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喬的歷史名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8日

喬姓的喬姓名人

喬執中,字希聖,高郵人。入太學,補《五經》講書,五年不謁告。喬松年:清代山西巡撫,徐滿人。大喬:二喬,東漢末年喬公的兩個女兒,容貌美麗;大喬(嫁孫策)和小喬(嫁周瑜)。別稱:大喬 小喬所處時代:東漢末年出生地:吳郡烏傷縣籍貫:吳郡烏傷縣(今浙江義烏)容貌: 如花似玉 傾城佳人父親:橋國老配偶: 孫策姊妹:小喬東漢獻帝建安五年 ( 公元 200 年 ) ,孫策於打獵時遇刺受重傷,大喬日夜和衣陪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飲,全心照顧,然孫策仍藥石罔效逝世。大喬悲痛欲絕,數度昏厥,並欲投江殉夫。但想到孫策臨終前曾拉著她的手,要她照顧幼弟孫權(18 歲 ) ,助他接掌大權,併除奸討逆,使大喬只好打消原來念頭。後來孫權對皇嫂仍萬般尊重,也在大喬與眾臣如張昭周瑜魯肅等人的輔佐下,很快地團結江東各股勢力,建立威望,進而重新掌控大局了。據說大喬在孫權稱帝 ( 公元 229 年 ) 之後,即不再過問俗事,深居簡出,青燈古佛,寧靜詳和,安享天年矣!小喬:性別:女籍貫:吳郡烏傷縣(今浙江義烏)名字:喬婉(待考證)容貌:國色天香(也作國色琉璃) 可以與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相媲美父親:橋國老(橋姓今簡化為喬,兩姓合一,後來都作喬國老。)配偶:周瑜姐姐:大喬子女:兩子(周循、周胤)一女(嫁與太子孫登)喬用遷(?―1851),湖北孝感人。字見齋。嘉慶進士,授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後歷任廣西南寧知府、道員,廣東按察使。1840年,林則徐在廣州禁菸時,曾率軍在穿鼻洋、尖沙角轟擊入侵的英國軍艦和走私船。同年任山東布政使。1845年升貴州巡撫。1852年卒。喬光烈:上海人,清乾隆進士。為官清正廉明,兩袖清風,歷任寶雞知縣、湖南巡撫、甘肅佈政史等職。做官30多年,仍然兩袖清風。在任知縣時,他親自教農民種桑養蠶,被人稱為喬公桑。著有《最樂堂集》。喬世植:上海人,著名詩人。喬林:畫家、篆刻家,如皋人。喬允升:明代刑部尚書,洛陽(今屬河南)人。喬宇:著名大臣,樂平(今屬河北)人。喬中和:太原通判,丘(今屬河北)人。喬吉:元代散曲家、戲曲作家,太原(今屬山西)人,後居杭州(今屬浙江),散曲風格清麗,內容則多消極頹廢,明清人多以他同張可久並稱為元散曲兩人家。喬達:山水畫家,燕(今屬河北)人。喬行簡:南宋大臣。浙江東陽人,光宗紹熙進士,理宗時曾任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進知樞密院事、右丞相、左丞相,晚年至平章軍國重事,並被封為魯國公。著有《周禮總說》、《孔山文集》。喬林:唐代宰相,太原(今屬山西)人。喬知之:左司郎中,馮翎(今屬陝西)人。喬維嶽:官至太常少卿、壽州刺史,南頓(治所在今河南項城西)人。喬致庸(1818―1907)字仲登,祁縣喬家第三代人。他出身商賈世家,自幼父母雙亡,由兄長撫育。本欲走入仕途,剛考中秀才,兄長故去,只得棄文從商。他是喬家門中最長壽的人,活了89歲,一生娶有6妻,因喬門中有不許納妾的家規,都是續絃。電視劇中的陸玉菡是虛構的,6妻中沒有陸氏,6妻留下6子11孫。當國家到了國將不國的境地,大批銀子流向海外時,他一改往日不治家宅的習慣,於同治初年耗費重金擴建祖宅,修建了著名的喬家大院,被專家學者譽為“清代北方民居建築的一顆明珠”。喬冠華:(1913.3.28—1983.9.2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1974.11~1976.12)。江蘇鹽城人。早年留學德國,獲哲學博士學位。抗日戰爭時期,主要從事新聞工作,撰寫國際評論文章。1942年秋到重慶《新華日報》主持《國際專欄》,直至抗戰勝利。喬羽:(1927.11.16—) ,山東濟寧人,劇作家、詞作家,曾任中國歌劇......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姓喬的名人

喬 吉:太原(今屬山西省)人,後遷杭州(今屬浙江),元代散曲家、戲曲作家。作品風格清麗,後代並其與張可久為元散曲兩大家。其作現存《兩世緣》、《揚州夢》、《金錢記》三種,今人輯《夢符散曲》。

喬 達:(今屬北京)人,元代畫家,以山水見長。

喬 彝:元代晉寧人,為人剛正有節,時賊陷晉寧,彝命家人整冠肅衣,先令妻子依次投井,己隨赴之,賜諡“純潔”。

喬 宇:樂平(今山西昔陽)人,明代成化年間進士武宗時任南京兵部尚書,威震當地。世宗時任吏部尚書,清正廉明,聲望極高。

喬 林:如皋(今屬江蘇省)人,清代畫家兼篆刻家。

贊助廣告

喬智明:前趙鮮卑前部人,歷隆、慮二縣令,以德行而名,有“神君”之稱號。

喬知之:馮翊(今屬陝西省)人,唐代官至左司郎中,以俊才而著稱。傳其作《緣珠篇》送與窈娘(原為其婢女,後被武承嗣所奪),窈娘讀後感憤而自盡。

喬執中: 高郵(今屬江蘇省)人,宋代進士。其人通經術,性寬厚有仁,多次修改法典,使很多人重生。在王安石執政時,曾編修《熙寧條例》。

喬行簡:婺州東陽(今屬浙江省)人,宋代紹興年間進士,官至右丞相。知無不言,好薦士,多至顯達。封魯國公,卒諡“文惠”。著有《周禮總說》、《孔山文集》。

喬三教、喬仲常:均為河中(今山西省永濟蒲州鎮)人,宋代畫家。

喬允升:洛陽(今屬河南)人,明代刑部尚書執法不撓,曾為遭魏忠賢迫害的諸多官員平反,受人稱頌。

喬光烈:上海人,清乾隆進士。為官清正廉明,兩袖清風,歷任寶雞知縣、湖南巡撫、甘肅佈政史等職。做官30多年,仍然兩袖清風。在任知縣時,他親自教農民種桑養蠶,被人稱為喬公桑。著有《最樂堂集》。

喬松年:山西省徐溝(今屬清徐)人,清道光進士。曾配合怡良、曾國藩鎮壓太平軍、捻軍。歷任常州、蘇州知府,兩淮鹽運使,倉場侍郎,東河河道總督等職。著有《論語淺解》、《蘿摩亭札記》、《喬氏載記》。

喬用遷:湖北孝感人,清嘉慶進士。曾協助林則徐開展禁菸運動,歷任廣東按察使、山西佈政史、貴州巡撫等職。喬世埴:上海人清代詩人。

喬清秀(女):河南省內黃人,河南墜子演員,原名李金秀,因隨喬利元學藝而更名。唱腔清脆而輕快流暢,稱“喬派”,擅唱《玉堂春》。

喬冠華:江蘇省鹽城人,現代著名外交活動家。曾留學日本、德國,長期從事文化和新聞工作。建國後從事外交工作,曾任外交部長。

喬恆志:遼寧遼陽人,1945年加入東北民主聯軍,從事戰地救護工作,在火線上英勇靈活,屢次出色完成戰場包紮和搶救任務,在解放戰爭中先後立大功6次,小功2次,榮獲“紅色青年救護英雄”稱號。1950年出席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後,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鬼頭洞戰鬥中,率救護班,冒敵炮火,將33名傷員轉至安全地帶。同年11月在東坪洞戰鬥中犧牲。 回答者: 牃戀黃昏 - 護國法師 十五級 加為好友 12-12 00:26 您覺得最佳答案好不好?目前有0人評價

50% (0)

50% (0)相關內容搜狗推廣服務相關內容載入中... 中山的名人事蹟 關於名人樂觀面對失敗的事蹟 你知道哪些寧夏名人事蹟?你的感觸是什麼? 曾國藩故居在哪裡? 安徽名人(三國) {question.title} 檢視更多相關問題>> 相關搜尋{hint}其他回答 共 2 條 喬用遷(?-1851),湖北孝感人。字見齋。嘉慶進士,授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後歷任廣西南寧知府、道員,廣東按察使。1840年,林則徐在廣州禁菸時,曾率軍在穿鼻洋、尖沙角轟擊入侵的英國軍艦和走私船。同年任山東布政使。1845年升貴州巡撫。1852年卒。

喬松年:清代山西巡撫......餘下全文>>

百家姓中“喬”姓的來歷與歷史典故。

堂號:

1 文惠堂:宋朝喬行簡,歷任淮西轉運官,參知政事。多次向朝

廷上疏論時政。被拜為右丞相,封“魯國公”。死後諡為“文惠”。

2 另外還有“樑國”堂號。

一、 姓氏源流

喬姓的來源有三:

1 出自姬姓,為橋姓所改,是一個以山命名的姓氏。據《元和姓

纂》及《萬姓統譜》所載,相傳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黃帝死後葬於橋

山(在今陝西省黃陵縣城北),子孫中有留在橋山守陵看山的,於是

這些人就以山為姓,稱為橋氏。至於橋氏改為喬氏,是在南北朝時的

魏。據桑君編纂的《新百家姓》記載,東漢時有太尉橋玄的6世孫橋

勤在北魏任平原內史,北魏末年魏孝武帝不堪忍受宰相高歡的專權和

壓迫逃了出來,橋勤隨孝武帝一起投奔到宇文泰建立的西魏。一天,

宇文泰心血來潮,叫橋勤去掉橋的木字邊,變成喬,取“喬”的高遠

之意。橋勤不敢不從,從此改橋為喬,世代相傳下去,這就是陝西喬

姓的由來。史稱喬氏正宗。

2 出自匈奴貴姓。史料記載,漢代匈奴貴姓有四個----蘭、喬、

呼衍、須僕,內有喬氏,後與漢族的喬氏渾為一體。

3 出自鮮卑之後。據有關史書記載,魏晉南北朝時期也有喬姓的

鮮卑人出現,他們的後代一直延續著這個姓。

二、 遷徙分佈

喬姓源於黃帝的葬地陝西省境內。梗漢時有睢陽人橋玄官至太

尉,他的六世孫橋勤在北魏末年隨孝武帝投奔關中,居同州。另外,

據《前代錄》載,匈奴貴姓有喬氏在戰國時期遊牧與燕、秦、趙等地

。同一時期,魯國有喬庇;西漢有橋仁,為樑人,與楊榮並受《禮》

於戴聖,喬仁著有《禮記章句》69篇,成帝時為大鴻臚;東漢有官東

郡太守橋瑁,是喬玄的第五世孫,任廣陵太守,其子喬肅為東萊太守

。這些說明,宋以前已有喬氏分佈在今陝西、湖南、江蘇、山西境內

了。

關於喬姓變遷的史料不多,從零星的史料看來,喬氏在宋代以

前主要分佈在今陝西、湖南、陝西、江西等省,宋元時期有遷至今河

南、浙江、雲南的。明清又有遷到今江西、山東、上海、湖北的。直

至現代,東北的一些地方還有喬氏的聚居點。

據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的研究結

喬達:山水畫家,燕(今屬河北)人。

喬行簡:南宋大臣。浙江東陽人,光宗紹熙進士,理宗時曾任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進知樞密院事、右丞相、左丞相,晚年至平章軍國重事,並被封為魯國公。著有《周禮總說》、《孔山文集》。

喬林:唐代宰相,太原(今屬山西)人。

喬知之:左司郎中,馮翎(今屬陝西)人。

喬維嶽:官至太常少卿、壽州刺史,南頓(治所在今河南

項城西)人。

喬用遷(?-1851),湖北孝感人。字見齋。嘉慶進士,授內

閣中書。充軍機章京。後歷任廣西南寧知府、道員,廣東按察使。1840年,林則徐在廣州禁菸時,曾率軍在穿鼻洋、尖沙角轟擊入侵的英國軍艦和走私船。同年任山東布政使。1845年升貴州巡撫。1852年卒。

喬松年:清代山西巡撫,徐滿人。

喬世植:上海人,著名詩人。

喬林:畫家、篆刻家,如皋人。

喬允升:明代刑部尚書,洛陽(今屬河南)人。

喬宇:著名大臣,樂平(今屬河北)人。

喬中和:太原通判,丘(今屬河北)人。

喬吉:元代散曲家、戲曲作家,太原(今屬山西)人,後居

杭州(今屬浙江),散曲風格清麗,內容則多消極頹廢,明清人多以

他同張可久並稱......餘下全文>>

喬姓有什麼歷史人物

喬達:山水畫家,燕(今屬河北)人。

喬行簡:南宋大臣。浙江東陽人,光宗紹熙進士,理宗時曾任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進知樞密院事、右丞相、左丞相,晚年至平章軍國重事,並被封為魯國公。著有《周禮總說》、《孔山文集》。

喬林:唐代宰相,太原(今屬山西)人。

喬知之:左司郎中,馮翎(今屬陝西)人。

喬維嶽:官至太常少卿、壽州刺史,南頓(治所在今河南項城西)人。

喬用遷(?-1851),湖北孝感人。字見齋。嘉慶進士,授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後歷任廣西南寧知府、道員,廣東按察使。1840年,林則徐在廣州禁菸時,曾率軍在穿鼻洋、尖沙角轟擊入侵的英國軍艦和走私船。同年任山東布政使。1845年升貴州巡撫。1852年卒。

喬松年:清代山西巡撫,徐滿人。

喬世植:上海人,著名詩人。

喬林:畫家、篆刻家,如皋人。

喬允升:明代刑部尚書,洛陽(今屬河南)人。

喬宇:著名大臣,樂平(今屬河北)人。

喬中和:太原通判,丘(今屬河北)人。

喬吉:元代散曲家、戲曲作家,太原(今屬山西)人,後居杭州(今屬浙江),散曲風格清麗,內容則多消極頹廢,明清人多以他同張可久並稱為元散曲兩人家。

還有三國的大小喬,姓名不詳一說其父叫喬玄。

鉏姓的歷史名人

(公元1930~今),遼寧義縣人。著名心血管病專家。1956年畢業於瀋陽中國醫科大學醫療系。歷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協和醫科大學講師、副教授,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心外科主任、心外科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教授。北京醫科大學第三臨床學院客座教授,承德醫學院心外科顧問,保定市心臟血管疾病研究所市二院顧問,湖北省襄樊市中心醫院顧問,《中華醫學》雜誌、《中華外科》雜誌、《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誌、《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心肺血管病雜誌》、《北京醫學》等雜誌編委。從事心胸外科專業四十餘年,積累了豐富臨床經驗,並獲豐碩成果。曾治療過大量心胸外科疑難重症。近十餘年來獲國家級、部級、市局級科研成果、科技進步獎二十餘項。其中心肌保護、心臟移植、心臟儲存、心瓣腹外科巨大心臟心瓣膜置換、同種主動脈瓣置換同種動脈臨床應從、急性心梗併發心源性休克室間隔破裂的外科治療等研究工作中均取得優異成績。1992年成功地為十六歲女孩施行心臟移植,引起國內外各界人士關注,使中國心臟移植獲得新生,並推動了這一工作向國際水平靠攏。 (公元1929~今),湖北武漢人。著名船舶機械專家。195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電機工程系。曾就職於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第九設計研究院,教授級高階工程師。參加一、二期規劃和現場設計的431造船廠獲1980年國家優秀設計金質獎;為援外出口門機設計開發的VZ系列渦流制動器及其控制線路現已推廣全國獲1981年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負責科研攻關的4805船廠三千噸垂直同步升船機,為國內首創,獲1993年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廣西賀江合面獅水電站的過壩斜面升船機設計獲1995年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其它如702所船模試驗、水池拖車與三百公斤熔鋁工頻感應爐設計、高精度電晶體穩頻器的研究等,都是在六十年代困難時期攻克過的技術關鍵。主要論文有:《具有鐵質坩鍋的熔鋁工頻感應爐電氣引數計算》、《渦流制動器在起重機調速系統中的應用》、《同步電動機在起重運輸機槭上的應用》、《中頻感應加熱在船廠鋼板預處理流水線上的應用》、《一種新的高效率力矩電機傳動方案》、《廣西賀江合面獅水電站過壩斜面升船機設計簡介》。 (公元1933~今),廣東廣州人。著名中醫鍼灸專家。畢業於廣東中醫專科學校醫療系、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廣東省中醫院主任導師。中國鍼灸學會及全國中醫藥學會理事,廣東省鍼灸學會會長。長期從事鍼灸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其學術思想以陰陽為主導,認為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主要是臟腑經絡陰陽失調引起,因此辨證施治的目的在於調和陰陽平衡。其刺法崇尚華倫之鍼灸不過數處及運針導氣,故選穴少而精,且療效卓著。1958年參加赴葉門王國醫療專家組,由於救治不少病疾,被譽為“東方神醫”。獨創具有消毒、準確、無痛、快速的“旋轉過針法”,被國內外同行譽為“飛針”。勤於寫作,善於總結經驗,先後撰有論文叩餘篇及專著《臨床鍼灸新編》和《南方醫話》。近年先後應邀赴多國講學,並被英、美、澳等國大學、研究院聘為客座教授、學術顧問等。曾獲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著名中醫”稱號。 (公元1934~今),別名陳豪,曾用名廣源;浙江洞頭人。著名中醫學專家。現系浙江洞頭迎春齋診所主人(主治醫師),世界傳統醫學大系總主編委員會評為“世界傳統醫學傑出人物”等。《溫州市老幹部書畫集》書法入選者。曾多次參加市、省和全國性醫藥學術研討會。1998年度曾受到五個國家國際和世界醫藥大會的邀請。1950年入伍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炮兵學校,學習一年。後專心從學於祖國傳統醫學。1956年元旦任西醫部負責醫生,近年來......餘下全文>>

姓氏中的歷史名人有

這個姓氏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叫做東方?歷史上姓東方的名人都有誰?東方 東方,中國真的有這個姓氏。 東方姓氏的起源: 起源1:源於姜姓,出自神農氏伏羲,屬於以自然現象為氏。 相傳,神農氏一族人從事務農勞作以後,每天太陽從東方升起是開始農作的重要時刻,於是伏羲的後代人中以農為本的人群中,就形成了東方複姓。 起源2:源於姬姓,出自漢朝時期東方朔之後,屬於以先祖冒姓為氏。 東方朔之父名張夷,但在他出生前便去世了。母親田氏在他出生三天後也死了,東方朔便由其兄嫂撫養成人。因為東方朔出生時東方天剛亮,所以其伯父就為他取名叫東方朔。東方朔在西漢時期官拜太中大夫,他生性詼諧滑稽,出言幽默,但能洞察事理,直言切諫。在東方朔的後裔子孫中,皆以先祖名字中的“東方”為氏,形成一支東方複姓。

歷史上有那些姓楊的歷史名人

楊子:即楊朱,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

楊雄:西漢著名文學家。

楊敞:西漢丞相。

楊震:東漢著名文學家。

楊彪:(142~225)字文先,弘農華陰人,東漢光祿大夫,臨晉侯。

楊修:(175~219)字德祖,弘農華陰人,東漢丞相主簿,是楊彪之子。

楊儀:(?~235)字威公,荊州襄陽人,官至蜀漢中軍師。

楊洪:(?~228)字季休,益州犍為武陽人,官至蜀郡太守、越騎校尉、關內侯。

楊大眼:北魏名將。

楊纂:北周名將。

楊堅(5耽1-604年):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開皇之治”。

楊廣(569~618年):隋朝皇帝(隋明帝),戰功顯赫,開鑿大運河,創立科舉制。

楊素:隋朝名臣,詩人,傑出的軍事統帥。

楊炯:唐代著名詩人,“初唐四傑”之一。

楊巨源:唐代詩人。

楊國忠(?-756年),:唐朝天寶年間著名權臣。

楊玉環:唐玄宗的貴妃,古代四大美人之一.體態豐盈,容貌美豔。

楊行密:五代吳國開國君主。

楊業(?-986年):北宋抗遼名將,“楊家將”之首。

楊延昭(958—1014年):北宋抗遼名將,“楊家將”第二代。

楊文廣(?-1074):北宋抗夏名將,“楊家將”第三代。

楊再興:南宋抗金名將。

楊么:南宋農民起義領袖。

楊輝:南宋傑出數學家。

楊萬里:南宋著名詩人,文學家。

楊時:南宋思想家,洛學大家。

楊文:南宋抗蒙名將。

楊璟:明開國將領,封營陽侯,後追封芮國公,諡武信。

楊憲:明初名臣。

(明代“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   明朝前期三大楊姓政治家,文學家;“仁宣之治”時期的治世名臣;“臺閣體”詩文代表人物.合稱“三楊”。

楊洪:明朝前期戍邊名將。

楊昺(bǐng):明朝永樂壬辰進士,歷任廣西、福建、山東道御史及浙西分按。

楊一清:明朝中期軍事家,戍邊名將。

楊廷和:明代名臣,明朝中期內閣首輔,文學家。

楊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明朝中期著名詩人,文學家。

楊繼盛:明代嘉靖朝著名忠臣。

楊璉:明代東林黨代表人物,正直士大夫。

楊鶴:明末崇禎時將領,任職三邊總督。

楊遇春:清朝前期戍邊名將。

淩姓的歷史名人

淩統字公績。三國時期吳國餘杭人。十五歲的時候就拜為別部司馬,征伐江夏的時候,他作為前鋒。曾經與周瑜等在烏林將曹操打敗。升遷為校尉。淩統雖然在軍營中作了大官,但是他嚴格要求自己,對待下屬也很禮貌,不貪財,重義氣,有國士之風。後從徵合肥,魏將張遼突然趕到,淩統護衛孫權衝出重圍,將士死傷很多,淩統也受了重傷。不久死去。孫權很傷心。凌濛初凌濛初(1580年-1644年),字玄房,號初成,亦名凌波,一字遐厈(àn),別號即空觀主人。漢族,明代浙江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織裡鎮晟舍)人,明代文學家、小說家和雕版印書家。其著作《初刻拍案驚奇》與《二刻拍案驚奇》與馮夢龍所著《古今小說》(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兩拍”是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代表。他還創作過雜劇9種,有《虯髯翁》、《顛倒姻緣》、《北紅拂》等。淩十八廣東省信宜人。農民出身。道光三十年(1850年)春,在家鄉錢排發動起義。任用王晚為軍師,凌二十八為先鋒,率眾數千人。咸豐元年率部進攻廣西玉林,打算前往潯州參加金田起義。後來因為前進的道路受阻,未能與太平軍的主力會合。廣西巡撫周天爵駐守在潯州,派按察使楊彤如和總兵李能臣率軍進攻,王晚在戰爭中犧牲,淩十八率眾回到廣東化州,經信宜出羅定地區活動。駐紮羅鏡圩,咸豐二年兩廣總督葉名琛派軍圍剿,相持堅守一年,因糧彈缺困而失敗,全軍壯烈犧牲,淩十八投井就義。淩策淩策(957~1018),字子奇,宣州涇縣(今屬安徽)人。太宗雍熙2年(985)進士。釋褐廣安軍判官,後歷知數州。真宗大中祥符4年(1011),遷江南轉運使(《續資治通鑑長編》卷76)。五年,召拜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知益州。還,命知通進銀臺司兼門下封駁事,拜給事中,權御史中丞。天禧元年(一1017),遷工部侍郎。二年卒,年62。凌瑚清朝時期的畫家,字仲華,號香泉,如皋人。擅長於畫士女和花卉禽蟲。浙江人以樑同書行楷、錢維喬山水、凌瑚的寫生稱為“三絕”。凌雲明代御醫,字漢章,歸安人。曾經遇到一位老道人,傳授給他鍼灸術,治療疾病很靈驗,被聘為御醫。淩如焕清代學者,上海人。雍正中,任編修督學湖北,請命到三峽水道設救生船,用來保護過往的旅人。官至兵部左侍郎。凌召文清朝康熙年的進士,官至禮部侍郎,康熙字典的編修官。淩昌焕字文之(1873-1947)江蘇吳江縣莘塔鎮人氏,1900年到上海,曾任上海浦東中學(黃炎培創辦)、南洋中學教員,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編輯,參與《辭源》(1915)的編纂。主要編(譯)著:《共和國教科書新理科教授法》(1913)、《共和國教科書生理學》(1914)、《中學新撰動物學教科書》(1916)、《三好學植物學講義》(1918)、《自然》(1923)、《植物標本採集製作法》(1936)、《小學自然科教學法》(萬有文庫)、《動物標本簡易製作法》(1947)。中圖藏書(目)90餘種。淩云翰明代詩人,字彥翀,仁和人。有《關山霽月圖》詩。凌光鬥名洪壽,字煥北,一字步韓,號仰亭,別號筆峰,清永善縣副官分防大沙壩人(今綏江縣中城鎮),祖籍江西長寧。嘉慶五年(1800年)凌光鬥考中秀才,13年戊辰恩科中第七名舉人,道光六年(1826年)以“大挑一等籤制福建省,七年委署順昌縣,八年提補汀州府連城縣知縣(今福建省連城縣),14年10月19日恭奉覃恩,敕授文林郎。“道光二十年(1840年)歿於連城。道光皇帝御製文林郎詔書匾現存綏江其後代家中。凌光鬥為官清廉,深諳民情,創修祠堂,大興教育,倡導儒學,全家誥封,名揚滇川贛閩。淩昌焕字文之(1873-1947),著名近現代教育家。江蘇省吳......餘下全文>>

歷史上有哪些姓成的歷史名人和故事

成姓 - 歷史名人

成連:伯牙之師。著名春秋時名琴師。

成得臣:即子玉。著名春秋時期楚國將領。

成公:著名西漢朝學者。

成丹:著名新莽末綠林起義軍將領。

成翊世:平原人(中國山東平原)。著名東漢官吏。

成王晉:弘農人(中國河南靈寶)。著名東漢官吏。

成公英:金城人(中國甘肅蘭州)。著名三國時期曹魏將領。

成公綏:字子安,東郡白馬人(中國河南滑縣)。著名西晉官吏、文學家。

成公興:膠東人(今山東平度)。著名十六國時期算學家。

成瑨:(公元?~166年),字幼平;弘農人(中國河南靈寶北)。著名東漢大臣。

成公綏:(公元231年~273年),字子安;東郡白馬人(中國河南滑縣東)。著名西晉文學家。

成淹:上谷居庸人(中國北京)。著名北魏官吏。

成玄英:字子實;陝州人(中國河南陝縣)。著名唐初道士。歷史名人

● 成公:漢朝的學者,自己隱去姓名,常誦經,不交世利,世人稱為成公。漢成帝出遊,遇見成公,成公不行禮。成帝說:"朕能富貴人,能殺人,子何逆朕?"成公說:"陛下能貴人,臣不做陛下之官;陛下能富人,臣不受陛下之祿;陛下能殺人,臣不犯陛下之法。"帝不能屈,使郎官二人就受《政事》12篇。

● 成遵:字誼叔,元朝穰(今河南鄧州市)人,元統進士,授翰林國史編修官,拜監察御史。是歲言事並舉劾凡70餘事,皆揭發時弊,執政者惡之。出為陝西行省員外郎,累官中書左丞。為官清正,所至有聲績。後因用事者唆使人誣告成遵受贓,竟遭杖死,朝中內外為其鳴冤。

● 成無己:中國金代醫學家。聊攝(今山東聊城市茌平縣成莊)人,約生於北宋嘉佑治平年間,後聊攝為金兵所佔,遂成金人。成無己出生於世醫家庭,自幼攻讀醫學。他對《內經》、《難經》、《傷寒論》等古代經典皆有研究,尤其是對於《傷寒論》最為推崇。他專力鑽研該書數十年,以《內經》、《難經》理論為依據,對該書進行了全面註釋,撰成《註解傷寒論》10卷,為現存最早全面註解《傷寒論》之作,對後世影響極大。另撰《傷寒明理論》4卷,將經典著作與個人心得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啟迪後學產生了重要作用。

● 成連:春秋時代著名琴師,他的高足之一就是人們熟悉的伯牙,伯牙跟隨成連學琴3年而成為天下妙手。

● 成得臣最負盛名。成得臣字子玉,他是春秋時代楚國的名將,官拜令尹(相當於宰相),晉楚兩國在城濮交戰時,晉文公聞其名而下令軍隊“退避三舍”。可惜他後來因戰敗而拔佩劍自刎。成氏族人的另一名武將是成丹,他是漢朝的著名將領,因戰功顯赫而受封為襄邑王。

● 成公綏,他是西晉的文學家,好音律,擅辭賦,著有《成子安集》。唐代的成玄英是著名的道教學者,號“西華法師”,曾注《莊子》一書(即《南華真經註疏》),另著有《道德經義疏》。宋代著名醫學家成無己,對漢代張仲景的工傷寒論》研究精深,著有《註解傷寒論》、《明理論》等。

● 成兆才(1874-1929):評劇鼻祖。字捷三,藝名東來順,河北省灤南縣人。他在華北冀東地區提倡評劇、河北梆子戲、京劇等。他對評劇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創作改編評劇指令碼百餘種,人們在他的家鄉為他塑像,並建立成兆才紀念館。

● 成舍我:曾任上海《大公報》編輯,主辦過《世界日報》,後在臺北創立世界新聞專門學校,自任校長。成仿吾則是中共著名的理論家,早期創造社的主將,與當時的郭沫若齊名。

●成仿吾:(1897—1984年),原名灝,筆名石厚生、芳塢、澄實,今湖南新化縣人。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代表、無產階級教育家和社會科學家、文學家、翻譯家。

主要成就: 東北師範大學校長、山......餘下全文>>

撒姓的歷史名人

(公元1953~今),蒙古族;河北滄州人。著名機械工業專家。高階工程師。中國標準化協會會員。1970年在試驗機廠工作;1975~1978年畢業於河北工業大學;1978~1980年,在機械研究所工作。1981~1983年,任滄州法律顧問處律師;1983~1990年,在滄州技術監督局工作。1990年至今,在滄州市紡織纖維檢驗所任所長。1989年在中國標準化協會學術研討會上發表了“試論農業標連化發展重要趨勢將是農業綜合標準化”,被評為優秀論文;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了“建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秩序問題的探討”、“商品經濟與標準化”。1989~1990年,參加研製了國家科委下達1989年國家級計劃專案:“多維高蛋白活性飼料酵母”,此產品在95全國星火計劃成果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公元1976~今),回族;祖籍安徽和縣,出生於廣東湛江。著名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學院;1994被保送進入北京大學法學院,1998年被保送攻讀碩士研究生。愛好聽歌、打籃球,愛吃牛肉。現任職於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欄目主持人。2000年榮獲中國電視法制欄目主持人大賽一等獎,2001年初獲“榮事達”電視主持人大賽,獲複賽第一名。撒貝南的父母都在部隊從事文藝工作。四歲時,撒貝南一人站在舞臺上表演兒歌毫不怯場;十一歲時和妹妹撒貝娜策劃、導演、演出一臺家庭“晚會”,這一年他還獲得了武漢市五年級口頭作文競賽第一名;進入初中後,他對演講、唱歌產生了興趣,常一個人在家對著鏡子一遍遍地練,有時讓爸爸作示範;上初二時,他代表學校參加全市中學生演講比賽,拿了第一。此後兩年多的時間裡,撒貝南穿梭於各類演講比賽,選手一聽有撒貝南參加,就“只能爭亞軍了”。撒貝南說:“我喜歡演講,因為我愛上了那種站在舞臺上,當著所有人的面兒直抒胸臆的感覺。演講給我自信,演講鍛鍊了我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著名的北京大學每年都邀請各省重點中學裡學習好、有文藝特長的同學參加冬令營。高三那年,撒貝南有幸去了。試演時唱了一首《把根留住》,評委老師問:“你會唱民歌嗎?”撒貝南搜腸刮肚地想起了一首《小白楊》。老師說,明天彙報演出,你就唱《小白楊》吧!撒貝南當即傻了眼,連夜找到父親的戰友,趕製伴奏帶,還請了一位聲樂老師,兩個小時速成,調整發聲發音,第二天順利通過了彙報演出。離高考還有三個月,小撒接到了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激動得差點暈過去,回宿舍收拾書包時眼圈紅紅的,同學不解地問,“你被開除了?”北京大學是自由、寬融的。熱愛藝術的撒貝南在北京大學如魚得水。他的專業是經濟法。在他看來,律師既能改變別人的命運、又有淵博的學識和表演的空間,還能滿足表達和說服的慾望,很符合他對職業的想象。1997年夏末,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欄目開始籌備,到北京大學法學院招主持人,老師推薦了小撒。當時他正在香山排演話劇《保爾·柯察金》,呼機在山裡收不到訊號,只能面試其他的同學,走時欄目組留下了聯絡電話。一個星期後,撒貝南回來了,但面試已經結束。一連幾天撒貝南都在琢磨到底要不要打這個電話。沒想到,這個在學校公用電話亭裡用飯票給欄目打的電話改變了他的命運。當時接電話的是北京大學校友錢蔚,她讓撒貝南馬上去試鏡。撒貝南穿上僅有的一套肥大的藍西裝,打了條紅領帶,急急忙忙地去了,像個傻女婿。那時撒貝南總在外面踢球,晒得又黑又瘦,像個猴子似的。在演播室裡,撒貝南結結巴巴背了一段有關“企業破產”的畢業論文。編導急了:“停!停!這是招主持人,不是讓你背論文來了。”然後,遞給他一張報紙,“隨便找一段,談談自己的想法。”於是,撒貝南就“美國一男孩因黑客被......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姓喬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姓喬的歷史名人?
姓鳳的歷史名人?
姓郭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姓易的歷史名人?
姓馮的歷史名人?
姓劉的歷史名人大全?
姓伊的歷史名人?
姓李的歷史名人及故事?
姓安的歷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