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民族特色?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1日

壯族的民族特色

居住在壩區和城鎮附近的壯族,其房屋多為磚木結構,外牆粉刷白灰,屋簷繪有裝飾圖案。居住在山區的壯族,其村落房舍多數是土木結構的瓦房或草房,建築式樣一般有半乾欄式和全地居式兩種。

幹欄,也叫木樓、吊腳樓。壯、侗、瑤、苗、都有。多為兩層。上層一般為3開間或5開間,住人。下層為木樓柱腳,多用竹片、木板鑲拼為牆,可作畜廄,或堆放農具、柴禾、雜物。有的還有閣樓及附屬建築。一般幹欄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一個寨子一個群落,既雄偉又壯觀。有些村寨,家家相通,連成一體,就像一個大家庭。居室格局,各處自有特點。龍勝縣龍脊鄉壯族幹欄,以神龕為中心,神龕後面,居中是家公住房(以女主人為中心),左角是家婆住房,有小門與家公房相通。主婦房在右角。丈夫房在廳堂右側外。客房在前庭左角,姑娘房在右角樓梯旁,便於她們與小夥子們交往。這種佈局的最大特點,是夫妻異室,沿襲了古俗。幹欄,內部結構略有變化,但基本格局不變。

贊助廣告

壯族的文化有什麼特點

壯族風俗習慣建築壯族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著一棟棟木樓,這就是壯族人的傳統民居。木樓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無論是什麼房子,都要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前廳用來舉行慶典和社交活動,兩邊廂房住人,後廳為生活區。屋內的生活以火塘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邊進行。

服飾壯族多用自織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種多樣。壯族女子的服裝一般為一身藍黑,褲角稍寬,頭上包提花毛巾,腰間繫精緻的圍裙;小夥子多穿對襟上衣,腰間繫一條腰帶。

婚俗“炮火”入洞房壯族的一種婚俗。迎親那天新娘要經過“炮火”的洗禮後才能進門入房。這個婚俗,在廣西田陽縣玉風等壯村流行。新娘來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衝鋒”進門的準備,因為在門口、廳堂、洞房等三個地方分別由七八個男青年組成的“炮火”組,手拿著串串鞭炮等著新娘過來。當新娘將要靠近門口時,“炮手”們點響鞭炮,形成道道“火牆”,擋住新娘的進路。如果是膽小的新娘,這時只好退卻在門外,再等第二次“衝鋒”。“炮手”們也總結勝利的經驗,做好第二次的“阻擊”準備。可以說,新娘不經過兩三次的“衝鋒”是進不了門的。圍觀的客人,裡三層外三層,好不熱鬧。新娘經過苦戰躍進門口,來到洞房門前,這是難通過的最後一關,因為“炮手”要放“火炮”。這時,聰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偵察”,乘“炮火”稀疏時夾著新娘跳到洞房裡。頓時歡聲雷動,祝賀新娘“旗開得勝”。婚宴後到掌燈時分,客人們還要觀看新娘在迎孃的指引下摸黑出門“挑水”。新娘將把水缸挑滿,這是在考驗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這樣,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贊助廣告

背字在廣西宜山和環江縣交界的一些地方,壯族青年結婚,至今流行“背字”習俗。“背字”是壯話譯音,實際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條長一丈四尺、寬一尺多的寬頻,由女方母親用自織自染或買來的深黑色(以此色為最優)土布縫製而成。女兒出嫁那天,讓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帶“背”回新郎家,以備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這種習俗,當地壯語稱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生父生母雙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機靈識禮。“背字”儀式在女方家裡的正廳舉行。

主持儀式的人必須是村上德高望重、當了爺爺的長者。長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兩杯當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禮貌地雙手捧杯,恭敬地給長者回敬兩杯,雙方都要一飲而盡。接著長者把準備好的帶子從“背字”人的兩肩繞過紮緊,繼而又互相敬酒,說吉利之語。“背字”完畢,鳴放鞭炮,歡送迎親者平安返回。“背字”人向長者鞠躬辭別,步出大門,開啟雨傘,意為庇護“外孫”離開姥姥家。回到男方家,家主燒香放炮,歡迎“背字”人勝利歸來。少傾便舉行“卸字”儀式,同樣由長輩主持,互敬酒後,長者輕輕解下布帶,交給家母保管。新郎父母還要酬謝“背字”人。時過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群結隊來到新郎家,喜日更加熱鬧。新娘過河流行在廣西桂北地區龍勝各族自治縣內的壯族婚俗。在桂北山區,本來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卻要涉水過五六次河,跨過三四座橋。所以成親時,新娘過河過橋都要請人背。背新娘的人稱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過河時,鳴炮三聲,喇叭齊鳴,“水手”兩掌按住自己的膝蓋,弓下腰,背好後才能過河或過橋。背新娘特別講究文明禮貌,行動上不能有半點粗野,更不能調笑。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者。

過河時,“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擔任)在旁邊給新娘打雨傘遮蔭,在寬約五六十米的河面上,迎親隊伍拉成一條線,熱鬧非常。上岸後,乖巧的“迎娘”把傘放得很低,不讓別人偷看蒙著面紗的新娘。龍勝的壯族婚姻是要過“三關”闖“十門”的。先談戀愛,後定親,才能成親,謂之“三關”。迎接、對歌、出門......餘下全文>>

廣西的民族特色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祖國南疆,山水秀麗、四季如春、物產富饒,居住著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等12個民族,是我國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1997年末總人口4589萬,少數民族人口占40%。他們世世代代在這塊沃土上繁衍生息,辛勤耕耘,勇敢開拓,用自己非凡的智慧,描繪出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廣西少數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有著自己燦爛的文化藝術,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特點。如壯族的銅鼓、花山崖壁畫早已聞名中外。各民族的民歌在全國也享有盛名。此外,包括織錦、刺繡、陶瓷、竹編和芒編在內的各色工藝品,具有民族特點的壯族幹欄式建築、侗族風雨橋、鼓樓等民族建築,瑤、苗等民族的醫藥,以及豐富多采的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等等,都是廣西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至於壯族的三月三歌節、瑤族的達努節和盤王節、苗族的踩花山、仫佬族的走坡節、侗族的花炮節,以及別有風味的打油茶等充滿著濃郁的民族風情的節日活動,更是深深地吸引著眾多的遊人。

廣西少數民族一般穿家織的土布,上面有姑娘們親自手繡的各種精美、複雜的圖案,色澤豔麗,款式多樣。姑娘們喜戴銀製飾物,耳環、項圈、手鐲、銀釵、銀扣等,看上去光彩奪目。人民豪爽、純樸、熱情、友善、崇尚美德,並且能歌善舞,喜歡用歌聲表達自己的情感。每逢節日或者祭祀,會舉行各種盛大的活動,人們穿上最隆重的服裝,唱歌、跳舞,熱烈的氣氛會令遊人深深陶醉其中。

廣西的少數民族都保持著他們純樸的民族習俗,在飲食、服飾、居住、節日、禮俗方面都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其中壯族的歌、瑤族的舞、苗族的節、侗族的樓和橋是廣西民族風情旅遊不可不看的四絕。

壯族的歌--壯族人民善於以歌來表現自己的生活和勞動,抒發思想感情,所以廣西又被稱為"歌的海洋"。青年男女戀愛唱情歌,婚嫁唱哭嫁歌,喪葬唱哭喪歌,還有互相盤考比賽智力的歌,宴請賓客唱勸酒歌和節令歌,祈神求雨唱祈禱歌,教養兒童唱兒歌和童謠。每到春秋兩季,男女青年盛裝打扮會集到特定的場所對歌,這種歌會形式稱為"歌圩",亦稱"歌節"。

瑤族的舞--廣西的金秀瑤族自治縣居住著一支保持了瑤族古老文化及習俗的瑤族同胞。他們的歌舞民族色彩極為濃厚,其旋律、歌詞、服裝、舞姿、形象與道具均獨立構成。18種舞蹈尤以長鼓舞、捉龜舞、黃泥鼓舞、盤古兵舞、八仙舞、胡碟舞等最為盛行。每年在中國農曆十月十六日、七月初七、六月初六等瑤族節日都可以看到各種瑤舞的表演。

苗族的節--苗族以節日多、場面大而出名。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每年有苗年節、蘆笙節、拉鼓節、芒歌節、新禾節、鬥馬節等眾多節日,紀念豐收、祭祀等。節日中可以聽到動聽的蘆笙曲和看到優美的蘆笙舞表演,到苗寨旅遊或作客,可以享受到攔路歌、攔路酒、攔路鼓、掛彩帶、掛彩蛋、打酒印等眾多苗族好客習俗的款待。

侗族的樓和橋--三江侗族自治縣的風雨橋是我國聞名的木建築,是侗族的象徵。橋身建築不用一枚鐵釘,全是榫頭結合,高超的建築技藝令人驚歎不止。侗族的樓,包括吊腳樓、鼓樓、涼亭、寨門、水井亭等幾種木結構建築,都是獨具特色的侗族建築。近年來,侗族的建築藝術展,更是轟動了全中國,人們一致稱讚侗族的建築藝術是"凝固的詩,立體的畫"。

壯族民族服飾特點(簡潔)

維吾爾族的服飾

傳統服飾,男子多著長大衣(一般稱“袷袢”),襟長過膝,無扣,無領,無口袋,寬袖,穿時腰繫長帶,帶中可放食物及零星物品;夏季穿長短袖襯衣較多,青年、中年人所穿的襯衣領口和胸前飾有十字花圖案花邊。婦女穿連衣裙,外罩西服背心或西服上裝。多圍頭巾,老年婦女多蒙蓋頭。維吾爾族的帽子有3種(皮帽、草帽、花帽)。

50年代初,維吾爾族還多保持傳統服飾。80年代,除一些老年人(多在農村)保持老式衣著特色外,青年男子多穿西服,青年女子多著時裝。

蒙古族的服飾

蒙古族的服飾,因性別和年齡而異。中年男子冬天穿大襟皮大衣,布面以黑、藍為多。無布面的.一般在衣袖和衣邊用黑布或藍布加縫約三指寬的布邊,有的用羊羔皮加邊。春秋兩季穿大襟布大衣。無論是穿皮大衣或布大衣,都系一條3米長的藍黑色布腰帶。

舊時常見腰帶上掛有帶刀鞘的蒙古刀,刀鞘上插一雙筷子,還掛有火鐮,有的還掛有一條白布手巾。冬季老年人戴“巴司勒克”皮帽,中年人戴“居木得克”皮帽,帽頂都有用紅布條編成的一小圓疙瘩,兩邊耳扇在後部相連,前邊可以護住鼻和嘴部,夏天多穿黑色大襟政朝長袍,用藍布纏頭,城鎮居民以戴禮帽為多。

婦女的服飾以長袍為主。少女夏天穿的長袍一種有大襟的叫“拉布西克”;另一種從中間系排扣(銀扣或佈扣)到腰以下,左前鼎加寬,叫“比西米特”。長袍上繡有各種圖案花邊。腰上纏紅、綠、黃色的綢子或布帶,頭上纏繡花白布頭巾,喜帶戒指、手鐲和耳環。已婚婦女穿“鐵爾勒克”,外套“切格德克”,不穿“拉布西克”。有的穿無袖長袍“別日孜”,腰部左右繫帶。不用鈕釦。帽子上縫有銀飾物,帽頇有一條垂到後腰的紅色長穗子。已婚婦女的長袍均不繫腰帶。老年婦女的衣服不用色線繡花邊,帽子上無銀製飾物。

新中國成立後,青年男女多穿制服,如列寧裝、中山裝、學生裝,以及西服等。中年婦女喜歡穿連衣裙,戴頭巾。傳統服裝多為中、老年婦女在節日穿戴,平日少見。

回族的服飾

回族人傳統的衣飾,年長者多穿黑色布料外衣,喜穿白襯衣、青色和棕色坎肩;中老年男子常戴白色小圓帽。老年婦女多著青色服裝,布料多為平絨或條絨,白襪子,平絨或條絨布鞋,扎腿,蒙白色蓋頭。青年婦女喜穿大襟繡花外衣、繡胸兜、扎繡花圍裙。喜戴首飾,多戴耳環、髮卡。已婚婦女要盤發(或梳兩條辮子),蒙黑色蓋頭或戴白布深沿圓帽。

新中國成立後。回族人的服飾有很大改變,中青年人的服飾同漢族人相似,唯老年人和一些農村婦女,仍然保持著回族服飾的某些傳統特點。

壯族有什麼特點?

其實壯族的特點是不少的,雖然跟嶺南的漢族相比,壯族的特點被認為不明顯。 按照民俗文庫之二《壯族風俗志》(樑庭望編著,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7年)的說法,“壯族民俗和一般民俗一樣,具有民族性、地區性、實用性、傳承性以及封建性、原始性和神祕性等特徵,但古越人的獨特文化,嶺西的自然環境,壯族社會的發展歷程以及漢族文化的影響,又使它具有自己的個性。首先,壯人的風俗與古越人有密切的傳承關係,在語言、文學、生活習俗上可以看到越族文化的延續。這種延續加上五嶺的峰巒,在一定程度上擋住了中央王朝等級制度的輻射,使壯族習俗產生另一特點,即封建性相對減少。例如婦女在社會生活中有較大的發言權。再就是地區性的差別較大,某一風俗在壯族各支系各地區中常常表現出不同的形態,使壯族風俗具有多樣性,這大概與地理環境有較大的關係。壯族風俗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這就是它的內向性和某種程度的隱蔽性。這是因為它的深層結構(特別是心理民俗和語言民俗)具有相對的穩固性,而表層結構則比較鬆散,易於遊移。所以初到壯族地區的人,表面上很難一下子形成通常到其他民族地區容易形成的,由五顏六色的服裝、特殊的行為所造成的強烈印象。壯族通常是用其他民族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方式進行社交的,所以容易造成無民族特點的假象。但是,當其他民族的釘到壯族村寨一段時期,就會發現這個民族特殊的心理素質。” 這段話中,我最欣賞的一句就是:“壯族通常是用其他民族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方式進行社交的,所以容易造成無民族特點的假象。” 不過,路漫貝儂提出的命題是:“壯族最鮮明的特點是什麼?”我上面引用的這一段文字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壯族的衣飾、飲食、居住、婚育、喪葬、信仰、禁忌、醫藥、交通貿易、社會組織、文學藝術等均有自己的特點,但“最鮮明”的特點,就現階段而言我認為應當是壯族的語言,它雖然不能用於區別布依族與壯族,但它卻能直截了當地區別漢族與壯族(指的是群體而不是個體)。我想,這就夠了,我們常常面對的只是壯族與嶺南漢族的區別問題,“壯族說壯語”這一特點足以區分壯族與嶺南漢族。

壯族的簡介

壯族共13383086人(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主要居住在廣西、雲南文山、廣東連山、貴州從江、湖南江華等地也有分佈。壯族有自已的語言和文字。壯族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有南北兩大方言。南宋時,曾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出“土俗字”,但使用範圍不廣,多使用漢字。解放後,1955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宋代決籍稱壯族為“撞”、“僮”。解放後稱”僮“。1965年10月搐2日,經廣西僮族自治區人民委員會報請國務院批准,改族名為“壯族”。壯族文化十分豐富。壯族文學中以“山歌”最為出名。

壯族的特色有什麼?

就是過年時差不多家家要殺豬,包粽子,比較重視的節日有 三月三,七月十四,九月九,這三個節日都跟鬼神之說有關的  最能表現壯族文化特色的是語言及其衍生物。潘其旭說,無論是構詞還是語法,壯話跟漢語有著極大差別,其最大特色是類似英語的“倒裝”式。比如說公雞,壯話則說雞公,把修飾的部分放在後面。這是符合人類的認知習慣的:先看到雞,再確定其是公是母。長江以南的漢語都受壯話影響,基本上是說“雞公”,而北方方言則說“公雞”。壯族存在一種萬物“波乜”(公母)觀,鮮明地把所有的東西都兩性化,銅鼓、天氣等所有抽象、具象的事物都分成公母,天氣一天晴一天陰就說“天氣一天公一天母”。壯話中的聲母也分公母,發出的音構成詞就變成聲母的兒子,這說明壯族很早就知道構成語言的元素。因此,壯族人語音功能特別發達,原因在於壯族沒有文字,只能通過韻文體來傳承文化,進行人際交往,並促使壯族人詩性思維、形象思維非常發達,什麼都通過詩性語言表達,所以,對民歌韻律要求非常嚴格,人們非常崇尚善歌者。

廣西的民族風情都有哪些?

廣西包括漢族在內的各民族共同的傳統節日是春節、元宵、清明、端午、鬼節、中秋、重陽、冬至、除夕等。此外,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本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壯族的“三月三”歌節、瑤族的“盤王節”和“祝著節”、苗族的“苗年”、侗族的“侗年”和“花炮節”、仫佬族的“依飯節”、毛南族的“分龍節”、回族的“古爾邦節”、京族的“哈節”、彝族的“跳弓節”、水族的“端節”等最具代表性。這些節日因民族的地理環境、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傳統的差異而各展風韻。

壯族三月三歌節

是壯族人民盛大的傳統節日,因以唱歌為其活動的主要內容而得名。舉辦的時間各地不一而稱呼也不盡相同。壯族歌圩之俗源遠流長,文字記載始見於南朝,後歷代均有史書述事,到了清代和民國時期,有關歌圩的圖書記錄更為翔實,歌圩的內容和形式與現代差不多。青年男女對唱山歌是歌圩的主要活動。對歌分組有男對男,女對女,男對女三種,以第三種最吸引人。每組起碼有歌師一人,專司編歌之責;歌手2人以上,多可達10餘人,專司引吭高歌(其中也有配音的)。若無歌師,歌手亦編亦唱,身兼二職。各地對歌的程式大同小異,常見的有遊歌、相見歌、求歌、初交歌、深交歌、盤答歌、離別歌。歌圩期間,除對唱山歌外,還有拋繡球、碰蛋、搶花炮、打扁擔、演壯劇、唱師公戲或唱採茶等項傳統專案。現代歌圩還增加了物資交流、文娛體育比賽和經貿洽談等活動。歌圩普遍流行於壯族地區,其中尤以紅水河、左右江流域各壯族聚居地最為常見。百色、田東、田陽、平果、凌雲、德保、靖西、天等、崇左、寧明、龍州、憑祥、馬山、都安、大化、巴馬等縣(市、自治縣)相當流行。每場歌圩人數多者可達數萬。198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作出決定,將每年農曆三月三日定為壯族統一的民歌節。而南寧市的民歌節已發展為“國際民歌節”,常有國內外著名歌手參加,成了很有影響的大型民族歡歌盛典。(附壯族三月三歌節照7.5×4.8cm黑白)

瑤族盤王節

是瑤族人民紀念祖先的盛大傳統節日。新中國成立前,各地瑤族過盤王節的時間不一致,一般在秋收後至春節前的農閒時間舉行,分定期和不定期兩種,如定期的,過節定在農曆十月十六日,一年一次;不定期的則是在三年、五年或十年、十二年中請師公擇定吉日舉行,間隔的年數越長,節日就越隆重。節期長短亦無定數,單家獨戶過節者多以一天兩夜為期,以聯戶或同宗共族過節者一般以三天三夜為期,最長可達七天七夜。1984年8月,來自廣西、廣東、湖南、雲南、貴州、北京、武漢七省市(自治區)的瑤族代表(包括幹部、學者代表)在南寧舉行座談,商定瑤族節日問題,按照有利於民族統一與團結、發展繁榮和求同存異的原則,一致議定“盤王節”為瑤族統一節日,並將過節的時間定為每年農曆十月十六日,得到了國內各地瑤族同胞的認同。至此,各地盤王節的時間趨於一致。瑤族崇奉“盤王”或“盤古王”為本民族始祖。盤王節起源於對始祖的祭祀。經過長期的發展變化,盤王節演變成怡祖、娛神、樂人兼有的民間節日。當今盤王節,其形式和內容均有變化和創新:一方面,過去盤王節冗雜繁瑣的宗教儀式已經逐步改革,大操大辦,糜費繁瑣之風也有所節制;另方面,盤王節中表現瑤族文化精粹的歌舞如歌頌其祖先創世、遷徒、耕山、狩獵的《盤王歌》和表現其生產生活的《長鼓舞》等內容得到繼承、發展和提高。節間還舉辦物資交流、商品展銷及各項文體表演競技活動,觀者雲集,盛況空前。瑤族聚居較多的以都安、恭城、富川、大化、金秀、巴馬等瑤族自治縣為代表,都可見到隆重的盤王節,參加人數一般都超過萬人。

瑤族祝著節

祝著節又稱“達努節”、“祖娘節”、“二九節”、“瑤年”,是分佈在都安、巴馬、大......餘下全文>>

壯族的民族節日有哪些

蒙古族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語為“查幹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意。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 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週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週年紀念日)。每逢回甲節、回婚節時,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壽。 傣族 傣族的重大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均與佛教有關。 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都來源於伊斯蘭教。 布朗族 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曆三月清明節後7日,即陽曆4月13日—15日舉行。 節日裡,主要活動是相互潑水,其儀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樸的傳統方式——迎接太陽的習俗舉行,所以,人們稱之為迎接太陽的節日。 怒族 主要節日有:春節,怒語稱“吉佳姆”,又稱盍司節;仙女節,又稱鮮花節,是居住在貢山一帶的怒族的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穀神,怒語稱“汝為”,原碧江縣匹河一帶怒族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的農曆十二月二九日,舉行祭祀活動,祈禱穀神保佑。?? 塔塔爾族 塔塔爾語叫“古爾邦艾提”,是阿拉伯語的音譯藉詞,阿拉伯語“卡爾邦”,意為“獻身”。古爾邦節,是在伊斯蘭教教歷12月10日,即“肉孜節”之後70天。古爾邦節、開齋節、聖紀節三大節日。 回族 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這三個節日都是宗教節日。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士爾”的意譯,所以也叫“爾德”節,在新疆還有"肉孜"節的叫法。古爾邦節,開齋節後第70天,即伊斯蘭教歷的12月10日,是古爾邦節。古爾邦節也稱“宰牲節”,是穆斯林赴麥加(麥加:伊斯蘭教的聖地)朝覲的最後一天。這一天要沐浴淨身,室內焚香,齋戒半日。上午人們要去清真寺參加會禮,向麥加叩拜,請阿訇宰牲,將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贈親友、濟貧施捨;聖紀節,是紀念先知穆罕默德誕生的日子,這天是伊斯蘭教歷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紀念活動一般在清真寺舉行,在活動中要誦經演說,講述聖績。有的地方還在這天舉行盛大的爾麥裡會(善事宴會),宴請賓客。 滿族 滿族受漢文化的影響,節日與漢族相近,重視過農曆新年。正月十五過燈節,正月二十五祈求來年過“添倉節”,農曆二月二是“鎖龍”的日子,還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蟲王節”,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添倉節,每年正月25日,滿族農村家家講究煮黏高粱米飯,放在倉庫,用秫秸杆編織一隻小馬插在飯盆上,意思是馬往家馱糧食,豐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飯,連著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兩把鋤頭插在飯上。這個節至今在東北農村保留著;蟲王節,六月天,易鬧蟲災,居住在遼寧省岫巖、鳳城一帶的滿族過去在六月初六這天,一戶出1人到蟲王廟朝拜,殺豬祭祀,求蟲王爺免災,保證地裡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蟲王節祭祀掃活動,但家家要在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蟲蛀。 黎族 黎族的節日與黎族的歷法有著密切的關係。解放前黎族的節日,在鄰近漢族地區和黎漢雜居地區,大多都用農曆,節日與漢族相同,例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就黎族來說,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日是春節和三月三。 納西族 納西族人民的節日有許多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春節的活動內容卻與漢族不同,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許多民族一樣,納西族也有火把節。而本民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是騾馬會、農具會、龍王會和朝山會。

相關問題答案
壯族民族特色?
壯族民居特點?
苗族民族特色?
藏族民族特色?
水族的民族節日特色?
民族文化特色?
維吾爾族民族特色?
黎族文化特色?
羌族文化特色?
壯族民族的節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