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姓解的名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歷史上姓解的名人都有誰?

你好,姓解的名人很多。大致舉例如下:

解修

晉代著地人.仕魏歷琅邪太守,梁州刺史,考績為天下第一.封樑鄒侯.

解慕漱

北扶餘國(今吉林)的建立者,公元前239年-公元前195年在位,北夫餘國的第一代國王。

解潛

宋代人,紹興(公元1131-1162年)宋代鎮撫使,在紹興作官時大力發展農業,招募人來耕種荒田,收成很好,紹興的屯田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後來因為疾病而死。

解縉

明代翰林學士。洪武進士,擔任中書庶吉士,曾經上書萬言,鍼砭時政,皇帝很欣賞他的才能,升遷為御史。永樂初年任翰林學士,主編《永樂大典》,這是世界上最完備的一部百科全書,另有著作《文毅集》。

贊助廣告

解開

明代學者,字開元,吉水人。他和弟弟解闔一起隱居在山中,他們的文章都寫得很好,被稱做二解。

解處中

五代時期南唐畫家,江南人。擅長於畫竹,尤其喜歡畫雪中的竹子,經常冒著風雪到野外寫生。人們對他所畫的竹子評價甚高。

解楨期

明朝時期書法家,書法好,被認為天下第一。後來在朝廷做官,職務為中書舍人。

解學龍

字言卿(1582-1645),號石帆。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進士,歷任太子太保、都察院副都御史(都堂)、江西巡撫,反對閹黨魏忠賢專政,支援東林黨的主張。南明時,官刑部尚書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初九日,南京城破,投江殉國。著有《五垣諫草》、《撫江奏牘》、《用兵紀》等。

贊助廣告

解微

解微[清]僧。吳(今江蘇蘇州)人。善畫,有鄧尉觀梅圖。《彭氏家珍錄》

歷史上姓解的名人

1.解 揚:或作解陽,解氏始祖解良之子,與弟解獵兩人都在晉國做官,是當時很有名望的貴族,食邑於解(在今山西省運城縣),因以為氏晉 國大夫。本書《鄭世家》謂其字子虎,霍人,蓋司馬遷別有所本。“執解揚”,解揚奉命出使宋國,被鄭人拘執而獻給楚國。

姓解的名人有哪些?

1.解 揚:或作解陽,解氏始祖解良之子,與弟解獵兩人都在晉國做官,是當時很有名望的貴族,食邑於解(在今山西省運城縣),因以為氏晉 國大夫。本書《鄭世家》謂其字子虎,霍人,蓋司馬遷別有所本。“執解揚”,解揚奉命出使宋國,被鄭人拘執而獻給楚國。

2.解 獵:解氏始祖解良之子,與兄解楊兩人都在晉國做官,是當時很有名望的貴族。

3.解 琬:唐代元城人。景龍年間(公元707-710年)官御史大夫,兼辣朔方行軍大總管,.守邊二十餘年.務農習戰,為長冶久安之計.

4.解 修:晉代著地人.仕魏歷琅邪太守,梁州刺史,考績為天下第一.封樑鄒侯.

5.解 潛:宋代人,紹興(公元1131-1162年)宋代鎮撫使,在紹興作官時大力發展農業,招募人來耕種荒田,收成很好,紹興的屯田就是從這個 時候開始的。後來因為疾病而死。

6.解 縉:明代翰林學士。洪武進士,擔任中書庶吉士,曾經上書萬言,鍼砭時政,皇帝很欣賞他的才能,升遷為御史。永樂初年任翰林學士, 主編《永樂大典》,這是世界上最完備的一部百科全書,另有著作《文毅集》。

7.解 開:明代學者,字開元,吉水人。他和弟弟解闔一起隱居在山中,他們的文章都寫得很好,被稱做二解。解處中:五代時期南唐畫家,江南人。擅長於畫竹,尤其喜歡畫雪中的竹子,經常冒著風雪到野外寫生。人們對他所畫的竹子評價甚高。

8.解楨期:明朝時期書法家,書法好,被認為天下第一。後來在朝廷做官,職務為中書舍人。

9.解學龍:字言卿(1582-1645),號石帆。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進士,歷任太子太保、都察院副都御史(都堂)、江西巡撫,反對閹黨魏忠賢專政,支援東林黨的主張。南明時,官刑部尚書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初九日,南京城破,投江殉國。著有《五垣諫草》、《撫江 奏牘》、《用兵紀》等。

10.解學曾:字省齋(1588-1645),解學龍胞弟。在南明弘光時授行營部司,隨同民族英雄史可法堅守揚州,城破後與清兵進行激烈巷戰,不幸於 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二十五日殉國。清乾隆四十一年(1766年),乾隆皇帝為緩和民族矛盾,安撫揚州百姓,在為史可法修建史公祠的同時,追贈解學曾諡號“烈愍公”配祭於史公祠中。

11.解帖哥:元代廣東宣尉史,定興人,跟隨父親征戰有功,被任命為廣東宣尉史。

12.解湘麓:名佚,字湘麓(1859-1933),以字行,解學龍後裔。早年在興化竹泓一家布店學生意,被升為管事。

約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 在興化北城外北大街王府巷東首創立“裕泰”號布莊,由經營小百貨開始,逐步發展壯大起來。布莊除經營小百貨外,尚經營美國“美孚” 煤油、廣貨、五洋、布匹、桂花油等,全店職員多名,在興化城鄉頗有影響。據1949年1月6日華中二地委《人民報》第三版登載,1948年12月12 日夜,“興化城蔣匪在撤逃時,進行了全城大洗劫,如北大街解裕泰布莊被匪用斧劈開門,把店裡存貨箱櫃全劫光,共損失華中幣三千八百五 十萬,約值稻六七百擔以上,該店已無法再營業,全家痛哭”。

13.解鍾駿:字子青(1896-1965),以字行,解湘麓子。少年時代隨父經商,學習業務。後負責布莊進貨,派員在上海、南通等地坐莊(即設辦事處),使業務大為拓展。1956年,“裕泰”號布莊參加公私合營,解鍾駿任副經理(私方)。配喬氏(“喬萬寶”銀樓業主之女),生子女七人,均得到良好教育,有六人成為大學生,一人成為中專生,至今傳為佳話,被鄰里讚譽為“開明、有遠見、重視子女教育”,成為家長教 育子女的楷模。

14.解方少將(1908-1984),原名解如川,字沛然,吉林......餘下全文>>

誰知道歷史上姓牛的名人?

牛弘:字裡仁,北魏時,在隋朝任吏部尚書,人稱"大雅君子"。有文集。稜

牛大年:宋代寶章閣待制,字隆叟,揚州人。一生清操,所至廉潔自將。

牛鳳及:唐代詩人。有《奉和受圖溫洛應制》詩。

牛僧孺:唐代太子少師,歷官官御史中丞。

牛皋:南宋初武將。

牛金星:明末起義領袖。

牛得草(藝名) 牛群(藝術家)

歷史上有沒有姓藍的名人想了解一下啦,這

藍奎,潮州程鄉(今廣東梅州市梅縣區)人,宋代學者,赴京會試中進士,官文林郎、郡博士。其過目成誦,嘗奉詔校文福州,文章氣節,朝野欽崇。晚年家居講學,學者稱之“藍夫子”。

藍玉,明朝開國名將,常遇春妻弟,湖南族譜記載1341年生。一說安徽定遠人。官拜大將軍,封涼國公。率軍大破北元,基本摧毀其職官體系而名震天下。1393年被殺,牽連致死者達一萬五千餘人,史稱“藍玉案”。80多年後的明孝宗皇帝為藍玉昭雪,並追封為“開國勳臣”,肯定藍玉的歷史地位與豐功偉績。

藍章, 字文繡,明即墨(今山東省即墨)人。成化二十年(1484年)進士,任婺源縣和潛山縣縣令,後擢升貴州道監察御史,又巡按山西,屢遷右僉都御史,因忤劉瑾下獄,謫撫州通判。劉瑾敗,藍章復起,巡撫陝西,後升任南京刑部右侍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藍章連上七疏告退歸故里,在嶗山華陽山南麓築華陽書院,結廬隱居,自號“大勞山人”,教兒子藍田攻讀詩書,其後世多就讀於此。

藍田,字玉甫,號北泉,即墨人,明南京刑部右侍郎藍章之長子。生於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卒於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享年79歲。 嘉靖三年,藍田任河南道監察御史,嘉靖四年(1525年),藍田受命巡按陝西。陝西乃明朝邊防重地,其父藍章曾於正德五年(1510年)任陝西巡撫達4年之久。藍章巡撫陝西時,因政績卓異,後升遷南京刑部右侍郎。

藍濟卿,字用楫,福建侯官縣(今屬福州市)人。明朝嘉靖十四年中乙未科三甲進士,年方弱冠,賜歸裡娶親。初授官內閣中書,前往冊封徽府。不久,選四川道監察御史。因忤逆權貴,謫宿州通判,改弋陽縣知縣。歷升戶部員外郎、郎中。官至梧州府知府,以終養歸鄉。

藍廷瑞,四川保寧(今閬中)人,明中葉四川農民起義領袖。又名藍五。正德四年冬與鄢本恕、廖惠率眾起義,稱順天王,擁眾十萬,下置四十八總管,後轉戰川、陝、湖廣三省。次年,明廷派刑部尚書兼左都御史洪鐘進行鎮壓,他率眾由陝西漢中入大巴山,正德六年,兵敗,與鄢本恕等以假降尋求緩機,在四川東鄉附近遇伏犧牲。

藍瑛,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明末清初畫家。擅畫山水,筆墨秀潤。後漫遊南北,風格變為蒼老堅勁,兼工人物、花鳥、蘭竹,骨力峭勁,各具意態,世人稱他為“浙派殿軍”,為武林畫派創始人。其孫藍深、藍濤俱為名畫家,得其祖傳而善畫山水。

藍理(1648—1719),清朝康熙年間的名將。表字義甫,號義山,福建漳州漳甫縣赤嶺人,自幼習武,精通各種兵器。歷任天津鎮總兵、福建陸路提督。藍理之弟藍瑤因功而加封左都督。四弟藍璦累官福建總兵,五弟藍珠為參將,皆有將才風範。

藍廷珍(1663—1729),清代福建水師提督。康熙年間由把總升任溫州遊擊,屢敗海賊。福建漳浦人,康熙間又升南澳鎮總兵。隨施琅入臺,平朱一貴有功,官至福建水師提督,加左都督。

藍鼎元(1680—1733),字玉霖,號鹿洲,福建漳浦縣赤嶺人。清代知名學者和經世之材。

解釋一下陳宇陽這個名字的來源主攻陳這個姓的古代名人和名人的歷史事蹟 謝謝 10分

陳姓是我國的一個大姓,名人非常多,無法一一羅列,現簡要介紹陳姓的名人中最有名的幾個:

陳勝(?~前208)字涉,陽城(今河南省商水縣)人,秦二世元年(前209)被徵屯戌漁陽,與陽夏人吳廣在蘄縣大澤鄉斬木為兵,揭竿為旗,舉起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大旗。在陳縣(今淮陽)建立張楚政權,聲勢浩大,震撼暴秦。起義失敗後,被車伕莊賈殺害。此次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意義深遠。

陳平(?一公元前178年)陽武(今河南原陽東南)人,西漢名相。

陳湯,字子公,山陽瑕丘(今山東兗州北)人,西漢大將。西漢元帝時,他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護甘延壽一起出奇兵攻殺與西漢王朝相對抗的匈奴郅支單于,為安定邊疆做出了很大貢獻。

陳蕃(?-168年),字仲舉,汝南平輿人氏(今河南平輿北)。東漢末大臣,漢桓帝時為太尉,漢靈帝時為太傅。此人為官耿直,頗硬項。桓帝朝,因犯顏直諫曾多次左遷;靈帝朝雖得信任重用,卻因和大將軍竇武共同謀劃翦除閹宦,事敗而死。

陳實(104年—187年),字仲弓,潁昌許昌人。生於漢和帝永元十六年,卒於靈帝中平四年,年八十四歲。(《續疑年錄》作卒於中平三年,年八十三。此依《後漢書》本傳)少為志好學,縣令鄧邵聽其受業太學。司空黃瓊闢選聞喜長,再除太丘長,修德清靜,百姓以安及黨錮事起,事連實,餘人均逃避,實自請囚。後遇赦出。漢靈帝初年,大將軍竇武闢為掾屬。時中常侍張讓權傾天下,父死歸葬,名士無吊者,讓以為恥。實獨往吊。及後復誅黨人,讓多所庇宥,故獨得全。歸鄉後屢徵不起。卒,海內赴吊者三萬餘人,制哀麻者以百數,共刊石立碑,諡為文範先生。

陳琳(約153-217)字孔璋,廣陵射陽(今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射陽湖鎮)人。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

陳群,字長文,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潁川(今河南禹州市)人。祖父陳寔為太丘長。父親陳紀曆任平原相、侍中、大鴻臚,叔父陳諶為司空掾,早卒。陳群早年被劉備闢為別駕,後舉茂(秀)才,除柘(今河南柘城縣)令。陳群不受,隨父避難徐州。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入主徐州。闢陳群為司空西曹掾屬。後又任蕭(今安徽蕭縣)、贊(今河南永城)、長平(今河南西華)縣令。因父喪辭歸。後又授以司徒掾、治書侍御史,又轉參丞相軍事。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封魏公,陳群為御史中丞,後又任尚書,封昌武亭侯。曹丕代漢,陳群為尚書令,晉爵潁鄉侯。魏文帝黃初六年(225年),陳群為鎮軍大將軍,領中護軍,並錄尚書事,總攬朝政。次年,曹丕崩,陳群受遺詔輔政。魏明帝即位,晉封群潁陰侯,增邑五百。公元236年病逝,諡靖侯。陳群歷仕曹操、曹丕、曹睿三朝,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盡職,為曹魏政權的禮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陳壽(233—297年),字承祚,巴西安漢(現在四川南充)人。西晉史學家。280年,晉滅東吳,結束了分裂局面。陳壽當時四十八歲,開始撰寫《三國志》。《三國志》是一部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史。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歷史。

陳慶之(484年~539年),字子云,義興國山(今中國江蘇省宜興市)人,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將領。

陳霸先(503-559)字興國,漢族,南朝陳吳興下若裡(今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人,卓越的軍事家、政治家。初仕樑,曾輔佐王僧辯討平侯景之亂。天成元年(公元555年),殺僧辯,立敬帝,自為相國,封陳王。敗北齊,排僧辯餘黨,受百姓所擁戴,後受禪稱帝,國號陳,都建康,......餘下全文>>

賁字作為字而不是作為姓時是怎麼理解,有何出處?歷史上哪些名人曾作為字……

一、賁 [bì](一)做動詞

本義:裝飾,打扮

賁,飾也。——《說文》

(二)做形容詞

顏色斑雜不純

賁如濡如。——《易·賁卦》。傅氏雲:“賁,古斑字,文章貌。”

華美;光彩貌

賁,美也。——《廣雅》

二、賁 [bēn](一)做動詞

通“奔”。急走;逃亡

虎賁三千人。——《孟子·盡心下

奔流

蠶珥絲而商弦絕,賁星墜而渤海決。——《淮南子·天文》

(二)做名詞

膈膜或橫隔膜,膈的古稱 。如:賁門(中醫指胃上端的開口)

虎賁:勇士

令賁士主將皆聽城鼓之音而出。——《墨子·備梯》

舍姓世界名人,請快速解答

舍利弗

相關問題答案
古代姓解的名人?
古代姓盛的名人?
古代姓俞的名人有哪些?
古代姓杜的名人?
古代姓魏的名人有哪些?
古代姓陳的名人?
古代姓華的名人?
古代姓霍的名人?
古代姓傅的名人?
古代姓向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