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立夏的含意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更是;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交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立夏有什麼意義的最新相關資訊

立夏(二十四節氣之一)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贊助廣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

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立夏是什麼時候 立夏是什麼意思

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農曆的立夏。“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贊助廣告

節氣概述

立夏日期

立夏節氣的由來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45°為“立夏”節氣。

古代立夏的資料

這個季節,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預示著季節的轉換,為古時按農曆劃分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如《逸周書·時訊解》雲:“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說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蜊蜊(即:螻蛄)蛄在田間的嗚叫聲(一說是蛙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後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裡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說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

實際上,若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後,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如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紅紫鬥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進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開。立夏時節,萬物繁茂。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所以,我國古來很重視立夏節氣。據記載,周朝時,立夏這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並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

立夏過後氣候

立夏以後,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溼害。還會引起多種病害的流行。小麥抽穗揚花是最易感染赤黴病的時期,若預計未來有溫暖但多陰雨的天氣,要抓緊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噴藥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陰雨連綿或乍暖乍寒的天氣條件下,往往會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發,造成大面積的死苗、缺苗。應及時採取必要的增溫降溼措施,並配合藥劑防治,以保全苗爭壯苗。“多插立夏秧,穀子收滿倉”,立夏前後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紅季節。“能插滿月秧,不薅滿月草”,這時氣溫仍較低,栽秧後要立即加強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蟲,促進早發。中稻播種要抓緊掃尾。茶樹這時春梢發育最快,稍一疏忽,茶葉就要老化,正所謂“穀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輟”,要集中全力,分批突擊採製。

立夏前後,華北、西北等地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強烈,大氣乾燥和土壤乾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尤其是小麥灌漿乳熟前後的乾熱風更是導致減產的重要災害性天氣,適時灌水是抗旱防災的關鍵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鋤”,這時雜草生長很快,“一天不鋤草,三天鋤不了。”中耕鋤草不僅能除去雜草,抗旱防漬,又能提高地溫,加速土壤養分分解,對促進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壯生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立夏後,是早稻大面積栽插的關鍵時期,而且這時期雨水來臨的遲早和雨量的多少,與日後收成關係密切。農諺說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立夏無雨,碓頭無米。”民間還有畏忌夏季炎熱而稱體重的習俗,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後,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習俗,說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早在古代的君王們也常在夏季......餘下全文>>

立夏三候,立夏稱人是什麼意思

【立夏】太陽執行至黃經45度,交立夏。立夏是夏天的開始,溫度明顯升高,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生長旺季。

【立夏第一候:螻蟈鳴】立夏第一候,螻蟈鳴。螻蟈,螻蛄也,適宜溫暖潮溼的環境中,隨著螻蛄的鳴叫,夏天的味道濃了。

【立夏二侯:蚯蚓出】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陰物,生活在潮溼陰暗的土壤中,當陽氣極盛的時候,蚯蚓也不耐煩了,出來湊湊熱鬧。

【立夏三候,王瓜生】立夏第三候:王瓜生。王瓜是華北特產的藥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時節快速攀爬生長,於六、七月更會結紅色的果實。

關於立夏的諺語有哪些

立夏時的晴雨、溫度高低、是否有雷雨等,有時對以後的天氣和收成有預示的意義。如河南有“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的農諺。意思是立夏不下雨,就沒有收成了。還有諺語:“立夏蚯蚓出,麥子麥芒生,晝夜灌漿忙,又是好收成”,同一道理,一般雨後都有蚯蚓,立夏有雨就有好收成。

下面列出一些其他省的諺語:

立夏放鞭炮什麼意思!

我只知道立春是迎春。

立夏有啥意義

在5月5日或6日;

表示夏季開始,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

這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

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江南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有的地方還有稱人的習俗。

相關問題答案
立夏的意義?
立夏的含義及諺語?
立秋的意義詩句?
立夏的意思?
立夏的含義和諺語?
立夏的立是什麼意思?
八字的意義?
二十四節氣立冬的意思?
玫瑰花數量的意義?
生肖龍代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