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月份?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農曆各月份的別稱

一月:正月、隅月、孟月、端月、始春、元春;

二月:如月、杏月、仲春、早春;

三月:病月、桃月、季春、炳月、三春、陽春、暮春;

四月:余月、清和月、桃月、孟夏;

五月:榴月、薄月、仲夏;

六月:且月、荷月、伏月、季夏;

七月:相月、巧月、霜月、孟秋、桐月工

八月:壯月、桂月、仲秋、中秋月:

九月:亥月、菊月、季秋;

十月:陽月、小陽春、孟冬;

十一月:辜月、葭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臘月、嘉平月,季冬。

臘月是農曆幾月

臘月是農曆十二月

農曆月份別稱

正月:春、寅月、元陽、初月

二月:仲春、卯月、仲陽、杏月

贊助廣告

三月:季春、辰月、暮春、杪春、桃月

四月:孟夏、巳月、清和、槐序、麥秋

五月:仲夏、午月、蒲月、榴月

六月:季夏、未月、暑月、荷月

七月:孟秋、申月、巧月、蘭月、首秋、初秋

八月:仲秋、西月、中秋、正秋、桂月

九月:季秋、戌月、暮秋、菊序、霜序、菊月

十月:孟冬、亥月、初冬、良月、陽月

十一月:仲冬、子月、暢月、復月、龍潛 冬月

十二月:季冬、丑月、嚴冬、嘉平、暮冬、臨月、臘月、歲杪

農曆月份天數咋算?

農曆的歷月長度是以朔望月為準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彌補,使歷月的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

贊助廣告

農曆固定地把朔的時刻所在日子作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所謂“朔”,從天文學上講,它有一個確定的時刻,也就是月亮黃經和太陽黃經相同的那一瞬間。(太陽和月亮黃經的計算十分繁瑣和複雜,這裡就不予介紹了)

至於定農曆日曆中月份名稱的根據,則是由“中氣”來決定的。即以含“雨水”的月份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為二月;以含“穀雨”的月份為三月;以含“小滿”的月份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為六月;以含“處暑”的月份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為八月;以含“霜降”的月份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為十月;以含“冬至”的月份為十一月;以含“大寒”的月份為十二月。(沒有包含中氣的月份作為上月的閏月)

農曆的歷年長度是以迴歸年為準的,但一個迴歸年比12個朔望月的日數多,而比13個朔望月短,古代天文學家在編制農曆時,為使一個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義,即初一是無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圓月,就以朔望月為主,同時兼顧季節時令,採用十九年七閏的方法:在農曆十九年中,有十二個平年,每一平年十二個月;有七個閏年,每一閏年十三個月。

陰曆的月份是怎麼稱呼的

農曆月份的別稱

一月:正月、端月、徵月、開歲、華歲、早春、孟春、新正;

二月:命月、如月、麗月、杏月、酣香、仲春;

三月:蠶月、桃月、桐月、季春、曉春、鳶時、桃良、櫻筍時;

四月:余月、陰月、梅月、清和月、初夏、孟夏、正陽、朱明;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鬱蒸、天中;

六月:且月、焦月、荷月、暑月、伏月、精陽、季夏;

七月:相月、蘭月、涼月、瓜月、巧月、孟秋、初秋、早秋; 八月:壯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秋、仲商;

九月:玄月、菊月、青女月、季秋、窮秋、抄秋;

十月:陰月、良月、正陰月、小陽春、初冬、開冬、孟冬;

十一月:冬月、幸月、暢月、仲冬;

十二月:臘月、涂月、蜡月、季冬、暮冬、殘冬、末冬、嘉平月。

農曆十二個月的別名分別是什麼麼?

中國農曆十二個月份的常見別稱

一月:正月,元月,新正,陬月,孟陬,端月,孟春,歲首,正歲;

二月:如月,杏月,仲春;

三月:寎月,桃月,季春;

四月:余月,清和月,槐月,梅月,孟夏;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

六月:且月,荷月,伏月,季夏;

七月:相月,瓜月,巧月,霜月,孟秋;

八月:壯月,桂月,仲秋;

九月:玄月,菊月,季秋;

十月:陽月,小陽春,小春,孟冬;

十一月:辜月,葭月,冬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臘月,除月,嘉平月,季冬,暮冬,暮歲。

被稱為菊月的月份是農曆幾月?

被稱為菊月的月份是農曆九月

月份的別稱 (通俗版)

一月: 正月 端月 初月 嘉月 新月 開歲 陬月

二月: 麗月 杏月 花月 仲月 仲春 酣月 如月

三月: 桃月 綢月 季月 鶯月 晚春 暮春

四月: 陽月 麥月 梅月 純月 清和 初夏 余月

五月: 蒲月 榴月 鬱月 嗚蜩 天中 仲夏 皋月

六月: 荷月 焦月 署月 精陽 溽暑 季暑 且月

七月: 瓜月 巧月 蘭月 蘭秋 肇秋 新秋 首秋 相月

八月: 桂月 仲商 竹春 正秋 仲秋 壯月

九月: 菊月 暮商 霜序 朽月 季秋 玄月 青女月 三孟秋

十月: 良月 露月 初冬 開冬 陽月 冬 飛陰月

十一月: 暢月 葭月 仲冬 幸月 龍潛月

十二月: 冰月 臘月 嚴月 除月 季冬 殘冬 末冬 嘉平 窮節 星迴節

2、夏曆月份別名

一月:正月、元月、端月、孟月、徵月、初月、嘉月、三微月、陬(zou)月、孟春、開歲、發歲、獻歲、芳歲、華歲、早春、春王、孟陽、孟陬、首陽、新正、夏正、三之日、青陽、三陽、初春、始春、元春、大簇、首春、元陽、正陽、寅月、泰月。

二月:杏月、麗月、花月、令月、如月、仲春、酣春、仲陽、竹秋、四之日、中和、花潮、夾鍾、大壯、卯月。

三月:桃月、桐月、蠶月、季春、末春、暮春、晚春、杪(miao)春、鶯時、桃浪、雩(yu)風、櫻筍時、上已、寒食、三春、陽春、故洗、央月、辰月。

四月:梅月、麥月、仲月、陰月、乏月、麥秋月、清和月、余月、槐月、孟夏、初夏、維夏、槐夏、麥候、麥序、純陽、正陽、朱明、麥秋、仲呂、乾月、槐序、已月。

五月:榴月、蒲月、惡月、皋月、午月、仲夏、天中、鬱蒸、小刑、鳴蜩(tiao)、滿月、端陽、端月、蕤(rui)賓。

六月:荷月、季月、焦月、暑月、溽月、且月、伏月、季夏、精陽、徂(cu)署、荔月、天貺(kuang)、林鐘、遁月、未月。

七月:蘭月、瓜月、涼月、巧月、相月、桐月、霜月、孟秋、初秋、上秋、首秋、早秋、新秋、瓜時、蘭秋、肇秋、中元、夷則、否月、申月。

八月:桂月、壯月、仲秋、仲商、正秋、中秋、桂秋、竹小春、南呂、酉月。

九月:菊月、朽月、玄月、亥月、青女月、季秋、涼秋、三秋、杪秋、窮秋、暮秋、晚秋、季商、暮商、霜序、重陽、菊秋、無射、菊序、元月、剝月、戍月。

十月:良月、小春月、陽月、孟冬、開冬、上冬、初冬、小陽春、梅月、陽春、應鐘、坤月、亥月。

十一月:葭(jia)月、龍潛月、暢月、辜月、子月、復月、仲冬、一之日、霞月、冬月、長至、黃鐘。

十二月:冰月、除月、臘月、蜡月、嚴月、涂月、嘉平月、季冬、末冬、暮冬、杪冬、殘冬、窮節、星迴節、二之日、清祀、寒冬、大呂、嚴冬、臨月、歲杪、丑月。

=========================================================

1、農曆四季的別稱

春季:陽春、豔陽、淑節、青春、陽節、青陽

夏季:三夏、朱明、九夏、炎夏、朱律、清夏

秋季:悽辰、金天、三秋、商節、素節、白藏

冬季:安寧、冬辰、歲餘、九冬、無序、嚴節

2、以花命名的農曆各月份的詩意別稱

正月——柳月 銀柳插瓶頭,又稱柳月

二月——杏月 杏花鬧枝頭,又稱杏月

三月——桃月 桃花粉面羞,又稱桃月

四月——槐月 槐花掛滿枝,又稱槐月

五月——榴月 石榴紅似火,又稱榴月

六月——荷月 荷花滿池放,又稱荷月

七......餘下全文>>

農曆的月份大小怎麼計算?

農曆的歷月長度是以朔望月為準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彌補,使歷月的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

農曆固定地把朔的時刻所在日子作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所謂“朔”,從天文學上講,它有一個確定的時刻,也就是月亮黃經和太陽黃經相同的那一瞬間。

農曆月的大小很不規則,有時連續兩個、三個、四個大月或連續兩個三個小月,歷年的長短也不一樣,而且差距很大。節氣和中氣,在農曆裡的分佈日期很不穩定,而且日期變動的範圍很大。這樣看來,農曆似乎顯得十分複雜。其實。農曆還是有一定迴圈規律的:由於十九個迴歸年的日數與十九個農曆年的日數差不多相等,就使農曆每隔十九年差不多是相同的。每隔十九年,農曆相同月份的每月初一日的陽曆日一般相同或者相差一、二天。每隔十九年,節氣和中氣日期大體上是重複的,個別的相差一、兩天。相隔十九年閏月的月份重複或者相差一個月。

農曆的歷月是以朔望月為依據的。朔望月的時間是29日12小時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農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純粹的陰曆並不完全一樣,因為純粹的陰曆是大小月交替編排的,而農曆年大小月是經過推算決定的。

農曆每一個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陽地球中間,且以黑著的半面對著地球的時候)。有時可能出現兩個大月,也可以連續出現兩個小月。由於朔望月稍大於29天半,所以在農曆的每100個歷月里約有53個大月和47個小月。

農曆是基本上以12個月作為一年的,但12個朔望月的時間是354.3667日,和迴歸年比起來要相差11天左右。這樣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個多月。為了要把多餘的日數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個月,這就是農曆的閏月。有閏月的一年也叫閏年。所以農曆的閏年就有13個月了。至於閏哪個月是由節氣情況決定的。“十九年七閏法”。

一般情況都是這樣的:正月,3月,5月,7月,8月,10月,臘月30天。

其餘29天。

農曆各月的叫法 ?

農曆月份的別稱

一月:正月;端月;徵月;開歲;華歲;早春;孟春;新正

二月:命月;如月;麗月;杏月;酣香;仲春

三月:蠶月;桃月;桐月;季春;曉春;鳶時;桃良;櫻筍時

四月:余月;陰月;梅月;清和月;初夏;孟夏;正陽;朱明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鬱蒸;天中

六月:且月;焦月;荷月;暑月;伏月;精陽;季夏

七月:相月;蘭月;涼月;瓜月;巧月;孟秋;初秋;早秋

八月:壯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秋;仲商

九月:玄月;菊月;青女月;季秋;窮秋;抄秋;

十月:陰月;良月;正陰月;小陽春;初浮;開冬;孟冬

十一月:冬月;幸月;暢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蜡月;臘月;季冬;暮冬;殘冬;末冬;嘉平月

為什麼農曆每個月沒有31天?

樓上回答有誤,農曆月份長短是月相變化的週期,叫做朔望月,長度為29.5306天.所以農曆每天的月相是固定的,朔(初一)看不到月亮,,叫新月;望(十五或十六)是滿月.由於月相週期只有29天多,所以農曆大月為30天,小月29天,平均為29.53天,因此農曆不可能有31號.至於月亮繞地球一週的時間,只有27.3伐天,與曆法毫無關係,請勿混淆,謝謝.

怎麼陰曆會認月?

農曆是我國採用的一種傳統曆法,又名夏曆、中歷、舊曆,民間也有稱陰曆的。它用嚴格的朔望週期來定月,又用設定閏月的辦法使年的平均長度與迴歸年相近,兼有陰曆月和陽曆年的性質,因此在實質上是一種陰陽合曆。農曆把日月合朔(太陽和月亮的黃經相等)的日期作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的平均長度約為29.530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稱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稱月小。月初所在的日期,按太陽和月亮的位置推算定,不機械地安排。 閏月,陰曆以月球繞地球定曆法, 閏月這種制歷方法最早是我國發明使用的,大約開始於公元前500多年,比古希臘要早160多年。我國曆法採用十九年七閏月的方法,在不同的時期和國別是不同的。在中國傳統的陰陽曆中以朔月的長度29.5306日為1個月的平均值,全年12個月,同迴歸年的長度365.2422日相差約10日21時,需要置閏,使陰陽曆各個月份和天象物候保持對應的關係【調整個別月份的長度或增加一年中的月數,使曆法年的平均長度,與迴歸年的長度相符合】。我國古六歷中用3年閏1個月,5年閏2個月,19年閏7個月的閏月法,每逢閏年所加的月便稱為“閏月”。 閏月放在一年的年終,例如,秦代和西漢初期使用的《顓項歷》,以十月為歲首,把九月做為年終,閏月就放在九月之後,而稱為“後九月”。到了西漢初制定太初曆時,把閏月分插在一年的各月,並規定以沒有中氣的那幾個月作為閏月,月序仍用上個月的月序,只要稱其為“閏某月”。這一置閏規則在採用平氣的歷法中最合理的。到清代的時憲曆時,則改用定氣注歷,如繼續單純以沒有中心置閏的規則,有可能一年要置兩個閏月。因此,又補充規定:以兩次冬至之間包含有13個月的定為閏年,閏年的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定為閏月。這一規則一直沿用至今。閏年中以閏四、五、六月最多,閏九、十月最少,閏十一月、十二月和正月則不會出現,至少在幾千年內是這樣的。 農曆置閏的方法可以使農曆年的平均長度接近迴歸年,而農曆中的月又有鮮明的月相特徵,保持了公曆和陰曆兩全其美的特點。 現在置閏的方法是兩個冬至之間,如僅有12個月則不置閏,若有13個月即置閏。置閏的月從“冬至”開始,當出現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這個月就是閏月,其名稱是在前個月的前面加一個“閏”字。 農曆閏哪個月?決定於一年中的二十四個節氣。 我國農曆將二十四個節氣分為十二個節氣和十二個中氣。農曆月份通常包含一個節氣和一箇中氣,如驚蟄╱秋分等等,若某農曆月份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曆法便會把該月多加一個月以作為閏月。以2006年為例,農曆七月正好是個有節氣而沒有中氣的月份,因此便閏七月來作調整誤差。 二十四節氣在農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遲的,於是有的農曆月份,中氣落在月末,下個月就沒有中氣。一般每過兩年多就有一個沒有中氣的月,這正好和需要加閏月的年頭相符。所以農曆就規定把沒有中氣的那個月作為閏月。例如2001年農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氣小滿,再隔一個月的初一才是下一個中氣夏至,當中這一個月沒有中氣,就定為閏月,它跟在四月後面,所以叫閏四月。

相關問題答案
農曆月份的別稱?
農曆月份是什麼生肖?
農曆月份屬相對照表?
農曆月份十二生肖順序?
屬虎農曆月份命運如何?
農曆月份星座查詢?
農曆月份五行屬性?
農曆月份天干地支?
農曆月份屬什麼生肖?
農曆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