍有0.0003 誤差,需要約3000年才會出現一天誤差,所以已經很準確了。

太陽曆又稱為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太陽曆的歷年近似等於迴歸年,一年12個月,這個“月”,實際上與朔望月無關。陽曆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較好地符合,根據陽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但在每個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兩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曆就是一種陽曆,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閏,每滿百年少閏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閏,即每四百年中有97個閏年。公曆的歷年平均長度與迴歸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積3300年才差一日。

目前世界通行的公曆,是人們最熟悉的一種陽曆。這部曆法浸透了人類幾千年間所創造的文明,是古羅馬人向埃及人學得,並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和基督教的興起而傳播於世界各地。 陰曆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1]週期來安排的歷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週(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執行超過一週)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曆法。在農業氣象學中,陰曆俗稱農曆、殷歷、古歷、舊曆,是指中國傳統上使用的夏曆。而在天文學中認為夏曆實際上是一種陰陽曆。

以太陽視運動為依據設定的歷法,叫“太陽曆”,簡稱“陽曆”;月亮為“太陰”,以月亮的視運動規律為依據設定的歷法,稱為“太陰曆”,簡稱“陰曆”。

陰曆定月的依據是月亮的運動規律:月球執行的軌道,名曰白道,白道與黃道同為天體上之兩大圓,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繞地球一週,出沒於黃道者兩次,歷二十七日七小時四十三分十一秒半,為月球公轉一週所需的時間,謂之“恆星月”。唯當月球繞地球之時,地球因公轉而位置亦有變動,計......餘下全文>>

農曆是陽曆還是陰曆?

中國的一種曆法,是陰陽曆的一種,一般就叫陰曆。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由於平均每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裡設定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便於農事。紀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這種曆法相傳創始於夏代,所以又稱為夏曆。也叫舊曆。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15163.html

什麼是農曆

農曆就是我們中國傳統的日曆,它與公曆是另外一種年曆,比如今天是2016年的4月2日,這個是公曆,也有的地方叫洋歷,就是洋人那邊傳過來的,比如我們說的二十四節氣都是我們農曆裡面的內容,那今天農曆是多少?上網查一下今天是農曆的2月25 還有十二生肖也是屬於農曆的,今年是猴年

陰曆和陽曆是什麼意思

農曆和公曆

陰曆是什麼意思?

陰曆(陰曆)

[yīn lì]

相關:

yin拼音開頭的詞語li拼音開頭的詞語

漢武帝 太初 年間, 落下閎 鄧平 等創制的《太初曆》,又稱“八十一分律歷”,它將一日分為81分,為便於從《四分曆》過渡到《太初曆》,而又使之更接近於實際天象,他們在推算時,採用“先借半日”的辦法,先借者謂之“陽曆”,不借者謂之“陰曆”,形成大小月相間之格局。

《漢書·律曆志上》:“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先藉半日,名曰陽曆;不藉,名曰陰曆。”

我國舊時通用的歷法,也就是農曆。實際上是陰陽曆的一種。

魯迅 《書信集·致母親》:“陰曆年關,恐怕是更不容易過的。”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在 北平 陰曆九月梢尾的早晚,人們已經需要加上棉絨的寒衣。”

陰曆(陰曆)造句

曼珠沙華,意思是,開在天界之花。它盛開在陰曆七月,長於夏日,卻在秋天結花,又因春、秋分時節交替稱為“彼岸”,故又名彼岸花,又叫做天涯花,舍子花。

按陰曆的說法,每年都是十二屬相中的一個“生肖年”。

按陰曆的說法,每年十二屬相中的“生肖年”。

一年一度的陽曆或陰曆除夕之夜,江蘇各地的著名梵剎裡傳遞出穿透古今的108響鐘聲,浸透著詩的韻律,宣示新一年伊始。

在1895年陰曆8月的乙未事變中,為清除親俄勢力,在日本駐朝公使的策劃下,日本浪人襲擊景福宮,殘忍殺害了高宗的明成王后閔妃。

他要她,堂堂正正在這個世界上生存,驕傲地生存著。一月十日的十一時三十五分,才是她存在心跳的第一分鐘。他要她,不必在每年過生日的時候,屈辱地想象著自己在陰曆十二月二十八日,是怎樣在凌晨,被拋棄。書海滄生

阿在對神聖的齋月的第一天在雅加達獨立清真寺祈禱的穆斯林婦女在2009年8月22日或拉馬丹1,1430年在Hirih陰曆。

由此可見,二十四節氣和陰曆月沒有任何聯絡,完全是“自成體系”的,屬於中國傳統曆法陰陽曆中的陽曆部分。

祭天一般在陰曆九月間進行,祭品是膘肥體壯、毛色純正、四肢完好、頭上有尖角的公黃牛,所以又稱祭天牛。

回,丁祭佾舞備,銅鏡雲鬢美。每年的春秋仲月都有兩次丁祭。,每春秋丁祭,附近諸生舉行。有一種稱為武丁祭式的儀式。以後則只用於宮廷雅樂和丁祭音樂。每歲丁祭後,命縣官躬詣。春秋丁祭時,各房各支均有代表參祭。故舞譜命為丁祭譜。依制建有孔廟,每春秋丁祭,附近諸生舉行。每年陰曆二月、八月第一個丁日祭祀孔子,稱丁祭。

相關問題答案
舊曆是什麼意思?
農曆和舊曆是什麼意思?
舊曆和新曆是什麼意思?
夢到買舊車是什麼意思?
陰曆是什麼意思?
公曆和農曆是什麼意思?
農曆是什麼意思?
夢見買舊床是什麼意思?
夢見換舊車是什麼意思?
農曆和陰曆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