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文化特色?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2日

羌族文化有什麼特點

住房建築

羌族以其獨特而精湛的建築藝術著稱於世。其中以碉樓、石砌莊房、索橋和棧道最為有名。碉樓:用石塊、石片以稠米漿制的膠泥黏合砌成。通常有四角、六角、八角幾種形式。可達十三四層,高至十餘丈,經久不損。從功能上分,有用於警戒的“哨碉”和用於實戰防禦的“戰碉”。至今阿壩州理縣桃坪羌寨還保留三座石砌的碉樓。莊房:這是羌族人對自己住房的稱呼。呈方形,一般人家都是五層樓高。第一層用於養家畜;第二層是“咪達屋”和居室,“眯達屋”就是羌家火塘,相當於漢族的廳堂,火塘上方為供祀;第三層是儲藏“豬鏢”臘肉的地方;第四層是堆放糧食、雜品的貯藏室;第五層是一個小平臺和祭臺,叫“若基格”,是供奉“阿爸木比塔”(白石神)和朝拜神靈的地方。屋頂是晒壩,用來晒糧食,同時也可供小孩玩耍。其中最古老、最神祕、最具羌族特色的是理縣桃坪羌寨,被喻為是“神祕的東方古堡”。

贊助廣告

匠心獨雲的羌寨與碉樓建築

羌寨多建於高半山上,由幾戶到一二百戶聚寨而居。寨中一般都建有碉樓。羌寨碉樓有古老的歷史,2000年前的《後漢書•西南夷傳》描述的冉駹人“依山居止,壘石為室,高者十餘丈”的所謂“邛籠”即今羌語碉樓之意。

羌族山寨選址考究,幾乎都在高半山地勢險要地帶,向陽背風,地基堅固,不受山洪危害,砍柴取水方便,離耕地近的地方集中建房。每一座房屋院落都在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平地的前提下,結合地形變化的特點,沿著等高線佈局,分臺築室,成長條形排列。房與房、戶與戶緊密相連,縱橫交錯的巷道作為全寨的交通之用和與各家各戶的大門緊密相連。巷道一般很狹窄,有的1—2米寬,有的只能容二人擦身而過。整個羌寨環環相扣,渾然一體。較大的羌寨,包括碉樓建築,猶如一處結構嚴謹、構造複雜的古城堡。

贊助廣告

房屋建築材料大都是就地取材,與環境條件有密切關係。羌鋒、羊龍山寨,以塊石、片石加黃泥砌成。蘿蔔寨、布瓦山寨以黃泥夯築或二者兼用構成。

住房一般為二層或三層平頂房,整體成梯形,後牆和房屋上部高於前半部。下層圈養牲畜,通院門,中層住人,頂層作堆放穀物等用,上層房背小樓頂供白石神。居住安排方式是人在牲畜之上,神在人之上的習俗信仰。

羌寨供水可以流遍全寨,有向每家供水的水道。進水口建在寨子最高處,引渠水或泉水,水口處如都江堰水利工程一般利用水的天然衝力自然分水。水道一般在巷道旁修,渠道下用石板蓋起水渠盤繞流過全寨。渠上不少地方開有天窗,為各家取水、洗滌之處,羌鋒、桃坪羌寨最為典型。這種取水方式構思巧妙科學,研究水利的專家慨嘆為羌族水文化。

服飾

建國前,羌族衣著以“麻布衫”和“毪衫”為普遍。用自產的大麻(俗稱火麻)剝皮紡成線,再織成布,用木灰加水煮,加以漂白。“毪衫”是用牛、羊毛紡成細線,織成毪布縫製而成。此外,還有皮褂,用牛、羊皮或狩獵的岩羊、盤羊、山驢等皮縫製而成,短而無袖,套在麻布衫上,經久耐用,美觀大方,男女老少均穿。

羌族男子喜歡包青色或白色的頭帕,穿自制的長過膝的白色麻布或陰丹藍布長衫,外套一件羊皮襖,腰束挑花織帶。在臨近松潘、黑水一帶的男子還喜歡留長髮,纏成絲線編成辮子饒成髮髻於腦後。羌族婦女喜歡纏青色或白色的頭帕,衣服一般都有花邊,衣領上鑲有一排銀飾圖案,腰繫繡花帶,足穿鉤尖繡花鞋,喜歡帶特大的耳環和圈子、氈子、銀牌等飾物。最著名的是巧奪天工的“刺繡”,已成為九環線上的一朵奇葩。

隨著時代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羌族服飾也發生了許多變化。但獨具民族特色的云云鞋、繡花鞋、尖尖鞋、繡花圈腰以及傳統皮褂等至今仍常見。

飲食習俗:

羌族也喜歡喝自己釀成的咂酒,最有特色的是熏製的“臘豬膘”,也是......餘下全文>>

羌族的文化介紹

北川羌民崇拜神靈。所信仰的神共有30餘種,大致可分為四類;一是自然界諸神,即太陽神、山神、樹神、地神、火神、羊神和其他牲畜神等;二是家神,即角角神(歷代祖先),有的地方還有媳婦神(主持家務勞動、照料父母有功者);三是勞動工藝神,如柱柱神(房屋建築神)、石匠神、石匠妻子神(輔助石匠砌屋有功)、鐵匠神、木匠神等;四是地方神(社神),在一些村寨有自己的寨神,有的是狗,有的是羊。諸神中天神和太陽神最崇高,是主宰萬物、保護人畜、給人類以光明和溫暖的神,舊時早晨和臨近黃昏時,羌民都要燒香和燒柏枝祭祀。山神、樹神、羊神亦備受崇拜。山神保平安,每年必須舉行隆重的祭山儀式;樹神(又稱生命神)能遮蓋神體,保護人入森林的安全,羌民對神林、神樹嚴加保護,且要按期祭祀。我縣青片鄉上五村的神林,太洪、白坭、都壩、貫嶺等鄉境內的神樹,至今挺拔鬱茂,受到羌民的敬仰。

羌族尚白,"以白為善",崇拜白石(乳白色的石英石、羌語稱"阿渥爾")。因而,所信仰的諸神,除火神以鍋莊(火塘)為標誌,樹神以神林、神樹為代表,羊神以兩羊角為象徵外,其餘均以白石為象徵。白石所代表的神靈以供奉的地點相區別,如供在小塔和房頂上的白石為天神、太陽神,供在山上的白石為山神,供在正房屋角的白石為家神等。舊時羌人走親訪友時,常將白石作為最珍貴的禮物相贈。

羌族執行人神交往的是端公,羌語稱為"許"、"釋比",或尊稱為"阿巴許",都壩河流域的羌人又稱其為"著"。只限男性充任,不脫離農業生產。分為上壇、中壇和下壇。上壇與神打交道(神事),不殺牲,主持祭神儀式;中壇與人打交道(人事);下壇與鬼怪精靈打交道(鬼事),除害、招魂、送鬼,自己動手殺牲。使用的法器有猴皮帽、猴頭、羊皮鼓、神棍、師刀、令牌、銅鑼、銅鏡、銅印、羊角卦、獸齒卦等,均被視為極神聖的物品,尤以猴皮帽、猴頭最為貴重,不許人亂摸亂動。

羌族端公的巫術,除經、咒外,還有預卜(羊髀卜、白狗卜、雞蛋卜)、送鬼(送茅人)、踩紅鍋(踩燒紅的鐵鍋)、舔鏵頭(舔燒紅的鐵鏵)、吐油火(喝燒燙的菜油吐火)、炭火洗臉等。羌族端公大都具有一定的歷史知識和社會經驗,是羌族文化的傳承人,在群眾中有較高的威望。大凡祭山還願、招魂驅鬼、治病禳災、卜葬送親均由其操作。

羌族文化源遠流長

遠古時代,北川境內的羌族人戈基人,與從西北大草原南遷來的党項羌人,實現了大融合,成為今日羌族之先民,古羌人勤勞智慧、驍勇善戰、能歌善舞,成為了羌族在人類民族歷史上光輝的一頁。

北川古羌人的民居大多以"眾皆依山居止"、"壘石為室",其住房就地取材,以片石青石板砌成,謂之"碉房",兼有居住和防禦之功能,近、現代,漸改為木質結構為主,其中吊腳樓最富有特色。

羌民族傳統服裝的基本色調以蔚藍色、青色和白色為主,男女均著過膝蓋長衫、腰帶、衣領、衣袖、褲腳邊都有挑花刺繡圖案。其飲食以本地所產玉米、蕎麥、青稞、小麥、洋芋等雜糧為食,喜飲咂酒,民間膳食和風味小吃,堪稱一絕。

羌人能歌善舞,演唱的民歌有情歌、苦歌、喜慶歌、喪歌、酒歌和山歌等,羌族舞蹈以"沙朗"最為流行,羌人以農曆十月初一為新年,即羌歷年,是羌族最隆重的節日,多在豐收時節舉行祭山會,以宰羊祭山,祈求佑護。羌笛、口弦、、羊皮鼓、嗩吶等是羌族喜慶時常用的樂器。羌民最信奉的神靈有30餘種,諸多神靈皆以白石為象徵,同時對大禹敬若神明。...餘下全文>>

羌族的民風民俗

春節舞龍、舞獅

春節舞龍、舞獅,在惠州的歷史已十分悠久。自古以來,從正月初一至正月半(即正月十五),龍隊、獅班穿街過巷,天天熱鬧非凡,頗有惠州的地方特色。

傳統的舞龍、舞獅活動由民間自發組成,多為一街一龍,武班、鄉村舞獅。

民間的舞龍具有典型的廣東風格。所舞的龍自己扎造。龍頭主骨架由竹料紮成,外表糊紙上漆,彩布作龍身,整條龍長達13丈,約合42米。舞龍時,最前面由日月牌、匾額、宮燈、扮色隊(化裝成歷代的民間故事人物),鰲魚、鳳、獅、雜水(由人扮裝的魚蝦蟹蚌等)在前面引路,最後才是活靈活現的龍。一路鼓樂不斷, 一路鼓樂不斷,人數從多,浩浩蕩蕩,穿街過巷,滿城轟動。龍過之處,不時有長者帶子、孫在龍的肚子下鑽來鑽去,謂“鑽龍架”, 意思是望子成龍,舞龍時的“鑽龍架”、“獵龍公”、“派龍貼”等民俗,頗有的地方特色。

民間的舞獅活動與舞龍有相同的特點。把獅紮好後,償到元妙觀“開眼”,並進行“搶青”活動。新春的第一天清晨,各路獅隊由師爺攜匣領路,獅子、鑼鼓鑔鈸、手持各種冷兵器的武術隊伍依序表演,所到之處,店家、住戶鞭炮相迎,並封紅包,熱熱鬧鬧,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才告一段落。

端午節龍舟競渡

端午節,民間稱之為“五月節”。賽龍舟,惠州民間稱之為“扒龍船五月節”。節,扒龍船,龍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一至初六,都舉行傳統的賽龍舟活動,歷經千年,常盛不衰。

每年農曆“五月節”,多為河水漲滿,“龍舟水”使各街(村)的龍船隊興趣倍增。以往的五月節,在東江河畔,完成了賽前儀式的龍船隊沿江分批舉行龍舟賽。參賽龍舟先是順水而下,而後逆水而上,最後衝刺決出輸贏。獎品多為花江(用竹串吊整幅衣布,上面貼滿紙巾),設獎者也多為地方的殷商巨賈。得者把“花江”插在船頭,沿江而上,以為榮耀。

中秋賞月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

民間過中秋節僅次於春節的一個大型歡慶節日。

為了能過好中秋節,民間從節羊一個月就著手節日的籌備,購買月光餅(一種用白糯米粉加白糖做成的白餅),風粟、菱角、表欖、紅柿、芋頭、柚子、花生等吃物,當然,每家必不可少的是月餅和燈籠。

中秋節當天,遠出他鄉的人們各自回到家中最長者的家吃團圓飯,向家人講述自己今年以來所做的事和下一步的目標,長年當家的人則多講一些好話(激勵的話)。當月光初升時,閤家一起開月餅、點燈籠,開始一年一度的賞月。

隨著時代的發展,民間的賞月活動正在由庭走公共場所。目前,已具規模的有平湖賞月和湯泉賞月兩個場所。

重陽節登高、放風箏

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節。民間重陽節有登高和放風箏的習俗。

據民間傳說,重陽節登高能給登高者帶來好運,連續三年登高則能時來運轉。從鍛鍊身體的意義上來盾,重陽節登高確實有其獨到的益處。重陽節時值初秋,秋高所爽,此時登高,身心收益非平時可比,既能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到高山這巔,舉目遠眺,山河秀色盡收眼底,令人精神振奮,心情舒暢。

現在,每年重陽節登高最為壯觀的是羅浮山、九龍峰、象頭山,市區的高榜山、豐山等,尤其是位於博羅的羅浮山,每年重陽節前夜(農曆九月初八)十多萬來自本市各縣和東莞、增城、廣州、深圳的登高者陸續登上羅浮山的頂峰飛去頂,通宵等待日出的人們在山頂圍坐,互相祝福。日出時,煙花、炮竹響徹去霄,與初升的太陽交融在一起,頗為壯觀,據有關部門統計,近年到羅浮山登高的人數每年都有十多萬最多時有三十多萬,使羅浮山重陽登高成為嶺南重陽節的盛事.

重陽節放紙鷂則是較為獨特的習俗。民謠中唱道:九月九,是重陽;放紙鷂,線愛長。按我國傳統習慣,放風箏一般多在清時時候。由於氣候......餘下全文>>

羌族民族性格特徵及風俗

羌族是我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最早是河煌地區的牧羊民族,以後向東向南遷徙,是華夏族的主要族源之一, 也是古代蜀族和今天藏族、彝族的主要族源。它們大部分融合到漢族和其它少數民族之中,只有在四川的岷山 地區保留了全國唯—一塊羌族聚居區,這包括阿壩州的茂縣、汶川、理縣、黑水、松潘,以及綿陽市的北川縣 。其中以茂縣羌族集中聚居最多,佔全部羌族人口總數的60%。

羌族具有獨特的物質文化成果和民族風情,綿延幾千年而不間斷,被稱為中國各民族演化史上的一個“活化石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至今仍存的碉樓、棧道和溜索等建築形式。碉樓在羌語裡叫做“邛籠”,“皆依山居止 ,壘石為室,高者至十餘丈”,著名的有茂縣黑虎鄉的群碉、明嘉靖年間修築的桃坪碉。棧道在羌族地區的特 色是險峻,茂縣較場一帶的棧道遺蹟,傳為是蜀人的祖先蠶叢氏的遺作。溜索古稱“窄”,是用於渡河的竹 索 ,羌族中心區茂縣古有“繩州”的設定,其名稱即來源於古羌的繩橋。 現存的歷史文物中,以橫架於滔滔服江 之上、長達100多公尺的茂縣石鼓 “鴛鴦溜”最為著名。

羌族地區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這裡有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物, 有蠶叢和大禹的遺蹟。“禹興於西羌”, 汶川刳兒坪和茂縣石鼓鄉(原名石紐鄉)以及北川的石紐,都有大禹誕生的紀念地。茂縣縣城名“鳳儀鎮”, 也是源於歌頌大禹的“鳳凰來儀”的古語。在茂縣維城鄉有蜀漢大將姜維修築“維城”的遺說。疊溪本為古蠶 叢重鎮,因地震而變成今日風光秀麗的地震湖。

羌族的民俗亦很有特色,至今保留著白石崇拜習俗,戶戶羌寨莊房都供奉白石。羌笛傳自遠古,各種歌舞歡快 多情,羌族服飾有獨特的魅力。其民族著名節日有羌歷年、祭山會、牛王會,娛樂活動有跳莎朗舞、爬天杆、 射獸饃、放索套。其它如挑花刺繡、云云娃、喝咂酒等,都可令人享受羌族文化的獨特風情。羌族地區盛產花 椒,“茂椒”至今仍是烹好川菜的重要調味品。

請問羌族為什麼分南羌和西羌,它們的區別是什麼,有什麼特色文化產品

羌族歷史:wapiknow.baidu.com/question/13895603

羌族文化產品:blog.sina.cn/...a.html

桃坪羌寨的文化特色

是桃坪羌寨的主要特色。到桃坪羌寨不看羌族歌舞,你會覺得非常遺憾。羌族人民能歌善舞已有兩千多年曆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他們以歌聲伴隨自己的勞動,用舞蹈表現自己的生活,逐漸形成了熱情奔放的藝術風格。羌族歌舞中,有表現勞動生活的;有表現愛情的;還有表現祭祀活動或驅除鬼神的。羌族歌舞形式多樣,有獨唱的、有對唱的、還有集體對歌的,比如改盤歌、花兒納吉等等。羌族沙朗舞(即類似藏族鍋莊,而比其更靈動美觀的羌族舞蹈)是最為活躍、奔放的藝術形式,男女老幼均可參與。幾十個人、上百個人高歌勁舞,氣氛非常熱烈。皮鼓舞原來是羌族巫師祭神才跳的,後來也逐漸演化為風格粗獷的羌族舞蹈,成為羌族舞蹈中的一支絢麗的奇芭。每逢過年過節或者村裡有人舉行婚禮,全村人都要聚在一起,燃起熊熊的篝火,喝著醇香的咂酒,唱山歌,跳鍋莊,有時鬧到通宵達旦。在桃坪羌寨旅遊,你可盡興地觀賞羌家歌舞,也可以參加篝火晚會,在吃完烤羊肉,喝了青稞酒以後,在熊熊篝火的輝映下,跟著羌家姑娘小夥翩翩起舞,從中領略古羌文化的精深內涵。

阿壩州理縣羌族文化特色

最具羌民族特色的物質民俗——碉樓和桃坪羌寨獨一無二的“地下水網”系統、羌族“千年木鎖”的製作技藝。

獨具理縣特色的羌族非物質文化膽產展示(羌族多聲部古歌、嗩吶吹奏、口弦表演、羌笛表演、釋比祭典表演、羊皮鼓舞表演)

。針對目前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面臨的難題,如一些依靠口傳身授方式加以承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不斷消失;許多傳統技藝瀕臨消亡。法律法規建設的步伐不能及時跟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需要,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還缺乏相關地方性法律法規的保護;羌族地區宣傳力度不大,羌族民眾對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缺乏正確的認識,保護意識淡薄等,今後在實施保護羌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時,要逐步確立羌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使羌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繼承和發展下去,讓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種鮮活的文化,在當代仍然散發其獨特的光彩和魅力。

介紹羌族的風俗習慣

羌族現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其餘散居在汶川、理縣、黑水、松潘等地。人口19.82萬多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羌族自稱“爾瑪”,意為“本地人”。其族源可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左羌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關於羌人的記載,他們主要活動在中國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區。秦漢以來,古代羌人中的冉、(馬+龍)部落居住在今川西北一帶。唐時,一部分羌人同化於藏族,另一部分同化於漢族。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來的一支。

羌族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但有自已的語言。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分南北兩大方言。

羌族居住的山區產有世界上稀有的熊貓、飛狐、金絲猴等。這個古老的民族現主要經營農業。工業從無到有,已興建起製革、造紙、木材、水泥、化肥等工業。刺繡、挑花、編織是羌族人民的傳統工藝。

1955年和1956年,茂汶縣通過和平協商的方式完成了民主改革,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1958年7月7日建立了茂汶羌族自治縣。

羌族的禁忌有:婦女分娩時在門外掛枷單或背兜,忌外人入內,家有病人時在門上掛紅紙條,忌外人來訪;不能跨火塘或用腳踩三角架,也不能在三腳架上烘烤鞋襪衣物;忌坐門檻和樓梯;飯後不把筷子橫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杯。

日常食俗 羌族民間大都一日兩餐,即吃早飯後出去勞動,要帶上饃饃(玉米麵饃),中午就在地裡吃,稱為“打尖”。下午收工回家吃晚餐。主食大都離不開面蒸蒸。經常食用的面蒸蒸是將玉米粉放在甑子內蒸成顆粒狀,即可當飯食用,有時將洗淨的大米拌到玉米粉裡,或將玉米粉拌到大米中蒸,稱為“金裹銀”或“銀裹金”。用小麥粉和玉米粉混合做成饃放入火塘上烤熟,也是羌族日常主要食品之一。許多地區的羌族還喜食用玉米粉加推豆花的連(米+查)漿水發酵,蒸成豆泡子饃饃,或將嫩玉米磨碎做成的水粑饃饃。用麥面片加肉片煮熟稱為“燴麵”;沸水加玉米粉煮成糊狀,稱為“麵湯”,繼續加玉米粉攪稠,以筷子可拈起為度,稱為“攪團”,都是常吃的主食。在食用攪團時,要同時吃用白菜、圓根(蕪菁)泡成的酸菜作的酸菜湯,能開胃。常用玉米、小麥、豆類先炒熟,再磨製成炒麵,一般多在旅行或放牧時食用。在食用馬鈴薯時,羌族民間喜將馬鈴薯整個煮熟,然後去皮,再舂成泥狀,做成餈粑,稱為洋芋餈粑,用油煎或炸後,拌蜂蜜吃。也可用洋芋餈粑切片加酸菜、肉片煮湯吃。

因吃鮮菜的時間只有幾個月,常年多食用白菜、蘿蔔葉子泡的酸菜,以及青菜做成的醃菜。肉食以牛、羊、豬、雞肉為主,兼食魚和狩獵獸肉。散居在山區的羌族一般不常食新鮮豬肉,都是將豬宰殺後去毛,剖成兩半或切成幾大塊,吊在房樑上燻烤製成“豬膘”,存放時間一般為一年,食用時一是與蔬菜同煮,熟後撈起豬膘,切成長方形大片盛入碗中即可食用;二是將生醃豬膘切成小塊同菜一起炒,作用是以豬膘代油,還要加些花椒和辣椒提味。在宰殺年豬時,羌族喜將豬血等充填到豬大腸內,煮熟後稱為血腸。血腸也是宴客吃酒時的一種上餚。有的還將豬血與蕎麥和在一起做成血饃饃食用。羌族還常把新鮮的豬肉放在新宰的豬肚子里加鹽、花椒等紮緊、風乾,作成“瓤肚”久存不壞。

羌族一般飲用的酒稱為咂酒,茂縣羌語稱“日麥希”,意為羌人酒。咂酒的製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麴,封入壇內,發酵7—8天后即可飲用。羌族飲咂酒,不用酒具,而是將酒罈開封,用一根細竹管咂吸,咂飲時以長幼為序,輪流咂飲,並不斷地注入涼開水,直到味淡為止。

羌族日常灶具很有特點,常在火塘上支起一個鐵三足,做飯時將鐵鍋放在上面加熱,或烤制食品,考究的鐵三足還要在上面鑲制銀飾。

節日、禮祭食俗 每逢節日、婚喪、祭祀、聚會、待客或......餘下全文>>

羌族有什麼習俗?

羌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操這種語言的羌族居民自稱“日麥(四川話發音mei,入聲)”、“麥”、“爾咩”、“爾瑪”、“瑪”,這些都是同一名稱在不同地區的語音變化,使用羌語的人口約有12萬。羌語分佈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理縣、松潘、黑水,此外還有極少部分分佈在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西北部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縣。

經過調查研究證實,羌語可分為南北兩大方言。兩大方言分歧的主要特點是,南部方言大都有聲調,聲調有區別詞義和形態的作用,北部方言沒有聲調,但有較為豐富的複子音韻尾。兩種方言的基本詞彙是相同的,雖然這些詞在讀音上有些差異,但有嚴格的語音對應規律。北部方言的語法表現形式比較複雜,用形態手段來表達語法規律的情況比南部方言多。北部方言內部差別較小,南部方言內部差別較大。北部方言區靠近藏區,使用藏語藉詞和反映牧區生活的詞較多,南部方言區靠近漢區,使用漢語藉詞和反映農區生活的詞較多,並且還可以有和漢語相同的語序出現在口語中。北部方言有鎮平、曲谷、回龍、黑虎、渭門、維古、茨木林、麻窩、蘆花等9種土語;南部方言有雁門、龍溪、綿篪、蒲溪、木卡、桃坪等6種土語。

北部方言主要分佈在茂縣北部的赤不蘇區、較場區、中部的沙壩區、黑虎鄉、永和鄉,黑水縣的大部分地區,松潘縣的鎮江區、熱務區,以及北川羌族自治縣的部分地區。20世紀80年代,操北部方言的人口約有9萬。其特點是,大多數地區有顫音,複子音比較豐富,單母音都分長短、捲舌與不捲舌,有豐富的子音韻尾、帶子音韻尾的韻母也比較多,有重音,沒有聲調,輕重音在構詞、構形等方面都有區別意義的作用,在構詞或構形中有許多語音變化現象,如子音的弱化、換位、交替,母音的和諧、脫落、增加等。北部方言代詞沒有“格”的語法範疇,指示代詞只能單獨做句子成分,動詞有人稱、數、時間、態、體、式的語法範疇。

南部方言主要分佈在理縣通化區、薛城區、汶川的威州區、綿篪區。20世紀80年代,操南部方言的人口約有33000人。南部方言的特點是,沒有顫音[r],大多數讀作[dz]或[l],複子音較少,北部方言的複子音在南部方言中大都讀成單子音,有聲調,起區別詞義和形態的作用,沒有重音。南部方言內部各地詞彙差異較大,與北部方言相比,同源詞所佔比例少。

現在,南部方言地區通用羌漢兩種語言,在公路沿線,除了老年人、壯年人還能說羌語外,青少年中會講羌語的丹來越少。北部方言地區和偏僻山區,羌語還廣泛使用。 羌族釀酒的歷史也非常悠久,原因之一是古羌人的一支首先從事農業。原因之二是,“禹興於西羌”,而我國釀酒先聖儀狄是禹之臣,杜康是禹的後裔。羌族男人皆有海量,所以雖喜豪飲,但卻很少爛醉滋事。獨特的飲酒方式是喝咂酒。酒以青稞、大麥、玉米釀成,封於壇中,飲時啟封,注入開水,插上竹管,眾人輪流吸吮,因而稱之為喝“咂酒”。邊飲邊加清水,直至味淡。飲時先由在場的最年長者講說四言八句合轍押韻的吉利話,作為“祝酒詞”,然後按年齡長幼依次輪咂。平輩們在一起飲咂酒,可以每人插一長竹管於壇中,同時飲用。有詩為證:“萬顆明珠一罈收,王侯將相盡低頭。雙手抱定朝天柱,吸得黃河水倒流。”

羌族民間還有“重陽酒”、“玉麥蒸蒸酒”。孩子和婦女們常飲加了蜂蜜的甜酒。

羌族的建築特色是什麼?

羌族建築,就近取材,利用附近山上的土、石等資源,先在選擇好的地面上掘成方形的深一米至兩米左右的溝,在溝內選用大塊的石片砌成基腳。寬約三尺,再用調好的黃泥作漿,膠合片石。石牆自下而上逐漸見薄,逐層收小,石牆重心略偏向室內,形成向心力,相互擠壓而得以牢固、安定。屋頂結構層次由下至上分別是主樑、掾子、劈材層、竹杆、黃刺。棕耙,頗具民族特色。這些堅韌古樸的建築不繪圖、不弔墨、不劃線,結構勻稱,稜角突兀,雄偉堅固,精巧別緻,全用眼力砌石壘木,把整個山寨一氣呵成連成一體,沒有單門獨戶的房子是世界建築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大奇觀,令人歎為觀止,吸引了絡繹不絕的海內外遊客前來觀光、考察。世界上大多數古堡都是傳統的設東南西北城門或出口的建築程式,而桃坪羌寨一反傳統古城設東、西、南、北四門的建築形式,築成了以高碉為中心的放射狀8個出入口。而8個出入口又以13個甬道織成四通八達的路網。寨內人進出自如,而外來人卻如入八陣迷宮,非本寨人指引,不可通行。寨內的地底下,挖掘了眾多的引水暗渠,上蓋石板和土,一定距離間,留有活動石板,揭開即可取水。這些水渠方便、保密,在寨內編織成流經每棟碉樓的水網,為戰時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間。桃坪神奇的路網、水網、房頂,組成了羌寨內地上、地下、空中三種立體交叉的道路網路和防禦系統,這也是桃坪羌寨建築的奇特之處。

相關問題答案
羌族文化特色?
黎族文化特色?
藏族文化特色?
瑤族文化特色?
民族文化特色?
廣東文化特色?
羌族建築特色?
南京的文化特色?
壯族文化及其特點?
黎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