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南方梅雨季節是幾月

梅雨是初夏季節長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氣氣候現象,它是我國東部地區主要雨帶北移過程中在長江流域停滯的結果,梅雨結束,盛夏隨之到來。這種季節的轉變以及雨帶隨季節的移動,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氣候規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並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際變化。

在氣象上,把梅雨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分別稱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斷梅")。

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歷時20多天。

但是,對各具體年份來說,梅雨開始和結束的早晚、梅雨的強弱等,存在著很大差異。因

贊助廣告

參考資料:mkd.lyge.cn/zhanzheng/a78/01/006/0006.htm

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梅雨

初夏江淮流域一帶經常出現一段持續較長的陰沉多雨天氣。此時,器物易黴,故亦稱“黴雨”,簡稱“黴”;又值江南梅子黃熟之時,故亦稱“梅雨”或“黃梅雨 ”。在中國史籍中記載較多。如《初學記》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等。中國曆書上向有黴雨始、終日的記載:開始之日稱為“入黴”,結束之日稱為“出黴”。芒種後第一個丙日入黴,小暑後第一個未日出黴。入黴總在6月6~15日之間,出黴總在7 月8~19日之間,中國東部有一個雨期較長、雨量比較集中的明顯雨季,由大體上呈東西向的主要雨帶南北位移所造成,是東亞大氣環流在春夏之交季節轉變其間的特有現象。6月中旬以後,雨帶維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雨帶停留時間稱為“梅雨季節”,梅雨季節開始的一天稱為“入梅”,結束的一天稱為“出梅”。

贊助廣告

此外,由於這一時段的空氣溼度很大,百物極易獲潮黴爛,故人們給梅雨起了一個別名,叫做“黴雨”。明代謝在杭的《五雜炬•天部一》記述:“江南每歲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黴腐,俗謂之梅雨,蓋當梅子青黃時也。自徐淮而北則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黴焉” 。明代傑出的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更明確指出:“梅雨或作黴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黴也”。

【梅雨與雨帶】

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後,是梅雨季節。天空連日陰沉,降水連綿不斷,時大時小。所以我國南方流行著這樣的諺語:"雨打黃梅頭,四十五日無日頭"。持續連綿的陰雨、溫高溼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徵。

與同緯度地區的氣候迥然不同,梅雨是指一定地區和一定季節內發生的天氣氣候現象。研究發現,歐亞大陸在20N至40N之間,為副熱帶高壓和西風帶交替控制的地帶。大陸西岸,夏季受副熱帶南壓東側下沉氣流控制,天氣晴朗少雲,氣候炎熱乾燥;冬季在西風帶影響下,從大西洋帶來暖溼空氣,形成較多的降水,使氣候變得溫和多雨。即表現為副熱帶夏幹冬溼的地中海式氣候。

大陸東岸,夏季受副熱帶高壓西側控制,下沉空氣原來也較幹,但從暖溼海面吸收大量水汽,因而帶來豐沛的降水,產生了副熱帶溼潤氣候。這裡由於海陸對比十分強烈,形成了獨特的季風氣候,其顯著特點是夏雨冬幹,雨量集中在夏季,恰與地中海式氣候相反。

如果和同緯度的英國東岸比,也是截然不同。美國東岸中緯地帶夏季風來臨前後就不會出現長時期的陰雨天氣,人們從未有長期天氣悶熱之感,發黴現象難以出現。可見,在同一緯度上降水季節迥然不同。所以,在世界上,只有我國長江中下游兩岸,大致起自宜昌以東、北緯29度至33度的地區,以及日本東南部和朝鮮半島最南部有黃梅出現。也就是說,梅雨是東亞地區特有的天氣氣候現象,在我國則是長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氣氣候現象。

2.雨帶

雖然梅雨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特有的天氣氣候,但它的出現卻不是孤立的,是和大範圍雨帶南北位移緊緊相連的。

在110E以東的我國東部地區,在汛期從5月中旬起到6月上旬,主要雨帶擺動在南嶺山脈和南嶺以南地區。在個別年份,雖然在某一段時間內移到南嶺以北地區,但是從一個候(五天為一候)或一個旬的多年平均情況來看,它往往是維持在28N,29N以南。這個時期就稱為"江南雨季"或"華南前汛期"。

穿   6月中下旬,主要雨帶北移到29N-33N範圍內(即西自我國宜昌,東經長江口,然後越海到日本;南起我國兩湖盆地北至淮河南岸),穩定少動。這時南嶺以南地區已處在雨帶之外,陰雨天......餘下全文>>

南方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幾月份啊

在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臺灣、日本中南部以及韓國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會出現持續天陰有雨的氣候現象,由於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稱其為“梅雨”,此時段便被稱作梅雨季節。梅雨季裡空氣溼度大、氣溫高、衣物等容易發黴,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稱為同音的“黴雨”。 連綿多雨的梅雨季過後,天氣開始由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主導,正式進入炎熱的夏季。

梅雨開始的日子為“入梅”(或“立梅”),結束那天為“出梅”(或“斷梅”)。梅雨開始的時間,大致上緯度越高則時間越晚。臺灣地區大約在5月中旬入梅,6月中旬出梅。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平均每年5月中旬入梅,6月上旬出梅。但具體各地有所差異,浙江地區是農曆五月初入梅,具體是逢芒種後的第一個丙日入梅,夏至後第一個未日出梅。

北方去了需要適應一個多星期,慢慢都可以習慣。

長江中下游的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國長江中下游指宜昌以東的28-34°N 範圍內或稱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這狹長區域內出現的一段連陰雨天氣。

廣州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廣州的梅雨季節在4、5、6、這三個月份。廣州梅雨季節天氣一般都是陰雨連連,晉代有”夏至之雨,名曰黃梅雨“,氣象名詞的解釋是指初夏向盛夏過渡的一段陰雨天氣。

什麼是梅雨季節 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梅雨季節持續多久

每年5-7月份,受江淮靜止風的影響,造成連續降雨,因為正是江南梅子成熟的季節.所以叫梅雨 ,一般是30到40天。特別難受的天氣,連續的陰雨,悶熱潮溼的季節,我們應該在衣、食、住、行這些方面該注意些什麼呢?

梅雨天衣服要常洗常換,最好選擇易幹且滑爽布料衣物。空調房內,穿上有袖衫、護住肩頭,長褲子、遮住膝蓋,使關節等易受風部位得到保護。即使再熱,記得晚間睡覺鋪條小毯子,搭上薄被子,以免著涼。出門前,先關空調,開窗適應室外溫度,再換薄衣出行。 黃梅天即使沒雨,溼度也較平時大,真菌會異常活躍,面板癬特易在身體各部位蔓延。

因此,梅雨季節要注意衛生,保持家居衣物通風乾燥。梅雨天,衣櫥裡的衣物如果水分過多,加上空氣不流通,黴菌很容易繁殖。因此,存放的衣服棉被不但要事先洗乾淨,還應徹底晾晒後才能入櫃貯存。另外,除了樟腦丸、防黴餅等常用的防黴用品外,超市裡還有竹炭、木炭製品等吸溼、除溼用品,可降低衣櫥、鞋子裡面的溼度。 食

梅雨時節也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多發期。人們在飲食上應多加註意,謹防食物中毒。應多吃新鮮的蔬菜,建議大家選擇“四瓜”:苦瓜、黃瓜、冬瓜、西瓜,都是清熱下火的合適食品。切記不宜過食生冷、油膩的食物,以免助溼傷脾。梅雨季節, 食物易發餿或黴變,吃了這些食物,會引起腸胃道疾病,甚至中毒。氣溫高,食慾不振,體力消耗大,營養要跟上。除了多喝水外,蔬果瓜鮮、肉蛋葷腥不能少。冷飲、冷食不能吃過頭。冰箱食物要加熱,隔夜食物要煮開後食用。 住

梅雨季節溼度大,室內空氣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易長期滯留在室內空氣中。建議:注意房間的通風透氣,天晴時,要及時曝晒家中的被褥、衣服,平日可在床下、牆角等陰暗角落放一些生石灰吸溼。 何時開窗通風,有講究。太陽未出時,渾濁空氣沉積地表,開窗會匯入不潔空氣,對健康不利;中午空氣溼度大,引入室內覺會得悶熱,助長細菌孳生。怕熱、怕溼,有了空調緊閉窗戶,成了時下家家戶戶的習慣。何時開窗通風,有講究。太陽未出時,渾濁空氣沉積地表,開窗會匯入不潔空氣,對健康不利;中午空氣溼度大,引入室內覺會得悶熱,助長細菌孳生。清晨7-8點空氣流暢、傍晚5-7點空氣溼度低,這時開窗通風最科學。

2015年南方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開始

一般是6月中下旬開始梅雨(黃梅天),指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臺灣、日本中南部、韓國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間持續陰天有雨的氣候現象,此時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稱其為“梅雨”。

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

七月以後

相關問題答案
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青年節是什麼時候?
古爾邦節是什麼時候?
父親節是什麼時候?
鬼節是什麼時候?
火把節是什麼時候?
國慶節是什麼時候?
七夕情人節是什麼時候?
感恩節是什麼時候?
端午節是什麼時候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