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字多少筆畫?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譚字多少筆畫啊

譚筆畫數:

14

[拼音] [tán]

[釋義] 1.同“談”。 2.姓。

“譚”字多少畫

拼音:tán

注音:伐ㄢˊ

英文:Tan

部首:訁

部外筆畫:12

總筆畫:14

繁體部首:言

部外筆畫:12

總筆畫:19

結構:左右結構

譚字多少劃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譚"字一共是14劃,望採納!

繁體字譚字有多少劃?

譚的繁體字是:譚,一共有19畫。

譚的意思是:

1.延及。

《管子·侈靡》:“而祀譚次祖,犯詛渝盟傷言。”

尹知章注:“譚,延也。國敗絕祀之事延及次祖。”

贊助廣告

2.連屬,接連不斷。參見“參譚”。

3.光大。

《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修業居久而譚。”

王聘珍解詁:“《廣韻》雲:‘譚,大也。’業安於久而自大也。

《易》曰:‘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

4.古國名。在今山東省濟南市東龍山鎮附近。公元前684年為齊桓公所滅。

《詩·衛風·碩人》:“譚公維私。”

《春秋·莊公十年》:“冬十月,齊師滅譚。”

5.通“覃”。深沉貌。參見“譚思”。

6.同“談”。談說,稱說。

《莊子·則陽》:“夫子何不譚我於王?”

《初刻拍桉驚奇》卷三八:“聞得樞密院東有個算命的,開個鋪面,譚人禍福,無不奇中。”

贊助廣告

魯迅《書信集·致許壽裳》:“欲言者似多,而欲寫者則又無有,故止於此,容後更譚。”

7.同“談”。話語。

《三國志·魏志·管輅傳》:“此老生之常譚。”

魯迅《墳·人之歷史》:“西國創造之譚,摩西最古。其《創世記》開篇,即雲帝以七日作天地萬有,摶埴成男,析其肋為女。”

8.姓。

南朝宋有譚金。見《宋書·宗越傳》。

譚字共有幾劃(筆畫)

14畫~~~

“譚”字是什麼意思?

音:tán ㄊㄢˊ 繁體字:譚

部首:訁,部外筆畫:12,總筆畫:14 ; 繁體部首:言,部外筆畫:12,總筆畫:19

結構:左右 造字法:形聲 釋義:通“談”

五筆86&98:YSJH 倉頡:IVMWJ 鄭碼:SFKE,U:8C2D,GBK:CCB7

筆順編號:45125221251112 四角號碼:31746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C2D [編輯本段]動詞  形聲。從言,覃聲。本義:同“談”,說)

同本義 [talk]

夫子何不譚我於王。——《莊子·則陽》

又如:譚笑(談笑);譚藝(談論文學藝術);譚說(議論;談論);譚吐(說話時的措詞和態度);譚助(談資);譚言微中(說話隱微曲折而切中事理)

綿延相及 [have an effect on]

不稱而祀譚,次祖。犯詛渝盟,傷言。——《管子》 [編輯本段]形容詞  巨集大,廣大 [big]

富恭有本能圖,修業居久而譚。——《大戴禮記》。王聘珍解詁:“《廣韻》:‘譚,大也。’業安於久而自大也。” [編輯本段]名詞  同“談”。言論 [opinion on public affairs; views on politics]

此老生之常譚。——陳壽《三國志》

古代國名 [Tan state]。在今山東省濟南市東龍山鎮附近。公元前684年為齊所滅 [編輯本段]姓氏  Tán:

譚氏,發源于山東,卻長久以來稱盛於湖南及其四周各地,聲譽響亮,備受尊敬。 [編輯本段]一、 姓氏源流  1、 出自姒姓。相傳堯時中原洪水氾濫,堯派鯀治水,鯀採用堵的方法,結果失敗了。遞舜即位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據說鯀的妻子夢食薏苡,醒來後有了身孕,生下了禹。禹治水成功後,舜賜姒姓於禹。周初大封諸侯時,姒姓的一支被封於譚國(今山東省章丘市西),爵位為子。譚國國勢一直不盛,不久就淪為齊國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齊桓公稱霸諸侯,於周莊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併了譚國。譚國國君之子逃亡到莒國(今山東莒縣)。而留在故國的子孫就以國為氏,稱譚氏,史稱譚氏正宗,是為山東譚氏。另一說出自嬴姓,即黃帝之後皋陶有子伯益,為嬴姓。周朝時,伯益之後被封於譚國。公元前684年,譚為齊國所滅,譚子奔莒,子孫以國為氏。此說最為普遍,已為古史和民間譚氏家譜所佐證。

2、出自古代西南少數民族。據《萬姓統譜》的考證,巴南(今雲南、貴州一帶)六姓有譚氏,自稱盤古的後代,望出弘農,是為雲南、貴州譚氏。

3、談氏有避諱改姓譚氏。又據《萬姓統譜》所載。

4、譚氏有避仇去言旁為覃,今分佈於湖北及嶺南(泛指五嶺之南)大致相當今廣東、廣西大部分地區。 [編輯本段]二、 遷徙分佈  譚氏起源於山東。

先秦時期,譚姓主要活動於山東和河南地區。

漢代巴南(今川東、鄂西南部)少數民族中也有譚姓。巴南譚氏有可能是譚國遺民逃到巴南,融入當地民族形成的。譚氏早期主要在山東省境內繁衍發展,後因戰亂、自然災害、官職調遷等原因離開故土,向各地遷徙。漢代時,譚氏已分佈於河南、山西等地。

南北朝時譚氏開始遷入廣東,唐末時遷入江西。

唐、宋時期,譚姓第一大省為湖南。其次分佈於廣東、江西、四川、山東、河北、湖北。明、清以來仍以湖南為中心,形成了湘粵川贛鄂譚姓大聚集區。北方則形成了以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為中心的譚姓群。

五代時,福建泉州人譚峭在嵩山從事辟穀養氣煉丹之術。他提出要“均其食”,幻想一種“無親、無疏、無愛、無惡”的“太和”社會。

宋代起,譚姓人物漸多見於史冊,分佈地更廣,集中於江南地區、江蘇、浙......餘下全文>>

譚字什麼意思?

譚的中文解釋

以下結果由漢典提供詞典解釋

部首筆畫

部首:訁 部外筆畫:12 總筆畫:14

五筆86:YSJH 五筆98:YSJH 倉頡:IVMWJ

筆順編號:45125221251112 四角號碼:31746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C2D

基本字義

1. 同“談”。

2. 姓。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從言,覃聲。本義:同“談”,說)

2. 同本義 [talk]

夫子何不譚我於王。——《莊子·則陽》

3. 又如:譚笑(談笑);譚藝(談論文學藝術);譚說(議論;談論);譚吐(說話時的措詞和態度);譚助(談資);譚言微中(說話隱微曲折而切中事理)

4. 綿延相及 [have an effect on]

不稱而祀譚,次祖。犯詛渝盟,傷言。——《管子》

〈形〉

1. 巨集大,廣大 [big]

富恭有本能圖,修業居久而譚。——《大戴禮記》。王聘珍解詁:“《廣韻》:‘譚,大也。’業安於久而自大也。”

〈名〉

1. 同“談”。言論 [opinion on public affairs; views on politics]

此老生之常譚。——陳壽《三國志》

2. 古代國名 [Tan state]。在今山東省濟南市東龍山鎮附近。公元前684年為齊所滅

3. 姓

4. 另見 xún

參考資料:dict.baidu.com/s?wd=%CC%B7

相關問題答案
譚字多少筆畫?
繁體鳳字多少筆畫?
憲字多少筆畫?
淼字多少筆畫?
迪字多少筆畫?
月字多少筆畫?
遠字多少筆畫?
風字多少筆畫?
女孩名字多少筆畫好?
買字繁體字多少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