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和易經的關係?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周易》和《易經》的區別?

易經有三易之說。一,《連山易》;二,《歸藏易》;三,《周易》。

三者不同之處為:

第一,相傳出現的時代不同。《連山易》是神農時代的《易》,黃帝時代的《易》為《歸藏易》,《周易》是周朝的《易》。

第二,始卦不同,《連山易》以艮卦開始,《歸藏易》以坤卦開始,到了《周易》則以乾卦開始。

由於《連山易》和《歸藏易》已經遺失了、絕傳了。所以通常所說的《易經》就是指《周易》

周易與易經的區別

不是一回事。易經有三本,周易是傳世的一本。

按照南懷瑾的說法:

《周易》,是周文王在kui裡坐牢的時候,他研究《易經》所作的結論。我們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一切中國的文化,都是從文王著作了這本《易經》以後,開始發展下來的。所以諸子百家之說,都淵源於這本書,都淵源於《易經》所畫的這幾個卦。

贊助廣告

事實上還有兩種《易經》,一種叫《連山易》,一種叫《歸藏易》,加上《周易》,總稱為“三易”。《連山易》是神農時代的《易》,所畫八卦的位置,和《周易》的八卦位置是不一樣的。黃帝時代的《易》為《歸藏易》。

《連山易》以艮卦開始,《歸藏易》以坤卦開始,到了《周易》則以乾卦開始,這是三易的不同之處。說到這裡,我們要有一個概念,現在的人講《易經》,往往被這一本《周易》範圍住了,因為有人說《連山易》和《歸藏易》已經遺失了、絕傳了。事實上還有沒有?這是一個大問題,可以說現在我們中國人所講的“江湖”中這一套東西,如醫藥、堪輿,還有道家這一方面的東西,都是《連山》、《歸藏》兩種易學的結合。

贊助廣告

《連山》、《歸藏》以外,《周易》的本身這門學問中,有一個原則亦叫作“三易”,意思是說《易經》包括了三個大原則:就是一、變易;二、簡易;三、不易。研究《易經》,先要了解這三大原則的道理。

(1)變易

第一,所謂變易,是《易經》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萬物,沒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在時、空當中,沒有一事、沒有一物、沒有一情況、沒有一思想是不變的,不可能不變,一定要變的。譬如我們坐在這裡,第一秒鐘坐下來的時候,已經在變了,立即第二秒鐘的情況又不同了。時間不同,環境不同,情感亦不同,精神亦不同,萬事萬物,隨時隨地,都在變中,非變不可,沒有不變的事物。所以學《易》先要知道“變”,高等智慧的人,不但知變而且能適應這個變,這就是為什麼不學易不能為將相的道理了。

由這一點,我們同時亦瞭解到印度佛學中的一個名詞“無常”。這個名詞被一些佛教徒把它慢慢地變成迷信的色彩,城隍廟裡塑一個鬼,高高瘦瘦,穿白袍,戴高帽,舌頭吐得很長,名“白無常”,而說這個“無常鬼”來了,人就要死亡,這是迷信。實際上“無常”這名詞,是一種佛理,意思是世界上沒有一種東西能永恆存在的,所以名為“無常”,這就是《易經》中變易的道理。我們中國文化中的《易經》,是講原則,宇宙中的萬事萬物,沒有不變的,非變不可,這是原則。印度人則是就現象而言,譬如看見一幢房子蓋起來,這房子將來一定會倒,看見人生下來,也一定會病、會老、會死,這是看現象而名之為“無常”。

(2)簡易

第二簡易,是宇宙間萬事萬物,有許多是我們的智慧知識沒有辦法瞭解的。在這裡產生了一個問題,我常常跟朋友們講,也可以說是哲學上的一個對比,天地間“有其理無其事”的現象,那是我們的經驗還不夠,科學的實驗還沒有出現,“有其事不知其理”的,那是我們的智慧不夠。換句話說,宇宙間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這樣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們的智慧不夠、經驗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而《易經》的簡易也是最高的原則,宇宙間無論如何奧妙的事物,當我們的智慧夠了,瞭解它以後,就變成為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簡單。我們看京劇裡的諸葛亮,伸出幾個手指,那麼輪流一掐,就知道過去、未來。有沒有這個道理?有,有這個方法。古人懂了《易經》的法則以後,懂了宇宙事物以後,把八卦的圖案,排在指節上面,再加上時間的關係,空間的關係,把數學的公式排上去,就可以推算出事情來。這就是把那麼複雜的道理,變得非常簡化,所以叫作簡易。那麼,《易經》首先告訴我們宇宙間的事物隨時都在變,盡......餘下全文>>

易經和八卦是什麼關係

九天靈宇宣告:本文所述既不是神佛啟示,也不是魂遊異界見聞,而是純粹從邏輯上推匯出來的,這是一種科學手段,科學手段就是從已知合理地推導未知,然後再加以驗證。

如果你拿了一塊磚,砸到另一個人身上,那個人發出一聲驚叫。試問他為什麼會叫呢?合理的答案是他被攻擊後感到了震驚和疼痛。雖然他並沒有向我們解釋為什麼會叫,但根據因果關係等科學要素進行合理分析,答案應該如此,若是他恰好是因為別的原因發出驚叫,顯然不合情理。

書歸正傳,第一個問題,也是最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靈魂到底有沒有?靈魂的本質是什麼?

答:靈魂的確存在,而且絕對不是物質。

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先用正推法——公認世界上有物質,也有生命,但物質和生命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一切物質都被動地遵守物理規律,可生命卻具有主動性,會主動趨利避害,物理公式根本算不出某個生命下一刻會在什麼位置。如果說生命從物質中產生的,那就好比說一隻母雞生出來一條魚那樣奇怪,為什麼永遠遵守物理定律的物質,卻生出來不遵守物理定律的生命呢?可見生命絕不可能從物質中產生。

那麼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是靈魂。那種存在於肉體軀殼中的,具有主動性的事物——靈魂。肉體中有了靈魂,這個生命才是活的。當你看到了麵包時,你不能懷疑麥子的存在,當你看到了生命時,你也無法懷疑靈魂的存在。

接下來我們再用反證法,假設靈魂是某種物質,甚至是所謂特殊的物質,那麼好,現在有一個人,他在想事情,想到高興的事他會笑,想到傷心的事他會哭。在他笑或哭時,組成這個人的一大堆原子(或亞原子、場、能量云云)有變化嗎?是變多了還是變少了,轉快了還是轉慢了?體積大了還是小了?……

如果沒有發生變化,為什麼他會表現出哭笑不同的狀態?如果有變化,這些物質為什麼會叛離物理定律,突然主動地產生這些變化?到底是哪個原子會笑會哭?是成精了?還是見鬼了?——無法從正常的邏輯中推匯出來靈魂是物質,這不科學,所以說,靈魂絕不會是物質。

只有走出“靈魂是某種物質”這個誤區,我們才能徹底擺脫靈魂有、無、生、滅的爭論泥潭,走進一個新天地。

既然靈魂不是物質,又會是什麼呢?其實,靈魂是另外一種存在:靈質。

宇宙中有兩種性質不同的存在,物質和靈質。用中國傳統的說法,就是陰和陽,萬物負陰而抱陽。但並非所有的靈質都是靈魂,正如並非所有的石頭都是晶玉。

那麼靈魂是怎麼來的?靈魂與生命是什麼關係?靈魂在生命體中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說來話長,一言難盡,這是一套理論體系,稱為《天機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

九天靈宇 接下來聊聊網上常見的有關靈魂的疑問。

一、人類出現不過幾百萬年,如果有靈魂、有轉世,那麼之前人類是哪裡去了?如果恐龍時代沒有人類,那個時代是什麼情況?

答:怎麼說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頭兒說起。

已知生命並非從物質中轉化而來,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進步,科學家們深入到生命的微觀層面,吃驚地發現生命體中存有大量被創造的痕跡,“指紋”、“腳印”比比皆是,就差留張名片了。當然,名片也許有,只是我們看不懂。由此可推斷,在生命體出現之前,一定有某種意志存在。

同時,物理學家們也在為宇宙的高度有序性而困惑——宇宙中的所有原子結構形態全都一個模樣!很少見到傳說中的“反物質”,這是怎麼回事?如果宇宙是隨機生成的,那應當是無序而混亂的啊!只有在刻意的安排下,宇宙才能是現在這個樣子。由此可推斷,在宇宙出現之前,一定有某種意志存在。

這是誰的意志?通常認為這是神的意志,但《天機論》中經過詳細論證,否定了這個說法,認為這種造物的意志屬於另一種具有主動性的意識體——靈魂。

可以做......餘下全文>>

周易和易經有什麼區別?

不是同一本書,

易經分為,《連山易》《歸藏易》《周易》

前兩種失傳戶,現在通常說易經,就是指《周易》。這個回答基本正確

如果我要專門研究占卜八卦之類的,是看周易還是易經? 先看周易,但是估計一開始你看也看不明白,如果想學占卜,主要看你想學哪一方面的,是六爻還是梅花,還是八字,建議先看看梅花,然後六爻,期間可以看看周易這本書,當然周易也不是一看就能看懂的,最少也要50遍以上吧!

周易和八卦有什麼區別?

《周易》即《易經》,是傳統重要經典之一,相傳系周人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但一般認為它是戰國或秦漢時期的儒家作品,並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

八卦是古代漢民族的基本哲學概念,八卦的概括就是“為人處事,逢凶化吉”八個字,是古代的陰陽學說,所謂八卦就是八個卦相,八卦是由太昊伏羲氏,也就是伏羲畫出的,八卦其實是最早的文字,是文字元號。八卦代表易學文化,滲透在東亞文化的各個領域。根據漢族民間傳說,八卦起源於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伏羲氏在天水卦台山始畫八卦,一畫開天。八卦表示事物自身變化的陰陽系統,用“一”代表陽,用“- -”代表陰,用三個這樣的符號,按照大自然的陰陽變化平行組合,組成八種不同形式,叫做八卦。對於八卦不要有過多神祕色彩, 它在漢族文化中與陰陽、五行一樣用來推演世界空間時間各類事物關係的工具。

易經和周易有什麼區別?哪個內容更豐富?

《易經》出自西周,後來孔子為它做了註解,孔子的註解稱為《易傳》,後世為方便研究《易經》,把《譁經》、《易傳》合錄為一本,就是《周易》了。

不過想提醒這位兄弟,《易經》不是玄學,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學著作。《易經》原本不是為占卜而設計,只不過後來的術士,在占卜中引用了《易經》的架構而已。

周易,周公解夢,易經有什麼關係?

周易是一部描述事物變化規律的工具書。距今已有3000多年曆史,原作者周文王姓姬名昌。

我國先祖認為:世上一切均有陰陽二氣,孕育而成,金、水、木、火、土五行,生、死、衰、亡決定事物的未來。

周, 中國商末周初的一個歷史時期。易,變化。周易預測:是基本按先祖五行變化規律而對事物進行預先推測估算。

周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因以周太王所居地為其采邑,故稱周公。

周公自幼篤行仁孝,多才多藝。文王在時,他以孝仁而異於群子;武王即位,則以忠誠輔翼武王,一次,武王有疾,群臣憂懼,卜求先王救助。“周公於是乃自以為質,設三壇,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於太王、王季、文王。”願以自身替武王之身,且稱曰:“旦巧能,多才多藝,能事鬼神。”

及武王死,成王在襁褓中,周公毅然挑起了“攝行政當國”的重擔,並且教誨開導成王。

周公就是以其終生輔國安邦。孔子一生所追求的正是周公式的事業。

周公“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是儒家政治思想的直接來源。儒家思想學說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禮”,也源於周公。

自東漢以來,人們常以“周、孔”並稱。唐韓愈則把周公列入儒家道統的關鍵人物之一。

周公解夢是我們古代文化遺產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雖難登大雅之堂,但在民間卻流傳甚廣。每個人都要做夢,夢之與人猶靈魂之與人,與之俱來,隨之而去,伴隨人之一生。只要人的大腦之思維能力還在,夢就會長久不衰。做夢不分貴賤、不分長幼、不分尊卑、不分男女、不分中外,只是夢的內容有所不同而已。

夢如同人的身影一般,既司空見慣,又神祕莫測,既虛無飄渺,又真實可見。若說夢是幻覺,然夢中之人物事件,醒後皆歷歷在目;若說夢是真實之表現,然醒後難找與夢中人物事件完全一致者。有時日有所思,夜即夢之;有時夢中所見,日即遇之。夢之神祕至此,我們的祖先亦早知之,即產生夢文化。

夢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雖難登大雅之堂,但在民間卻流傳甚廣,《周公解夢》即流傳在民間的解夢之書。在術數史上,很難發現解夢之術,列於此,只因夢文化在民間甚為流傳,並能從夢中預測吉凶。

至於《周易》的“周”字,歷來說法頗多,如,有人認為:周是“易道周普無所不備”的意思;也有人認為:周易是指的周朝。周朝為一般人所接受,很多人都以為《周易》的“周”字就是年代的意思。

到了西漢,儒家學派將《周易》與《詩》、《書》、《禮》、《樂》、《春秋》等奉為經典,稱為“六經”。於是《周易》又被稱為《易經》。

《周易》與儒家,道家的關係

《周易》又叫《易經》,相傳是周文王寫成,其本身與儒道兩家並無關係,而是一本單純介紹自然事物發展的書,作者抽取了自然及人類社會中具有代表性的六十四個事物,通過描述其產生、發展和變化來闡述世界的道理,並且初步介紹了根據這六十四種典型事物來組合推斷世間萬物發展的方法(此外,《周易》讀起來朗朗上口,不僅是一本富含哲學內容的百科全書,也是一部經典的詩作)。它既是道家經典,也是儒家經典“五經”之一。

之所以《周易》被道家和儒家同奉為經典,是因為道家和儒家能夠分別從不同角度對《周易》進行闡述,而且能夠借用《周易》來對自己的思想起到很好的推廣作用。其實從本質上講,是不同學派對同一本書的看法。

還有一點,“道家”和“道教”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前者是一種哲學範疇,而且用現在的觀點說,道家哲學的思想是客觀而且唯物的,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等,代表著作有《老子》《莊子》《道德經》等;後者是根據前者的部分而內容加以中國民間樸實迷信而產生的一中宗教,其信徒便是“道士”。代表“仙人”有玉皇大帝、元始天尊、太上老君(老子的仙化)、南華真人(莊子的仙化),代表經著有《太平經》《南華經》(即《莊子》)《道德經》等。而《陰符經》則是和《道德經》齊名的“道家雙璧”,當然也會被道教所借鑑。 雖然道教中人也常把自己稱作“道家”,但這個“道家”是相對於“佛家”之類的宗教意義,而並穿與“儒家”類似的哲學範疇。

周易、易經、易傳、易學,有什麼區別?

1、《周易》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周易》,與夏朝的《連山》易、商朝的《歸藏》易並稱“三易”,後來只留存了《周易》,現在,廣義《周易》包括《易經》和《易傳》。

2、《易經》,一般指六十四卦經文部分,包括卦畫、64卦卦辭與386爻爻辭。

3、《易傳》,解釋《易經》最原始的文章,是從哲學角度解讀《周易》的開山之作,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共10篇,分別是《彖傳》上下篇、《象傳》上下篇、《文言傳》、《繫辭傳》上下篇、《說卦傳》、《序卦傳》和《雜卦傳》。漢代起,又被稱為“十翼”,意為《易經》續上翅膀,傳承不息。

4、易學,就是《周易》的經傳及後世歷朝歷代研究《易》的學說,包括《易經》、《易傳》及後世對《易》的研究成果與著述。

上述回答參考於《周易導讀》,作者王炳中,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相關問題答案
周易和易經的關係?
易經和八卦的關係?
易經和風水的關係?
周易與易經的關係?
周易與五行的關係?
周易與八字的關係?
周易與風水的關係?
陰陽和五行的關係?
星座和樓層的關係?
六氣和地支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