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孫姓名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歷史上有哪些姓孫的名人?

孫陽:春秋時秦國人,是最早在史書上出現的一位孫姓名人,因以善相馬聞名,後世也就以"伯樂"兩個字來表示一個人的知人之明。

孫 武:春秋末期偉大軍事家,齊國人,應用了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編撰成《孫子兵 法》,成為當時乃至今後的戰爭具有指導意義的兵學盛典。

孫臏: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家,孫武后裔。受龐涓暗害,受臏刑,故稱孫臏,著有《孫臏兵法》。 東漢末長沙太守孫堅(孫權父)。

孫 權 (1 8 2 — 2 5 2 年)吳郡富春人(今杭州市富陽縣)孫權,字仲謀,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在位二十二年,江東六郡得以有相對安定的局面,人民得以休養生息。他重視農業、設立農官、獎勵農事,興修水利,還在山越地區建置郡縣,發展政治、經濟和文化。他派遣大將衛溫、諸葛直率甲士萬人,渡海開發臺灣,開拓了大陸與海島的聯絡。 東漢末,孫權繼兄孫策據有江東六郡。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cao上表請封孫權為討虜將軍、會稽太守,他屯守江浙一帶,並以此為根據地逐步收羅人才,發展勢力。建安十三年(208年)和劉備聯合大敗曹cao於赤壁。建安十九年,劉備定蜀,孫權西聯蜀漢,北抗曹魏,成三分天下的局面。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敗關羽,襲荊州人,任驃騎將軍、荊州牧,封南昌侯。建安二十五年曹cao去世,曹丕自立為帝,派使者安撫孫權,封他為吳王。黃武元年(222年)吳蜀彝陵之戰,大敗劉備。黃龍元年(229年)稱帝於武昌(今湖北鄂城),國號吳。不久,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以後和蜀魏時和、時戰。在位期間,曾四改年號,稱黃龍、嘉樂、赤烏、太元,七十一歲去世,諡為吳大帝。

贊助廣告

魏國經學家兼訓詁學家孫炎。

西晉文學家孫楚、名士孫康。

東晉文學家孫綽、無神論者孫盛。

孫思邈(581-682) 唐京兆華原人。少因病學醫,並博涉經史百家學術,善言老莊,兼通佛典。隋文帝嘗以國子博士召,不拜。唐太宗時召詣京師,年已老,欲官之,不受。高宗顯慶中復召見,拜諫議大夫,上元元年稱疾還山。採藥治病,貧富貴賤,一視同仁,後世稱"藥王"。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唐朝書法家孫過庭、畫家孫位。

五代後周名將孫方諫、詩人孫光憲。

北宋經學家孫奭、名士孫復。

明朝大臣孫承宗、孫傳庭。

孫存:(1491-1547) 明滁州人,字性甫,號豐山.正德九年進士.授禮部主畫,仕至河南布政使.精於吏治,嘗取律之全文,以《大誥》、《會典》等與律有關者次之,附以條例、諸家註解及案例,輯為一書,名《大明律讀法》。工書法。有《嶽麓書院圖志》、《豐山集》。

贊助廣告

孫雲球:明清之際光學儀器製造家,曾創制察微鏡、夜明鏡等70種光學儀器,是我國民間最早獨立製造望遠鏡的人。

孫奇逢(1584--1675) 明清之際學者。字啟泰,一字鍾元,世稱夏峰先生。直隸容城(今屬河北)人。萬曆舉人。明亡隱居不仕。與黃宗羲、李顒並稱三大儒。力學"以慎獨為宗,以體認天理為要,以日用倫常為實際"。初宗陸(九淵)王(守仁),晚傾慕朱熹理學,終於成為兩派的調和論者。提倡不拘門戶,重深造自得。著作有《理學宗傳》、《讀易大旨》、《四書近旨》、《夏峰先生集》等。

清朝直隸總督孫嘉淦、經學家孫星衍、經學家兼文字學家孫詒讓、詩人孫原湘。

孫中山:(1866-1925) 廣東香山(今中山)人(先籍河南陳留)。幼名象,原名文,字載之,簡署載,又號逸仙,人稱中山,尊稱中山先生,之後,章士釗首以孫中山相稱,從此也就流傳開來。偉大的民主主義先行者。曾學醫和行醫,並留日。後組織同盟會,領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即......餘下全文>>

古今中外的孫姓名人

孫姓名人 :

1、春秋戰國時的孫叔敖

孫叔敖:(公元前630~?年),春秋初期,楚王蚣冒之孫蒍賈,蒍賈之子蒍艾臘,也稱孫叔敖,孫叔為其字。著名穿求戰國時期楚國政治家。

2、孫 陽:(生卒年待考),字伯樂,秦國人。著名相馬大師。

在歷史上不計其數的孫氏名人中,孫陽可能要算是最早在史書上出現的一位,因以善相馬聞名。孫陽是春秋秦穆公時的人,伯樂是他的字,以善於識別千里馬而聞名,後世也就以“伯樂”來表示一個人的知人善用。

3、戰無不勝的孫將軍,字長卿,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春秋末期軍事家,被古今中外奉為“兵家之祖”。

孫武的曾祖父、祖父都是立過赫赫戰功的名將,他受家教薰陶,自小喜研兵法,而當時齊國又有極為豐富的軍事學遺產,這些有利條件也促使孫武成為博學的軍事人才。

孫武18歲來到吳國都城。吳王闔閭繼位後,孫武的摯友伍子胥不嫉賢才,一連七次向吳王推薦他,孫武一片苦心寫就的《兵法十三篇》(即《孫子兵法》)覲見吳王。吳王知其精通軍事、才智過人,遂任命他為將軍。孫武與伍子胥一同協助吳王闔閭伐楚,五戰五捷,攻佔楚國,又攻破越國。後來吳軍在艾陵大破齊軍,吳王在黃池會盟諸侯,使吳確立了霸主地位。隨著吳國霸業蒸蒸日上,吳王夫差漸漸變得剛愎自用,不納忠言,非但不聽伍子胥苦諫,反而逼其自盡。

伍子胥的慘死使孫武心灰意冷,於是便悄然歸隱,潛心修訂他的《孫子兵法》。

孫武留給後人的最大貢獻是《孫子兵法》,現已被翻譯成10多種文字流行世界。

4、孫子臏腳,馬陵復仇,戰國時期齊國人,孫武后裔,是著名的軍事理論家、軍事指揮家,著有《孫臏兵法》。

孫臏曾拜古代著名的兵家大師鬼谷子為師,與魏國大將龐涓為同窗好友。但龐涓妒賢嫉能,將他誑騙到魏國並施以臏刑,欲使孫臏不能領兵打仗。後來,孫臏千方百計逃到齊國,做了田忌的門客。他運用博弈原理幫助田忌在貴族賽馬中獲勝,其才能令田忌佩服不已。田忌將孫臏舉薦給齊威王,被拜為軍師。後來,孫臏兩次採用“圍魏救趙”的戰法使龐涓所帶領的魏軍元氣大傷。在馬陵之戰之時,孫臏假裝撤退,添兵減灶。待齊軍退到道路狹窄、地勢險隘的馬陵時,孫臏挑選萬名弓箭手埋伏於此。孫臏計算魏軍行程,判斷魏軍日落後就到,就在路邊一棵大樹上寫了“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八個大字。日暮時分,龐涓果然率軍追到這裡,看了八個大字後才發現中計,但已來不及撤退。很快魏軍潰敗,龐涓中箭,最後羞愧自盡。孫臏在馬陵之戰大獲全勝,也報了臏刑之仇。

經過馬陵之戰,孫臏名揚天下。

5、“藥王”孫思邈,又號孫真人,唐朝最傑出的醫學家,被後人尊為“藥王”,著有《千金方》。

孫思邈醫術高明。有一次,在路上他遇到一支送葬隊伍,死者是一個難產產婦。他發現棺材裡滴出鮮血,立刻叫人開啟棺材,為產婦診斷扎針。片刻後,產婦甦醒,順利生下嬰兒。

孫思邈醫德高尚,對病人有同情仁愛之心,不論貴賤親疏。他不好功名利祿,稱病推掉了隋文帝的徵召,又拒絕了唐太宗的授爵。

6、三國時期的孫堅、孫權、孫策;

孫 堅:(公元155~192年),字文臺,孫權之父。吳郡富春人(今浙江富陽)。東漢末期長沙太守

7、孫 炎:(生卒年待考),字叔然,樂安人(今山東博興),孫武的第二十代孫,著名三國時期魏國經學家、訓詁家

8、孫 愐:(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音韻學家。

唐天寶年間(公元742~756年)任陳州司馬。曾撰《唐韻》五卷,增訂陸法言《切韻》的韻部,併為其增字加註。

9、孫 楚:(公元218~293年),字子荊,太原中都人(今山西平遙)。著名......餘下全文>>

古代孫氏名人都有誰

歷史名人  孫書:字子佔,齊國大夫(率兵打仗即為將軍),伐莒名將。因他在公元前523年率師伐莒立有大功,名顯齊邦,被齊景公賜姓孫氏,食採於樂安(即今廣饒縣草橋村),成為樂安孫氏的始祖。

孫陽:即伯樂,相傳為秦穆公時的人,善相馬。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使驥不得伯樂,安得千里之足。”唐·韓愈《雜說》四:“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等等。

孫叔敖:春秋時楚國人,輔佐莊王稱霸,功績顯著。主持修建了我國古代最 早的水利工程,對當時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相當作用。

孫武孫武:春秋末期偉大軍事家,山東廣饒人,是孫書的嫡孫。應用了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 ,編撰成《孫子兵法》,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名言。

孫臏: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山東廣饒人,孫武的後裔。著有《孫臏兵法》。

孫權:字仲謀,浙江富陽人。三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具有雄才大略,驍勇無比 ,後人有“生子當如孫仲謀”之說。

孫炎:樂安(今山東省廣饒)人,三國時期經學家、訓詁學家,著有《爾雅音義》。

孫綽:太原中都(今山西省平遙西北)人,東晉文學家,玄言詩的代表作家。   孫安祖:清河漳南(今河北省故城)人,隋末農民起義領袖,與竇建德同舉義旗,聚眾入高雞泊(今河北省故城西南),自稱將軍。

孫思邈:唐代著名的醫學家,陝西耀縣人。著有《千金藥方》、《千金翼方》,後人尊為藥王。

孫過庭:吳郡(今江蘇省蘇州)人,唐代傑出的書法家和書法評論家。今存其所撰《書譜》捲上,是一部書文並茂的書法理論著作。

孫雲球:江蘇省吳江人,明清時眼鏡製造專家。著有《鏡史》,另外,孫雲球還創制了七十餘種光學儀器。

孫毓汶:清代山東省濟寧人,曾任總理各國事務,刑部、兵部尚書等職。

孫奇逢:清初儒學名士,河北省人。與李喁、黃宗羲齊名,並稱“清初三大儒”。著有《理學宗傳》、《夏峰先生集》等。

孫詒讓:浙江省瑞安人,清代著名經學家、文學家,著有《墨子間詁》、《契文舉例》、《周禮政要》、《光緒瑞安縣誌》等書。

孫星衍:江蘇陽湖(今江蘇武進)人,清代著名經學家、金石學家、校勘學家,被袁枚稱為“天下奇才”。 孫中山:廣東香山人,近代革命家、思想家,創立國民黨,實行“三民主義”,推翻了清王朝,最先喊出“推翻專制、建立共和、振興中華”的口號,為國民革命運動奉獻了畢生精力。

孫中山:我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先行者、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中華民國的創始人,廣東香山人。1905年在日本組織中國同盟會,被推舉為總理,提出三民主義學說。1911年武昌起義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在中共的幫助下改組國民黨,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新三民主義。1925年在北京病逝,遺著編為《中山全書》。

孫祿堂:名福全,字祿堂,晚號涵齋,別號“賽活猴”。河北望都縣東任疃村人,清末民初蜚聲海內外的著名武學大家,一代宗師,孫先生先隨郭雲深學形意後同程廷華練八卦,最後同太極名家郝偉珍研討太極。 1918年孫祿堂先生將形意、八卦、太極三大內家拳合冶一爐,融會貫通,創立了孫氏太極拳,卓然自成一家。在清末民初那武術家輩出的時代,孫先生的武術被公認為“天下第一手”!後人尊之為武神!

孫姓的知名人物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孫姓歷代名人521名,佔名人總數的1.15%,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三位;孫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1.22%,排在第十五位:孫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1.26%,排在第十七位。 姓名所處時代籍貫成就/榮譽孫武春秋時期齊國樂安軍事家、政治家,著有《孫子兵法》孫陽(伯樂)春秋中期郜國今山東省成武縣善相馬者孫叔敖春秋時期楚國今河南省淮濱縣楚國令尹孫臏戰國時期齊國今山東菏澤一帶軍事家,著有《孫臏兵法》孫堅東漢今浙江杭州富陽將領,長沙太守孫權三國時期吳國今浙江杭州富陽三國時期東吳開國皇帝孫炎三國時期魏國今山東博興三國時期經學家、訓詁學家孫康東晉今山西平遙名士,御史大夫孫楚西晉今山西平遙官員、文學家孫綽東晉今山西平遙玄言詩人、書法家、文學家孫盛東晉今山西平遙史學家、名士、官員孫思邈唐朝今陝西銅川醫學家孫過庭唐朝今浙江富陽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孫位唐朝今浙江紹興畫家孫方諫五代後周 名將孫光憲宋朝初期今四川省仁壽縣詩人孫奭北宋今山東茌平經學家、教育家孫復北宋今山西臨汾理學家、教育家孫承宗明朝末期今河北軍事戰略家孫傳庭明朝今山西代縣兵部侍郎孫雲球明末清初今江蘇吳江學儀器製造家孫奇逢明末清初今河北保定理學家孫嘉淦清朝今山西興縣直隸總督孫星衍清朝今江蘇武進目錄學家、書法家、經學家孫詒讓清朝今浙江瑞安經學大師、愛國主義者、教育家孫原湘清朝今江蘇常熟詩人孫毓汶清朝今山東濟寧刑部、兵部尚書孫祿堂清末今河北順平武術家孫中山清末、民國初年今廣東中山中國近現代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傳芳清末、民國初年今山東泰安北洋直係軍閥孫科清朝、中華民國今廣東中山前中華民國考試院、行政院、立法院長孫雲鑄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高郵中國古生物學奠基人、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大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威海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孫本忠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吳江蠶學家,中國現代家蠶育種的奠基人之一孫羲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安慶農業化學家,中國農業化學學科的開拓者之一孫叔平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蕭縣哲學家、哲學史家、教育家參考資料:

歷史孫姓名人女性有哪些

中國歷史上的孫姓名人多不勝舉。春秋中期秦穆公之臣孫陽,即是善相馬者伯樂,也稱孫陽伯樂。春秋時齊人孫武,其《兵法》13篇是世界上第一本軍事理論著作。其後代戰國的孫臏也是一位著名的軍事理論家,著有《孫臏兵法》存世。三國時吳國的孫堅、孫策和孫權父子在江東稱霸一方,建吳稱帝59年。建都建業(今南京),魏國的名將孫良。西晉有“漱石枕流”的文學家孫楚,映雪讀書官至御史大夫的孫康。唐代有名醫孫思邈,書法家孫過庭、畫家孫立。五代有詞人孫光憲,宋有詞人孫興憲、著名工匠總管孫威和兵部尚書孫承宗。清代有經學家孫星衍、孫冶讓,詩人孫原湘,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家孫道臨等等,都是孫姓中引以為榮的傑出人物。近代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更是影響深遠的一位偉人。   孫守義:即中國古代四大傳說中牛郎織女的故事的男主人公——牛郎。牛郎織女的千古傳說最早在《詩經·小雅·大東》中可見端倪。傳說中牛郎織女的發祥地是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辛集鄉境內的魯峰山。也有人說發源于山東省沂源縣境內。傳說牛郎原名為孫守義,小名小義,織女叫做九妹,他的哥哥叫做孫守仁,嫂嫂叫馬氏。   孫陽(伯樂):世人稱之伯樂。字子良,又稱王良。乃趙簡子御者,善相馬,春秋時代的人。傳說中,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鑑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 由於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乾脆稱他為伯樂。   孫武:春秋末期偉大軍事家,山東廣饒人。應用了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 ,編撰成《孫子兵法》,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名言。   孫叔敖:春秋時楚國人,輔佐楚莊王稱霸,功績顯著。主持修建了我國古代最 早的水利工程,對當時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相當作用。   孫臏: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山東菏澤鄄城人,孫武的後裔。著有《孫臏兵法》。   孫炎:樂安(今山東省廣饒人)人,三國時期經學家、訓詁學家,著有《爾雅音義》。   孫堅(公元155年-191年,37歲)字文臺,籍貫 揚州吳郡富春 今浙江富陽。兵法家孫武第二十一世後裔。東漢末年軍閥,三國時代吳皇帝孫權之父,為人驍勇無比,能征善戰。   孫策(公元175—200年),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漢族。吳國長沙桓王。兵法家孫武第二十二世後裔。大帝孫權之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豪強,驍勇善戰,有勇有謀。人稱小霸王。武功蓋世。   孫權(公元182-252),漢族,字仲謀。東吳大帝,兵法家孫武第二十二世後裔。三國時孫吳的建立者。政治家、軍事家。吳郡富春縣(今浙江富陽)人。紫髯碧眼,相貌奇偉。具有雄才大略,文武雙全 ,後人有“生子當如孫仲謀”之說。   孫尚香(192-222),即孫夫人,孫堅之女,孫策、孫權之妹,後嫁與劉備為妻。綽號:梟姬 弓腰姬 籍 貫:揚州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   孫綽:太原中都(今山西省平遙西北)人,東晉文學家,玄言詩的代表作家。   孫安祖:清河漳南(今河北省故城)人,隋末農民起義領袖,與竇建德同舉義旗,聚眾入高雞泊(今河北省故城西南),自稱將軍。   孫思邈:唐代著名的醫學家,陝西耀縣人。著有《千金藥方》、《千金翼方》,後人尊為藥王。   孫過庭:吳郡(今江蘇省蘇州)人,唐代傑出的書法家和書法評論家。今存其所撰《書譜》捲上,是一部書文並茂的書法理論著作。   孫雲球:江蘇省吳江人,明清時眼鏡製造專家。著有《鏡史》,另外,孫雲球還創制了七十餘種光學儀器。   孫廷銓(1613~1674),字枚先,又字伯度、次道,號上亭、灌長氏,益都縣顏神大街(今淄博市博山大街)人。1639年(明崇禎十二年)考中舉人;翌年成進士,任大名府魏縣令;越......餘下全文>>

歷史上姓孫的名人有哪些

孫武、孫權、孫康、孫思邈、孫文

姓孫的歷史名人

我知道的有以下一些人:孫陽:春秋時秦國人,即伯樂。

孫武:編撰了《孫子兵法》。

孫臏:孫武后裔。孫權:孫權,吳國的頭頭。魏國經學家孫炎。

西晉文學家孫楚、名士孫康。

東晉文學家孫綽、無神論者孫盛。

孫思邈,"藥王"。

唐朝書法家孫過庭、畫家孫位。

孫中山:辛亥革命,伐翻清朝專制統治,建立中華民國。

歷史上有哪些姓孫的名人?

孫武,孫策,孫權,孫中山,

孫氏歷代名人沒涉及的領域

孫氏主要含義同"孫姓"一樣,是指姓氏;另也指未能留下真實姓名的女性歷史人物。

"孫"源出有四,姬姓,媯姓,羋姓,子姓。

一 ;春秋時衛武公的兒子惠孫任衛國上卿,他的孫子名乙,字武仲,以祖父的字命氏,就是孫乙,是姬姓孫氏的得姓始祖。

二;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周武王封舜帝的直系後裔媯滿於陳。公元前672年,陳厲公媯躍之子陳完逃奔齊國,改陳氏為田氏。齊景公時,陳完五世孫田桓子,即齊大夫田無宇,其子田書因伐莒有功,齊景公封田書於樂安,古城在今山東惠民,並賜姓孫氏,田書是媯姓孫氏的得姓始祖。

三 ;楚國有賢臣為敖,字孫叔,其支庶(宗族旁支)以祖字為氏。

四:源於子姓。商朝末,紂王叔父比干,商之賢臣,因直諫而被殺,子孫避難改姓,其中一支以本為王族子孫之故,遂姓孫氏。

名人

1.孫武(生卒不詳) 山東菏澤人

兵聖,是春秋末期軍事家,齊國人,著兵法"十三章"。孫子被推崇為兵法的鼻祖,"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學聖典。

2.孫權(182-252)祖籍 山東

孫堅之子,孫策之弟。東漢建安五年,兄孫策病死,孫權繼位吳侯、討逆將軍,領會稽太守,開始統領江東。他擊敗了黃祖。後東吳聯合劉備,於赤壁擊潰了曹操軍。東吳後來又和曹操軍在合肥附近鏖戰,並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殺死關羽、大破劉備的討伐軍。曹丕稱帝后孫權先向北方稱臣,後自己建吳稱帝,遷都建業。孫權稱帝后曾大規模派人航海,加強對夷州的聯絡。又設定農官,實行屯田;並在山越地區設立郡縣,促進了江南土地的開發。晚年的孫權日益驕奢,寵信呂壹,賦役繁重、刑罰殘酷。立嗣之爭,孫權也犯下極大錯誤,多數名臣死於非命。自孫登夭折後,孫權先是廢了孫和,又賜死孫霸,最後立幼子孫亮,這為日後的吳宮政變埋下了禍根。孫權病逝後諡號大皇帝,史稱東吳大帝。

3.孫中山(1866-1925)

字逸仙,別號中山樵,世稱中山先生,廣東香山縣人。清末,因見國勢日衰,民族危亡,乃喚起同志,共組興中會,為革命救國的團體;後遞改為中國國民黨,被推為總理。致力革命數十年,艱苦奮鬥,百折不撓,終於辛亥一役,推翻滿清,建立民國,改國體為民主共和。手創三民主義、五權憲法,手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為革命建國的最高原則。民國十四年逝世於北京,二十九年國民政府頒令,尊為中華民國國父。

江蘇沭陽孫牌坊。山東樂安郡,安徽省繁昌孫村鎮

字輩排行

安徽

安徽省壽縣安豐鎮荊塘鄉北郢村 (世、首、先、仁、業、長、懷、古、順、風、前、友、應、遠、大、

勤、儉 、宜、致、功)

安徽六安壽縣孫氏士克祖家傳,多方以志全,同心仰化日,守土享長年

安徽潛山、舒城孫氏修齊常吉慶,誦讀裕經綸,志事詒芳遠,繼述一舉成,東安鴻業紹,聯合駿猷新,德必繩先祖,謨希淑乃身,建功徙養正,立紀本敦倫,品欲諧金玉,名思美鳳麟,善良為國寶,忠信作儒珍,步武承隆運,光榮復富春,迪前同服佩,昌後協恭寅,百代徵詳發,興懷續起人

安徽合肥孫氏文法萬子人時嘉宗繼日啟光欲作述大本務敦實愛敬尚從先修齊定世傳正家思效祖立志學前賢言行必信果忠勇智義全華夏建偉業寧宇奏凱旋

安徽孫氏一支國志永兆巨集時來潤壽長家隆承福慶元善啟……

(孫長榮)整理

山東

1、般陽孫氏(般陽: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舊稱):古般陽孫家大莊,現為博山區白塔鎮大莊村,十五世至二十六世輩份用字為覃、惟 、凝、即、肈 、啟 、豐、 寧、 崇、、 振 、方 、成。部分字輩已用國標簡化字,如:肇字輩也用"......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歷史上孫姓名人?
歷史上張姓名人?
歷史上韓姓名人?
歷史上劉姓名人?
歷史上馬姓名人?
歷史上于姓名人?
歷史上潘姓名人?
歷史上蘇姓名人?
歷史上葉姓名人?
歷史上徐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