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風俗?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上海人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上海地處江南,因此,上海的風俗與江南其他地方有不少相同之處。上海開埠以後,日漸成為一個江海通津、人煙稠密、華洋雜居、五方雜處的城市,又給原有的風俗增添新的內容;上海風俗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

·除夕和春節

除夕,又名"年三十",指陰曆一年最後一天或這。-天的晚上,故又稱"大年夜"。除夕的"除"字,原意除去,所以除夕又叫"歲除"。按舊俗臘月廿三日為灶日,應祭灶君。臘月廿四日為小年,從這天起直到除 夕,家家都要打掃衛生,購置年貨,農村要殺豬宰羊,磨糯米粉、做各種點心,醃製各種臘味。另外還要貼年畫。城裡人則往往買些水仙花、臘梅、天竺等插在瓶中以增添節日氣氛。當夜幕降臨時,閤家團聚,吃年夜飯,又叫團圓飯,席上菜餚一般是十分豐盛的。

贊助廣告

夜間通宵不睡,市民一般在家觀看電視節目,名曰"守歲",當新的一年鐘聲敲響時,霎時鞭炮齊鳴,迎接新春。為保證市民安全,在市中心已禁放爆竹,但以其他方式歡度春節。

春節是我國人民最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一片喜氣洋洋。舊曆正月初一,是我國傳統的新年,初一拂曉,人們都穿戴整齊,閤家向長輩拜年,平輩間相互拜年。長輩還要給孩子們送紅紙包的壓歲錢,祝賀他們增加一歲。初一下午以及初二、初三出外向親友賀年,現在通訊發達了,不少人都用電話或網上拜年。現在可視電話已開始走進人們生活。當你給遠方親朋好友拜年時,對方接聽者的音容笑貌會立即清晰地展現在電視顯示螢幕上。那清晰的聲音,高質量的畫面,能讓你感受到與親朋猶如面對面談話般的親切。

贊助廣告

初四,不少人都買了活鮮鯉魚"接財神"。因"鯉"和"利"讀音相近,再因從水裡抓出活鯉魚穿絲繩貼紅紙的時候,頭尾翹起,像大元寶似的。初一到初五,街巷十分熱鬧,往寺院進香或逛廟市者絡繹不絕。

商號店鋪在初一至初三都告停業,叫做"封關"。有的停業到初五,這是一年中職工們惟一休息的日子。初五接財神,晚上吃財神酒。

·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是上元節,這天晚上稱元宵。鬧元宵算得是件盛事,一般白天吃餛鈍,晚上吃元宵,又名吃湯圓。元宵節,在舊上海城內外好幾處鬧市搭起高大燈棚,各種花燈聚集一起,蔚為壯觀。黃浦江上檣帆林立,有些船隻桅杆上掛起了燈。在郊野田間同樣到處掛著燈,稱做"望田燈",也是預兆五穀豐登之意。"耍龍燈"是郊縣一項熱鬧的節慶表演,在西郊和嘉定南翔一帶尤盛,表演時伴以十番鑼鼓,有時數十條龍燈相會表演搶龍珠。

婦女們在元宵節還要"走三橋",傳說在月色校潔的晚上走過三座大橋,便可終年除卻百病。舊上海城內外,水渠縱橫,橋樑很多,走過三橋是很容易的。在當時去小東門外走一走陸家石橋的人就格外多的了。

·清明節

三月裡清明節,人們藉著掃墓的機會到郊野去踏青。

三月十五日多去龍華寺進香。這一天龍華鎮上廟市極盛。很多人喜歡看桃花,車水馬龍,熱鬧非凡。清乾隆李行南《竹枝詞》寫道:"三月十五春色好,遊蹤多集古禪關;浪堆載得鐘聲去,船過龍華十八灣。""龍華晚鐘"原是上海八景之一。

三月二十三日崇祀天后誕辰,祈求天后神佑,上海的閩界客商,希望能在海上"安瀾利適"。當時天后宮裡信徒供祀天后,並邀戲班子演戲。

·立夏節

四月裡立夏節,上海郊縣農民取麥粉和糖製成寸許長的條狀食物,稱麥蠶,人們吃了,......餘下全文>>

上海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上海傳統習俗介紹:

丁祭:上海舊時在春秋第一個“丁日”祭祀孔子,稱為“丁祭”。嘉定的孔子廟是丁祭的活動場所,典儀相當隆重。

浴佛和誦經法會:農曆四月初八日,傳說是佛祖釋迦牟尼降生之日,滬上寺院都得舉行 浴佛和誦經法會,同時山門外有廟會舉行。

清明出會:上海舊俗在清明節、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初一日,有舉行祭臺會的儀 式。“出會”時排場講究,前呼後擁,場面熱鬧。

放爆竹:年初一放爆竹,是上海人自古以來辭舊迎新的習俗,人們祈望著在新的一年裡開門大吉。這天人們服裝簇新,彼此拜年。

張燈猜謎:正月十五元宵張燈猜謎,弄堂裡的小孩拉著兔子燈四處玩耍。黃浦江 中船桅和兩岸高樓燈火閃閃、五光十色。

龍華晚鐘:每年除夕之夜,龍華古寺都會舉行撞“龍華晚鐘”活動,人們歡聚在龍華古寺,撞108響“龍華晚鐘”,祈安祝福。撞鐘、聽鍾,燒頭香,品嚐越年面,觀看百名和尚迎新祝聖延壽普佛儀式。

上海的風俗習慣(簡介)

元宵節 正月十五是上元節,這天晚上稱元霄。鬧元霄得是件盛事,一般白天吃餛飩,晚上吃湯圓。元宵節,在舊上海城內外好幾處鬧市搭起高大燈棚,各種花燈聚集一起,蔚為壯觀。黃浦江上檣帆林立,船隻桅杆上掛起了燈,遙望似繁星閃爍。在郊野田間同樣到處掛燈,稱作“望田燈川,也是預兆五穀豐登之意。“耍龍燈”是郊縣一項熱烈的節慶表演,在西郊和嘉定南翔一帶尤盛,表演時伴以十番鑼鼓,有時數十條龍燈相會表演戲龍珠。婦女們在元霄還要"走三橋",據說在晚上走過三座大橋,便可終年除卻百病。舊上海城內城外,水渠縱橫,橋樑很多,走過三橋是很容易的。而當時 去小東門外走一走陸家石橋的人就格外多的了。O

浴佛會 四月八日釋迦降生日,俗稱“大佛筵”,各寺廟都作“浴佛會”。k,&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家家裹糯米粽子,或稱角黍,門上都要掛上菖蒲、艾蓬、 蒜頭,意為“避邪”。正午飲雄黃酒。以蒼朮、白芷、芸香等藥物煙燻市內 。以雄黃抹在兒童額上,用來祛溼解毒,消除穢氣,意味著安度炎暑,不染疫癘。當令的食物是粽子、枇杷、黃魚、大蒜。端午節令人最感興趣的是看龍舟競渡,過去在黃浦江上的龍舟,多數是從南翔、黃渡等處借來的。

天祝節 六月六日為天祝節,城隍廟有晒袍會,晒袍論佛。民間則要把家庭器具拿到河內去清洗,以圖吉利。@

©雷傲極酷超級論壇 -- 雷傲極酷超級論壇,最新軟體,BT 下載,遊戲娛樂,交友聊天,您網上的自由天堂 >

中秋節 農曆八月初八,是賞月季節。家家賞月至深夜。人們出遊看月華,稱作“ 走月亮”,古時還有祭月和拜月活動。上海的習俗與江蘇差不多。只是中秋夜,婦女外出遊玩必須要走過至少三座橋,因而叫做“走三橋”。舊上海很多人喜歡到小東門外陸家石橋觀賞橋下月影盪漾。“石樑夜月”便是“滬城八景”之一。TuIx

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以糯米粉和糖蒸重陽糕,糕上插小彩旗以祀神佛。嘉定和川沙高橋等地則制鬆糕,都是應景的食品,又以菊花等釀酒,人們暢飲重陽酒。這天為應古時桓景登高避災的故事,居民又有登高之舉,松江佘山及 豫園大假山都成為登高勝地。`

送灶神 十二月八日,各寺和尚準備好“臘八粥”供香客們食用。二十四日“送灶”,用酒果粉圓,二十五日俗謂諸佛下降,掃屋塵,稱為“除殘”,閤家吃赤豆粥。=

現代上海人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如最愛茶水,不論是招待朋友還是在洽談業務,都不忘請茶。另一個最愛是“木蘭”。 ^'8

上海有什麼特色的風俗

上海的各種美食街頗受各地遊客歡迎,其中著名的有云南路美食街、黃河路小吃街、乍浦路美食街、吳江路美食街、天鑰橋路餐飲街、仙霞路休閒小吃街等。 隨著上海與周邊地區聯絡日益密切,在通向江浙兩省的318國道上,崛起一條4公里長的“海鮮一條街”,金粵漁村、雲都海鮮城、天天漁港等不同消費層次的餐館飯店,每天都吸引著各方來客。 雲南路:上海人下“館子”去的最多的要數雲南路了。不僅長安餃子樓、金陵酒家、三和樓菜館、老正興菜館等日漸興隆,並且弄口過街樓下也開始設攤供應宵夜,成為滬上聞名的美食街。雲南路上最有名的當屬北京烤鴨和小金陵鹽水鴨。還有“鮮得來”排骨年糕,“小紹興”的白斬雞,“南翔”的小籠包,天津狗不理包子,山東水餃,“老四川”火鍋等,當然最讓人“牽腸掛肚”的要數“新疆烤羊肉”了,老遠就能聞到羊肉的香味,2元錢買上一串,讓你離開雲南路的時候都有些戀戀不捨。於是有人戲言:“步入雲南路,口福,口福,淌下口水無數”。 交通:220、575、781、782、783路淮海東路終點站,途經雲南路在延安東路上設站的有01、127、202、775、980路,隧道三、五、六線。在金陵東路設站的有42、123、126、503、926路(東向),在淮海東路設站的有42、126、920、926路(西向)。 黃河路:從南京路拐進,你會感覺進入了一條森林之路,高大密集的餐館門牌在向你頻頻招手。你已經進入了一條生猛實惠的餐飲超市。 交通:地鐵二號線人民公園站、地鐵一號線人民廣場站或新閘路站、136路黃河路終點站、210路北京西路終點站、途經黃河路在南京西路上設站的有20、37、921路,在北京西路上設站的有15、21、64、801、939路。 乍浦路:虹口著名的美食街,緊鄰市級商業街四川北路,這裡匯聚著各地特色菜餚的飯館、酒樓,是滬上中產階層宴請、聚會的首選。 交通:100、848路乍浦路終點站、63、563路吳淞路終點站,61路天潼路終點站,途經乍浦路,在海寧路上設站的有6、13、14、17、25、147、220、223、510、922路。在天潼路上設站的有19、65、928路。 吳江路的小楊生煎 粗粗地掰一掰手指頭,上海灘的生煎饅頭店少說也有幾百家,比STARBUCKS 的咖啡店要壯觀多了。甚至聽上海的朋友講過這樣一段話,“阿拉等情人超過五分鐘,就要發幾句牢騷了,但等生煎饅頭就沒問題。”可見這小小生煎對於上海人是怎樣的重要。小楊生煎是家有著7年曆史的生煎店,個大湯多是特色,每一隻都像嬰兒的小拳頭那麼大,金燦燦的,皮薄如紙,卻薄而不破,互不粘連,肉餡是用剁碎的豬肉,加上醬油、蔥薑末、花椒麵、香油調製成的。 地址:吳江路54號、60號 避風塘的九肚魚 避風塘做的是地道的港式點心,九肚魚是一種海魚,潮汕人稱“豆腐魚”,“造型”特別,像大個兒的泥鰍,肉質有點灰白色,而且綿軟少骨,用筷子夾,就得小心了,稍一用力,可就“分屍”了。油炸時加上面粉拖,形狀美觀,色澤金黃,口味鹹、鮮、香,口感外焦裡嫩,夾起一塊就往嘴裡送,湯汁和肉質吸滿油水,嫩滑得像豆腐。不過現在外面 “大興”的避風塘太多了,吃九肚魚一定要認準正宗的6家。 地址:長樂路175號 打浦路1號金玉蘭廣場 南京西路1333號 張楊路501號第一八佰伴 海寧路358號國際商廈 吳中路1258號(合川路口) 四海游龍的鍋貼 鍋貼是四海游龍的特色,鍋貼的樣子也比較反傳統,是條狀的,長長扁扁的,乍一看有點像北京的褡褳火燒,又感覺更像日本蒸餃。吃這樣的鍋貼覺得比較特別,沒有本地鍋貼那麼油膩,味道不錯。 地址:龍川路121號 田林東路456......餘下全文>>

上海人過春節有什麼風俗習慣

上海人在臘月廿五要祭城隍,這是春節期中的重大活動之一。歷明清兩代相沿不輟。

海人過春節較注重的有兩個舊俗,一是吃年夜飯;二是逛城隍廟。上海人對年夜飯很講究,以前進入臘月就開始張羅,雞、鴨、魚、肉、南貨、北貨、果品、糕點、糖果、瓜子,樣樣力求辦理齊全。年夜飯菜餚,煎、炒、炸、燴,樣樣都有,色、香、味、形,都達完美。主婦大顯身手,男士外出採辦。整個臘月闔家歡樂融融,“學富五車”、“日進斗金”,種種吉語都可帶來一家的溫馨氣氛。

舊時過年,城隍廟、土地廟、文廟都是遊樂集中的地方。各行各業休歇歡度佳節,人們都找寄興場所。早先城隍廟的內園、萃秀堂、點春堂等處,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開放,免費讓遊人觀賞。於是遊人雲集,川流不息。遊園出來即是商場,吃的、用的、看的、玩的樣樣都有,逛城隍廟成為上海的一個重要的地方習俗。

現在,上海人過年有了新時尚,除夕之夜一家人下館子吃飯。也就是說選擇一家合意的菜館或飯店,事先預定下席座和菜譜,到除夕夜晚來這裡吃年夜飯,歡度春節。近年來這種新時尚趨向日漸普及,大飯店和中小型菜館都有年夜飯席座,這說明上海人在各方面都在趕時髦,迎新潮。

除夕夜上海的眾多歌舞廳,成了青年人徹夜歡歌樂舞的場所,不再是守在家裡的電視機旁,而是好友相攜,唱歌跳舞,盡情歡暢。

現在上海人的拜年方式也越來越時髦了,一束節日鮮花、一張精美的賀卡或一個禮儀電報,都表達了人們的美好情誼。過去登門拜年,難以全面兼顧,如今BP機拜年已成風,“888”(“發發發”諧音)和“59”(“節日愉快”的代號)已成BP機拜年的流行語。近幾年隨著行動通訊和電腦的普及,手機、e-mail和QQ又成了時尚人士拜年的新選擇。上海電視大樓的可視電話拜年,已成為與海外親友和臺灣親屬顯像對話最熱門的業務。上海人過年洋溢的一片新潮氣息,已逐漸融進習俗,形成新時期的社會民俗。

上海人什麼風俗習慣,什麼性格,什麼飲食習慣

吃得很甜,性格精明

上海的風俗習慣(簡介)

如果你見到一個上海人在早晨用開水沖泡昨日剩下的米飯,並以此為早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請你不要嘲笑,這是上海人最具地方特色的早餐。 在上海,“蕩馬路”是人們下班後,週末,雙休日以及節假日最流行的休閒方式。如果你是個青年小夥子被一個年輕漂亮的上海女孩子相約去蕩馬路,小心點!她就要愛上你了。 走親戚你要記住帶點禮物。你一到,主人會寒暄一番,然後才就坐,一般有人作陪。宴請時主人未入席,請你不要急著動筷,要等主人到位大家才開始進餐。客人未喝完酒,主人不會先吃飯。宴席散後,主人不讓客人收拾碗筷,並且再次上茶,煙,糖果,瓜子等。有客人在,主人不掃地不打罵孩子。客人告辭,主人一定要相送,一般要送出弄堂口,也有送到車站或送上車。 在上海人的婚宴中,宴席開始時你一定要記住祝願新郎新娘“百年和好,白頭到老”;宴席過半後,新娘再一次換裝(一般在宴席中要換三套服裝),在新郎的陪同下向參加婚宴的來賓敬酒點菸。記住你一定要大大方方地接受,不要推讓,否則會讓人不高興。答案補充 海人的方言和俗語十分有趣,摘抄一些如下:   方 言 釋 義 釋 義 方 言 釋 義 吾 ---- 我 儂 ---- 你 伊---- 他(她) 阿拉 ---- 我們 祐 ---- 你們 伊拉 ---- 他(她)們 儂好 ---- 你好答案補充謝謝儂 ---- 謝謝你 對勿起 ---- 對不起 再會 ---- 再見 鈔票 ---- 錢 嗲 ---- 龔美,優異 發嗲 ---- 撒嬌 睏覺 ---- 睡覺 汰浴 ---- 洗澡 混堂 ---- 浴室 找頭 ---- 找零頭 *頭 ---- 計程車,計程車 汰頭 ---- 洗頭 白相 ---- 遊玩,嬉弄 門檻精 ---- 處事過分精明 坍臺 ---- 丟臉 篤定 ---- 有把握 啥 ---- 什麼 啥人 ---- 誰 辰光 ---- 時期 軋鬧猛 ---- 湊熱鬧 軋車子 ---- 乘擁擠的公交車 打朋 ---- 開玩笑,不認真 勿搭界---- 沒有關係,不必介意 幫幫忙---- 算了吧,不要幫倒忙 開大興 ---- 吹牛,說大話 拆爛汙---- 不負責任 斬(宰)---- 欺騙,敲詐 空心湯糰 ---- 不能兌現的許諾 毛毛雨 ---- 小意思,很容易 答案補充上海人除了用電話、書信、EMAIL和手機短訊息等工具,作為聯絡感情的方式之外,最常見的就是親自登門拜訪了。在這方面也很有講究,如果處理不當,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比如在迎接客人時要記得寒暄幾句,客人就坐,要敬菸敬茶,陪著客人聊聊。在宴請時,主人要等客人到齊之後,方可進餐;當菜還未上時,切忌玩弄餐桌上的筷、匙等餐具;吃剩的殘物,應堆放面前,不可亂吐;散席後主人應主動收拾碗筷,並且再次上茶、煙、水果等。客人在場時,主人不掃地,不打罵孩子。當客人要告辭時,主人一定要相送,通常把客人送出大樓或弄堂口,當然要是能把客人送上車是最好的。

上海那的人怎麼樣,好不好,那邊需要注意什麼嗎,有什麼習俗,

如果你見到一個上海人在早晨用開水沖泡昨日剩下的米飯,並以此為早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請你不要嘲笑,這是上海人最具地方特色的早餐。

在上海,“蕩馬路”是人們下班後,週末,雙休日以及節假日最流行的休閒方式。如果你是個青年小夥子被一個年輕漂亮的上海女孩子相約去蕩馬路,小心點!她就要愛上你了。

走親戚你要記住帶點禮物。你一到,主人會寒暄一番,然後才就坐,一般有人作陪。宴請時主人未入席,請你不要急著動筷,要等主人到位大家才開始進餐。客人未喝完酒,主人不會先吃飯。宴席散恭,主人不讓客人收拾碗筷,並且再次上茶,煙,糖果,瓜子等。有客人在,主人不掃地不打罵孩子。客人告辭,主人一定要相送,一般要送出弄堂口,也有送到車站或送上車。

在上海人的婚宴中,宴席開始時你一定要記住祝願新郎新娘“百年和好,白頭到老”;宴席過半後,新娘再一次換裝(一般在宴席中要換三套服裝),在新郎的陪同下向參加婚宴的來賓敬酒點菸。記住你一定要大大方方地接受,不要推讓,否則會讓人不高興。 以下,來看看我們所在的上海城舊時是如何“過年”的,在這一段時間中有些什麼精彩的活動,從中也能大致看到我們民族歡度這一大節的一般習俗。

臘月廿三(過小年):搞衛生,做糖糕,送灶君菩薩上天。

臘月廿四~年卅:迎春日,準備過年,採購年貨、貼春聯等。

臘月廿五~廿八:擇一晚謝年、謝神。

年廿九:小年夜

年卅:除夕,祭祖,吃年夜飯,守歲。

正月初一:開門大吉,放開門炮仗,開始拜年。

正月初二:後半夜,接灶君菩薩。(接灶有多種說法,有說在年卅的,初四午後的)

正月初三:小年朝,禮佛祭祖,女婿去妻家拜年。

正月初四夜、正月初五凌晨:接路頭(迎五路財神)

正月初六:送窮。

正月初七:人日,稱體重,為小姑娘穿耳洞戴耳環。

正月初八:穀日,徐王廟廟會。

正月初九:玉皇大帝生日,善男信女去玄妙觀進香。

正月十五:元宵節,鬧花燈。

禁忌:

●年夜飯不能吃完,要剩一點;要講吃好不可講吃完;剩飯用紅紙封好稱“隔年飯”。

●年初一不能吃湯淘飯(泡飯),不掃地,不倒垃圾。

●正月十五之前不吃豆腐。

●正月初十之後不拜年。

介紹上海風情習俗作文

外灘-----記得上世紀初,曾有外國人說:“整個中國全都是農村,沒有城市,如果有的話只能是上海.”

是啊,上海的確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也是遠東第一大城市,它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亞洲的驕傲!

上海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它有別與中國其他地方的城市,這一點從一些建築物上就能看出.

最為明顯的就是外灘,黃浦江西岸的一幢幢西洋建築透出濃濃的異國風情,這裡是遠近聞名的萬國建築群.難怪許多外國友人來到外灘,會倍感親切,彷彿自己置身於歐洲的感覺.

夜色中的外灘顯得分外迷人:浦江兩岸霓虹璀璨,映照在江面上,江面上頓時呈現出波光粼粼、五彩濱紛的景象,簡直是美倫美煥!浦江東岸的現代化建築,東方明珠電視塔高高的聳立在夜空中,它就像一顆顆由珍珠串聯起來的明珠寶塔,在夜空中閃閃發光,把這浦江映襯得更為豔麗!在此美景中,一對對的戀人正相擁在江邊的圍牆旁,浪漫的談情說愛,訴說衷腸,這裡就是上海著名的“情人牆”.

“嗚”.“嗚”,遠處江面上傳來陣陣輪船的汽笛聲,那聲音顯得那麼悠揚和美妙,彷彿正在演奏著“浦江之歌”.此時外灘海關大樓的鐘聲又敲響了:“鐺”.“鐺”,這鐘聲聽起來顯得那麼悠遠.滄桑,彷彿在述說這百年上海的歷史.

外灘,一直是世人的心目中是上海最美麗的風景、最精緻的象徵!

南京路----- 緊挨著外灘,有一條被譽為“中華第一街”,聞名遐邇的南京路.南京路東起外灘,往西穿過26條馬路,縱貫市中心區,直至靜安寺和延安路交匯處,窄窄的馬路,兩旁不流痕跡的矗立著600多家大小不一的商店.據統計,每天有170萬人次在繁華的南京路上來來往往.它是中國現代商業的發源地,它充滿著另人震撼的傳奇色彩.

南京路以繁華著稱,它從上個世紀初開始繁華至今,可謂長盛不衰!它的馬路兩旁商鋪林立.這裡主要以國貨“一統天下”,上海乃至中國的許多名店和老字號,大都集中於此:第一百貨、第一食品店、新世界、永安公司.有許多歷史悠久老字號的特色名店:張小泉刀剪店、吳良材眼鏡店、亨得利鐘錶店、老介福綢布店、老鳳祥金店.他們大多都有上百年的歷史,這裡的商品都可謂“國貨精品”!而且應有盡有.每到夜晚,南京路上霓虹閃爍,把南京裝扮得更加絢麗多姿.難怪許多外地人來上海,逛街最喜歡逛南京路了,這裡整天人頭攢動,好一派熱鬧的景象.

可謂是繁華奢侈的南京路,金碧輝煌的南京路!

淮海路-----上海有著另一條和南京路齊名的商業街淮海路.它東起人民路,西至凱旋路,蜿蜒10餘里,猶如一條長龍橫臥市中心.它與南京路有許多相似之處,又與南京路有許多的不同.

淮海路和南京路一樣繁華、熱鬧,而且也有上百年的歷史了.但它更多體現出了西式浪漫、典雅的格調和濃郁的歐陸風情,是淮海路的一個重要特徵.它是西方文化和上海文化的結合體,也是最具有上海味道與精神的地方.

淮海路的馬路兩旁法國梧桐樹遮天闢日,這裡商店的建築大多也都是歐式建築風格,如今全世界的品牌旗艦店和名牌服飾也都集中於此,這裡也號稱“貴族的天堂”.此外,還有許多歐式情調的店鋪,如西餐館、咖啡廳、舞廳、酒吧. 引來了無數“高鼻子、藍眼睛”的外國人來此消費、娛樂.

雨中的淮海路顯得分外妖嬈和浪漫:漫步在雨中的淮海路,透過雨簾看到那車、人、樹、景.這一切的一切顯得那麼朦朦朧朧,猶如漫步在人間天堂!再呼吸一下那梧桐樹散發出的溼潤而清新的空氣,真是感覺心曠神怡.

入夜時分,淮海路上華燈初放,猶如天上的街市,連綿不絕的拱形彩燈闡述著淮海路百年不衰的時尚.正因為這浪漫而富有情調的淮海路,上海人和許多外國人特別鍾愛淮海路.他們把這裡當成最為理想的購物和休閒的場所!

淮海路......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上海的風俗?
上海的風水?
上海的習俗?
上海的風水龍脈?
黎族的風俗習慣?
額頭該留劉海的風水?
京族的風俗?
傣族人民的風俗?
苗族的風俗節日?
清明節的風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