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阮的名人的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歷史上的阮姓名人

歷史名人

1, 阮瑀(約165-212):東漢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元瑜,陳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為曹操司空軍謀祭酒,管記事,能詩,善作書檄,有《阮元瑜集》。

2,阮籍(210-263):三國時魏國文學家、名士,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賢"之一。他博覽群書,尤好莊老,有《阮嗣宗集》。他有八十餘首《詠懷詩》,頗為有名 3,阮咸:魏晉間名士,字仲容,陳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阮籍之侄,“竹林七賢”之一。他精通音律,善彈琵琶,曾為散騎侍郎。

4 阮孝緒(479-536):字士宗,陳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他撰寫了《七錄》,仿照《七略》分類法,

贊助廣告

5 阮元:字伯元,號雲臺,清朝江蘇儀徵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進士。嘉慶、道光年間,歷任戶、兵、工部侍郎,浙、閩、贛諸省巡撫,兩廣、雲貴總督,體仁閣大學士。

6,阮麗珍:[公元?年至一六五三年前後]字不詳,安徽懷寧人,阮大鋮之女。生年不詳,約卒於清世祖順骸中。美容色,長於作曲。大鋮降清,她為某親王所得,甚寵愛。後來為福晉所妒,遂被鴆死。大鋮所作《燕子箋傳奇》,相傳乃麗珍所作;此外又作有《夢虎緣》、《鸞帕血》……等劇,《梵天廬叢錄》並傳於世。

7, 阮年:[清]字遐生,杭(杭州)人。墨竹師諸升。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作蘭竹圖。《圖繪寶鑑續纂、同人畫集   阮品:[約公元二六五年前後在世](亦作侃)字德如,尉氏人。生卒年不詳,約晉武帝泰始元年前後在世。與嵇康為友。仕晉至河內太守。品著有文集五卷,(《唐書經籍志》)傳於世。

贊助廣告

當代名人

阮成發 中共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   阮次山 鳳凰衛視資訊臺總編輯兼首席評論員    阮姓當代名人——阮次山

阮崇武 原公安部.勞動部部長 海南省省長,海南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   阮泊生 1914年生。直隸(今河北)蔚縣人。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在蔚縣從事黨的祕密工作。後任中共渾源縣委組織部部長、中共中央西北局祕書處處長、河北省副省長,中共吉林省委書記處書記,山西省委書記,山西省第五、六屆人大常委會主任。是中共七大、八大、十二大代表,中共第九、十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阮大年 阮玲玉 阮漢清 阮賢榜 阮幫和

姓阮的名人有哪些?

阮籍、阮小二兄弟等等,好像不是很多。

像阮小二兄弟這樣的人,算是名人,但是否真有其人,也是有爭議的。福過阮籍倒是確有其人,而且名氣不小。

歷史上姓阮的名人都有誰??越多越好!!

哈哈,阮一楠哦

阮姓的起源與人口分佈 姓阮的名人有哪些

古代甘肅涇川縣境內,阮瑀,阮品…

阮姓的歷史名人和成就

阮籍,三國時期魏詩人。字嗣宗,竹林七賢之一,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詠懷》、《大人先生傳》等,。

明人靳於中盛讚阮籍人品之高尚,稱他為“命世大賢”。(出自《阮嗣宗文集序》)[17-18]

魯迅評價:阮籍作文章和詩都很好,他的詩文雖然也慷慨激昂,但許多意思都是隱而不顯的。宋的顏延之已經說不大能懂,我們自然更很難看得懂他的詩了。他詩裡也說神仙,但他其實是不相信的。[19]

歷代關於“竹林七賢”的排序,阮籍總是名列第一,可見阮籍的在士人中的名望之高。如:《世說新語·任誕》明確地把阮籍排在首位,嵇康次之,山濤居第三位,餘人皆在三名之後。《名士傳》的排列的次序為:阮籍、嵇康、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

阮姓名人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阮玲玉,阮經天

古代有姓阮的帝王嗎?

阮姓名人在歷史上出現了不少,例如東漢文學家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其子阮籍,是三國時魏文學家、思想家,也是“竹林七賢”之一,他蔑視封建禮教,常以“白眼”對待自己看不慣的人和事物,喜愛喝酒,常常以醉酒的方式來掩蓋內心的情感,在複雜的政治鬥爭中求存。阮籍的侄兒阮咸也是“竹林七賢”之一,他善彈琵琶,是當時有名的音樂家。南朝梁的目錄學家阮孝緒,宋代律學家阮逸、詩人阮閱,明末兵部尚書阮大鋮,清朝學者阮元等也是阮儲人中的佼佼者。 帝王就沒,名人,你自己也查到了,呵呵

劉姓的名人

歷史名人

劉 邦:即漢高祖,江蘇沛縣人。於公元前211年建國稱帝,國號漢,定都洛陽,後遷都長安,史稱西漢。

劉 向:江蘇沛縣人,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是我國目錄學之祖。

劉 秀:南陽蔡陽人,東漢開國君主,史稱光武帝,建武元年稱帝,定都洛陽。後消滅了各地割據勢力統 一了全國。

劉 備:即蜀漢昭烈帝,三國時蜀漢的建立者。曾投靠曹操、袁紹、劉表等人。後得諸葛亮輔佐,採用聯吳抗曹策略。於建安十三年大敗曹操於赤壁。公園221年正式稱帝,建都成都,國號漢。

劉 淵:匈奴人,十六國時漢國建立者,西晉末年起兵反晉,稱 大單于,後改稱漢王。永嘉二年稱漢帝,建都平陽。

劉禹錫: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所著《天論》三篇,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及辯證法哲學著作。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少懷志節,讀書論兵,好言古今治亂盛衰之變。曾多次上書朝廷,“屢陳恢復大計,謂中原可一戰而取”。為韓侂冑客,不識侂胄之敗事,識力遠不及辛棄疾。又屢試不第,漫遊江、浙等地,依人作客,與陸游、陳亮、辛棄疾等交遊。後布衣終身,去世於崑山,今其墓尚在。著有《龍洲集》、《龍洲詞》。

【劉三妹】亦稱“ 劉三姐 ”。

傳為 唐 代著名的 壯 家女歌手,善唱山歌,有“歌仙”之稱。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劉三妹》:“ 新興 女子有 劉三妹 者,相傳為始造歌之人。 唐中宗 年間,年十二,淹通經史,善為歌……今稱‘歌仙’。” 何其芳 《毛澤東之歌》:“ 毛主席 說:‘ 劉三姐 反壓迫,是革命的。’”

【劉三姐】見“ 劉三妹 ”。

【劉氏冠】 漢高祖 劉邦 創制的一種竹皮冠。《史記•高祖本紀》:“ 高祖 為亭長,乃以竹皮為冠,令求盜之 薛 治之,時時冠之。及貴常冠,所謂‘劉氏冠’乃是也。”《後漢書•輿服志下》:“長冠,一曰齋冠,高七寸,廣三寸,促漆纚為之,制如板,以竹為裡。初, 高祖 微時,以竹皮為之,謂之‘劉氏冠’, 楚 冠制也。”

【劉石經】 北魏 劉芳 的美稱。《魏書•劉芳傳》:“昔 漢 世造三字石經於太學,學者文字不正,多往質焉。 芳 音義明辨,疑者皆往詢訪,故時人號為 劉石經 。”

【劉四罵人】《舊唐書•劉禕之傳》:“父 子翼 ,善吟諷,有學行……性不容非,朋僚有短常面折之。友人 李伯藥 常稱曰:‘ 劉四 雖復罵人,人都不恨。’”後以“劉四罵人”謂用俏皮淺露的語言罵人。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六:“《隨園詩話》所載詩,如……《詠茶灶》雲:‘兩三杯水作波濤’等類,皆舌尖聰明語,惡薄淺露,何異 劉四 罵人?”

【劉生】 漢 橫吹曲名。原為人名。《樂府詩集•橫吹曲辭四•<劉生>詩》 宋 郭茂倩 解題:“‘ 劉生 ,不知何代人, 齊 樑 以來為 劉生 辭者,皆稱其任俠豪放,周遊 五陵 三秦 之地。或雲抱劍專征,為符節官,所未詳也。’按《古今樂錄》曰:‘ 樑 鼓角橫吹曲,有《東平劉生歌》,疑即此《劉生》也。’” 梁元帝 、 陳後主 、 唐 盧照鄰 等均有《劉生》詩。

【劉仙掌】 唐 代詩人 劉象 的美稱。 五代 何光遠 《鑑誡錄•卓絕》:“ 劉象 郎中因詠仙掌得名,時人呼為 劉仙掌 。”

【劉白】 唐 代詩人 劉禹錫 和 白居易 的並稱。《新唐書•白居易傳》:“[ 居易 ]又與 劉禹錫 齊名,號‘ 劉白 ’。” 宋 王禹偁 《桂陽羅君遊太湖洞庭詩序》:“前不見 劉 白 ......餘下全文>>

臨安出過哪些歷史名人

1 臨安的歷史名人

作者: 匿名 2006-12-20 15:18:42 回覆此發言

錢 H 公元852-公元932 ,字巨美,浙江臨安人 公元893年為唐鎮海節度使 五代時被封為吳越國國王,定都杭州,公元978年歸北宋 從歷史記載中,我們不難看出,錢王不僅是雄居一方 身經百戰 智勇雙全 文韜武略的君主,更是一位深謀遠慮 審時度勢,顧全大局有作為和有恩於吳越百姓的政治家 軍事家 外交家和書法家

一 吳越文化的創立者

作為一個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吳越文化,自錢王創立以後,經三代五王的不懈努力,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錢王青少年時期讀書不多,只在暇時溫理 春秋 ,兼讀 武經 ,深知文化對保境安民的重要,因而當權後十分重視網羅文人學士,他廣開言路 禮賢下士 兼聽納諫,唐末名家皮光業 林鼎 沈崧 羅隱 武將杜陵 阮結 顧全武等都受到他的禮遇,羅隱成為他的重要功臣 佛學興盛更是吳越文化發展的一個突出標誌,據 鹹淳臨安志 統計,吳越都會杭州有寺院150多所,素有 江南佛國 之稱,臨安的功臣塔,杭州的靈隱寺,餘杭大滌山的天柱觀,杭州的六和塔 雷峰塔 保淑塔等都是吳越時修建的 靈隱寺的彌陀石佛 摩崖石刻和石塔 鳳凰山的梵天經幢等吳越時期文物一直保持至今

錢王本人不僅能征善戰,還留下許多詩文,詩文中多顯英雄氣概,令人仰慕 不僅如此,他的書法也頗有造詣,擅長草隸,蜚聲中原

文化的發展 佛學的興盛,又促進了印刷業的進步,而印刷業的進步又加快了文化的發展 實際上杭州已成為當時中國第一大印刷中心 所以活字印刷由錢塘人畢昇發明也絕不是偶然的

五代前後吳越地區文化名人數量的變化情況也可窺見文化發展之一斑 當代著名教授徐中玉先生主編的 古文鑑賞大詞典 中收錄的五代前文化名人86人,其中吳越地區為7人,佔8 五代及其後的文化名人114人,吳越地區為33人,佔30 現行高中語文課本中收錄的五代前名家30人中吳越地區僅有1人,佔3 五代以後的名家33人,吳越地區達11人,佔30 ,兩個30 當然不是偶然的巧合,它反映了錢氏對文化發展的重視,吳越地區一躍而成為文化之都和中國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錢氏是功不可沒的

二 中國經濟文化中心從北方轉移到南方的開拓者

自秦至唐的一千多年中,中國的經濟文化重心一直在北方 經過唐末藩鎮割據 苛政暴斂及連年戰亂和頻繁的自然災害 僅公元910-953年,黃河決口及其他大水災即達24次之多 ,北方社會經濟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人口銳減 而與此同時,南方諸割據政權,即在相對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中發展了生產,繁榮了長江三角洲為中心的東南地區

五代時,南方諸政權中,吳越國是經濟文化發展最快的地區 在錢王 善事中國,保境安民 的基本國策指導下,大力發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發展手工業 商貿業和文化事業,擴建杭州 蘇州等中心城市,經過近一個世紀的努力,終於使吳越的經濟和文化跑到了五代諸分裂政權的前列,也使錢王成為這一重大轉移的重要功臣和開拓者 今天我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繁榮始自錢王開創的吳越時期

錢王在發展經濟中首先緊緊抓住農業的命脈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重點整治了錢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從而把吳越建成了魚米之鄉 錢王還十分重視晒鹽 製茶 制瓷 織業等手工業的發展 絲織業的發展又刺激了農民種桑養蠶的積極性,使境內 桑麻蔽野 ,蠶季出現了 青巷摘桑喧奼女 的熱鬧景象 吳越之地已成為全國絲織業最發達的地區 中國的 絲綢之府

經濟的繁榮,基礎在於生產的發展,但其實現還賴於商貿的發展 通過商貿交易,溝通中國兩大經濟帶--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實現貨暢其流,物盡其用 五代前中國大......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姓阮的名人的簡介?
萬姓的名人的介紹?
姓盧的名人的名字大全?
姓姚的名人的故事?
古代姓樓的名人的名字?
古代姓潘的名人的故事?
姓韓的名人的資料?
古代姓沈的名人的故事?
姓馬的名人的名字?
姓張的名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