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潑水節是幾月幾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雲南傣族潑水節是幾月幾號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4月13-16日),一般持續3至7天。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意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最歡樂的日子。

資料來源:baike.baidu.com/...鬼桐邯昆#4

今年雲南的潑水節是幾月幾號?

你好,潑水節在我們西雙版納每個地方的時間有一些細微的不同,對於外地人基本都是去景洪吧,那我就只介紹景洪市的潑水節每年都在4月中旬,4月,14,15,16這幾天最熱鬧,潑水節在4月15日在開始,從中午12點到下午3點是高潮時段吧,4月14日可以在湄公河放孔明燈和水燈,16號可以去吃美食,當地人叫趕擺,可以吃到當地很多美食和理解當地的文化,其中還有少數名族的上街遊行,像巴西狂歡吧,還有划龍舟比賽在這幾天,同時這幾天房價比較貴,且如果不預定基本沒有房間吧,和天氣對於外地而言那時比較悶熱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贊助廣告

傣族的潑水節是幾月幾日 30分

具體是這樣:四月13號開始,一直到15號,但是這只是在景洪城裡面(西雙版納的行政總部),13號趕擺,相當於逛街,當然包括遊景洪城,14號在瀾滄江賽龍舟,15號進行潑水,從早上十點開始到晚上七點,全城都潑,相當壯觀,十五號之後在西雙版納一些縣城,小鎮,寨子裡面還在過,總總的差不多要過十多天,我家就在景洪,生活了十七年了,我記得我初中時候我們放假都是放十天,比國慶都長。不過個人覺得最好玩的還是十五號全景洪城潑水那天,那場面壯觀啊!以及後面幾天,可以去傣族朋友家玩,喝酒,吃傣味。在外面吃這種一次最少也要幾百弧,但是在傣族朋友家就不用,他們十分好客,他們覺得你來他家就是看得起他,總是把最好吃的都拿出來,那叫一個爽啊。回想起來都爽,哈哈!LZ有機會來玩玩,會讓你留戀的!

贊助廣告

中國潑水節是幾月幾日

潑水節,亦稱宋幹節,4月13日——4月16日,已有700年的歷史,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意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潑水節是什麼時候,幾月幾號?

潑水節,是使用傣歷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年節。傣族的潑水節最熱鬧,影響最大。潑水節是傣歷的新年,是傣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每年的公曆4月11號左右,為期三至四天,頭兩天為送舊,後兩天為迎新。

潑水節一般在公曆4月13日至15日這三天。

雲南的潑水節是幾月幾號,它的來歷是怎麼來的?

4月1日採花,下午採花回來就開始潑了。來歷:遠古的時候,有個魔王作惡多端,人們都恨透了他,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有把他殺死。後來,魔王搶來七個姑娘做他的妻子。聰明的七姑娘從魔王口裡打聽到他的致命弱點,即用魔王的頭髮勒魔王的脖子,才能將他置於死地。七姑娘趁魔王熟睡時,拔下他的頭髮一勒脖子,魔王的頭就滾了下來。可是頭一掉在地上,地上就燃起大火,姑娘一抱起頭,大火也就熄滅。為了避免大火燃燒,她和六個姐姐輪流抱住魔王的頭,一年一換。每年換人的時候,人們都給抱頭的姑娘潑水,衝去她身上的血汙,洗去她一年的疲勞,為新的一年能消災除難而祈禱。從此形成了送舊迎新的潑水節。

傣族的“潑水節”是在幾月份?

潑水節(Songkran Festival),4月13日至4月16日,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

潑水節源於印度,曾經是婆羅門教的一種宗教儀式。其後,為佛教所吸收,經緬甸傳入雲南傣族地區。潑水節為傣歷新年的慶祝活動,一般在陽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間。屆時人們先至佛寺浴佛,然後互相潑水,用飛濺的水花表示真誠的祝福。到處歡聲笑語,充滿了節日氣氛。

潑水節,一般為3至4天。第一天,傣語稱之為“麥日”,與農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稱之為“惱日(空日)”,人們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後就互相開始潑水了。

潑水節另一項引人注目的活動是划龍舟,跳象腳鼓舞和孔雀舞。那時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語稱之為“麥帕雅晚瑪”,節日的氣氛達到了高潮。穿著節日盛裝的群眾歡聚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觀看龍舟競渡。

潑水節的活動內容豐富,其它的還有放高升、鬥雞、跳孔雀舞等,人們身著盛裝,喜氣洋洋,場面極為熱烈。

"桑勘比邁",是傣語,意為傣歷新年。

由於傣族群眾在歡度新年佳節時,要舉行別具特色的潑水活動,相互潑水 祝福,因此其他民族 便稱這個節日為潑水節。

關於傣歷新年(潑水節)的來歷有一個傷感的民間故事,傳說人間的氣候本 來由一位名叫捧瑪乍的天神掌管。他把一年分為旱季、雨季、冷季、為人間規定 了農時,讓一位名叫捧瑪點達拉乍的天神掌管施行。捧瑪點達拉乍自以為神通廣 大,無視天規,為所欲為,亂行風雨,錯放冷熱,弄得人間雨旱失調,冷熱不分,苗 枯死,人畜遭災……。

有位叫帕雅晚的青年,以四塊木板做翅膀,飛上天庭找到天英達提訴拉, 拆說人間的災難。

帕雅晚欲到最高一層天去朝拜天塔——塔金沙時,不慎撞在天門之上,一扇 天門倒塌,將他壓死在天庭門口。

帕雅晚死後,天王英達提拉開始用計懲處法術高明的捧瑪點達拉乍。他變 成一位英俊小夥子,佯裝去找捧瑪點達拉乍的七個女兒談情。

七位美麗的妙齡女郎同時愛上了他。姑娘們從小夥子的嘴裡瞭解到自己的父親降災人間之事以後,既惋惜又痛恨。七位善良的姑娘為使人間免除災難,決心大義滅親。她們想盡辦法探明瞭父親的生死祕訣。在捧瑪點達拉乍酩酊大醉之時,剪下他的一束頭髮,製作一張“弓賽宰”(心絃弓),毅然割下了為非作歹的捧瑪點達拉乍的頭顱抱在懷中,不時輪換,互用清水潑灑沖洗汙穢,洗去遺臭。

據說這就是人們在新年期間,相互潑水祝福的來歷。

傣歷新年佳節,多數在傣歷的六月下旬,少數年份在七月初,傳統的過節時間, 一般是3天(有時為4天)。第一天稱為“麥”相當於陰曆的除夕,各戶要打 掃衛生,準備過年的食物用品,吃年飯。第二天稱為“腦”,是個多餘的日子,不計算在舊年內,也不計算在新年內,稱為空日,傳說這天就是捧瑪點達拉乍頭顱腐爛之日。

這天通常要舉行潑水活動,紀念為民除害的天女,以聖潔之水消災免難,互祝平安幸福。

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據說就是帕雅晚的英靈帶著新曆返回人間之日,人們習慣將這一天稱為日子之王來臨。

按照古俗,這天要“趕擺”,放高升,劃龍船慶祝新年的來臨。傣歷新年(潑水節),是西雙版納傣族最隆重的節日。節日來臨之前,家家要縫新衣,買新傘,備辦節日盛裝。每個村寨都要製作高升、禮花、裝飾龍舟,開展划船訓練,青年人還要排練節目,作歌舞表演。節日來臨,要殺豬宰牛做年糕,準備豐盛的年飯,宴請親朋好友。

傣歷新年又稱潑水節,慶祝活動長達三至七天。第一天叫“網黴”(死的意思)。人們認為這天不吉利,因此不洗頭、不理髮、不幹活。大家去趕擺、賽龍船、放高升。......餘下全文>>

潑水節是每年公曆的幾月中旬,歷時幾日呀

潑水節的具體日期每年都要按傣歷計算,大致在公曆4月14日、15日、16日這3天。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是新舊年交替中的過渡日子;第三天才是新年,叫“叭網瑪",意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雲南的潑水節起原於什麼時候?傣族有那幾個節日是歡慶的節日?

潑水節源於印度,是古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後為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至今已數百年。在潑水節流傳的過程中,傣族人民逐漸將之與自己的民族神話傳說結合起來,賦予了潑水節更為神奇的意蘊和民族色彩。 傣族的重大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均與佛教有關。關門節和開門節是全年最大的齋賧時期,各地都舉行盛大的“賧佛” 活動和隆重的佛教典禮。大家都要按佛規向佛奉獻食物、鮮花、經書、衣物和錢幣,全社會活動帶有濃厚的宗教活動色彩。潑水節是傣族重大的傳統節日,是傣歷新年。在節日裡,傣族群眾要舉行潑水、賽龍舟、放高升等娛樂活動,期望從此驅走昔日的災難和病魔,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兩旺。潑水節:傣族新年。時在傣歷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日(夏曆四月中旬),節期三、五天。節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賧佛,即給佛像灑清水洗塵,然後互相潑水,除疾消災。後演為以潑水為戲的節日。相傳,古有火魔無惡不作,搶走7個姑娘。最年輕的姑娘儂香,得知了殺死火魔的祕密:拔下它的頭髮把它勒死。魔頭成一團火球,落在哪裡,哪裡就起火。姑娘們即挑水相潑,滅了邪火。此傳說相沿成習,漸成潑水節。一說此俗源於印度,婆羅門教徒每年此時到河中沐浴,洗去罪惡;年邁者不能下河,子女便為其潑水洗罪。後傳入中國傣族地區。開門節:傣語叫“出窪”,意為佛主出寺。雲南傣族的傳統宗教節日。每年傣歷十二月十五日舉行。其活動內容與關門節一樣。傣歷十二月十五日,將進窪時擺在佛座後面的東西拿出燒掉,表示佛已出窪,十六日和尚出窪,全家男女老幼到奘房拜佛。十七日舉行盛大的“趕朵”活動,因為這天佛到西天講經三個月後返回人間,所以各村各寨都要鳴鑼敲鼓,舉行盛會,迎接佛祖,同時還要在奘房內向佛懺悔一年來的罪過;和尚們趁此時向青年男女宣傳教義。開門節時,農忙已過,天氣漸冷,佛教活動也不太多,青年們便可談情說愛或結婚,成年人則出外辦事或串親訪友。這時節是傣族文化娛樂活動最多的時候。人們放火花、點火燈、放高升、環遊各村寨,十分熱鬧。關門節:傣語叫“進窪”,意為佛主入寺。雲南傣族傳統宗教節日,每年傣歷九年十五日(農曆七月中旬)開始舉行,歷時三個月。相傳,每年傣歷九日,佛到西天去與其母講經,三月才能重返人間。有一次,正當佛到西天講經期內,佛徒數千人到鄉下去傳教,踏壞了百姓的莊稼,耽誤人他們的生產,百姓怨聲聲載道,對佛徒十分不滿。佛得知此事後,內心感到不安。從此以後,每遇佛到西天講經時,便把佛徒都集中起來,規定在這三個月內不許到任何地方去,只能懺悔,以贖前罪。故人們秒之為“關門節”。進窪活動經歷代沿襲發展,形成了固定的幾項活動:每年傣歷九月十五日凌晨,奘房(佛寺)擊鼓為號,宣佈佛進奘房。教徒此時須立即起來,或在床坐一下,當老人把谷花、香、燭、錢紙包成一包,送到奘房佛的後座之後兩小時,奘房再次擊鼓,教徒才可重新睡覺,老人則在奘房守到天亮。十六日眾教徒進窪拜佛;第八天,家家送飯菜供佛,然後清和尚念平安經,講歷史故事,聽了受到感動,便當場捐功德。進窪活動的三個月中,逢初八、十五、二十三、三十,每家老人要進奘房拜佛一次,頭天晚上他們即睡在寺內特設的房屋裡,由年輕人送飯去給老人吃。這些活動相沿成俗,以後每到關門節這一天,人們都要舉行盛大的賧佛(即齋僧獻佛)活動,以食物、鮮花、蠟條、貨幣等向佛奉獻。在這三個月內,每七天還要“小賧”一次。關門節開始後,也就進入農事繁忙季節,為了集中精力從事生產勞動,人們定下許多戒規:禁止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和嫁娶活動......餘下全文>>

請問雲南潑水節都在什麼地方舉行,都是哪幾個民族的節日?

主要是傣族的

可以稱是傣族的春節

今年缺水,不過舉行的地方很多,景洪、勐海、瑞麗、昆明民族村、孟連

今年都會象徵性的潑,一定要潑的! 德巨集政府還不提倡潑水

景洪、勐海、瑞麗、昆明民族村、孟連這些城市和地方最為隆重!

潑水節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的節日

主要是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勐海縣)、德巨集州(芒市、瑞麗市、盈江縣)舉行,主要為傣族、德昂族的節日吧!

希望對你有幫助,請採納

相關問題答案
雲南潑水節是幾月幾日?
傣族潑水節是幾月幾號?
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
潑水節是什麼時候?
傣族潑水節是哪一天?
潑水節是哪天?
潑水節是什麼族的節日?
潑水節是什麼民族?
清明節是農曆幾月幾日?
重陽節是幾月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