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秦姓名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歷史上秦姓的名人

秦 冉:孔子弟子。姓秦,名冉,字開,春秋末年人。唐代開年間元封“彭衙伯”,宋封“新息侯”。

秦 非:孔子弟子。姓秦,名非,字子之,春秋末年魯國人。唐代開元年間封“汧陽伯”,宋封“華亭侯”。

秦 商:孔子弟子。姓秦,名商,字子丕,春秋末(公元前547-?)人。唐代開元年間封“上洛伯”,宋封“馮翊侯”。

秦 開:戰國時燕國的一位名將,曾率軍打敗東胡(匈奴)的一支,使燕國擴充套件領土數千裡。

秦 襲: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東北)人,西漢時任太守,被稱為“萬石秦氏”。其後幾代均在當朝為高官。

秦 嘉:隴西(今甘肅省臨洮東北)人,東漢著名詩人,因去洛陽赴任與妻不能面別,便做詩以贈而傳為美名。

贊助廣告

秦 宓:廣漢綿竹(今四川省德陽北)人,三國時蜀漢大臣,累官至大司農,其文詞藻壯美,惜作品多佚。

秦 觀:字少遊,北宋詞人。與黃庭堅、晁無咎、張耒並稱“蘇門四學士”。他的詞輕婉秀麗,多寫男女戀情和身世感傷之事,歷來被推為婉約派的代表作家。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傳世。

秦 檜:字會之,宋建唐(今江蘇省南京)人,南宋投降派代表人物,初諡忠獻,改諡謬醜。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進士。秦檜是南北宋期間的一個傳奇人物。據聞他本來是一位知名的抗金義士,但後來隨同徽、欽二宗被擄之後,與金廷和議,並於建炎四年(1130年)戲劇性的陪同高宗“逃返”南宋。此後,一方面不斷扶助宋高宗,官至宰相。另一方面不斷打壓國內抗金的勢力,當中最為世人所知的,是“十二金牌召岳飛”的故事。宋高宗紹興十一年(1141年),宋高宗與秦檜解除了岳飛和韓世忠等人的軍權,並以“莫須有”的謀反罪狀殺害岳飛父子,為與金廷再次簽訂和約鋪平道路。相傳平民為解秦檜之恨,用麵糰做成他的形像丟入油鍋裡炸,並稱之為“油炸檜”,並演變成今時今日的“油條”(香港地區仍稱做“油炸鬼”)。

贊助廣告

秦 儀:字鳳岡,號梧園,江蘇省無錫人,清代著名書畫家,人稱“秦楊柳”,名噪一時。

秦紘(1426-1505) 明中期名臣。字世纓。山東單縣人。景泰二年舉進士,授南京御史。因彈劾宦官諸不法事,遭權貴忌恨,受中傷,謫降為湖廣驛丞。天順初任雄縣知縣,宦官杜堅捕殺天鵝,他杖其隨從,被逮下詔獄。憲宗繼位後,先後任葭州、秦州知州,繼升為鞏昌知府,再升為陝西右參政。因鎮壓岷州小股農民起義有功,進俸一級。成化十三年(1477)升為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因彈劾鎮國將軍奇澗,奇澗之父慶成王反誣,致被逮下獄。宦官尚亨籍沒秦家,僅得敝衣數件。成化帝甚受感動,賜鈔萬貫,奪奇澗等3人爵,他復職為河南巡撫,不久調任宣府。因抵禦小王子入寇有功,進左僉都御史,仍兼宣府巡撫。不久,奉召回京任戶都右侍郎,受萬安所誣,降為廣西右參政,不久又升為福建左布政使。孝宗即位後,受大學士王恕推薦,升任左副都御史,督理漕運,翌年進為右都御史,總督兩戶軍務。上任不久即彈劾總兵官安遠侯柳景,以貪暴罪被逮下獄。柳景與周太后有親,反誣秦紘。經廷訊,秦紘無罪,柳景被奪職,秦紘亦罷職。廷臣連疏請留,數月後復起為南京戶部尚書。弘治十一年(1498)引疾回鄉。弘治十四年以蒙古諸部擾邊,奉召為戶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制三邊軍務,練士卒、易守將、興屯田、申明號令,軍聲大振。經奏準,修築諸邊城堡14O00餘所,垣塹6400餘里,固原遂為邊防重鎮。弘治十七年加太子少保,召還理戶部事,以年老辭歸。翌年死,贈官少保,諡"襄毅"。

秦堇父:春秋時魯國大夫,勇力過人,後孟孫氏用之為戎右,為春秋戰國時期名人。

秦越人:即戰國時名醫扁鵲。渤海郡鄚州(今河北......餘下全文>>

歷史上秦氏名人,謝謝

秦 冉:孔子弟子。姓秦,名冉,字開,春秋末年人。唐代開年間元封“彭衙伯”,宋封“新息侯”。 秦 非:孔子弟子。姓秦,名非,字子之,春秋末年魯國人。唐代開元年間封“汧陽伯”,宋封“華亭侯”。 秦 商:孔子弟子。姓秦,名商,字子丕,春秋末(公元前547-?)人。唐代開元年間封“上洛伯”,宋封“馮翊侯”。 秦 開:戰國時燕國的一位名將,曾率軍打敗東胡(匈奴)的一支,使燕國擴充套件領土數千裡。 秦 襲: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東北)人,西漢時任太守,被稱為“萬石秦氏”。其後幾代均在當朝為高官。 秦 嘉:隴西(今甘肅省臨洮東北)人,東漢著名詩人,因去洛陽赴任與妻不能面別,便做詩以贈而傳為美名。 秦 宓:廣漢綿竹(今四川省德陽北)人,三國時蜀漢大臣,累官至大司農,其文詞藻壯美,惜作品多佚。 秦 觀:字少遊,北宋詞人。與黃庭堅、晁無咎、張耒並稱“蘇門四學士”。他的詞輕婉秀麗,多寫男女戀情和身世感傷之事,歷來被推為婉約派的代表作家。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傳世。 秦 檜:字會之,宋建唐(今江蘇省南京)人,南宋投降派代表人物,初諡忠獻,改諡謬醜。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進士。秦檜是南北宋期間的一個傳奇人物。據聞他本來是一位知名的抗金義士,但後來隨同徽、欽二宗被擄之後,與金廷和議,並於建炎四年(1130年)戲劇性的陪同高宗“逃返”南宋。此後,一方面不斷扶助宋高宗,官至宰相。另一方面不斷打壓國內抗金的勢力,當中最為世人所知的,是“十二金牌召岳飛”的故事。宋高宗紹興十一年(1141年),宋高宗與秦檜解除了岳飛和韓世忠等人的軍權,並以“莫須有”的謀反罪狀殺害岳飛父子,為與金廷再次簽訂和約鋪平道路。相傳平民為解秦檜之恨,用麵糰做成他的形像丟入油鍋裡炸,並稱之為“油炸檜”,並演變成今時今日的“油條”(香港地區仍稱做“油炸鬼”)。 秦 儀:字鳳岡,號梧園,江蘇省無錫人,清代著名書畫家,人稱“秦楊柳”,名噪一時。 秦始皇:嬴姓,名政,秦莊襄王之子,秦孝公之後第六任秦王,秦王朝的建立者,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故稱秦始皇,公元前246年-前210年在位。秦王政即位時年僅13歲,政權旁落在相邦呂不韋和太后寵信的嫪毐手中。秦王九年(公元前238),秦王政21歲,加冠親政,立即清除了呂不韋等人,將軍政大權集於一身。任用李斯、尉繚、王翦等人,加緊進行統一戰爭。公元前230年首滅韓,次第滅魏、滅楚、滅趙、滅燕、滅齊,到公元前221年,十年之間兼併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即秦王朝。分全國為36郡,郡下設縣。地方官由中央任免,結束了諸侯分封政治。秦始皇滅六國後,在咸陽築宮室145處,藏美女萬人以上。又在渭南上林苑造朝宮前殿,史稱阿房宮,殿上可容萬人。始皇帝還在驪山修皇陵,墳高五十餘丈,週五裡餘,掘地極深,灌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墓中有宮殿及百官位次,珠玉珍寶,不計其數。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南巡至會稽,祭大禹,七月返至黃河平原津,病臥不起,行至鉅鹿郡沙丘行宮(沙丘宮遺址在今河北平鄉縣東北)病死,享年五十歲。 秦紘(1426-1505) 明中期名臣。字世纓。山東單縣人。景泰二年舉進士,授南京御史。因彈劾宦官諸不法事,遭權貴忌恨,受中傷,謫降為湖廣驛丞。天順初任雄縣知縣,宦官杜堅捕殺天鵝,他杖其隨從,被逮下詔獄。憲宗繼位後,先後任葭州、秦州知州,繼升為鞏昌知府,再升為陝西右參政。因鎮壓岷州小股農民起義有功,進俸一級。成化十三年(1477)升為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因彈劾鎮國將軍奇澗,奇澗之父慶成王反誣,致被逮下獄。宦官尚亨籍沒秦家,僅得敝衣數件。成化帝甚受感......餘下全文>>

秦姓名人有哪些?

秦 興 晉朝將領

秦 興 十六國後燕秦輿子

秦 遠 南朝齊南襄城蠻

秦 康 晉圾都尉

秦 淮 晉侍中

秦 秀 晉圾博士、新興人

秦 輿 十六國後燕殿上將軍、秦興父

秦 鷹 晉將軍

秦武通 唐右武衛將軍、朔州總管

秦 英 唐道士

秦叔寶 即秦瓊、唐龍驤大將軍、馬軍總管、左衛大將軍、胡壯公

秦鳴鶴 唐侍醫

秦匡謀 唐黔中經略使

秦師權 唐末吳大將

秦進崇 南唐漣州刺史

秦 賢 唐將領

秦 杲 唐代人

秦宗權 唐蔡州刺史、上蔡人、蔡州節度使秦宗言(秦宗權弟)437、444、

秦宗衡 唐秦宗權弟

秦承厚 前蜀將

秦 彥 黃巢將、唐和州刺史、宣州觀察使

秦彥暉 唐秦宗權族弟

秦 誥 唐將領

秦 昶 唐兩浙將

秦 皋 唐將領

秦繼旻 後唐宦者

秦 稠 黃巢將

秦 裴 唐淮南將

秦再雄 宋辰州刺史、辰州徭人

秦傳序 宋開州監軍、江寧人

秦宗一 宋醫官

秦承裕 南唐人

秦 勃 宋都監

秦 貴 宋熙河將

秦 植 宋職方員外郎

秦 煦 宋殿直、秦傳貳子

秦 辨 宋泰山隱士、貞素先生

秦 奭 宋秦傳序子

秦 翰 宋監軍、入內副都知、鈐轄、昭宣使平州團練使

秦 元 宋忠翊郎

秦世輔 宋正將

秦 仔 宋代人

秦 觀 宋通判杭州、監處州茶鹽酒稅

秦希甫 宋代人

秦 坦 宋右承事郎、直祕閣、秦檜孫

秦昌時 宋浙東提點刑獄公事、秦檜侄

秦 壎 宋右承事郎、直祕閣、工部侍郎、禮部侍郎、秦熺子、秦檜孫

秦 檜 宋御史中丞、參知政事、尚書右僕射、知樞密院事、宰相、知紹興府、華國公、衛國公、冀國公、太師、魏國公、益國公、建康郡王、死後諡忠獻

秦 海 宋河東忠義

秦 彬 宋秦檜兄

秦 琪 宋鄂州統制、武功大夫、榮州刺史

秦 堪 宋右承事郎、直祕閣、秦檜孫

秦 弼 宋統制官、涇原經略使、宋知鎮戎軍、秦嵩父

秦 嵩 宋秦弼子

秦 熺 宋祕書少監、禮部侍郎、資政殿大學士、少保、少傅、嘉國公、少師、

秦世輔 宋興元府都統

秦天錫 宋代人

秦 琳 宋代人

秦 焴 宋代人

秦 中 元朝議事官

秦友諒 元末吳將

秦長卿 元宿衛士、洛陽人

秦起宗 元南臺御史、字秦元卿、廣平深水人、監察御史

秦從龍 明江南行臺侍御史、洛陽人

歷史上姓“秦”的名人或偉人 要多一點

秦始皇(嬴政,同意六國的帝王)、秦檜(宋朝相爺)、秦瓊(隋末大英雄)、秦香蓮(陳世美的老婆)、秦海璐(電影演員)、秦光南(學生)

歷史上姓秦的名人有哪些

秦氏是一個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2013】年姓氏排行榜上按人口排名列第74位,按名人數量排名78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379萬之眾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29%。從宋朝至當代激增了16倍之眾。宋朝時期秦姓人口11萬,名列100之後,明朝時期秦姓人口23萬,排名82.宋元明600年間中原與四川秦姓人口因戰爭與自然災害減少。在中國的秦姓主要劃分為兩支,分別為西北的一支和東部及東南部的一支。前一支為顓頊嬴姓的後代,發源地是甘肅省天水的故秦地。自秦朝滅亡以後,其公族便以國名為姓氏,其後裔多居於陝西等地。後一支則為黃帝姬姓的後代,其發源地在今河南範縣及山東曲阜一帶,後來發展成為中國秦姓繁衍的主流,而且其從一開始就向陝西省境內及湖北省播遷。在戰國時期,秦姓族人北上發展到今天的河北省境內。先秦時期,秦姓已分佈於河南、陝西、山東、湖北、河北等地。到了西漢初年,為了清除各地的舊貴族及豪強勢力,維護漢朝的中央集權統治,漢高祖劉邦採納了婁敬(劉敬)的建議,遷徙六國貴族的後裔和關東(今陝西省潼關以東的地區)的豪族到關中,從而使之置於中央政府監視之下,人口大約有二十萬之眾,這其中就有山東秦姓的一支豪族遷居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縣東北)。這支秦姓人丁興旺,官宦眾多,故世號逗萬石秦氏地,從而成為當地一望族。與此同時,已有秦姓或遷入甘肅、江蘇,或遷入四川、北京等地。大約在漢末或三國時期,源自姬姓後裔的秦姓有一支遷入山西,後形成一大郡望,即太原郡。而秦姓南遷始於秦代以前,魏晉南北朝時,由於北方連年戰亂不斷,秦姓便再次南遷。同時,在今甘肅境內又形成一大郡望,即天水郡。魏晉以後,已分佈於江南許多地方,以江蘇、浙江為主,其中江蘇以無錫,浙江以紹興、寧波最為集中。宋、元、明時期,秦姓有遷至廣西、安徽、貴州、福建、北京、上海等省市者,歷清至近現代,分佈地更廣,遍佈於全國各地,而且還有不少移居海外,從而使秦姓得以更加廣播,枝葉進一步繁茂。

秦姓名人:

秦冉:孔子弟子。姓秦,名冉,字開,春秋末年人。唐代開年間元封逗彭衙伯地,宋封逗新息侯地。

秦非:孔子弟子。姓秦,名非,字子之,春秋末年魯國人。唐代開元年間封逗汧陽伯地,宋封逗華亭侯地。

秦商:孔子弟子。姓秦,名商,字子丕,春秋末(公元前547-看)人。唐代開元年間封逗上洛伯地,宋封逗馮翊侯地。

秦開:戰國時燕國的一位名將,曾率軍打敗東胡(匈奴)的一支,使燕國擴充套件領土數千裡。

秦襲: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東北)人,西漢時任太守,被稱為逗萬石秦氏地。其後幾代均在當朝為高官。

秦嘉:隴西(今甘肅省臨洮東北)人,東漢著名詩人,因去洛陽赴任與妻不能面別,便做詩以贈而傳為美名。

秦宓:廣漢綿竹(今四川省德陽北)人,三國時蜀漢大臣,累官至大司農,其文詞藻壯美,惜作品多佚。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遊,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省高郵市)人,稱逗蘇門四學士地,別號邗溝居士、淮海居士,世稱淮海先生。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代表作品:《鵲橋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

秦檜:字會之,宋建唐(今江蘇省南京)人,南宋投降派代表人物,初諡忠獻,改諡謬醜。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進士。秦檜是南北宋期間的一個傳奇人物。據聞他本來是一位知名的抗金義士,但後來隨同徽、欽二宗被擄之後,與金廷和議,並於建炎四年(1130年)戲劇性的陪同高宗逗逃返地南宋。此後,一方面不斷扶助宋高宗,官至宰相。另一方面不斷打壓國內抗金的勢力,當中最為世人所知的,是逗十二金牌召岳飛地的故事。宋高宗紹興十一年(1141年),宋高宗與秦檜解除了岳飛......餘下全文>>

歷史上姓秦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上姓秦的名人分佈

秦氏是一個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2013】年姓氏排行榜上按人口排名列第74位,按名人數量排名78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379萬之眾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29%。從宋朝至當代激增了16倍之眾。宋朝時期秦姓人口11萬,名列100之後,明朝時期秦姓人口23萬,排名82.宋元明600年間中原與四川秦姓人口因戰爭與自然災害減少。在中國的秦姓主要劃分為兩支,分別為西北的一支和東部及東南部的一支。前一支為顓頊嬴姓的後代,發源地是甘肅省天水的故秦地。自秦朝滅亡以後,其公族便以國名為姓氏,其後裔多居於陝西等地。後一支則為黃帝姬姓的後代,其發源地在今河南範縣及山東曲阜一帶,後來發展成為中國秦姓繁衍的主流,而且其從一開始就向陝西省境內及湖北省播遷。在戰國時期,秦姓族人北上發展到今天的河北省境內。先秦時期,秦姓已分佈於河南、陝西、山東、湖北、河北等地。到了西漢初年,為了清除各地的舊貴族及豪強勢力,維護漢朝的中央集權統治,漢高祖劉邦採納了婁敬(劉敬)的建議,遷徙六國貴族的後裔和關東(今陝西省潼關以東的地區)的豪族到關中,從而使之置於中央政府監視之下,人口大約有二十萬之眾,這其中就有山東秦姓的一支豪族遷居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縣東北)。這支秦姓人丁興旺,官宦眾多,故世號“萬石秦氏”,從而成為當地一望族。與此同時,已有秦姓或遷入甘肅、江蘇,或遷入四川、北京等地。大約在漢末或三國時期,源自姬姓後裔的秦姓有一支遷入山西,後形成一大郡望,即太原郡。而秦姓南遷始於秦代以前,魏晉南北朝時,由於北方連年戰亂不斷,秦姓便再次南遷。同時,在今甘肅境內又形成一大郡望,即天水郡。魏晉以後,已分佈於江南許多地方,以江蘇、浙江為主,其中江蘇以無錫,浙江以紹興、寧波最為集中。宋、元、明時期,秦姓有遷至廣西、安徽、貴州、福建、北京、上海等省市者,歷清至近現代,分佈地更廣,遍佈於全國各地,而且還有不少移居海外,從而使秦姓得以更加廣播,枝葉進一步繁茂。

秦姓名人:

秦冉:孔子弟子。姓秦,名冉,字開,春秋末年人。唐代開年間元封“彭衙伯”,宋封“新息侯”。

秦非:孔子弟子。姓秦,名非,字子之,春秋末年魯國人。唐代開元年間封“汧陽伯”,宋封“華亭侯”。

秦商:孔子弟子。姓秦,名商,字子丕,春秋末(公元前547-?)人。唐代開元年間封“上洛伯”,宋封“馮翊侯”。

秦開:戰國時燕國的一位名將,曾率軍打敗東胡(匈奴)的一支,使燕國擴充套件領土數千裡。

秦襲: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東北)人,西漢時任太守,被稱為“萬石秦氏”。其後幾代均在當朝為高官。

秦嘉:隴西(今甘肅省臨洮東北)人,東漢著名詩人,因去洛陽赴任與妻不能面別,便做詩以贈而傳為美名。

秦宓:廣漢綿竹(今四川省德陽北)人,三國時蜀漢大臣,累官至大司農,其文詞藻壯美,惜作品多佚。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遊,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省高郵市)人,稱“蘇門四學士”,別號邗溝居士、淮海居士,世稱淮海先生。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代表作品:《鵲橋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

秦檜:字會之,宋建唐(今江蘇省南京)人,南宋投降派代表人物,初諡忠獻,改諡謬醜。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進士。秦檜是南北宋期間的一個傳奇人物。據聞他本來是一位知名的抗金義士,但後來隨同徽、欽二宗被擄之後,與金廷和議,並於建炎四年(1130年)戲劇性的陪同高宗“逃返”南宋。此後,一方面不斷扶助宋高宗,官至宰相。另一方面不斷打壓國內抗金的勢力,當中最為世人所知的,是“十二金牌召岳飛”的故事。宋高宗紹興十一年(1141年),宋高宗與秦檜解除了岳飛......餘下全文>>

秦姓的由來?

秦 顯赫先祖

秦姓源自嬴姓,即秦王嬴政的祖先。上古皋陶的後裔非子善於馴馬,被周孝王封為秦地首領。後來,非子後裔秦莊公屢立大功,其子秦襄公又因討伐西戎、保護周平王東遷洛邑有功,被封諸侯。襄公東遷,正式建立秦國,開了秦姓輝煌之先河,後秦孝公又任用商鞅主持變法,國力大增,遂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到了嬴政時,秦終於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可惜,秦僅歷二世而亡,其王族子孫後來都以國名為姓,以紀念自己家族的輝煌歷史。

另有一支秦姓,源於姬姓。周公旦的兒子伯禽繼承封地,食採於秦邑,他的子孫便以邑名為姓。這一秦姓,兩漢時期非常活躍。

羅馬人到中國定居後改姓,也是秦姓的一個來源。羅馬古稱大秦,大秦人久居中土不歸,以秦為姓,後融入中國本土秦姓之中,代表人物有拜謁過孫權的商人秦論。

一、秦姓遷變

秦得姓以後,相繼在甘肅天水、山西太原等地發展成望族,主要活動於河南、陝西、山東、四川、湖北、河北等地。

西漢初,劉邦遷山東,秦姓充實關中。由於秦是漢矗滅,所以兩漢時期播遷有限,但已開始進入東南一帶。

唐宋時期,秦姓主要向江南一帶流播,宋以後,秦姓也遷播頻仍。

二、義士慷慨唱悲歌家族孝悌名傳世

在孔子的弟子中,姓秦的有四位,他們是魯國的秦非、秦冉、秦祖和楚國的秦商。或許是因為繼承了儒學先師的衣缽,秦氏家族中,以孝悌忠勇聞名的,為數眾多。在秦氏的家訓中,還細列了為夫、為妻、為父、為母和為人子所應盡的義務,並以其規範族人。

先說秦姓勇士。秦姓勇士首推秦董父,他在逼陽戰役中三攀楚牆垂下的布條,從城牆上三次重摔下來而安然無恙,為魯軍爭回了面子。秦瓊跟隨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五代十國時期,吳國大將秦裴在敵人緊緊包圍的時候獨守崑山,抗敵數月,直到彈盡糧絕,為保全一城百姓而降,後鬱鬱而終。五代十國名將秦傳序廉政愛民,後守城被破,投火自焚,忠義可鑑。宋初名將秦翰每戰必捷,令契丹人聞風喪膽。大奸臣秦檜的曾孫秦鉅卻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金兵來犯時,他竭力抵抗,城陷失守,他便將錢帛糧草俱焚,不給金兵留下一糧一草,死後被封為義烈侯。他的兩個兒子秦浚、秦也隨父以身殉國。明代的秦良玉,是中國歷史上惟一被列入國家編制的女將軍。她一生戎馬倥傯,馳騁疆場。她的家人也都忠勇善戰,她的兄長秦邦屏戰死疆場,她的弟弟、兒子也都在戰爭中負重傷。秦姓家族之人以他們的忠勇義氣,在中國歷史上譜寫了一曲曲慷慨悲歌。

再說秦姓孝子。秦姓族人忠勇過人,孝悌亦有餘,在封建時代堪稱楷模。秦玉每遇事要先稟父兄,後來他母親去世時,他因悲傷過度竟哭出血來,被他的學生稱為“孝友先生”。秦約因為母親年老而辭官不做。秦傳序的兩個兒子秦煦、秦,為了取回父親的屍體而在途中遇難。清朝的秦大成中了狀元,後因母親水土不服,便請求歸鄉供養母親。秦大成的孫輩秦長治,也因母親年老而推官不就。

除此之外,秦姓家族還有許多名人,如戰國名將秦開;名醫秦越人,即扁鵲,著有《療痛疸諸瘡方》兩卷。東漢有著名詩人秦嘉。唐時有名將秦瓊,後被民間奉為“門神”。隋末唐初有名醫秦政應,有“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做嫁衣裳”等名句流傳的秦韜玉,名士秦景通、秦兄弟。宋時有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秦九韶,詩人秦觀。元有戲曲家秦簡夫。明有秦良雲。清有太平天國將領秦日綱。近現代有作家秦牧。

三、秦姓名人

1.山抹微雲秦學士

秦觀,字少遊,又名太虛,北宋著名詞家,蘇門四學士之一。蘇東坡取其《滿庭芳》中的精工詞句,稱他為“山抹微雲秦學士”。

秦觀一度很是貧窮,經常無米下鍋。鄰居錢穆父,與秦觀常有往來。有一天,秦觀作了一首詩......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歷史上的秦姓名人?
歷史上的蔣姓名人?
歷史上的江姓名人?
歷史上的肖姓名人?
歷史上的熊姓名人?
歷史上的孔姓名人?
歷史上的周姓名人?
歷史上的段姓名人?
歷史上的盧姓名人?
歷史上的楊姓名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