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曆一年有多少天?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8日

陽曆一年有多少天

不閏月的年份大約350天左右,,閏月的年份大約180天左右。由於是按照月亮的執行規律又兼顧季節的變化制定的歷法,所以每年的天數都是不固定的。陽曆的閏年366天,不閏年是365天。

農曆一年多少天?公曆一年多少時間?

公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四年一潤年,多一天。農曆一年三百五十四天,差不多十九年潤七次,潤一次是一月

公曆年有多少天?

曆法就是制定日曆,安排年、月、日的法則。它的任務是:適當的編排出年、月、日的關係,具體決定一個年號的月數和日數,給每一個日子編上一個號碼。 陽曆也就是公曆,它是國際通用的。陽曆以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時48分46秒。平年只計365天這個整數,不計尾數;一年分做12個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數積累起來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裡,這一年叫做閏年。所以閏年的二月有29天。 陰曆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定做一個月,共29天半。為了算起來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中,大小月大體上交替排列。陰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也沒有平年閏年的差別。 由於陰曆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執行,因此使得四季的變化在陰曆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它不能反映季節,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點。為了克服這個缺點,後來人們定了一個折衷的歷,就是所謂陰陽合曆。現在我國還在使用的夏曆(也有人叫它農曆或陰曆),就是這種陰陽合曆。它跟陰曆一樣,也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定做一個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閏月的辦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數跟陽曆全年的天數相接近,來調整四季。夏曆約每過二、三年多一個閏月。 公曆最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陽曆。尼羅河是埃及的命根子,正是由於計算尼羅河氾濫週期的需要,產生了古埃及的天文學和太陽曆。七千年前,他們觀察到,天狼星第一次和太陽同時升起的那一天之後,再過五、六十天,尼羅河就開始氾濫,於是他們就以這一天作為一年的開始,推算起來,這一天是7月19日。 最初一年定為360天,後來改為365天。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個太陽曆。後來他們又根據尼羅河氾濫和農業生產的情況,把一年分為三季,叫做洪水季、冬季和夏季。每季4個月,每月30天,每月裡10天一大周,五天一小周。全年12個月,另加5天在年尾,為年終祭祀日。 這種以365天為一年的歷年,是由於觀測天狼星定出來的,叫天狼星年。 它和迴歸年相差約0.25天,因而在日曆上每年的開始時間越來越早,經過1461個歷年,各個日期再次與原來的季節吻合,以後又逐漸脫離。看起來,天狼星年好象在迴歸年週期左右徘徊,因而又叫它為徘徊年、遊移年,1461年的迴圈週期被稱為天狼週期。 後來,埃及人通過天文觀測,發現年的真正週期是365.25日,但僧侶們為了使埃及的節日能與祭神會同時舉行,以維護宗教的“神聖”地位,寧願保持遊移年。後來出土了一塊石碑,上面有用埃及文和希臘文所寫的碑文,記載了歐吉德皇帝在公元前238年釋出的一道命令: 每經過四年,在第四年的年末五天祭祀日之後、下一年元旦之前,再加一天,並在這天舉行歐吉德皇帝的節日慶祝會,以便讓大家記住。歐吉德皇帝校正了以前曆法的缺陷,這增加一天的年叫定年,其它年叫不定年。 古羅馬人使用的歷法經歷了從太陰曆到陰陽曆、陽曆的發展過程。羅馬古時是義大利的一個小村,羅馬人先是統一了義大利,而後又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最早,古羅馬歷全年10個月,有的歷月30天,有的歷月29天(這十分類似太陰曆),還有70幾天是年末休息日。羅馬城第一個國王羅慕洛時期,各月有了名稱,還排了次序。全年10個月,有的月30天,有的月31天,共304天,另外60幾天是年末休息日。以羅馬城建立的那一年,即公元前753年作為元年,這就是羅馬紀元。某些歐洲歷史學家直到17世紀末還使用這個紀年來記載歷史事件。 第二個國王努馬,參照希臘曆法進行了改革,增加了第十一月和第十二月,同時調整各月的天數,改為1、3、5、8四個月每月31天,2、4、......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公曆一年多少天?陰曆呢?

陽曆和農曆,都是有大月和小月的,也都有平年和閏年之分。

陽曆的大、小、平、閏月是固定的,1、3、盯、7、8、10、12月是大月,都是31天;4、6、9、11是小月,都是30天;2月份平月28天,閏月29天。

所以,陽曆平年一共是365天,閏年是366天。

而農曆的大月和小月,以及閏月,並不是固定的,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其閏月,也可能是大月,也可能是小月。

所以,農曆的平年有354、355天,閏年有383、384、385天,但385天的情況,比較少見 。

陰曆一年到底有多少天?

贊助廣告

陰曆也叫農曆。農曆的一年是354天,是按照月球繞地球一週為一個月計算的。農曆的一年有時是12個月,有時是13個月。有閏月的年份是13個月。 陽曆(一年365天)比陰曆(一年354天)每年多出11天多,為了避免陽曆的月份與陰曆的月份越拉越大,就用閏月來找補。19年中有7個閏月年。一般是農曆的春節前立春的,第二年不閏月。過了春節立春的,這一年就有個閏月了。 陽曆的一年中,1、3、5、7、8、10、12月,都是31天,4、6、9、11月,都是30天。2月份一般是28天。2月份4年有一個29天。為什麼多出這一天,是因為陽曆每年是365天5小時多,差不多4年就會多出一天時間。至於那一年的2月是29天,你只要把公元計年的年份除4,沒有餘數的那一年2月就是29天。如2004年,除4,沒有餘數,那這一年的2月肯定是29天,2005、2006、2007除4都有餘數,這三年中的2月肯定是28天。

中國農曆一年有多少天?

陰曆與陽曆陰曆也叫農曆。農曆的一年是354天,是按照月球繞地球一週為一個月計算的。農曆的一年有時是12個月,有時是13個月。有閏月的年份是13個月。

陽曆也叫公曆。陽曆的一年是365天,是按地球繞太陽轉一週為一年計算的。地球繞太陽轉一週的時間是365天5小時多一點。

陽曆(一年365天)比陰曆(一年354天)每年多出11天多,為了避免陽曆的月份與陰曆的月份越拉越大,就用閏月來找補。19年中有7個閏月年。一般是農曆的春節前立春的,第二年不閏月。過了春節立春的,這一年就有個閏月了。

陽曆的一年中,1、3、5、7、8、10、12月,都是31天,4、6、9、11月,都是30天。2月份一般是28天。2月份4年有一個29天。為什麼多出這一天,是因為陽曆每年是365天5小時多,差不多4年就會多出一天時間。至於那一年的2月是29天,你只要把公元計年的年份除4,沒有餘數的那一年2月就是29天。如2004年,除4,沒有餘數,那這一年的2月肯定是29天,2005、2006、2007除4都有餘數,這三年中的2月肯定是28天。

為什麼陽曆的2月是28天?這是古羅馬在制定日曆時,起初設想月份的單數為31天,雙數為30天。但這樣一年是366天,比365天多出一天,必須從12個月中摳出一天。因為在古羅馬,執行死刑都在2月份,所以都認為這個月不吉利,那就從2月中摳出一天,成了29天。當時一羅馬大帝出生在有30天的8月,比上一任出生在有31天的7月的大帝少一天。他就又從2月份中摳出一天,加到8月份。從此陽曆的2月就成了28天,本應是30天的8月份成了31天

農曆一年有幾天

準確的說法應為,平年12個月有三種天數: 五個大月七個小月353天(如1965年乙巳年), 六個大月六個小月354天(如2005乙酉年), 七個大月五個小月355天(如2003癸未年), 閏年十三個月也有三種天數, 六個大月七個小月383天(如1993癸酉年), 七個大月六個小月384天(如2004甲申年), 八個大月五個小月385天(如2006丙戌年)。 農曆平年比公曆年少10至13天,閏年比公曆年多17至20天

陽曆的一個月有多少天?

大月31天

小月30天

二月(平年)28天 (閏年)29天

農曆一年多少天?

農曆又稱夏曆,相傳起源我國夏代。其科學性、實用性都很強,因此流傳至今。農曆按照全年的自然日劃分為四季、二十四節氣和年節。農曆的二十四節氣包括:春季的立春、雨水、驚蠻、春分、清明、穀雨;夏季的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的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的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此外,全年中的月份按照月相變化週期而設定。即大月30天,小月29天。農曆每月的初一稱為“朔”,每月的十五稱為“望”。在“朔”日,月球執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暗影對著地球,而與太陽同時出沒,於是人們看不到月亮。在“望”日,地球執行到了太陽與月球中間,太陽從西方落下,月亮從東方升起,因而能看到滿月。由於農曆一年約為355日,與地球年相差約11日左右,所以每3年要置一閏月,每19年要置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也叫閏年,具體閏哪個月,則要視節氣情況靈活而定。

農曆既依據地球迴歸年所用時間,又依據月相變化而指定,而且以身邊的氣象與物候條件、農事活動為參照,實用性強,因而成為四季分明,便於記憶的歷法。在我國,農曆曆法尤其適用於中原閥廣大地區。

相關問題答案
陽曆一年有多少天?
新曆一年有多少天?
陰曆一年有多少天?
農曆一年有多少天?
農曆潤月一年有多少天?
農曆閏年一年有多少天?
潤年一年有多少天?
今年潤月一年有多少天?
閏月一年有多少天?
農曆閏年有多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