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智的名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智姓的智姓名人

智瑤智氏七世祖,也多稱智伯,智伯瑤,春秋晉國執政,位居四卿(智、韓、趙、魏)之首,亡於晉陽之戰。智嗣智珏之後,西漢零陵郡太守。智元智元(651—726),字慶,祖籍隴右。在祖父那一代遷到太谷。天賦聰明,和鄰居相處,寬厚仁義,義氣為先。正當天下用武之時,雄心勃勃,應招募從徵,所向披靡,戰無不勝,被唐王朝授予騎都尉之職。智武也稱智武爾,智珏之後,北宋時大將,曾在保定徐水大王店智武營村安營紮寨,抗擊金兵,智武爾將軍聰明睿智,文韜武略,嫻熟兵法,善於帶兵,常打勝仗,後來定居的智姓人和當地百姓為了紀念他,把村子更名智武營。智浹 智浹,字巨源,祖籍元氏縣北巖,出身官宦之家,知書有識,性不喜阿隨,好直言,為岳飛幕客。   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岳飛入獄後,智浹上書,為岳飛鳴冤叫屈。秦檜等遂誣以受岳雲賄賂,帶書信給張憲,“決臀杖二十”,流放袁州“編管”。智浹在袁州因不堪凌虐而死。智原智原(?~約1258)南宋將領,安豐(治今壽縣西南)人。事親盡孝,曾任淮西總管。保佑六年(1258年),蒙古軍進人淮東擄掠,圍困揚州,蹂躪通州。泰州驅掠儀真百姓。牲畜北歸。奉命由安豐前往堵截敵軍,力戰陣亡。智受益智受益(1254~1323),字仲謙,元鄧州南陽(今屬河南)人,幼孤,其母躬自教養。以善書計從軍,遷行掾。元世祖至元中,擢荊湖行省都事,轉行省郎中。治行軍幕府,數涉危險,計度饋餉益精備。歷譚嶽總管,豪強斂跡。後以兩浙鹽。運使致仕。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逝,年七十。智玉成元朝河北大名府人。《元代營建類碑刻》記載:嘉定州重建廟學記 至順三年(1332)大名智玉成撰,吳郡朱炎書,濟南潘詡篆額。存孔廟西角門外。智審河北元氏縣北巖人,元末進士,明朝洪武四年又中進士,是兩朝進士,後升任翰林院編修。智聰通州知州。羅智氏山西太原府清徐縣人,明朝著名小說家羅貫中的母親。智福明朝定鼎中原,太祖朱元章下令,遷徙天下大戶居民。先祖智福,奉旨遷至山西太原府太谷縣白水村東的北郭村,田產僅有官給。智永昌山西太谷智氏始祖,智福四世,生五子,基業稍展。智希魯智永昌之子,山東成武縣教諭,生五子,基業漸大。智鋌河北元氏縣北巖人,受業趙南星,任知縣,後得升御史,並加太僕少卿。清軍入關後,出任山西布政司參議、分巡冀寧道。 智澄山西省忻縣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早年受高等教育,參加北伐戰爭,抗日戰爭時期,在陝西漢中創辦西北兒童教養院,任院長,其間收養了許多抗日軍人的子女,有功於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智生元智生元(1914-1975.10.24)共和國開國少將,首任中共山西陽泉縣委書記。山西省定襄縣神山鄉管家營村人。智世昌智世昌(1910—2003) ,革命軍人,出生於河北省元氏縣東張鄉北巖村,參加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渡江戰役,逝世前居住福建福州市,曾任中共福建省委組織部部長。著有《智世昌回憶錄》,習近平、賈慶林、汪兆國等國家領導人分別題詞。智建中智建中(1911.10.28-1983.8.9)江蘇省鹽城縣伍佑鎮人,參加過“一二.九運動”與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教學工作,東北師範大學副校長、歷史學教授,中國現代歷史學家。智昭林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黑山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智百年1965年畢業於吉林工業大學汽車製造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研究員級高階工程師。退休前為一汽研究所所長顧問、一汽集團重大課題特約研究員、一汽集團副總工程師,中國汽車工程師學會會員。智建國包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長材產品研究所所長,博士,高階工程師,包頭市僑聯副主席。智建國博士獲得一項國家科技獎勵,受到胡錦濤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歷史上姓百的名人有哪些

百政,西漢農民起義首領。南陽(治今河南南陽)人。

武帝末年,戰爭頻繁,賦役繁重,人民窮困,被迫紛起反抗,他與梅免在南陽各地領導農民起義,攻城邑,殺長吏,互相呼應,官府不能制。數歲後,武帝命繡衣御史以虎符發兵進擊,起義終被鎮壓,但起義軍散卒仍多繼續堅持鬥爭。

百家奴(?-1311),元將領。蒙古人。

父唆都任郢、復(今湖北鍾祥、沔陽)二州招討使;他承襲父職。至元五年(1268),從大軍圍攻襄陽(今屬湖北襄樊),多立功,1271年,宋將范文虎輸糧於襄陽,他在鹿門山給予襲擊,後駐軍該地,斷絕宋軍糧道。1274年從攻郢州(今湖北鍾祥);宋大軍驟至,他深入宋陣,身負數傷,猶力戰。後從元軍大戰鄂、漢,宋將夏貴率水師拒戰,他突入宋陣,擊敗宋軍,追至黃州(今湖北黃岡),轉戰百里,深夜始還。又攻破金牛壩要寨,立有戰功。

贊助廣告

百齡(?-1815),清臣。字子頤,號菊溪。漢軍正黃旗人。

乾隆三十七年(1772)進士,授編修。歷奉天(遼寧)順天府丞。嘉慶五年(1800)授湖南、浙江按察使。歷貴州、雲南布政使。八年,擢廣西巡撫,平冤案,上嘉之,特加少保。尋擢湖廣總督。後被劾,奪職。赴福建治糧餉。歷山東按察使、巡撫。十四年,復擢兩廣總督。籌餉練水師,懲貪去懦,降服巨寇張保,粵洋肅清。授兩江總督。時河決王家營,其親勘下游,疏請修浚正河,詔如儀。十八年,命協辦大學士,總督如故。後因案受牽,嚴詔責捕。二十年,封三等男,兼署安徽巡撫。是年病卒於江寧(南京)。諡文敏。所著有《除邪紀略》、《守意龕集》。

其他百姓名人有戰國列子弟子百豐;明將領百恭、百通;清將領百祥等。

姓華的名人有哪些

華元:華常曾孫,

華毋害:西漢將領。以越將從高祖起於留,定三秦,擊臧荼,有功,封為終陵侯,

華佗: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醫學家。

華歆:平原高唐(今山東禹城西南)人,三國時魏國大臣。

華嶠:華歆孫,華表子,西晉史學家。官至侍中。因不滿《東觀漢記》,乃撰《後漢書》九十七卷,記東漢一代史事,文質事核,有司馬遷、班固之風,如今已散佚。

華恆:華表孫,東晉大臣。娶晉武帝女,拜附馬都尉,後任尚書、潁川令。西晉亡,南渡。領國子祭酒,封苑陵縣侯,官至左光祿大夫、開府,身後無餘財。

華溫琪:宋州下邑(今安徽碭山)人,五代樑唐間將領。

華鎮: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北宋官吏。

華雲龍:安徽定遠人,明初將領。

華蘅芳:江蘇無錫人,清末數學家。致力於翻譯工作,譯出算學、地質學等書十七種,包括《代數術》、《三角數理》、《微積溯源》等,己著有《行素軒算稿》。

華喦:福建上杭人,清代畫家。擅畫人物、山水、花鳥草蟲,為揚州畫派代表之一。

華羅庚:著名數學家。

華-國-鋒

歷史上姓解的名人都有誰?

你好,姓解的名人很多。大致舉例如下:

解修

晉代著地人.仕魏歷琅邪太守,梁州刺史,考績為天下第一.封樑鄒侯.

解慕漱

北扶餘國(今吉林)的建立者,公元前239年-公元前195年在位,北夫餘國的第一代國王。

解潛

宋代人,紹興(公元1131-1162年)宋代鎮撫使,在紹興作官時大力發展農業,招募人來耕種荒田,收成很好,紹興的屯田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後來因為疾病而死。

解縉

明代翰林學士。洪武進士,擔任中書庶吉士,曾經上書萬言,鍼砭時政,皇帝很欣賞他的才能,升遷為御史。永樂初年任翰林學士,主編《永樂大典》,這是世界上最完備的一部百科全書,另有著作《文毅集》。

解開

明代學者,字開元,吉水人。他和弟弟解闔一起隱居在山中,他們的文章都寫得很好,被稱做二解。

解處中

五代時期南唐畫家,江南人。擅長於畫竹,尤其喜歡畫雪中的竹子,經常冒著風雪到野外寫生。人們對他所畫的竹子評價甚高。

解楨期

明朝時期書法家,書法好,被認為天下第一。後來在朝廷做官,職務為中書舍人。

解學龍

字言卿(1582-1645),號石帆。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進士,歷任太子太保、都察院副都御史(都堂)、江西巡撫,反對閹黨魏忠賢專政,支援東林黨的主張。南明時,官刑部尚書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初九日,南京城破,投江殉國。著有《五垣諫草》、《撫江奏牘》、《用兵紀》等。

解微

解微[清]僧。吳(今江蘇蘇州)人。善畫,有鄧尉觀梅圖。《彭氏家珍錄》

歷史上姓華的名人

華元:華督曾孫,

華毋害:西漢將領。以越將從高祖起於留,定三秦,擊臧荼,有功,封為終陵侯,

華佗: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醫學家。

華歆:平原高唐(今山東禹城西南)人,三國時魏國大臣。

華嶠:華歆孫,華表子,西晉史學家。官至侍中。因不滿《東觀漢記》,乃撰《後漢書》九十七卷,記東漢一代史事,文質事核,有司馬遷、班固之風,如今已散佚。

華恆:華表孫,東晉大臣。娶晉武帝女,拜附馬都尉,後任尚書、潁川令。西晉亡,南渡。領國子祭酒,封苑陵縣侯,官至左光祿大夫、開府,身後無餘財。

華溫琪:宋州下邑(今安徽碭山)人,五代樑唐間將領。

華鎮: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北宋官吏。

華雲龍:安徽定遠人,明初將領。

華蘅芳:江蘇無錫人,清末數學家。致力於翻譯工作,譯出算學、地質學等書十七種,包括《代數術》、《三角數理》、《微積溯源》等,己著有《行素軒算稿》。

華喦:福建上杭人,清代畫家。擅畫人物、山水、花鳥草蟲,為揚州畫派代表之一。

華羅庚:著名數學家。

華-國-鋒

歷史上姓向的名人有哪些

【向姓歷史名人】

向 寵:襄陽宜城人,三國時蜀國將領

向 秀:西晉玄學名士。司馬昭時授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為竹林七賢之一。

向 拱:懷州河內人,宋代大臣。

向 寶:江西省進賢人,明朝大臣

向 侃:字希顏,明朝巢縣人,永樂年間中舉,宣德中任靖寧州判官,後升任監察御史,一度又出為知府。他潔己愛民,不避艱苦,辦事公正,清約如寒士,名節很好。

向 榮:四川省大寧(今巫溪)人,清代將領

向海明:扶風(今陝西鳳翔)人,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

向敏中:開封(今屬河南省)人,北宋大臣。

向子諲:臨江軍清江人,字伯恭,號薌林居士,宋代大臣、詞人。

向子韶:宋朝開封人,字和卿,元符年間進士。子韶不屈而死,諡號忠毅。

向士璧:常州(今屬江蘇省)人,南宋將領。

向騰蛟:浙江慈溪人,清代將領、畫家。

向警予:湖南漵浦人,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婦女運動先驅1928年在漢口英勇就義。

向忠發:湖北省漢川人,中共第一位工人出身的總書記。

向秀麗:廣東廣州人,當代女英雄。

向仲華中將

向仲華(1911-1981),原名向崇如,又名向鎮華,湖南省漵浦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八軍軍部祕書,第四師政治部祕書長,第11團政治處主任,紅色中華報社社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中華報社社長,解放日報社編輯,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冀察熱遼軍區第13旅副政治委員,華北軍區第六縱隊政治委員,第20兵團68軍政治委員,兵團政治部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軍事科學院副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廣州軍區政治委員。是第二、三、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十一屆候補中央委員。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1年5月21日因病在廣州逝世,終年70歲。

向守志少將

向守志(1917-——),原名向守芝,四川省宜漢縣人。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海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9軍第76團副排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1團副連長、連長、營長、副團長,太行軍區第10團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太行軍區第1支隊副支隊長,晉冀魯豫野戰軍第6縱隊18旅副旅長,太行軍區獨立第2旅旅長,晉冀魯豫、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26旅旅長,第二野戰軍15軍44師師長兼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第15軍44師師長,中國人民解放軍15軍軍參謀長、第一副軍長、軍長。回國後,任炮兵技術學院院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副司令員,第二炮兵司令員,1977年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1982年任南京軍區司令員。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同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

向守志上將

向孝書中將

向孝書(1925-2004),山東省榮成縣(今市)和鎮南臥龍村人。1940年參加八路軍,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膠東軍區連政治指導員。參加抗日反“掃蕩”、堅守石家莊、膠東保衛戰等戰役、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營長。參加了萊蕪......餘下全文>>

姓和的名人有誰

和仲、和叔:上古人物。傳說堯有四大諸侯,分別主管東南西北四方,史書稱為四嶽。

和 嶠:字長輿,晉朝西平人。少年時就有盛名。晉武帝時為黃門侍郎,遷中書令。

和 峴:字晦仁,北宋浚義(今河南省開封市)人。出生於官宦世家。他自幼博覽群書,喜音樂,好依聲填詞,是宋初著名詞人,16歲登朝為著作郎。曾任太常博士、東京轉運史、主客郎中、大常丞。日他的詞作被收錄在《全宋詞》中的有《開寶元年南郊鼓吹歌曲》三首。其主題是歌頌開國皇帝宋太祖“道高堯舜垂衣治,月並文明”的功德和“九士樂生平”的盛世。

和 洽:字陽士。三國時魏官吏,為官清貧廉潔有操守,最後以售田宅自給,封西陵鄉侯。

和 凝:字成績,鄆州須昌(今山東省東平)人。少好學,年19,登進士第。初仕後唐,繼為後晉宰相。凝生平為文章,長於短歌豔曲,有“曲子相公”之稱。有集百卷。其長短名句《紅葉稿》,又名《香奩集》。

和珅:不解釋

和志光少將:還活著,就不說了

姓成的名人有哪些

● 成公:漢朝的學者,自己隱去姓名,常誦經,不交世利,世人稱為成公。漢成帝出遊,遇見成公,成公不行禮。成帝說:"朕能富貴人,能殺人訂子何逆朕?"成公說:"陛下能貴人,臣不做陛下之官;陛下能富人,臣不受陛下之祿;陛下能殺人,臣不犯陛下之法。"帝不能屈,使郎官二人就受《政事》12篇。

● 成遵:字誼叔,元朝穰(今河南鄧州市)人,元統進士,授翰林國史編修官,拜監察御史。是歲言事並舉劾凡70餘事,皆揭發時弊,執政者惡之。出為陝西行省員外郎,累官中書左丞。為官清正,所至有聲績。後因用事者唆使人誣告成遵受贓,竟遭杖死,朝中內外為其鳴冤。

● 成無己:中國金代醫學家。聊攝(今山東聊城)人,約生於北宋嘉佑治平年間,後聊攝為金兵所佔,遂成金人。成無己出生於世醫家庭,自幼攻讀醫學。他對《內經》、《難經》、《傷寒論》等古代經典皆有研究,尤其是對於《傷寒論》最為推崇。他專力鑽研該書數十年,以《內經》、《難經》理論為依據,對該書進行了全面註釋,撰成《註解傷寒論》10卷,為現存最早全面註解《傷寒論》之作,對後世影響極大。另撰《傷寒明理論》4卷,將經典著作與個人心得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啟迪後學產生了重要作用。

● 成連:春秋時代著名琴師,他的高足之一就是人們熟悉的伯牙,伯牙跟隨成連學琴3年而成為天下妙手。

● 成得臣最負盛名。成得臣字子玉,他是春秋時代楚國的名將,官拜令尹(相當於宰相),晉楚兩國在城濮交戰時,晉文公聞其名而下令軍隊“退避三舍”。可惜他後來因戰敗而拔佩劍自刎。成氏族人的另一名武將是成丹,他是漢朝的著名將領,因戰功顯赫而受封為襄邑王。

● 成公綏,他是西晉的文學家,好音律,擅辭賦,著有《成子安集》。唐代的成玄英是著名的道教學者,號“西華法師”,曾注《莊子》一書(即《南華真經註疏》),另著有《道德經義疏》。宋代著名醫學家成無己,對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研究精深,著有《註解傷寒論》、《明理論》等。

● 成兆才(1874-1929):評劇鼻祖。字捷三,藝名東來順,河北省灤南縣人。他在華北冀東地區提倡評劇、河北梆子戲、京劇等。他對評劇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創作改編評劇指令碼百餘種,人們在他的家鄉為他塑像,並建立成兆才紀念館。

● 成舍我:曾任上海《大公報》編輯,主辦過《世界日報》,後在臺北創立世界新聞專門學校,自任校長。成仿吾則是中共著名的理論家,早期創造社的主將,與當時的郭沫若齊名

姓和的名人

和仲、和叔:上古人物。傳說堯有四大諸侯,分別主管東南西北四方,史書稱為四嶽。東嶽名叫羲仲;南嶽名叫羲叔;西嶽名叫和仲;北嶽名叫和叔。四嶽各自分管四方,又是堯的最重要的臣僚。凡是有重大決策,堯都要與四嶽一起商量。

和 嶠:字長輿,晉朝西平人。少年時就有盛名。晉武帝時為黃門侍郎,遷中書令。

和 峴:字晦仁,北宋浚義(今河南省開封市)人。後唐長興四年(公元933年),出生於官宦世家。他自幼博覽群書,喜音樂,好依聲填詞,是宋初著名詞人,16歲穿朝為著作郎。曾任太常博士、東京轉運史、主客郎中、大常丞。他的詞作被收錄在《全宋詞》中的有《開寶元年南郊鼓吹歌曲》三首。其主題是歌頌開國皇帝宋太祖“道高堯舜垂衣治,日月並文明”的功德和“九士樂生平”的盛世。

和 洽:字陽士。三國時魏官吏,為官清貧廉潔有操守,最後以售田宅自給,封西陵鄉侯。

和 凝:字成績,鄆州須昌(今山東省東平)人。少好學,年19,登進士第。初仕後唐,繼為後晉宰相。凝生平為文章,長於短歌豔曲,有“曲子相公”之稱。有集百卷。其長短名句《紅葉稿》,又名《香奩集》。

和珅:不解釋

和志光少將:還活著,就不說了

姓舒的名人有哪些?

舒慶春

老舍(1899~1966),現、當代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另有筆名絮青,鴻來、非我等。滿族,北京人。出生於一個貧民家庭。1918年北京師範學校畢業後任小學校長和中學教員。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漢語講師,閱讀了大量英文作品,並從事小說創作,1926年加入文學研究會。1930年回國後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抗日戰爭爆發後南下赴漢口和重慶。1938年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成立,他被選為理事兼總務部主任,主持文協日常工作。在創作上,以抗戰救國為主題,寫了各種形式的文藝作品。1946年應邀赴美國講學1年,期滿後旅居美國從事創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不久應召回國,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等職。參加政治、社會、文化和對外友好交流等活動,注意對青年文學工作者的培養和輔導,曾因創作優秀話劇《龍鬚溝》而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棄世。老舍一生寫了約計800 萬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文博士》、《駱駝祥子》、《火葬》、《四世同堂》,《鼓書藝人》、《正紅旗下》(未完),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集《趕集》、《櫻海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劇本《龍鬚溝》、《茶館》,另有《老舍劇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詩選》、《老舍文藝評論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長篇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於市民生活,為中國現代文學開拓了重要的題材領域。他所描寫的自然風光、世態人情、習俗時尚,運用的群眾口語,都呈現出濃郁的“京味”。優秀長篇小說《駱駝樣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寫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說構思精緻,取材較為寬廣,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斷魂槍》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譯成20餘種文字出版,以具有獨特的幽默風格和濃郁的民族色彩,以及從內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賞而贏得了廣大的讀者。

舒行

舒行(1913-2001),中國人民解放軍舒姓開國將軍,江西省吉安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3軍團特務連排長、教導營連政治指導員,紅1軍團4師10團總支書記,參加了中央蘇區五次反“圍剿”和長征。1937年入延安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任抗大7大隊3隊隊長,第二分校2大隊大隊長,冀中軍區遊擊第五總隊總隊長,冀東軍區13團團長。在冀東西部、長城南北及熱河地區,堅持抗日遊擊戰爭,建立了山區和平原根據地。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14軍分割槽司令員,率領所屬13團、北進支隊約2000多人,向承德、圍場方向進發。後任熱河軍區參謀長、冀熱察軍區參謀長,東北野戰軍第11縱參謀長,第四野戰軍第50軍參謀長。參加了遼瀋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0軍參謀長。回國後,任吉林省軍區副司令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01年1月3日因病在江西省吉安市逝世,終年88歲。

舒繡文

現代戲劇、電影女表演藝術家。參加中國第一部蠟盤錄音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的配音工作。抗戰後參加拍攝了優秀影片《一江春水向東流......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姓智的名人?
姓圖的名人?
歷史上姓喬的名人?
姓秦的名人?
姓童的名人?
姓全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上姓尤的名人?
搜尋姓常的名人有哪些?
古代姓盛的名人?
古代姓俞的名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