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節氣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大雪節氣有哪些習俗

大雪的習俗

大雪醃肉

大雪節氣風俗之一就是醃肉。老南京有句俗語,叫做“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大雪醃肉的由來是: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凶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都會爬上岸來傷人。人們為了躲避傷害,每到年底,就足不出戶。因此,在“年”出來前,就必須儲備很多食物。肉、魚、雞、鴨等肉食品無法久存,人們就想出了把這些肉食品醃製存放的方法。而對於新鮮的菜,人們就用風乾的辦法。

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忙著醃製“鹹貨”。將大鹽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鍋炒熟,之後用石頭壓住,放在陰涼背光的地方,半月後取出,將醃出的滷汁入鍋加水燒開,撇去浮沫,放入晾乾的禽畜肉,倒入鹽滷,再壓上大石頭,十日後取出,掛在朝陽的屋簷下晾晒乾,以迎接新年。

贊助廣告

“醃肉”是指用食鹽醃製的,又被稱為漬肉、鹽肉、臘肉。醃肉是大眾化的食品,肉品加入食鹽可使鮮肉中水分析出,肉區域性脫水,因此會導致部分水溶性維生素如B族維生素的丟失,同時無機鹽、蛋白質也有一定程度的損失。醃肉由於貯存不當,脂肪組織可在空氣、陽光等因素的作用下,發生水解和不飽和脂肪酸的自身氧化,甚至發生酸敗,致使營養價值降低。

儘管如此,由於肉品醃製具有加工簡單、費用低,醃肉又具有一定的味美可口風味等特點,醃肉又通過向肉品中加入食鹽,使其成為高滲,以抑制或殺滅肉品中的某些微生物,同時高滲環境也可減少肉製品中的含氧量,並抑制肉中酶的活性,從而達到食品保藏的目的,延長儲存,深受歡迎。

贊助廣告

香腸最好挑前腿肉,切成塊狀,根據自己家的口味加上鹽、糖、薑末、蔥末及少許五香粉,準備好這些原材料後送到菜場請人加工即可。很多人家在灌好香腸之後都會掛在竹竿上晾晒,也可以用縫衣服的針戳很多小孔,讓香腸縮短風乾的時間。

醃肉的鹽量過高,如何降低鹽含量,方法一:醃肉清洗,用清水漂洗醃肉並不能達到退鹽的目的,如果用鹽水來漂洗(只是所用鹽水濃度要低於醃肉中所含鹽分的濃度),漂洗幾次,則醃肉中所含的鹽分就會逐漸溶解在鹽水中,最後用淡鹽水清洗一下就可烹製了。方法二,醃肉清洗,水來漂洗後,用米湯、麵湯先煮或泡後蒸。

醃肉烹調時,一定要先漂洗脫鹽後,要煮、蒸在進行烹調,忌無上述過程就直接烹製、油炒、煎炸,這樣也減少硝酸鹽、亞硝酸鹽等不利成分的攝入。

觀賞封河

大雪時節,除華南和雲南南部無冬區外,我國遼闊的大地已披上冬日盛裝,東北、西北地區平均氣溫已達-10℃以下,黃河流域和華北地區氣溫也穩定在0℃以下,此時,黃河流域一帶已漸有積雪,而在更北的地方,則已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了。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自然景觀,南方也有“雪花飛舞,漫天銀色”的迷人圖畫。到了大雪節氣,河裡的冰都凍住了,人們可以盡情地滑冰嬉戲。

在冰面上行走,一旦聽到“咔嚓”的冰面開裂聲音,首先要放低重心,然後匍匐在冰面上減少壓力。另外,如不小心掉進冰窟窿,首先不要驚慌,要一邊雙腳踩水,一邊呼救;其次,雙手不要亂撲打,以免導致冰面斷裂的面積加大,要及時找到破裂冰面最厚的部位自救;第三,離開冰窟後,不要馬上站起來,要趴在冰上,滾動或爬向岸邊求救。

大雪進補

時至大雪,是“進補”的大好時節,但不要一味地補充有營養的食物,要根據地域、天氣吃不同的食物。江南不太冷的地方適合用鴨、魚溫補;北方氣候寒冷,可以用羊肉、牛肉補充身體元氣,增加禦寒能力;如果天氣持續乾燥,還要在滋補時增加冰糖、百合等甘潤的食物,以起到“滅火器”的作用,防止身體上火。

(二十四節氣 ......餘下全文>>

大雪節氣的由來?

每年12月7日或8日,太陽黃經達255度時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大雪”。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大、範圍也廣,故耽大雪。

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見,大雪節氣是表示這一時期,降大雪的起始時間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我國古代將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鵑鷗不嗚;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這是說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嗚叫了;由於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正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所以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也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描寫大雪節氣的詩詞有哪些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唐)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觀獵》

(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北風行》

(唐)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行路難》

(唐)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終南望餘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塞下曲》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從軍行》

(唐)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雪》

(唐)羅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對雪》

(唐)高駢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戲答元珍》

(宋)歐陽修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餘下全文>>

大雪節氣成語大全

陽春白雪、

冬日暖陽、

銀裝素裹、

春寒料峭、

冰天雪地、

寒蟬悽切、

白雪皚皚、

粉妝玉砌、

寒冬臘月、

數九寒冬、

滴水成冰、

大雪紛飛、

橙黃橘綠、

天寒地凍、

千里冰封、

雪虐風饕、

風刀霜劍、

傲雪凌霜、

冰凍三尺、

風雨悽悽、

玉樹瓊枝、

漫天飛雪、

寒風刺骨、玉樹銀花、

十冬臘月、

歲暮天寒、

寒氣逼人、

風雪交加、

朔風凜冽、

冬溫夏凊

有關大雪節氣的諺語都有哪些

◇瑞雪兆豐年

◇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男也懶,女也懶,下雨落雪翻白眼。

◇狗仗人勢,雪仗風勢。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

◇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臘雪是寶,春雪不好。

◇大雪不凍倒春寒(桂)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

◇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

◇大雪不寒明年旱(冀)

◇大雪下雪,來年雨不缺(皖)

◇寒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冀)

◇大雪不凍,驚蟄不開(蘇、皖、贛、鄂、湘、貴、京、冀、晉)

◇霜重見晴天,雪多兆豐年。(山西太原)

◇冬有三白是豐年。(同上)

◇雪姐久留住,明年好谷收。(浙江、湖南、河南扶溝)

◇大雪兆豐年,無雪要遭殃。(江蘇蘇州)

◇今年大雪飄,明年收成好。(同上)

◇江南三足雪,米道十豐年。(河南開封)

◇冬雪消除四邊草,來年肥多蟲害少。(江蘇常熟)

◇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年蟲害一掃空。(同上)

◇雪落有晴天。(湖南)

◇雪後易晴。(江蘇常熟)

◇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河北滄縣)

◇臘月裡三白雨樹掛,莊戶人家說大話。(內蒙古呼和治特)

◇夾雨夾雪無休無歇。(《田家五行》論雨)

◇雪打高山,霜打平地。(江蘇無錫)

◇今年的雪水大,明年的麥子好(甘)

◇大雪紛紛是豐年(川)

◇雪落高山,霜打窪地

◇先下大片無大雪,先下小雪有大片(豫)

◇先下小雪有大片,先下大片後晴天(魯)

◇沙雪打了底,大雪蓬蓬起(贛)

◇落雪是個名,融雪凍死人(贛)

◇落雪見晴天,瑞雪兆豐年(晉)

◇今冬大雪落得早,定主來年收成收(川)

◇冬雪回暖遲,春雪回暖早(浙)

◇冬季雪滿天,來歲是豐年(粵)

◇冬雪消除四邊草,來年肥多害蟲少(蘇)

◇冬雪是個寶,春雪是根草(蘇、晉、粵、貴)

大雪過後是什麼節氣

冬至

大雪節氣到了歷史上說一說。

大雪節氣的由來

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後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忙著醃製“鹹貨”.將鹽加花椒等入鍋炒熟,待炒過的花椒鹽涼透後,塗抹在魚、肉和光禽內外,反覆揉搓,直到肉色由鮮轉暗,表面有液體滲出時,再把肉連剩下的鹽放進缸內,用石頭壓住,放在陰涼背光的地方,半月後取出,掛在朝陽的屋簷下晾晒乾,以迎接新年到來。

大雪節氣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每年12月7日或8日,太陽黃經達255度時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大雪”.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大、範圍也廣,故名大雪。

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見,大雪節氣是表示這一時期,降大雪的起始時間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我國古代將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鵑鷗不嗚;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這是說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嗚叫了;由於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正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所以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也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人常說,“瑞雪兆豐年”.嚴冬積雪覆蓋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為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還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農諺。

大雪時節,除華南和雲南南部無冬區外,我國遼闊的大地均已披上冬日盛裝。東北、西北地區平均氣溫已降至-10℃,黃河流域和華北地區氣溫也穩定在0℃以下。在氣候正常年份,黃河流域以及以北地區已有積雪出現,冬小麥已停止生長。大雪以後,江南進入隆冬時節,各地氣溫顯著下降,常出現冰凍現象,“大雪冬至後,籃裝水不漏”就是這個時間的真實寫照,但是有的年也不盡然,氣溫較高,無凍結現象,往往造成後期雨水多。江淮及以南地區小麥、油菜仍在緩慢生長,要注意施好臘肥,為安全越冬和來春生長打好基礎。華南、西南小麥進入分櫱期,應結合中耕施好分櫱肥,注意冬作物的清溝排水。這時天氣雖冷,但貯藏的蔬菜和薯類要勤於檢查,適時通風,不可將窖封閉太死,以免升溫過高,溼度過大導致爛窖。在不受凍害的前提下應儘可能地保持較低的溫度。

大雪節氣人們要注意氣象臺對強冷空氣和低溫的預報,注意防寒保暖。越冬作物要採取有效措施......餘下全文>>

關於大雪節氣的詩句有哪些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唐)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觀獵》

(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北風行》

(唐)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行路難》

(唐)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終南望餘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塞下曲》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從軍行》

(唐)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雪》

(唐)羅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對雪》

(唐)高駢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戲答元珍》

(宋)歐陽修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大雪節氣介紹?
大雪節氣簡介?
大雪節氣的諺語?
大雪節氣詩歌?
關於大雪節氣的諺語?
大雪節氣前後的變化?
有關大雪節氣的詩?
大雪節氣詩詞?
大雪節氣應注意什麼?
大雪節氣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