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蘆笙節?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4日

苗族的蘆笙節是怎樣的

蘆笙會

古龍坡會,又叫蘆笙會或蘆笙節,是苗族的傳統節日。此節每年舉辦兩次,一次是農曆正月 十六,祈豐年;一次是八月十六,慶豐年。苗族很看重這兩個節日,據說就是在最困難時期, 也沒有空過一次。到時不用動員,人們都穿著民族服裝,從四面八方趕到坡會地點

剛參加完劉三姐故鄉柳州八月十五魚峰山歌會,我們又急忙乘車去大苗山,是為了趕上融水香粉八月十六的古龍坡會——蘆笙會。

融水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北部。1952年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當時稱大苗山苗族自治區,1955年改為大苗山苗族自治縣,1965年改為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是個多民族地區,居民除苗族外,還有瑤、侗、壯、漢等民族。

贊助廣告

融水山青水秀,這裡的苗族、侗族,都善吹蘆笙,故有“蘆笙之鄉”的美稱。

古龍坡會,又叫蘆笙會或蘆笙節,是苗族的傳統節日。此節每年舉辦兩次,一次是農曆正月十六,祈豐年;一次是八月十六,慶豐年。苗族很看重這兩個節日,據說就是在最困難時期,也沒有空過一次。到時不用動員,人們都穿著民族服裝,從四面八方趕到坡會地點:融水香粉。每次活動都超過萬人,規模不小。

不用說,我們參加的是豐收節了。苗家是很好客的,我們的車還沒停穩,熱情的主人就為每人斟上滿滿一碗自制的土酒——米酒。敬完一碗敬第二碗。這種酒不是烈酒,不透明,黃澄澄的,甘冽,好喝,喝則必醉。我們怕醉,不敢多喝,便推辭說:我們不會喝。但主人不讓,說不行,得喝四碗。我們問為什麼。主人說,這是苗家的規矩:走路來的客人用兩隻腳要敬兩碗酒,坐汽車的要喝四碗酒,因為汽車有四個軲轆。瞧瞧,這明顯是現編的,無非是讓客人多喝酒罷了。

贊助廣告

我們到時,鎮上已經有不少人了。坡場四周,香粉河邊,姑娘們一幫幫,一群群,穿紅著綠,充滿了節日氣氛。

近午時分,節日活動開始。先是有人吹響五六支一丈多高的大蘆笙,聲音傳得很遠,表示慶祝會正式開始。接著,各寨的蘆笙隊,由“蘆笙頭”帶領進入會場,圍成一圈,嗚嗚地吹了起來。

苗族蘆笙隊的組織很有意思,一支蘆笙隊(有的地方叫蘆笙堂)通常由高音蘆笙三支,上中音蘆笙七八支,中音蘆笙七八支,低音蘆笙一支,倍低音蘆笙二支和大筒四個,中筒兩三個,小筒三個組成。陣容比較大。最小的蘆笙隊的組成,也要有十二件樂器,即高音蘆笙六支,中音蘆笙三支,低音蘆笙二支,大筒一個。不論樂隊大小,都以其中最小的那把蘆笙為領奏笙,由技藝高超的蘆笙手執吹,苗族稱之為“蘆笙頭”。所以你看到蘆笙隊,不用問,誰手裡的蘆笙最小,誰就是蘆笙頭。在蘆笙樂隊中,蘆笙頭有絕對的權威。蘆笙頭的蘆笙不響,蘆笙手們誰也不敢動蘆笙。

蘆笙響了。濃妝豔服的姑娘們魚貫上場,圍著蘆笙翩翩起舞。苗族叫踩高堂。蘆笙舞名目繁多,如鍋轉、掃地、背水、織布、滾麻、滾地龍等等。今天的舞場上,姑娘們有時掃地,有時背水,有時織布,舞步較簡單,卻很優美。舞蹈中,姑娘們個個手裡藏著自己一針針繡成的花腰包,邊跳邊物色意中人。小夥子們就吹得更起勁兒了。

據說蘆笙舞中最精彩的是鍋轉舞。它舞蹈技巧要求很高。要在滾燙的鐵鍋上橫放一根約三指寬的扁擔,舞者吹奏蘆笙,笙管上放著一碗牛肉湯,跳時不能潑灑出來,如今能跳的人很少。

坡會的高潮是蘆笙賽。參加比賽的都是各村寨挑選出的最好的蘆笙手,他們吹奏技藝都很高。比賽時,個個使出全部本領。為了贏得姑娘們喝彩,蘆笙手們常常因此爭得臉紅脖子粗。爭執的結果,自然是誰的蘆笙吹得最好,誰就贏得了姑娘們的芳心。

比賽結束後,參加坡會的數百支蘆笙一起合奏,人們的感情被聲聲蘆笙和姑娘們的華麗打扮所感染而達到沸點。只聽嗚嗚的蘆笙響徹山谷,群情激動,場面十分壯觀。

在蘆笙......餘下全文>>

蘆笙節的簡介

蘆笙節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等人民的傳統節日,約在農曆9月初次年農曆1初月至2月末期間舉行,相持期及其長久,其由於部落和地域分佈原因,次則呈區域性連續性舉行。苗族自古喜愛吹蘆笙,善跳蘆笙舞。黔東南許多地方如凱里、從江、榕江、黃平的蘆笙節非常隆重。凱裡市、麻江、雷山、丹寨等縣交界地區舟溪蘆笙節於每年陰曆正月十六至二十一日舉行,蘆笙堂設在河沙壩。十六日開始“起堂”,十七日集會,十八日、十九日、二十日跳蘆笙,十九日增加賽馬活動,二十日還舉行鬥牛,二十一日,蘆笙會結束時,苗族男女青年進行“遊方”活動。蘆笙會時,附近市縣方圓幾十公里的人都來赴會,一時間人山人海,笙聲如潮。人們圍成一個個圓圈跳蘆笙,小夥子在圈內捧著長長短短的蘆笙邊吹邊跳,姑娘們踏著笙歌的節奏翩翩起舞。黃平縣谷隴蘆笙會,每年陰曆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舉行,蘆笙場設在一塊平緩寬闊的山坡上。屆時人們從四面八方湧來,人數最多時可達數萬人。節日的活動與舟溪的相差不遠,那千把蘆笙齊奏的場面非常壯觀。

苗族蘆笙節教案中班

苗族的蘆笙節 一個熱熱鬧鬧的節日,帶來一番獨有的喜慶;一個和和睦睦的節日,帶來一份安寧;一個融歌、舞、樂於一體的節日,帶來一次美的昇華。 苗族的人民熱愛生活,希望新年新氣象,蘆笙節也是為了喜迎新春,給新年討個彩頭。 悠揚的曲聲劃破河面,鼓聲響起來了,敲鑼聲越來越強。身體隨著蘆聲擺動,伸展著每一個部位,風從耳旁拂過,人人手中捧著蘆笙,那是一根短竹,苗族人把它斜著削下,上面拴著紅色的絲帶。路旁的燈柱上,椅子的扶手上,都拴著一條大約一釐米寬的紅色綢帶,他們把綢緞挽上兩個結,兩端各留出約三分米的長度。人們手舞足蹈,忘掉一切的不愉快,丟掉所有的煩惱,拋開全部的世事。 盡情地吹,忘情地吹,痴迷地吹。人們舉著蘆笙,竹節上倖存的竹葉,在微風襲來時翩翩起舞。 吹吧!釋放自己! 吹吧!舞動生命! 吹吧!舞動起來! 廣場上人山人海,手上無不捧著蘆笙。蘆笙的大小並不完全相同,那是當地的人們,自己動手製作的。選擇竹子,要選擇那些長得秀氣的,挺拔幼稚的那樣,吹出的音才是最美的,最動聽的。 把蘆笙捧起來吧!捧起今天的成就,捧起明天和未來的希望,音符在空中跳躍,舞動的鼓點,帶來無數激情。 忽然,一陣歌聲傳入耳畔,“大蘆笙,耶囉耶,小蘆笙,耶囉耶。大小都是金蘆笙,耶囉耶金蘆笙......”

蘆笙節是什麼民族的節日

蘆笙節是苗族地區最普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是以蘆笙踩堂、賽蘆笙為主要活動的節日。

苗族蘆笙的類別特色

苗族蘆笙因流行地區的不同,而在大小、音色、音量和調式上有所差別,黔東南黃平、丹寨和榕江一帶的蘆笙高亢粗獷;黔西畢節、水城一帶的柔和抒情;而黔南的蘆笙則雄渾健朗。 貴州省雷山縣苗族居住區村村有蘆笙,是蘆笙的重要產地。蘆笙製作工匠分別居住在雷山縣丹江鎮的排卡村、方祥鄉的平祥村和雀鳥村、桃江鄉的桃樑村和年寫村,這些村寨都位於大山之中,交通極不方便。製作蘆笙,除了要懂得一定的樂理知識外,還要具備物理知識,瞭解力學原理。蘆笙種類較多,音質各有區別,形體大小也各有不同,要做出合乎需要的蘆笙,首先要求製作工匠有長期的製作經驗。苗族傳承蘆笙製作技藝的師傅只用風箱、錘子、黃銅、斧子、鑿子、鋸子、鑽子、苦竹、桐油和石灰(有的已改用乳膠)就能製作出精美實用的各式蘆笙。雷山地區製作的蘆笙音質純正,外表光潔美觀,極負盛名。 自古以來,蘆笙吹奏,都要配合舞蹈,邊吹邊舞。不過根據各地區習俗的不同,蘆笙的演奏也有所差異。這些不同風俗的蘆笙技藝,匯聚成一束富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奇葩,代代相傳,永不衰退。蘆笙不僅是一種單純的民族樂器,而且是苗族男女青年戀愛生活中的重要媒介。因此,蘆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是神聖的,珍貴的,家家離不開它。蘆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種象徵,苗族蘆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詞、曲、舞三者融為一體,保持了苗族歷史文化藝術的原始性、古樸性。蘆笙製作技藝歷來都由師傅親手教授,無文字資料留存,且技藝考究,傳承比較困難。現在能熟練製作蘆笙的藝人已越來越少,精湛技藝後繼乏人,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苗族蘆笙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貴州省雷山縣的莫厭學和雲南省大關縣的王傑鋒為該文化遺產專案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苗族的鬥馬節在每年的農曆幾月幾號

鬥馬活動源於苗家一種婚姻裁決方式。在村寨,若出現幾個後生同時追求一個姑娘的情況,寨佬就組織鬥馬比賽,誰的馬鬥贏,姑娘就嫁給誰。隨著社會進步,婚姻裁決功能逐步退化,演變而成苗家人年節坡會的一項賽事。如正月十三蘆笙節、正月十六古龍坡會、正月十七芒哥節、六月初六新禾節,還有苗年、春社等民間節日都舉行鬥馬活動。有鑑於此,1987年,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把縣慶日—11月26日定為鬥馬節。

火把節,蛙婆節和蘆笙節分別是什麼族的節日

火把節——彝族     歌婆節—— 壯族 蘆笙節——苗族

苗族老人過世吹的蘆笙

一片兩片三四片,片片思念你的臉,一滴兩滴三四滴,滴滴珠淚長相依,一寸兩寸三四寸,寸寸相思為你痴,願我倆相愛相知。

蘆笙節”是哪個民族傳統的盛大歌舞節目

“蘆笙節”是哪個民族傳統的盛大歌舞節目:苗族。

是苗族地區最普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是以蘆笙踩堂、賽蘆笙為主要活動的節日

蘆笙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蘆笙節是苗族地區最普遍的節日,其中又以凱裡市郊的舟溪鄉和黃平縣的谷隴大寨兩地的蘆笙節最為盛大。

舟溪蘆笙節,在每年的正月十六日開始,十八、十九、二十日進入高潮,尤其是十九、二十這兩天,又是蘆笙會又是賽馬鬥牛,特別熱鬧。

蘆笙會時,附近市縣方圓幾十公里的人都來赴會,一時間人山人海,笙聲如潮。 人們圍成一個個圓圈跳蘆笙,小夥子在圈內捧著長長短短的蘆笙邊吹邊跳,姑娘們踏著笙歌的節奏翩翩起舞。

蘆笙節不但是慶豐年祝福的節日,也是男女青年擇偶的節日,到了二十一日,公眾的狂歡便一轉而成為男女青年“遊方”的活動,雙雙對對的情侶用對歌來傳情說愛,纏纏綿綿地給蘆笙會留下來年再會的盟約。

谷隴蘆笙節是在農曆九月二十七至二十九這三天舉行,節日的活動與舟溪的相差不遠,那千把蘆笙齊奏的場面非常壯觀

相關問題答案
苗族的蘆笙節?
苗族的蘆笙節什麼時候?
苗族的風俗節日?
苗族的傳統節日有什麼?
苗族的各種節日?
今天是苗族的什麼節日?
苗族的最大節日?
苗族的傳統節日?
苗族的傳統節日時間?
苗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