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節氣的諺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有關" 秋處露秋寒霜降"圍繞其中一個節氣,寫有關的諺語

霜降

寒露無青稻,霜降一齊倒。

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

霜降不割禾,一天少一籮”,

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

寒露霜降節,緊風就是雪”

霜降鰻魚白露蟹”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嚴;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天的六個節氣相關的諺語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頭,春播備耕早動手,一年之計在於春,農業生產創高優。

雨水:雨水春雨貴如油,頂凌耙耘防墒流,多積肥料多打糧,精選良種奪豐收。

贊助廣告

驚蟄:驚蟄天暖地氣開,冬眠蟄蟲甦醒來,冬麥鎮壓來保墒,耕地耙耘種春麥。

春分:春分風多雨水少,土地解凍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麥返青把水澆。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種瓜點豆好時辰,植樹造林種甜菜,水稻育秧選好種。

穀雨:穀雨浮斷霜未斷,雜糧播種莫遲延,家燕歸來淌頭水,苗圃枝接耕果園。

節氣諺語?

春諺: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烏雲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烏雲近日)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無水過田岸。(三月水少不夠灌溉)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無。(夏天早來,卻因涸早,晚冬收穫減少。)

贊助廣告

閃爍的星光,星下風會狂。(星光閃爍,夜雖晴,有大風。)

雷打蟄,雨天陰天四九日。(驚蟄日鳴雷,雨或陰的天氣會有四九日之久)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亂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時寒時熱。)

透早東南黑,午前風甲雨。(東南邊有烏雲)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愛忌清明。(須防清明時節會下綿綿雨)

三日風,三日霜,三日以內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無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風,夏天刮北風,可能大旱。)

正月寒死豬,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氣都很冷。)

夏諺:

立夏小滿雨水相趕。(梅雨季節雨水多。)

雲勢若魚鱗,來朝風不輕。(鱗雲重疊,翌朝必起大風。)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霧濃必大旱,夏則大雨。)

四一落雨空歡喜,四二落雨有花無結子。(四月農作物忌長雨,收穫不多。)

四月廿六海水開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漸大。)

五月端午前,風大雨也連。

紅雲日出生,勸君莫出行。(日出時,有紅雲是颱風兆。)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過五月節,天氣尚未穩定。)

六月十二,彭祖忌,無風也雨意。(颱風季節,沒有風也有雨意。)

六月綿被揀人甲。(六月身體虛弱,尚須蓋綿被。)

年驚中秋,月驚十九。

田蠳若結堆,戴笠穿棕簑。(田蠳群聚群飛乃雨兆。)

四月芒種雨,五月無焦土。六月火燒埔。(芒種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秋諺:

六一,一雷壓九臺。(六月一日鳴雷,該年臺風少。)

七一,一雷九臺來。

五月蝶,討無食。(五月花季已過。)

六月攏無巧,七月頓頓飽。

風臺做了無回南,十日九日溼。(尚有多日下雨。)

雲佈滿山底,透暝雨亂飛。

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攪土。(白露這天,不可擾動土壤,以免損害農作物。)

紅柿若出頭,羅漢腳仔目屎流。(紅柿出,已是秋天,天氣轉涼。)

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氣候不順,蔬菜收成不好。)

八月八落雨,八個月無焦土。(八月八日下雨,佔長雨。)

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宮頂的小七星,天亮時,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九月起風降,臭頭扒佮掐。(九月秋天風乾燥,臭頭會癢,喜抓癢。)

烏雲飛上山,棕簑提來披。(滿山烏雲,定有雨,出門帶雨具。)

烏雲飛落海,棕簑蓋狗屎。(滿天烏雲飛向海邊,表示轉晴,不須雨具。)

冬諺:

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陰轉晴。午後下雨,就會到半夜。)

霜降,出無齊,牽牛犁。(霜降時,稻穗長不齊,收穫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十月日,生翅,貧彈查某領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陽下山快。懶女人工作不完。)

晚霧即時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霧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送月雨,後月無焦土。(月底下雨,佔下月雨多。)

落霜有日照,烏寒著無藥。(陰冷天氣,雖落霜,如有日照可溫暖,否則就冷了。)

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初三四,月眉意。十五六,月當圓。廿三四,月暗暝。

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風雨。(傍晚,西北天上有烏雲,半夜有風雨。)

十二月初三,黑龜湳,落雨落甲廿九暗。(十二月三日若下雨,下到廿九日除夕。)

冬節在月頭,卜寒在年兜。(冬節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冬節月中央,無雪也無霜。(冬節在月中,當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餘下全文>>

關於24個節氣的諺語

節氣,物候與諺語

把地球公轉的軌道(3600)分成24個弧段,每150為一個節氣.於是便有了如下的二十四節氣: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至二暑連,秋處露春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又可以分為四類,表示寒來暑往變化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節氣;象徵溫度變化的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氣;反映降水量的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個節氣;反應物候現象或農事活動的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

下面是一首流傳於北方的節氣歌:

立春陽氣轉,雨水雁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幹;

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

芒種開了鏟,夏至不納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白露正割地,秋分無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嚴;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由引可見節氣與人們的生產生活聯絡之密切.

"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物候.

所謂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按一定的季節時令活動,這種活動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

它包括三個方面:

各種植物的發芽,展葉,開花,葉黃和葉落等現象;

候鳥,昆蟲以及其他動物的飛來,初鳴,終鳴,離去,冬眠等;

一些水文氣象現象,如初霜,終霜,結冰,消融,初雪,終雪等.

我國古代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節氣.冬去春來,從小寒到穀雨這八個節氣裡共有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一種花卉綻蕾開放,人們把花開時吹來的風叫做"花信風",於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說法.為了準確形容,人們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內開花的植物中,挑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植物為代表,將其稱之為這一候的花信風.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薔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穀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棟花.

二十四番花信風不僅反映了花開與時令的自然現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這種現象來掌握農時,安排農事.

下面是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中總結出的有關植物物候的諺語:

桃花開,燕子來,準備谷種下田畈.

柳樹發芽暖洋洋,冷天不會有幾長.

荷花開,秧正栽.菊花黃,種麥忙.

桐子樹開花,霜雪不再落.

九盡楊花開,農活一齊來.

柳絮亂攘攘,家家下稻秧.

梅子金黃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墜,蜓立荷角作物旺,欣欣向榮見豐收

物候是大自然最直接的語言,候鳥,昆蟲的出沒分明是在告訴我們時令的變遷:家燕驚蟄始見,立冬南飛;

蟬驚蟄始鳴,白露絕鳴;

蟋蟀清明初鳴,秋分終鳴;

大雁清明始現,秋分絕見;

蟾蜍清明出現,寒露不見;

青蛙春分初鳴,秋分終鳴.

有關動物物候的諺語也不少:

狗貓換毛早,冬季冷得早.

畫眉多藏糧,大雪下得長.

麻雀囤食要落雪.

狗進灶,雪就到.

豬銜草,寒潮到.

青蛙呱呱叫,正好種早稻.

布穀布穀,種禾割麥.

黃鸝唱歌,麥子要割..

癩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穩.

蚯蚓爬上路,雨水亂如麻.

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

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

螞蟻壘窩要落雨.

燕子低飛要落雨.

魚跳水,有雨來.

龜背潮,下雨兆.

泥鰍靜,天氣晴.

氣象活動對我們的影響可......餘下全文>>

秋處秋露寒霜降的諺語

這個諺語概括了秋季的六個節氣:

“秋 處 露 秋 寒 霜降”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孫悟空是猴子嗎?

孫悟空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本來那是一顆吸取了日月精華的靈石,而且似猴狀於是就有人說他是石猴!

他師傅是玄奘但是他師傅當時是一個人西行的.確實孫悟空和豬八戒都是有人物原形的就是玄奘的兩個關門弟子:窺基和圓測但是他們都是在玄奘去西天取經回來後才收的徒弟!

24節氣的民間諺語。

24節氣諺語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立春節氣諺語:

立春晴,雨水勻。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溼溼到清明。

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

水淋春牛頭,農夫百日憂。

立春打了霜,當春會爛秧。

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

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

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

雨水節氣諺語

有關雨水節氣的天氣諺語很多,特別是在長江流域和江南廣大地區廣為流傳的諺語有:

雨水日晴,春雨發得早。(贛)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滿。(湘)

雨水落了雨,陰陰沉沉到穀雨。(贛)

雨打雨水節,二月落不歇。(贛)

雨水明,夏至晴。(湘)

雨水節氣的寒、暖、風、雷現象對未來天氣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長江流域及江南有關這方面的氣象諺語也有不少,例如:

冷雨水,暖驚蟄;暖雨水,冷驚蟄。(桂)

暖雨水,冷驚蟄,暖春分。(桂)

雨水前雷,雨雪霏霏。(蘇)

雨水節氣南風緊,則回春旱;南風不打緊,會反春。(湘)

雨水節氣時,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預兆出未來不同的天氣,這方面的諺語有:

雨打五更頭,午時有日頭。(浙)

早晨下雨當天晴,晚間下雨到天明。(蘇)

早雨不會大,只怕午後下。(湘)

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桂)

開門見雨飯前雨,關門見雨一夜雨。(浙)

早晨落雨晚擔柴,下午落雨打草鞋。(湘)

早雨天晴,晚雨難晴。(蘇、浙)

有關夜(晚)雨的氣象諺語有:

雨滴黃昏頭,行人不要愁;雨滴雞開口,行人不要走。(贛)

雨打夜,落一夜。(浙)

夜雨三日雨。(浙)

白天下雨晚上晴,連續三天不會停。(吉)

雨下黃昏頭,明天是個大日頭。(陝)

晚上下雨白天晴,晒得泥草青又青。(贛)

有關春雨的氣象諺語有:

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

一場春雨一場暖,十場春雨穿單衣。

驚蟄期間的諺語

驚蟄描述著雷聲將小動物驚醒,預示著春天的來臨。關於驚蟄,有不少的諺語。農諺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經驗總結,至今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每年第一聲春雷幾時打響,在農民眼裡是很重要的。在這兒介紹幾個根據驚蟄何時打雷,推測未來天氣和收成情況的諺語:

一是雷打在驚蟄前,那一年的雨水就特別多,“雷打驚蟄前,四十九天不見天”(杭州),容易產生低溫陰雨天氣。但對於山區就不同了,“雷打驚蟄前,高山好種田”,雨水雖多,但對於山區農田好排水,雨多倒是一件好事。二是雷在驚蟄當天響起,就不管種什麼都豐收,如:“驚蟄聞雷米如泥”“驚蟄雷鳴,成堆穀米。”三是驚蟄過了好多天都未聽到響雷,那就會因缺雨水而影響收成。

另外,再給出一些與驚蟄有關的其他諺語,供參考:

驚蟄至,雷聲起。

驚蟄不耙地,好比蒸饃走了氣。

未到驚蟄雷先鳴,必有四十五天陰。

......餘下全文>>

二十四節氣民諺,歇後語

立春節氣諺語:

立春晴,雨水勻。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溼溼到清明。

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

水淋春牛頭,農夫百日憂。

立春打了霜,當春會爛秧。

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

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

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

雨水節氣諺語

◆ 有關雨水節氣的天氣諺語很多,特別是在長江流域和江南廣大地區廣為流傳的諺語有:

雨水日晴,春雨發得早。(贛)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滿。(湘)

雨水落了雨,陰陰沉沉到穀雨。(贛)

雨打雨水節,二月落不歇。(贛)

雨水明,夏至晴。(湘)

◆ 雨水節氣的寒、暖、風、雷現象對未來天氣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長江流域及江南有關這方面的氣象諺語也有不少,例如:

冷雨水,暖驚蟄;暖雨水,冷驚蟄。(桂)

暖雨水,冷驚蟄,暖春分。(桂)

雨水前雷,雨雪霏霏。(蘇)

雨水節氣南風緊,則回春旱;南風不打緊,會反春。(湘)

◆ 雨水節氣時,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預兆出未來不同的天氣,這方面的諺語有:

雨打五更頭,午時有日頭。(浙)

早晨下雨當天晴,晚間下雨到天明。(蘇)

早雨不會大,只怕午後下。(湘)

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桂)

開門見雨飯前雨,關門見雨一夜雨。(浙)

早晨落雨晚擔柴,下午落雨打草鞋。(湘)

早雨天晴,晚雨難晴。(蘇、浙)

驚蟄期間的諺語

◇ 驚蟄至,雷聲起。

◇ 驚蟄不耙地,好比蒸饃走了氣。

◇ 未到驚蟄雷先鳴,必有四十五天陰。

◇ 冷驚蜇,暖春分。

◇ 驚蜇刮北風,從頭另過冬。

◇ 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 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

◇ 驚蟄不藏牛。

◇ 驚蟄一犁土,春分地氣通。

◇ 過了驚蟄節,春耕不停歇。

◇ 驚蟄聞雷,穀米賤似泥。

春分節氣諺語

◆描寫晝夜等長的,如:

“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

◆根據春分晴雨預示後期天氣及年景的有: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

“春分無雨到清明”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後有好天”

“春分陰雨天,春季雨不歇”

“春分降雪春播寒”

“春分無雨劃耕田”

“春分有雨是豐年”

◆根據冷暖預示後期天氣的有:

“春分不暖,秋分不涼”

“春分不冷清明冷”

“春分前冷,春分後暖;春分前暖,春分後冷”

◆根據風來預示後期天氣的有:

“春分西風多陰雨”

“春分颳大風,刮到四月中”

“春分大風夏至雨”

“春分南風,先雨後旱”

“春分早報西南風,颱風蟲害有一宗”

清明節氣諺語

◆ 清明節氣的陰晴雨雪與對未來天氣及年景有一定預示的諺語有:

◇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頻繁(魯)

◇ 陰雨下了清明節,斷斷續續三個月(桂)

◇ 清明難得晴,穀雨難得陰(魯)

◇ 清明不怕晴,穀雨不怕雨(黑)

◇ 雨打清明前,窪地好種田(黑)

◇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 清明宜晴,穀雨宜雨(贛)

◇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華東、華中、華南、四川及雲貴高原)

◇ 清明斷雪不斷雪,穀雨斷霜不斷霜(冀、晉)

◇ 清明無雨旱黃梅,清明有雨水黃梅(蘇、鄂)

◆清明節氣的霜、霧、雷及寒暖與未來天氣均有一定預示,相關諺語有:

◇ 麥怕清明霜,谷要秋來旱(雲)

◇ 清明有霜梅雨少......餘下全文>>

關於節氣立冬的諺語

立冬節氣諺語:

立冬打雷要反春(北方)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北方)

立冬之日起大霧,冬水田裡點蘿(北方)

立冬北風冰雪多,立冬南風無雨雪(北方)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氣多(北方)

立冬北風冰雪多,立冬南風無雨雪(江南)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氣多(北方)

立冬前犁金,立冬後犁銀,立春後犁鐵(指應早翻土)。(客家)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

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閩南)

立冬補冬,補嘴空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軟棗

立冬東北風,冬季好天空。(閩南)

立冬南風雨,冬季無凋(幹)土(閩南)

立冬有雨防爛冬,立冬無魚防春旱(閩南)

重陽無雨看立冬,立冬無雨一冬幹(贛)

重陽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晴一冬(閩)

立冬小雪緊相連,冬前整地最當先。(江南)

霜降醃白菜。立冬不使牛(北方)

西風響,蟹腳癢,蟹立冬,影無蹤(江南)

立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南方)

立冬有風,立春有雨;冬至有風,夏至有雨(山西)

立冬種豌豆,一斗還一斗(南方)

立冬有雨防爛冬,立冬無雨防春旱(閩南)

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諺語

春天孩子面,冬天後奶面

春季的天氣變化無常。春季在寒冬之後,盛夏之前,這時南方已熱,北方還冷,南北的溫度差別全年最大。因此,北方的冷空氣,南方的熱空氣,常易發生衝突,造成鋒面,發展成氣旋。氣旋來了,天便下雨;氣旋去了,天又轉晴。春季的氣旋最多,天氣也就變化無常,好像孩兒面,忽哭忽笑的樣子。

冬天的冷風、烏雲,非常可怕,好像後孃的凶相。這是因為冬天北風盛行,在福建省內,正是半穩定性極鋒來回往復的地帶,所以又多烏雲,海面上更多暴雨,天空景象是非常可怕的。

——福建福清平潭《農家漁戶叢諺》

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全年二十四個節氣,在陽曆的月日是確定的,在陰曆是不一定的。清明節在陽曆四月五日,在常年是陰曆三月初。如果碰到有閏月的陰曆年,很可能在陰曆二月初。那末,陰曆二月行的是陽曆四月的天氣。三月行的是陽曆五月的天氣,比較平年的二月三月,要暖得多了,所以說清明在二月,野外一片青;清明在三月,大地還未回春。

——廣西貴縣

清明穀雨,凍死老鼠

在清明穀雨的節氣,天氣還是很冷的,這是北方寒潮南下的結果。

——廣西貴縣

雨春夾一冬,必定暖烘烘

根據我國習慣,陰曆正月初一和立春都認為是春的開始日。在陰曆連續平年之後,立春就在陰曆十二月中,和陰曆正月初一隔著半個月的時光。這半個月在陰曆年底,還是冬天。這就是“兩春夾一冬”的意思。

查歷年紀錄,長江流域在陽曆一二月之交,天氣最冷。立春在陽曆二月五日左右,長江下游的最冷天氣行將結束,天氣就可變暖了。但是照習慣說:這時還是殘冬歲底的時候,所以有此一說。

——河南開封

未到驚蟄先動雷,四十八天雲不開

相傳驚蟄是全年初雷之期,實際上不可一概而論,要看各地方各年份而定的。愈北的地方,初雷愈遲;愈乾冷的年份,初雷也愈遲。假使那一年,南方氣團來的特別早、特別強,初雷之期也可提早。南方氣團既經北來,此後下雨的機會自然多了,但是不一定有四十八天。

——湖南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

這是冬去春來天氣變暖的現象。但所說斷雪斷霜的日期,各地不同。大凡緯度愈北,斷雪斷霜的日期就愈遲。例如斷霜的平均日期,南京在三月十八日,北京要到四月十三日。

——江蘇常州

反了春,凍斷筋

反了春,是立春之後下雨的意思。立春在陽曆二月初,這正是全年最冷的時候。冷天下雨,因為潮溼關係,所以覺得格外冷。

——山東即墨、河南太康

民諺:

“種田無定例,全靠看節氣。立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滴水乾。清明忙種粟,穀雨種大田。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芒種大家樂,夏至不著棉。小暑不算熱,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墊,處暑動刀鐮。白露快割地,秋分無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嚴。大雪交冬月,冬至數九天。小寒忙買辦,大寒要過年。”

在四川地區,還流傳著一首《節氣百子歌》:

“說個子來道個子,正月過年耍獅子。二月驚蟄抱蠶子,三月清明墳飄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陽吃粽子。六月天熱買扇子,七月立秋燒袱子。八月過節麻餅子,九月重陽撈糟子。十月天寒穿襖子,冬月數九烘籠子。臘月年關四處去躲帳主子。”

相關問題答案
霜降節氣的諺語?
大雪節氣的諺語?
寒露節氣的諺語?
關於大雪節氣的諺語?
關於節氣的諺語大全?
霜降節氣的含義?
芒種節氣的諺語?
描寫霜降節氣的詩句?
描寫節氣的諺語?
小滿節氣的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