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是哪天?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重陽節是什麼時候?

每年農曆九月初九

今年是10月19日

重陽節是哪天?

農曆九月初九日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晒秋節、“踏秋”,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

重陽節是什麼時候?都有哪些風俗?

我國農曆的九月初九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每逢這天,人們都會扶老攜幼,賞菊登山,還要插茱萸(茱萸是一種芳香的藥用植物),吃花糕。

重陽節的名稱得來是因為,古人以九為“陽數”,九月九日則是雙九,也就是重陽日。關於重陽節的來歷,有一個具有濃厚神話色彩的傳說。

贊助廣告

傳說在公元前三世紀,那時有一個神通廣大的人,名字叫費長房。他不僅能 呼風喚雨,還能遣神捉鬼。有一個叫桓景的青年知道後,很崇拜他,要拜他為師 。由於這個青年決心很大,費長房就收他為徒,教他學本領。 有一天,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日這天,你們全家將有一個大災難降臨 ,你要提早作好準備。”桓景聽了,十分驚慌,連忙跪下求師傅教給他躲避災難的辦法。費長房說: “九月九日這一天,你多做幾個紅色的布袋,裡面放進茱萸,纏到胳膊上,再帶 些用菊花浸泡的酒,攜帶全家老小到一個高坡上飲酒。這樣,就可避開大禍。” 桓景認真地照師傅的辦法去做了。到了九月九日這一天的清晨,桓景帶著全 家來到附近的高坡上,平安地渡過了這一天。晚上,桓景和家人一起回到家中一 看,大吃一驚,家裡的牛羊雞犬都死了。他們果真避過了一場災難。從此,重 陽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相沿成習,流傳了兩千多年。

贊助廣告

中國有一首廣為流傳的古詩就描寫了重陽節的習俗。這首詩就是唐朝(618-907)大詩人王維的 名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全詩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 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當時,十幾歲的王維客居在京城,不免要時時想家,尤其逢到節日,看到別 人家歡聚一堂,不禁更加思念自己的親人了。重陽節時,京城每家每戶都佩茱萸 ,而自己家中卻少了一個佩茱萸的人,這就是自己呀。

重陽節的另一個習俗就是吃重陽糕,在漢語發音中,糕與“高”同音,含步步高昇、興旺發達之意。人們用江米、黃米、小棗等原料做成蒸糕,上面還插上五色小旗,稱之為“花糕”。住在平原的百姓,重陽節無高可登,吃了花糕,以示登高。

古時重陽節還被賦予“長壽”的內容。因為人們認為重陽節的這些習俗“能令人長壽”。

現在,人們仍保持著在重陽節登高賞菊的習慣,商店也會在這天出售花糕。而且近些年,人們還取“九月九日”是“久久”的諧音,把這天定為“老人節”,這既包括了重陽節原有的內涵,也表達了人們敬老愛老、祝願老人健康長壽的意思。

重陽節是哪一天,2016年重陽節是什麼時候

重陽節”人腦海裡就會想到踏青、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2016年重陽節是在10月9日,星期日。

重陽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歷史上對此來歷說法不一。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這一天,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曆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 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會館保留重陽節祭祖的習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這一天選擇較有傳統意義的慶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與友好相約到戶外活動,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又能聯絡親友之間的感情。 農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 其中最突出的節俗活動是登高,登高之俗始於西漢,劉歆《西京雜記》雲:“三月上已,九月重陽,士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將重九與重三相對,並指出了登高驅邪免禍的用意。唐代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茱萸節”。今天的重陽節,將傳統習俗與現代文明巧妙結合,已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我國在1989年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每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鍊身體。 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 民間有許多慶祝重陽節的活動,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在民間,茱萸為“避邪翁”,菊花為“延壽客”,兩者結合,給重陽習俗以吉慶之兆。 重陽也叫重九,因為《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古人認為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就已出現。據文獻記載,當時民間就有登高、飲菊花酒的風俗。 我國人民對重陽佳節歷來有著特殊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佳作。如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中國民間的“重陽節”是指哪一天

九月九日重陽節

2015年重陽節是哪一天

2015年10月21日 農曆九月初九 重陽節

中國老人節是哪一天

中國的老人節是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

老人節一般指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績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重陽節是哪一天,哪個地方過的節日?

是農曆九月初九,俗稱登高節,一般在南方過。

2016年重陽節是哪一天?重陽節當天有什麼習俗

重陽節即九九重陽 也就是每年固定的農曆九月初九 有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說的就是重陽習俗爬山(登高)

相關問題答案
重陽節是哪天?
九九重陽節是哪一天?
重陽節是哪一天?
重陽節是哪個民族?
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每年的教師節是哪天?
開齋節是哪天?
今年古爾邦節是哪天?
重陽節是農曆幾月初幾?
重陽節是幾月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