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趣的對聯?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古代有趣的對聯故事

有趣的對聯故事(一)

一、靈童

方苞(清代散文家)幼年時聰穎過人。七歲那年,有一次他途經田頭,田裡拔秧的農夫叫其對對子。小方苞甚喜,叫農夫出上聯。農夫一邊用稻草捆秧一邊念道:“稻草扎秧父抱子”;方苞略一思忖,自言自語道:稻草,父也;秧,子也。他舉目前望,正見不遠處竹林中有幾個少婦正把扳下的竹筍投入籃內,他眉毛一揚,自信地點點頭,高聲對道:“竹籃裝筍母摟兒”。農夫驚喜不已,稱其為靈童。

二、巧對

解縉才思敏捷,他的對聯新巧別緻,如:“蒲葉桃葉葡萄葉,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一同僚嫉妒解縉,蓄意當眾譏諷,出了上聯:“二猿斷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對鋸(句) ”,解縉出口對道:“一馬陷足汙泥中,老畜牲怎能出蹄(題)。”其人當眾出醜,羞愧而去。

贊助廣告

三、“咚咚咚”與“哐哐哐”

一天,祝枝山(明書法家、文學家)遊西湖,遇到了杭州舉人徐子建。徐子建說:“久聞祝兄大名,如雷灌耳。今有一對請教可否?”祝枝山說:“談不到請教,你就馬兒伸腿——出蹄(題)吧。”徐子建想,你叫我出題(蹄),不妨就以蹄為題吧,於是吟了上聯:“馬過木橋,蹄擂鼓,咚咚咚。”口中說著,連擂了祝枝山三拳。祝枝山想,好哇,你名為請教,實則打人。來而不往非禮也!便說:“這有何難?下聯為‘雞啄銅盆,嘴敲鑼,哐哐哐’。”邊說哐哐哐,邊打了徐子建三個耳光。徐子建非但不生氣,連聲說;“佩服,佩服!”

贊助廣告

四、夜貼對聯

有一年新年,王羲之連貼了三次對聯都被喜愛他的字的人偷著揭走了。臨除夕,不得不又寫了一副。他怕再被人揭去,就上下剪開,各先貼上一半。上聯是“福無雙至”,下聯是“禍不單行”。這樣,果然奏效,人們見他寫的不是吉慶紅火的內容,也就不再揭了。到了新年黎明之際,王羲之又各貼了下一半,對聯就成了:“福無雙至今日至,禍不單行昨夜行。”路人聞之,皆擊掌歎絕。

有趣的對聯故事(二)

一日,寇準與友同遊,乘興出對曰:水底月為天上月。從無以相對。楊大年  剛好趕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眾皆喝彩。

劉貢父善屬對。王安石出對試之:三代夏商周。劉對道:四詩風雅頌。王  字石誇其對句:真乃天造地設。

蘇東坡與黃庭堅在松樹底下走棋。一陣風吹來,松果掉進棋盤。蘇東坡得  句曰: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黃庭堅對道:柳邊垂釣,柳絲常伴約絲懸。

新婚之夜,蘇小妹欲試新郎秦少游朐之才,將秦拒之門外並出對曰:閉門  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對,徘徊長廓。蘇東坡風狀,雖替妹夫焦  急,卻又不便代勞。突然,他靈機一動,拾起一塊石頭,投進盛滿清水的花缸  裡。秦少游聽到“卟通”一聲,頓時領悟,脫口而出:投石沖天水底天。蘇小妹聞聲大喜,急忙迎進新郎。

某日朱元璋與劉伯溫下棋。朱出對曰:天作棋盤星作子,日月爭光。劉伯  溫對道:雷為戰鼓電為旗,風雲際合。朱劉之對各合身份,用詞絕妙。

有趣的對聯故事(三)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鄉村,看到家夫車水。祝出對曰:水車車水,水隨  車,車停水止。唐對道: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祝唐之對實屬巧妙,  傳誦一時。

明朝天啟元年,宰相葉向高路過福州,留宿新科狀元翁正春家中,翁即興  出對曰:寵宰宿寒家,窮窗寂寞。葉向高見聯中全是寶蓋頭的字,先是一驚,  接著和道:客官寓宮宦,富室寬容。次日翁送葉上路,經過池塘時,葉說:翁  公昨夜講窮窗寂寞,我看未必。你看:七鴨浮塘,數數數三雙一隻。翁正春不  意被將了一軍,尋視池塘,眉頭一皺,當即應道:尺魚躍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說完,二人相視大笑。

徐晞上任,守令率諸......餘下全文>>

古代有趣的對聯,

<<一>>同 旁 部 首 聯

經過精心構思,利用偏旁、部首相同的漢字組成的對聯,稱「同偏旁部首聯」。

1 嗟 嘆 嚎 啕 哽 咽 喉

淚 滴 湘 江 流 滿 海

2 寵 宰 宿 寒 家 窮 窗 寂 寞

客 官 寓 宮 宦 富 室 寬 容

3 驅騷駛駑驁馬驟

植檀栽桂森木榮

4 荷花莖藕蓬蓮苔

芙蓉芍藥蕊芬芳

5 湛 江 港 清 波 滾 滾

渤 海 灣 濁 浪 滔 滔

6 煙 鎖 池 塘 柳

炮 鎮 海 城 樓

註釋:廣東東莞虎門聯 -- 每字偏旁內涵「金」、

「木」、「水」、「火」和「土」。

7 寄寓客家 牢守寒窗空寂寞

迷途逝遠 返回達道遊逍遙

8 寄寓客官,守宿寒窗空寂寞

漂游浪漢,流落江湖沒深淺

9 逢迎遠近逍遙過

進退連還運道通

10 迎送遠近通達道

進退迅速遊逍遙

11 大木森森,松柏梧桐楊柳

細水淼淼,江河溪流湖海

註解: 元中葉隱居不仕的南宋文人黃 潛身浙

山中,日日與鬱鬱蔥蔥的參天古木相對, 某日,

以「木」為偏旁作了上聯,下聯為後人所對。

<<二>>疊 字 復 字 聯

在聯中分別有一個或數個同樣的字相繼重疊出現,為「疊字」聯,而將一個或幾個字按照某種規律,重複出現多次,稱為「復字聯」。

12 天近山頭行到山腰天更遠

月浮水面撈到水底月還沉

13 高高下下樹叮叮咚咚泉

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

14 綠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

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杭州西湖聯)

15 水水山山 處處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 時時好好奇奇

(杭州清代行宮花園古亭柱聯)

16 重重迭迭山 曲曲環環路

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樹

(杭州九曲十八澗路亭聯)

17 看山 山已峻

望水 水乃清

18 風竹綠竹,風翻綠竹竹翻風。

雪裡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19 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

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

(上聯唐伯虎出,下聯祝枝山對。)

20 重重喜事,重重喜,喜年年獲風收。

盈盈笑語,盈盈笑,笑頻頻傳報捷。

21 佛腳清泉飄,飄飄飄,飄下兩條玉帶。

源頭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22  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到龍門叄級浪。

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出仙姬七姐歌

23  月月月明,秋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24 風風雪雪,暖暖寒寒,處處尋尋覓覓

鶯鶯燕燕,花花葉葉,卿卿暮暮朝朝

25 南南北北,文文武武,爭爭鬥鬥,時時殺殺砍砍,搜搜刮刮,看看乾乾淨淨

家家戶戶,男男女女,孤孤寡寡,處處驚驚慌慌,哭哭啼啼,真真悽悽慘慘

<<三>>拆 字 合 字 聯

拆字與合字把一個字拆成幾個字,或把幾個字合成一個字,構成字面上的對偶。當然,有一些也含有分析字的成份,蘊含某種微妙的思想內容。

26 閒看門中木

思間心上田

( 上聯:「閒」字。 下聯:「思」字。)

27 少水沙即現

是土堤方成

參考資料:......餘下全文>>

古代有趣的對聯大全

清水池邊洗和尚,浪浸葫蘆;

碧紗帳裡坐佳人,煙籠芍藥。

一天,蘇小妹生病了,他的哥哥蘇東坡正為她煎藥,佛印和尚正巧來訪蘇東坡。東坡一見老友來訪,非常高興,就和佛印飲茶談天,竟忘了給臥病在床的小妹按時送藥,蘇小妹見哥哥還沒有送藥來,就在床上高聲念出一聯:

清水池邊洗和尚,浪浸葫蘆;

以“葫蘆”隱喻和尚的“光頭”,實在大為不敬。蘇東坡曉得小妹脾氣,知道她又生氣了,連忙去為她送藥。佛印就苦了,既捱了“罵”,還要對下聯,但思來想去,一時難得佳對。忽然,他抬頭看見蘇東坡端了藥碗,撩起碧紗帳,正要給蘇小妹喂藥,猛地觸動靈感,立即對曰:

碧紗帳裡坐佳人,煙籠芍藥。

蘇小妹嫣然一笑,一口將藥喝個精光

有一次,蘇小妹到京城看望哥哥蘇東坡。兄妹相見,話說不盡,索性秉燭夜談。蘇東坡想起有人曾說過蘇小妹才華過人,是女中豪傑,便對蘇小妹說:“都說你天資聰明,才智不凡。你如能在一個晚上,對好我出的對子,我就佩服你。”蘇小妹笑笑說:“究竟什麼對子要一個晚上?你快說吧。”蘇東坡說:“這對子說來也平常——

水仙子持碧玉簪,風前吹出聲聲慢;

請你對出它的下聯吧。”

蘇小妹聽了上對,暗暗叫好,苦於一時想不出下對。這時,月光下,一個丫鬟端來酒菜,準備給他們飲酒。蘇小妹靈機一動,便對出了下聯:

虞美人穿紅繡鞋,月下引來步步嬌。

蘇東坡聽了妹妹的下聯,禁不住拍案叫絕。因為,這幅對聯,妙在上下聯巧含“水仙子”,“碧玉簪”,“聲聲慢”,“虞美人”,“紅繡鞋”,“步步嬌”六個曲牌名,而且以擬人化的手法,賦予具體形象,想象豐富,引人入勝。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

蘇東坡與佛印和尚是好友,兩人常在一起談古論今、弈棋聯對。蘇小妹常聽哥哥誇獎佛印博學多才、才思敏捷,雖然表面沒說,心中可不服,總想找機會難一難佛印。

一天,蘇小妹有事外出,正好在門口碰上了來拜訪蘇東坡的佛印和尚。佛印彬彬有理地問:“軾兄在家嗎?”蘇小妹對佛印的問話置之不理,卻要佛印先對一副對子: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此聯是個很巧妙的拆字拼字聯,“僧”是“人曾”相拼,“佛”是“人弗”相連而成,而其中又暗藏不恭。佛印見小妹一臉得意的神態,不由得有意譏諷,便脫口對道:

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

對聯:古代有趣的對聯故事

1、秀才張某恃才高傲。一天,在田壠遇一挑泥農夫,不肯讓路,兩人均不得過。農夫笑道:我有一聯,君若能對,願下田讓道。秀才滿口應承。農夫曰:一擔重泥遇子路(寓一旦仲尼遇子路)。張苦思冥想,無言可對,只得下田讓路。三年後,張某看浚河工決堤引水,傍晚河工約會笑而返,才恍然大悟,續上前聯:兩堤夫子笑顏回。

2、某生家貧,向親友借貸,均被拒絕。中舉後,親友紛紛前來巴結,趨之若鶩。書生感慨萬千,在門口貼了一副對聯:回憶去歲,饑荒五、六、七月間,柴米盡焦枯,貧無一寸鐵,賒不得,欠不得,雖有近親遠戚,誰肯雪中送炭;僥倖今年,科舉頭、二、三場內,文章皆合適,中了五經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張三李四,都來錦上添花。

3、明人解縉,門對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門上貼了一副春聯:門對千根竹,家藏萬卷書。富豪見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縉深解其意,於上下聯各添一字:門對千根竹短,家藏萬卷書長。富豪更加惱火,下令把竹子連根挖掉。解縉暗中發笑,在上下聯又添一字:門對千根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富豪氣得目瞪口呆。

有趣的對聯 上聯 下聯,古代的!!!要有解釋,這樣才看得懂,謝~~~~

祖祖輩輩沿襲下來的幾副古老的對聯:

1\大門上對聯:

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橫批:滿園春色。如果是冬天天氣乾旱,就像今年,就會寫:一冬無雪天藏玉,三春有雨地生金。橫批:國泰民安。

2\財神爺對聯:九州金玉主,萬國福祿神。橫批:財源主。別小看這財神爺對聯,它可是個絕聯,上聯“金玉主”均含一“王”字,下聯“福祿神”均含有“示”字旁。財神爺趙公明的老家就在我們家鄉西邊五公里處的趙代村,我們這裡的人家都在趙代村請財神爺像。

3\灶神爺對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橫批:一家主。據說這灶神爺主宰著一家的生活,他於每年臘月二十三上天宮,向玉皇大帝反映主家人居家過日子的狀況,例如是否節約勤儉,是否和睦孝敬,等等。所以,民間有二十三晚上祭灶的風俗。祭灶時,全家老少都必須在家,以備灶神爺點名。灶神爺在每年的大年三十返回主家,根據玉皇大帝的旨意繼續替天監察。

4\土地神對聯:土中生白玉,地內產黃金。橫批:土地堂。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萬物皆有靈,所以,這土地神是無處不有處處有。只有善待土地,節約土地,保持環境衛生,不隨地吐痰亂扔髒物,才不褻瀆土地神,才能獲得大地的回報。

5\牛馬王對聯:牛似南山虎,馬如北海龍。橫批:牛馬王。過去的牛馬是人們生產耕作的伴侶,人們期盼著牛馬和人一樣的健康成長。

有哪些有趣的對聯

好讀書時不好讀書,好讀書時不好讀書

一) 不服不行

上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下聯: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橫批:不服不行

(二) 上下關係

上聯:要你上你就上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上

下聯:叫你下你就下有理由要下沒有理由找個理由下

橫批:上下關係(或何患無由)

(三)言行不一

上聯:有的事只說不做,先說後做,說了再做

下聯:有的事只做不說,先做後說,做了再說

橫批:言行不一

一、無情對

說它是無情對,因為對子的上、下聯根本風馬牛不相及。偶現在只記得那最有名的一幅:

五月黃梅天

三星白蘭地

二、跟頭對

對聯的上、下聯用的是同樣的句字,只是下聯是上聯的倒轉。

人過大佛寺

寺佛大過人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三、其它對子

一般來講,對對聯要求是名詞對名詞,數詞對數詞,顏色對顏色,方向對方向,地名對地名,季節對季節,......同時,在古代,對對聯還必須講究平仄韻律,但現在很難做到。其原因我個人認為問題出在推廣普通話。普通話是很好的一種語言工具,但用於填詞作詩,其四聲調就顯的很不夠用了。因此,現在如果要講平仄聲調,會有許多人不明白為什麼“上”不是去聲。

扯遠了,我們還是來看看一些有趣的對聯吧。就象學攝影一樣,最好的方法是多看,多練!

(一)

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往東放

自上而下看左傳,書朝右翻

*出上聯的人很壞,他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全用完了,看你怎麼辦?!而且上聯是一俗景,沒多少意境在裡面,就是一句大實話!

下聯對得巧妙,看上去也是一句大實話,但卻是雅居里的幹活。而且巧妙地把上、下、左、右很好地用在裡面了。

(二)

據說剛解放的時候北大的蔡元培校長(沒記錯吧?)出了一對聯考當時的新生。叫“孫行者”。結果很多人都對不上來。標準答案應該是“祖沖之”!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需梅(有幸不需媒)

我也記得一聯:

兩艇並進,櫓速不如帆快

雙管齊鳴,笛清勝似簫和

這琺妙在包含了四個歷史人物。

還記得一個關於對聯的故事:

有一書生,家門對著一個財主的花園,花園裡種植著一片竹子。一日,書生見此景,遂書一聯,貼於自家門上:

門對千棵竹

家藏萬卷書

財主見了心中不悅,心道:我家的風景怎麼讓窮書生賞去了。於是心生一計,喚家人把竹子攔腰砍斷,想揶揄一下書生。

不料,書生見狀,只在對聯的末尾各加一字,變成:

門對千棵竹短

家藏萬卷書長

財主見了,更加來氣,便命家人把竹子連根拔去,心想,這下你還有什麼景可寫。沒成想,書生見了,又在門上添了兩個字:

門對千棵竹短無

家藏萬卷書長有

還記得幾幅對聯:

荷出水面,硃筆點天文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餘下全文>>

對聯大全

上聯:鳳落梧桐梧落鳳。 原對:珠聯璧合璧聯珠。

上聯:曲溪曲曲龍戲水。 下聯:隴埔隴隴鳳簪花。

上聯:松葉竹葉葉葉翠。 下聯:秋聲雁聲聲聲寒。

上聯:龍怒捲風風捲浪。 原對:月光射水水射天。

上聯:風聲水聲蟲聲鳥聲梵唄聲,總合三百六十天擊鐘聲,無聲不寂。

下聯:月色山色草色樹色雲霞色,更兼四萬八千六峰巒色,有色皆空。

上聯:花花葉葉,翠翠紅紅,惟司香尉著意扶持,不教雨雨風風,清清冷冷。

下聯:蝶蝶鶼鶼,生生世世,願有情人都成眷屬,長此朝朝暮暮,喜喜歡歡。

上聯: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足,咩咩咩。 下聯:水牛下水,水淹水牛角,哞哞哞。

上聯:狗牙蒜上狗壓蒜。 下聯:雞冠花下雞觀花。

上聯:佳山佳水佳風佳月,千秋佳境。 下聯:痴聲痴色痴夢痴情,幾輩痴情。

上聯:普天同慶,慶的自然,慶慶慶,當慶慶,當慶當慶噹噹慶。

下聯:舉國若狂,狂到極點,狂狂狂,懂狂狂,懂狂懂狂懂狂懂。

上聯:佛腳清泉飄,飄飄飄,飄下兩條玉帶。 下聯:源頭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上聯: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到龍門三級浪。 下聯: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出仙姬七姐歌。

上聯:高高下下樹;叮叮咚咚泉。 下聯: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

上聯: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 下聯: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上聯:綠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 下聯: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上聯:風風雨雨,暖暖寒寒,處處尋尋覓覓。 下聯:鶯鶯燕燕,花花葉葉,卿卿暮暮朝朝。

上聯:看山,山已峻。 下聯:望水,水乃清。

上聯:即色即空,即心即佛。 下聯:亦詩亦酒,亦儒亦仙。

上聯:信耶夢耶,傳非真耶。 下聯:秦歟漢歟,將近代歟。

文心聯

上聯:嘗因酒醉鞭名馬。 下聯:唯恐情多誤美人。

上聯:常未飲酒而醉。 下聯:以不讀書為通。

上聯:桃花褪豔,血痕豈化胭脂。 下聯:豆蔻香銷,手澤尚含蘭麝。

上聯:蟬噪林愈靜。 下聯:鳥鳴山更幽。

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 下聯:似曾相識燕歸來。

上聯:滄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峽雲、洞庭月、彭蠡煙、瀟湘雨、武夷峰、廬耿瀑布,合宇宙奇觀,繪吾齋壁。

下聯:少陵詩、摩詰畫、左傳文、司馬史、薛濤箋、右軍帖、南華經、相如賦、屈子離騷,收古今絕藝,置我山窗。

上聯:緣何邀月問天,想是平生知己少。 下聯:只可把酒看花,懶開醉眼看人忙。

上聯:人心無算處。 下聯:國手有輸時。

上聯:欲除煩惱須無我。 下聯:歷盡艱難好作人。

上聯:偏多熱血偏多骨。 下聯:不悔情真不侮痴。

上聯:山光撲面經宵雨。 下聯:江水回頭欲晚潮。

上聯:嶺邊樹色含風冷。 下聯:石上泉聲帶雨秋。

上聯:沽酒欲來風已醉。 下聯:賣花人去路還香。

上聯:但得夕陽無限好。 下聯:何必惆悵近黃昏。

上聯:舊書細談猶多味。 下聯:佳客能來不費招。

上聯:鬆間明月長如此。 下聯:耳外浮雲何足論。

上聯:兩三竿竹皆秋色。 下聯:千萬疊山有雨容。

上聯:彈指聲中千偈了。 下聯:拈花笑處一言無。

上聯:風雲三尺劍。 下聯:花鳥一床書。

上聯:老拳博古道。 下聯:兒口嚼新書。

上聯:穹達盡為身外事。 下聯:升沉不改故人情。

上聯:遺世慕莊周,睡去能為蝴蝶夢。 原對:學詩類高適,老來猶作鳳凰聲。

上聯:白馬西風塞上。 下聯:杏花煙雨江南。

上聯:家藏千卷書,不忘虞廷十六字。 下聯:目空天下......餘下全文>>

求古時才子的軼事趣事~~~

【真實歷史的唐伯虎】

【風趣灑脫的祝枝山】

【書畫雙絕的文徵明】

【詩文稱雄的徐禎卿】

唐 伯 虎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別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之美稱,蘇州人。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繪畫與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齊名,史稱“明四家”。詩詞曲賦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蘇州經商,父母在皋橋開設酒肆。唐寅自幼天資聰敏,熟讀《四書五經》,博覽《史記》、《昭明文選》等史籍。喜愛繪畫,稍長即拜名畫家周臣為師,又與文徵明同師沈周。16歲時參加童生試,經縣試、府試、院試,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鄉試,又中第一名解元。次年,唐寅進京會試,因涉嫌程敏政受賄案,貶謫往浙江為吏。唐寅恥不就官,歸家後縱酒澆愁,傲世不羈。

唐寅31歲開始“千里壯遊”,足跡遍及江、浙、皖、湘、鄂、閔、贛七省。貧困之下,以賣畫為生。唐寅擅畫山水,及工筆人物,尤其是仕女,筆法秀潤縝密、瀟灑飄逸。“唐畫”為後世畫家所宗。傳世作品有《騎驢歸思圖》、《秋風紈扇圖》、《李瑞瑞圖》、《一世姻緣圖》、《山路鬆聲圖》等。詩詞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蘇州城北的宋人章莊簡廢園址上築室桃花塢,有學圃堂、夢墨亭、竹溪亭、蚊蝶齋等(亦稱唐家園,遺址在今桃花塢大街)。他的後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塢,一生中的主要藝術作品也產生於此。

唐寅晚年,精神空虛,“皈心佛乘,自號六如”,思想趨向解脫頹唐,又將自己的屋舍改稱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歲。唐寅墓位於虎丘區,經整修,1986年10月22日對公眾開放。

由於其瀟灑飄逸、傲世不羈,又治印“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章,仕女畫登峰造極,故被後人誤解,留傳許多風流傳說,如“唐伯虎三點秋香”等。其實他坎坷一生,貧困悽苦。可謂是我國古代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無以報國的典型。

祝 枝 山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書法家,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號枝指生。江蘇長洲(蘇州)人,出生於七代為官的魁儒家庭。與唐伯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

他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5歲時就能書一尺見方的大字,9歲便能作詩文,被稱為“神童’。10歲已博覽群書,文章瑰麗,才智非凡。7歲即中秀才,32歲中舉人,曾任興寧知縣、應天府通判等官。由於生性佚蕩,不滿官場腐敗之風,遂藉故辭官回蘇,廣交朋友,召客豪飲,燒酒解愁,以洩憤世之情。

祝枝山集各書家之長,領一代風騷,是吳門書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其書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趙孟頫書法之神,揚晉王羲之、王獻之行書、唐懷素草書之勢,融會貫通,自成一體,發展為自己的獨特狂草,被譽為“明朝第一”,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祝枝山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祝允明雖無名畫,但也能畫畫,唯很少動筆,傳世之作更少。

祝枝山為人風趣灑脫,才華橫溢,好遊山玩水而不拘小節。由於祝允明有不勝列舉的趣事軼聞,是極現成的創作素材,所以他常以足智多謀、能言善辯、樂於助人的形象出現於《三笑》、《王老虎搶親》等眾多的戲曲藝術作品中。

祝枝山尚有《江海殲渠記》、《新聞記》、《九朝野記》、《枝山前聞》、《浮物》、《老怪錄》、《蘇材小纂》、《懷星堂集》等書......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古代有趣的對聯?
古代有名的風水大師?
雞年有趣的春聯?
古代有好的寓意的字?
古代姓俞的名人有哪些?
古代姓魏的名人有哪些?
古代屬雞的名人有哪些?
古代姓劉的名人有哪些?
古代屬羊的名人有哪些?
古代屬狗的名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