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最隆重的節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布依族有什麼節日?

1. 朝鮮族 朝鮮族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一年主要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還有三個家庭節日,即嬰兒誕生一週年、“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週年紀念日)。每逢“回甲節”“回婚節”時,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壽。

2. 侗族 節日因地而異,多數地區過去春節,也有的地區在十月或十一月擇日“過侗年”。四月八日或六月六日為祭牛節,節日時讓牛休息,供以鮮草糯米飯等食品。吃新節多在七月,日期不一,屆時以新米和魚祭祖,預祝豐收。老人去世,男須剃髮,無論男女均須汲水沐屍,而後裝束打扮,含口銀,忌銅鐵附身。喪期孝子忌葷吃素,但可吃魚蝦。行土葬。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

贊助廣告

3. 俄羅斯族 復活節和聖誕節是俄羅斯族人隆重的民族節日,均來源於宗教。

4. 鄂倫春族 鄂倫春人的節慶不多,主要有一年或三年舉行的氏族集會、薩滿每年春季的祭神儀式和春節。

5. 高山族 高山族各族的祭祀活動很多,諸如:祖靈祭、穀神祭、山神祭、獵神祭、結婚祭、豐收祭等種種,以五年祭最為隆重。屆時除擺酒席供品外,還伴以各種文體活動“豐收祭”這天,族人自帶一缸酒到場,圍著篝火,邊跳舞、邊吃邊飲酒,慶賀一年的勞動收穫,每年舉辦一次。

6. 哈尼族 哈尼族節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吃新米飯節、端午節和中秋節。

7. 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的主要節日和維吾爾族一樣,是古爾邦節和肉孜節。

贊助廣告

8. 漢族 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9. 回族 回族的傳統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一致,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蓋德爾夜等節日。

10. 滿族 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

11. 蒙古族 蒙古族節日主要是春節、 祭俄博、魯班節、那達慕大會和十月二十五日燈節、蒙古族成吉思汗紀念日。

12. 苗族 苗族的傳統節日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苗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後舉行。

13. 土家族 土家族過的節日很多,凡屬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都要同歡共樂,而自己的主要節日有下列幾種:過趕年、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

14. 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即開齋節)、庫爾班節(即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前兩個源於伊斯蘭教,日期是按回歷計算的,每年都在移動,因此有時是在冬季,有時則是在夏天或其它季節。維吾爾族在節日及喜慶的日子裡舉行“麥西萊甫”等各種娛樂體育活動。

15. 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的主要節日均與伊斯蘭教密切相關,主要有“聖紀節”、“肉孜節”、“古爾邦節”等,後兩個節日尤為隆重。

16. 瑤族 瑤族的傳統節日很多,有大大小小節日30多個,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有盤王節、仁王節、趕鳥節。

17. 藏族 藏族的節慶活動很多,幾乎每一月都有一個節日,而且民間節日和宗教節日互相穿插。新中國成立以來,更為藏族的節慶活動增添了新的內容,如“五一”、“六一”、“七一”、“十一”都是。傳統節日中以藏曆新年、沐浴節、雪頓節和望果節最有規模、最具特色。

18. 壯族 壯族節日很多,其中一些節日和宗教活動關係密切,比如居住在雲南的部分壯族,家歷正月祭獻“老人廳”,二月初二殺豬祭龍山,三月初三祭雷神,五月祭龍,......餘下全文>>

求布依族的傳統節日和習俗?

布依族

在布依族生活中,一年十二 個月幾乎川月有節日。除與當地 漢族人民過的春節、清明節、五 月端午節、七月半、八月十五中 秋、九月重陽等節日一樣外,還 有獨具民族特色的二月二、 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節

貴州少布依族節日吃些什麼

一、過節主要食物是花糯米飯

布依族在每年農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端午、“六月六”、“七月半”、中秋等都隆重過節,很多布依族都用楓香葉、黃飯花、染簞花等各種植物枝葉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做花糯米飯招待客人和分送給親朋好友。

二、飲食情況簡介:

布依人以大米、玉米為主食,小麥、高粱、薯芋和豆類為輔。有木罐、鼎罐炊飯,油燜飯、二合飯(大米摻玉米碎,也叫包穀飯)、包穀粑、米粉、二塊粑、豌豆粉、米豆腐等花色品種。其中,糯米制的湯圓、花米飯和芝麻油團粑最為知名,多用於祭祖或宴客。

三、布依族特色飲食

肉食主要來自家畜和家禽,還愛捕食松鼠、竹鼠和竹蟲。烹調方法多為燒、煮、爆、炸、醃、凍,一般不吃生食。

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後,家家都要釀製大量的米酒儲存起來,以備常年飲用。布依族喜歡以酒待客,不管來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為先,名為"迎客酒"。飲酒時不用杯而用碗,並要行令猜拳、唱歌。

布依族傳統小吃很多,善做米粉、二塊粑、豌豆粉、米豆腐等。布依族豪爽好客,特點是在每年農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端午、“六月六”、“七月半”、中秋等都隆重過節,很多布依族都用楓香葉、黃飯花、染簞花等各種植物枝葉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做花糯米飯招待客人和分送給親朋好友。

布依族民族的節日都有那些?

有春節、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此外,還有興義的“查白”歌節,安龍的“毛杉樹”歌節,晴隆的趕幹洞節,興仁的火箭節等,都有民族特色。苗族有敬橋節、過卯節等節日。其他少數民族也都有各自的一些民族節日。

春節

春節,也是布依族的隆重節日,一般是從除夕起到正月初三為止。布依族孩子在大年初一凌晨,都要打早到井邊去挑“聰明水”。有些孩子怕落後於別人,熬更守夜,一聽

布依族春節習俗與禁忌有哪些

布依族,作為五十六個民族之一。擁有著豐富的民族節日和文化傳統,他們大多聚居於貴州、廣西、雲南等省市自治區。作為貴州布依族的一員,我深刻了解布依族的許多文化和生活習慣。生活在貴州的布依族群眾有著許多的傳統節日,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節日以外,春節就是布依族人民最濃重的節日。

布依族春節習俗。

這裡我們說的是傳統的農村布依族人家怎樣過年。一般的家庭會早早的開始籌備新年,大概會從臘月(農曆的十二月份)開始,首先從一些食品的準備到對一些行為活動的禁忌都在準備的行列,而且這些禁忌的很有講究。作為一名普通的布依族婦女,學會釀米酒是必須的。在方言裡面米酒叫做“biang 35dang jiu”。釀酒的原材料就是布依人自己生產的農作物,一般包括:大米、苞谷、高粱(以大米為主)這樣的米酒和普通白酒看上去沒什麼區別,但口感很好,醇香的味道讓你垂涎。此外,在釀製過程中,如果有鄰居來訪,必須將新釀出的米酒與鄰居分享,為了討個吉利,喝酒的人一般都會說“你們家的今天烤的酒啊,出來了酒缸都裝不完了”等諸如此類的話。同時釀酒得到的多少,也能寓意出這家人來年的家運、財運等方面是否順達,如果釀出的酒比預想中的多,來年家裡就會順順利利的,老少平安等。 釀酒的時間和週期比較長,一般會放在最早來準備。接著是做豆腐(在沒有機械裝置以前,布依族都是用傳統的石磨來磨製,中間要用人工來推)所以他們習慣叫推豆腐或磨豆腐。新鮮的酸湯豆腐作為年夜飯上的一道靚菜。但很大部分做出來的豆腐,都是用鹽醃製而成的鹹豆腐,和臘肉一起用煙燻,就成了“幹豆腐”可以儲存大半年的時間,幹豆腐食用也很簡單,只要用水煮熟,切片防止盤中,味道幽香可口。在臘月中的時候,就開始各種小食品的製作。一般有餌塊粑(年糕)、苞谷粑(原材料是糯玉米)、餈粑(糯米做成)和米粉。除了餌塊粑和米粉是送到附近的加工房去做成,餈粑和苞谷粑都是在家,用傳統的手工做成。 辛勤的布依族人民,總會為春節的到來精心的準備很長時間,不為別的,僅僅作為一個莊稼人對自己辛苦工作的一年的犒勞。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了釀酒,有酒怎麼能沒有肉呢?作為依靠土地生活的布依族,當然不會像城裡人那樣去買肉了,他們有自己飼養的豬,在新年到來之前,宰殺以後作為慶祝新年的一種方式。殺個年豬幾乎是所有布依人家都會做的事情。一般在臘月二十幾開始。

布依族 禁忌。

只能在單數的日子殺年豬(除了臘月二十三這天,因為灶神菩薩要回天上過年,殺生被認為是犯沖和禁忌)。殺豬請鄰居幫忙,也會請上自己的親朋好友來享用殺豬酒的美味,分享這一年收穫的喜悅。豬肉除了留出一部分過年的時候吃,剩下的大部分都會用來調料醃製起來做臘肉,在柴火上薰上十多天,存放時間就很延長。臘肉不僅做為饋贈朋友的禮品,在有親友拜訪的時候,煮上濃香的老臘肉,也成了布依族待客的上等菜餚。布依族過年文藝匯演 除了準備各式各樣的年貨以外,布依族在臘月和正月的時候都會有很多禁忌,如若不遵守的話,就會對家中的人,事,物造成影響甚至是傷害。從臘月開始,家中就要保持和諧安靜,特別是不能做很大動靜的敲打,這樣會被認為是幹到祖先回家過年的路途。小孩們不能在這期間哭鬧,這樣也會認為是一種不吉利。布依族稱之為“正月忌頭,臘月忌尾”。並以此來寄予來年的平安順利。在正月的時候,一般是大年初一到十五期間,加工房不能啟動機器裝置,強大的震動認為是對已逝人的不尊重。在大年初一這天,生活用水要存起來,不能往外倒,客廳和臥室垃圾不能掃,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就意味著把這一年的財運都倒出去或是......餘下全文>>

少數民族的節日(介紹)

少數民族兄弟傳統節日大全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語為“查幹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意。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

朝鮮族的傳統節日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週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週年紀念日)。每逢回甲節、回婚節時,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壽。

傣族的傳統節日

傣族的重大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均與佛教有關。

東鄉族的傳統節日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都來源於伊斯蘭教。

布朗族的傳統節日

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曆三月清明節後7日,即陽曆4月13日—15日舉行。

節日裡,主要活動是相互潑水,其儀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樸的傳統方式——迎接太陽的習俗舉行,所以,人們稱之為迎接太陽的節日。

怒族的傳統節日

主要節日有:春節,怒語稱“吉佳姆”,又稱盍司節;仙女節,又稱鮮花節,是居住在貢山一帶的怒族的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穀神,怒語稱“汝為”,原碧江縣匹河一帶怒族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的農曆十二月二九日,舉行祭祀活動,祈禱穀神保佑。

塔塔爾族的傳統節日

塔塔爾語叫“古爾邦艾提”,是阿拉伯語的音譯藉詞,阿拉伯語“卡爾邦”,意為“獻身”。古爾邦節,是在伊斯蘭教教歷12月10日,即“肉孜節”之後70天。古爾邦節、開齋節、聖紀節三大節日。

回族的傳統節日

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這三個節日都是宗教節日。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士爾”的意譯,所以也叫“爾德”節,在新疆還有"肉孜"節的叫法。古爾邦節,開齋節後第70天,即伊斯蘭教歷的12月10日,是古爾邦節。古爾邦節也稱“宰牲節”,是穆斯林赴麥加(麥加:伊斯蘭教的聖地)朝覲的最後一天。這一天要沐浴淨身

,室內焚香,齋戒半日。上午人們要去清真寺參加會禮,向麥加叩拜,請阿訇宰牲,將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贈親友、濟貧施捨;聖紀節,是紀念先知穆罕默德誕生的日子,這天是伊斯蘭教歷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紀念活動一般在清真寺舉行,在活動中要誦經演說,講述聖績。有的地方還在這天舉行盛大的爾麥裡會(善事宴會),宴請賓客。

滿族的傳統節日

滿族受漢文化的影響,節日與漢族相近,重視過農曆新年。正月十五過燈節,正月二十五祈求來年過“添倉節”,農曆二月二是“鎖龍”的日子,還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蟲王節”,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添倉節,每年正月25日,滿族農村家家講究煮黏高粱米飯,放在倉庫,用秫秸杆編織一隻小馬插在飯盆上,意思是馬往家馱糧食,豐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飯,連著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兩把鋤頭插在飯上。這個節至今在東北農村保留著;蟲王節,六月天,易鬧蟲災,居住在遼寧省岫巖、鳳城一帶的滿族過去在六月初六這天,一戶出1人到蟲王廟朝拜,殺豬祭祀,求蟲王爺免災,保證地裡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蟲王節祭盯掃活動,但家家要在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蟲蛀。

黎族的傳統節日

黎族的節日與黎族的歷法有著密切的關係。解放前黎族的節日,在鄰近漢族地區和黎漢雜居地區,大多都用農曆,節日與漢族相同,例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就黎族來說,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日是春節和三月三。

納西族的傳統節日

納西族人民的節日有許多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春節的活動內容卻與漢族不同,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許多民......餘下全文>>

布依族“六月六”;水族節日,農曆六月初一;壯族六郎節,和藏族隴端節,藏族花兒會,具體都在雲南什麼地

1, “六月六”確實是布依族最隆重的節訂,也是貞豐最盛大的節日。這“六月六”在布依族也叫歌節,也有布依族的小年之稱。地點是貴州雙乳峰景區

2,藏族花兒會是在青海樂都縣瞿曇寺,別的不是很瞭解!!!!

相關問題答案
布依族最隆重的節日?
白族最隆重的節日?
壯族最隆重的節日?
苗族最隆重的節日?
彝族最盛大的節日是?
維吾爾族最著名的節日?
維吾爾族最主要的節日?
壯族最著名的節日?
藏族最著名的節日?
白族最喜歡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