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節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高山族的主要節日

高山族的節日臺灣高山族的排灣人,每年十月金秋季節,各個部落都要舉行豐收節的盛會。熱情的排灣人總是請來許多客人,一起慶祝豐收。人人把家中的好酒好菜帶到盛會地點,首先敬族長或村長一杯“敬長酒”,祝願大家幸福快樂。然後以酒代茶,任客人狂飲。高山族的春節別具特點:其一,以往每當除夕夜晚,一些寺廟裡要演出“避債戲”,欠債欠租的人躲進寺廟裡看戲;其二,全家人在大年夜裡,要一齊圍坐在放火鍋的大圓桌子前聚餐;其三,“走春”,是民間“拜年”的俗語,特別盛行,走春人所到之處互致祝福,主人以裝有糖果、甜菜的食盒款待;其四,春節期間,高山族同胞有吃“長年菜”的習俗。長年菜也叫“芥菜”,吃這種菜預示壽命長。住在臺灣蘭嶼島上的高山族雅美人的婦女,大都留著長長的頭髮,每逢年節,她們便在村寨草坪上翩翩起舞,隨鼓樂有節奏地把頭髮拋前拋後,一揚一落。據說跳這種長髮舞,是祝父母長輩延年益壽之意。

贊助廣告

高山族的重要節日是什麼?

============================================================================   高山族的重要節日有:播種祭(泰雅人,三月下旬春播結束之日)、平安祭(布農人,四月初四)、"阿立"祖祭(平埔人,九月十六日)、豐年祭(曹人、魯凱人、阿美人等,八月十五日)、竹竿祭(排灣人,十月二十五日、)、猴祭與大獵祭(卑南人,十一月)、矮靈祭(賽夏人,十月十一日至十八日)以及雅美人的飛魚祭,等等。高山族的傳統節慶通常與祭祀合一。紛繁複雜,臺灣當局倡導因繁就簡,調整合並,以上列舉的是現在流行的主要節慶。在節慶期間,除歌舞聚宴外,還增添了體育比賽、文化展覽、遊藝活動等。

贊助廣告

高山族節日和民間習俗

節慶

高山族性格豪放,喜在節日或喜慶的日子裡舉行宴請和歌舞集會。每逢節日,都要殺豬、宰老牛,置酒擺宴。高山族節日宴客最富有代表性的食品是用各種糯米制作的糕和餈粑。不僅可作節日期間的點心,還可作為祭祀的供品。也將糯米做成飯招待客人。 高山族各族的祭祀活動很多,諸如:祖靈祭、穀神祭、山神祭、獵神祭、結婚祭、豐收祭等種種,以五年祭最為隆重。屆時除擺酒席供品外,還伴以各種文體活動“豐收祭”這天,族人自帶一缸酒到場,圍著篝火,邊跳舞、邊吃邊飲酒,慶賀一年的勞動收穫,每年舉辦一次。

婚俗

婚慶時,將小米磨成粉,加水攪糊,包入魚蝦(蝦露出尾巴),捏成雞蛋大小的團,置於沸水鍋中燒,熟後撈出食用慶祝。

服飾

高山族的服裝用麻布和棉布作料。式樣各地有異。男子穿披肩、背心、短褂,包頭巾,裹腿布。有的地區用藤皮和椰樹皮製成背心。婦女著有袖或無袖短上衣及自肩向腋下斜披的偏衫,帶圍裙,著褲子或裙子。婦女長於染織各種彩色麻布,在衣襟、衣袖、頭巾、圍裙上飾精美刺繡。還有貝殼、獸骨等磨製各種裝飾品。

飲食

以稻米為日常主食,輔以薯類和雜糧。在主食的製作方法上,大部分高山族都喜把稻米煮成飯,或將糯米、玉米麵蒸成糕與餈粑。 高山族蔬菜來源比較廣泛,大部分靠種植,少量依靠採集。常見的有南瓜、韭菜、蘿蔔、白菜、土豆、豆類、辣椒、姜和各種山筍野菜。高山族普遍愛食用生薑,有的直接用姜蘸鹽當菜;有的用鹽加辣椒醃製。 肉類的來源主要靠飼養的豬、牛、雞,在很多地區捕魚和狩獵也是日常肉食的一種補充,特別是居住在山林裡的高山族,捕獲的獵物幾乎是日常肉類的主要來源。 高山族過去一般不喝開水,亦無飲茶的習慣。泰雅人喜用生薑或辣椒泡的涼水做為飲料。據說此種飲料有治腹痛的功能。過去上山狩獵時,還有飲獸血之習。不論男女都嗜酒,一般都是飲用自家釀製的米酒,如粟酒、米酒和薯酒。

禁忌

婦女懷孕後忌用刀斧,忌食猿肉、山貓肉、穿山甲肉和並蒂果實等;婦女用的織布機男人不能隨便摸弄。

宗教

高山族各族的祭祀活動很多,諸如:祖靈祭、穀神祭、山神祭、獵神祭、結婚祭、豐收祭等種種,以五年祭最為隆重。屆時除擺酒席供品外,還伴以各種文體活動。

習俗

在歡慶的日子裡常用一種木質的、雕刻精美的連杯,兩人抱肩共飲,以表示親密無間,如有客至,必定要殺雞相待。宴客時先把雞腿留下來,待客人離去時讓他們帶在路上吃,意為吃了雞大腿,走路更有氣力。

我們國家少數民族有自己的節日,高山族在每年什麼之際都要舉行豐年節。

高山族還保留有原始宗教的信仰和儀式。他們崇拜精靈,各地信仰的神不一,有天神、創造宇宙之神、自然神、司理神和其他精靈妖怪。祭儀有農事祭(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刈祭、新谷入倉祭等,主要的是粟祭)、狩獵祭、漁祭、祖靈祭等。盛行巫術,其中卜佔方法有鳥卜、夢卜、水佔、竹佔、瓢佔、飯佔等,並有多種形式的巫書。由於漢族移民和荷蘭、西班牙殖民者的影響,高山族宗教信仰複雜。漢族帶去了佛教、西方侵略者帶去了基督教、天主教等。這幾種宗教都在高山族群眾中生根,現在,高山族宗教生活中形成原始宗教信仰、佛教和西方宗教等交錯並立的局面。

高山族的節日簡介(30字以內)

高山族一般每年有兩個主要節日,一是播種節,一是豐收節。後者的規模特別大,差不多等於漢族的春節。

高山族有什麼傳統節日?

高山族的節日臺灣高山族的排灣人,每年十月金秋季節,各個部落都要舉行豐收節的盛會。熱情的排灣人總是請來許多客人,一起慶祝豐收。人人把家中的好酒好菜帶到盛會地點,首先敬族長或村長一杯“敬長酒”,祝願大家幸福快樂。然後以酒代茶,任客人狂飲。高山族的春節別具特點:其一,以往每當除夕夜晚,一些寺廟裡要演出“避債戲”,欠債欠租的人躲進寺廟裡看戲定其二,全家人在大年夜裡,要一齊圍坐在放火鍋的大圓桌子前聚餐;其三,“走春”,是民間“拜年”的俗語,特別盛行,走春人所到之處互致祝福,主人以裝有糖果、甜菜的食盒款待;其四,春節期間,高山族同胞有吃“長年菜”的習俗。長年菜也叫“芥菜”,吃這種菜預示壽命長。住在臺灣蘭嶼島上的高山族雅美人的婦女,大都留著長長的頭髮,每逢年節,她們便在村寨草坪上翩翩起舞,隨鼓樂有節奏地把頭髮拋前拋後,一揚一落。據說跳這種長髮舞,是祝父母長輩延年益壽之意。

高山族的文化習俗

高山族的飲食以穀類和根莖類為主,一般以粟、稻、薯、芋為常吃食物,配以雜糧、野菜、獵物。山區以粟、旱稻為主糧、平原以水稻為主糧。除雅美人和布農人之外,其他幾個族群都以稻米為日常主食,以薯類和雜糧為主食的補充。居住在蘭嶼的雅美人以芋頭、小米和魚為主食,布農人以小米、玉米和薯類(當地稱地瓜)為主食。平埔人還特產香米、喜食“百草膏”(鹿腸內草漿伴上鹽即食)。昔日飲食皆蹲踞生食,飲食、烹飪、享用十分考究。高山族嗜菸酒、食嚼檳榔。 在主食的製作方法上,大部分高山族都喜把稻米煮成飯,或將糯米、玉米麵蒸成糕與餈粑。 高山族蔬菜來源比較廣泛,大部分靠種植,少量依靠採集。常見的有南瓜、韭菜、蘿蔔、白菜、土豆、豆類、辣椒、姜和各種山筍野菜。 高山族普遍愛食用姜,有的直接用姜蘸鹽當菜;有的用鹽加辣椒醃製。肉類的來源主要靠飼養的豬、牛、雞,在很多地區捕魚和狩獵也是日常肉食的一種補充,特別是居住在山林裡的高山族,捕獲的獵物幾乎是日常肉類的主要來源。 高山族的十個族群中各自都有自己獨特的食品,其中典型食品有:醃肉,高山族泰雅人、阿美人儲存肉類的方法,其中泰雅人醃猴肉和阿美人醃鹿肉和野豬肉別具一格;咂酒,高山族排灣人、布農人土法釀製的一種米酒。 布農人在製做主食時,將鍋內小米飯打爛成糊食用,排灣人喜用香蕉葉子卷粘小米,摻花生和獸肉,蒸熟作為節日佳餚,外出狩獵時也可帶去。但作為狩獵帶去的點心,餡裡一般不加鹽巴等鹹味調料。 泰雅人上山打獵時,喜用香蕉做餡裹上糯米,再用香蕉葉子包好,蒸熟後帶去。排灣人喜歡將地瓜、木豆、芋頭莖等摻合在一塊,煮熟後當飯吃。泰雅人喜用生薑或辣椒泡的涼水做為飲料。據說此種飲料有治腹痛的功能。過去在上山狩獵時,還有飲獸血之習。不論男女,都嗜酒,一般都是飲用自家釀製的米酒,如粟酒、米酒和薯酒。雅美人喜歡將飯或粥與芋頭、紅薯摻在一起煮熟做為主食。外出勞動或旅行,還常以幹芋或煮熟的紅薯及類似粽子的糯米制品為乾糧。排灣等族狩獵時,不帶鍋,只帶火柴,先將石塊壘起,用乾柴禾燒熱,再在石塊底下放芋頭、地瓜等,取沙土蓋於石塊上,熟後食用。食用芥菜時先將正在生長中的葉擗下來,用鹽揉好,放兩三天後才吃,留在地裡的芥菜根繼續生長。排灣人不吃狗、蛇、貓肉等,吃魚的方法也很獨特,一般都是在撈到魚後,就地取一塊石板燒熱,把魚放在石板上烤成八成熟,撒上鹽即可食用。排灣人小孩不許吃鰻魚,甚至其他魚的魚頭也不讓吃,認為吃了魚頭不吉利。 阿美人在做肉菜時,喜把肉切成塊,插上竹籤,煮好後放在一個大盆裡,全家人圍在盆邊,每個人用藤編小籃盛飯,共用一勺舀菜,一手抓飯,一手取肉吃。在插秧季節,他們喜到水田裡捉小青蛙,帶回家中用清水洗淨,煮熟即吃。阿美、泰雅等族人有的也吃捕來的生魚。他們還喜歡將打來的獵殺好去皮,加鹽和煮得半熟的小米一起醃存,供幾個月食用。儲存食品常用醃、晒乾和烤乾等幾種方法,以醃製一、兩年的豬、魚肉為上餚。高山族過去一般不喝開水,亦無飲茶的習慣。 高山族傳統衣飾絢麗多彩,衣飾式樣因族群而異。 高山族男子的衣飾式樣,大體有四種類型:一是以泰雅人、賽夏人和北部阿美人為代表的北部型。其特徵是用兩幅麻布拼縫成無袖筒外褂;二是以曹人和布農人為代表的中部型。其特徵是以鹿皮為衣料,上衣為帶毛的鹿皮背心,外披鹿皮披肩;三是以排灣人、卑南人、魯凱人和南部阿美人為代表的南部型。其特徵是對襟長袖上衣,腰部系半腰裙,或系一條寬腰帶而垂其兩端作為前裙;四是蘭嶼島上雅美人的雅美型。僅系一條用寬約三四寸的厚布做成丁字帶遮擋下身。高山族女子衣飾型別包括短衣長裙和長衣短裳。大體有三種類型:一是泰雅人、賽夏人、曹人和阿......餘下全文>>

高山族有什麼風俗習慣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國臺灣省,也有少數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區。高山族聚居地區主要在臺灣中部山區、東部縱谷平原和蘭嶼島上。

高山族喜歡在節日或喜慶的日子裡舉行宴請和歌舞集會。

高山族過去是依山傍水,巢居穴處,或闢竹編茅,架木為屋。

喪葬形式,泰雅人、布農人、曹人多行屋內葬,埋屍於死者床下。排灣人、達悟人行野外墓葬,阿美人將死者埋葬在屋前後空地,對惡死者,一律就地埋葬。

高山族還保留有原始宗教的信仰和儀式。

相關問題答案
高山族節日?
高山族傳統節日有哪些?
高山族的傳統節日?
高山族的節日風俗?
高山族的重要節日?
高山族的節日?
高山族的特色節日?
高山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高山族有什麼節日?
高山族的傳統節日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