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寺廟燒香怎麼祈福?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到寺廟裡如何燒香拜佛?

回答人的補充 2009-12-09 14:27

入寺規矩禮儀

一、拜佛、問訊與上香規矩

進寺門前要端正衣冠收攝身心。進入寺院後,先禮佛。再去拜見出家師父。在佛殿、經堂看到佛像,不論是木雕、銅鑄、紙繪、綢、絹畫,皆需衣著整齊,向佛菩薩像恭敬頂禮。若有急務亦須問訊,以示尊敬。

居士不可在大殿正中央的拜墊上拜佛,因為這是住持或主法和尚禮佛專用的,可在大殿東西兩單禮拜。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眾生起心動念,佛無一不知,因此只要心懷誠敬,無需執著拜佛方所。

拜佛時動作不緩不急、記憶體虔敬、外現恭謹。不可看似恭敬,內懷我慢,或為求修行之名,詐現威儀。合掌手勢為雙手平舉當胸.五指合併向上.以能見無名指尖為度,掌心要空,不可貼緊。

贊助廣告

拜佛時要五體投地,不可翹臀。雙手翻掌,手心向上托起,觀想接佛足,雙腳、額頭都要著地。拜佛時心中念偈頌讚嘆佛的功德:“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偈頌念一遍或三遍皆可,接著唸咒語“縛日臘,斛”三遍。禮拜後可以瞻仰佛像,心中默唸贊佛偈:“法王無上尊.三界無倫匹,天人之導師,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滅三祗業。稱揚若讚歎。億劫莫能盡。”若不會念偈頌和咒語,那麼禮佛時心裡觀想:“我現在禮拜十方三世無量諸佛”,這樣也是可以的。

不論佛殿內供有多少尊佛像,通常禮佛三拜即可,個人修行則聽其意願。若殿內大眾已集合時,合掌問訊後隨眾站立即可,不必禮拜。

贊助廣告

若出家眾正在禮佛,居士不得在法師前面禮,亦不得與法師並排禮,應當在法師後面禮佛。有人禮佛時,不得從其前直穿而過。

問訊不是點一下頭,一定要彎腰到九十度或稍弱.也不可過低。

鮮花、水果、時蔬供佛一定要潔淨,對如何擺供不知情的,可以請殿堂的香燈師父代勞。供佛的花要用花瓶插好.水果也要洗乾淨。

燃香供佛需如法,很多人一進寺院就燒一大把香到處去插,好象有任何一個香爐沒插到就不安心。其實大可不必如此。上香時在大殿前的大香爐中點一炷或三炷香就行了。上香的方法:上香時,用大拇指、食指將香夾住,餘三指合攏,雙手將香平舉至眉齊,觀想佛菩薩顯現在我們的眼前,接受香供養。如果人很多.將香直豎向上,以免燒到他人。若上三支香,則將第一支香插在香爐中間,默唸“供養佛”,第二支香插右邊默唸“供養法”,第三支插左邊,默唸“供養僧”。上完香後合掌,默唸“供養一切眾生,願此香華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聖”。點香時若香枝起火焰.不可用口吹熄火,應用手掌煽熄。將香插好後問訊即可,不必一再點頭作揖。

不可評論佛像是否莊嚴,看見佛像置於不潔之處.應當捧持移置淨處。若見有人對佛像不恭敬時,宜私下善言相勸。

二、存經、誦經與持經規矩

佛法從恭敬中求,對法的尊重是開啟智慧的根本。誦經學法的目的,是為了開智慧,求解脫,故應該對佛經等佛所說法心存恭敬,如法供養,不可輕慢草率。

經書放置需輕拿輕放,排列整齊有序,不能與世俗典籍或雜物混雜,當敬法如敬佛。

團體誦讀應隨眾,個人誦經以不妨礙他人為宜。參加法會或早晚課誦,經本一定要用雙手捧起。無論何時誦讀佛經,切不可卷執經本,或將佛經拿來隨意折角、對摺。

若是獨處誦讀,在誦佛經前,先要清潔案几,燃香端坐,不可交足前伸,亦不可邊誦讀邊吃東西。須嚴肅恭謹,如同佛就在眼前為我們說法一般。讀誦前要念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誦經前或誦經中途若有雜念妄想,......餘下全文>>

在寺廟裡拜佛祈福上香怎麼上?

敬佛,許多細節上都有講究的。

首先說選門進,寺廟建築都有許多道門,從哪一道門進入都有講究的。據說只有開了光的寺廟才有資格修十三道門。正中間的三道門,才是供人出入的。普通遊客,進門只能走右邊的那道門,中間那道門叫空門,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

進門時,女客先邁右腳,男客先邁左腳,都要注意,一定不能踩在門坎上,而且這步子,需邁得越大越好。

燒香的話,三炷為自己祈福,六炷為兩輩人祈福,九炷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個極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圓滿的高香。

是燒香再叩頭。燒香的話,應該是左手拿香,右手拿燭,因為常人用右手殺雞剖魚,如果是左撇子的話,則反之。

燒香時,先點燃香,要越旺越好,人們就常說香火旺盛嘛。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舉過頭頂作揖。

作揖後,把香插在香灰裡,就可進門叩頭了。叩頭的話,要認準佛祖菩薩或羅漢。比如,你不能向地藏菩薩一陣猛叩頭。

跪拜的姿勢是這樣的,雙膝跪在蒲團上,雙手合什,注意,這個雙掌合什要注意手心處呈空心狀,高舉過頭頂,向下至嘴邊停頓,可許願,再向下至心口,默唸,再攤開雙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 `-];^*~jvAx

祈福還有一個儀式叫"開光",當然是由得道高僧來主持最好。平時開光的東西置於家中,須得初一十五淨手焚香,否則為不敬。但如果是很特殊的開普光,則不同,開光的物件可隨身攜帶。供開光的物件只能是象牙、金或玉製品。

把開光的物品和寫上被祈福人的姓名和生庚八字(記不住生庚八字亦可不寫)的紙用紅紙或紅錦囊包好,遞上隨喜一份紶最好是以三六九數字相關),請大師幫忙開光。言語需恭敬,否則冒犯了大師,不給你開光。

開光的過程是把所有的開光物件放於一托盤,置於佛前,大師唸經數篇,即算是佛光普照。你的物件因些而賦於靈氣與法力,可以帶在身邊保佑你了。

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每年春節及農曆初一、十五等日期,廣大群眾有到寺院香禮佛、祈福求安的習慣。為使十方善信種植福田、廣獲法益、正善正行,以滿所願,故將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簡要的介紹給大家,以祈共沾法益。

去寺廟燒香祈福一天中哪個時間段最好

佛法 上來講不管 哪個 時間段 都是好 時間,但是 民間 風俗 一般 上午 燒香 的居士更多,尤其是 卯時,辰時,燒香 拜佛 貴在虔誠恭敬,只要你真正的心誠,就會有福報的。你可以在手機上安裝 吉星許願 ,裡面恭請了 觀音菩薩 等多尊佛像,法相神聖莊嚴,平時隨身帶著,既能護身保平安,又能隨時祈拜許願,很方便靈驗。

可以連續兩天去廟裡燒香祈福

當然可以了。每天去都可以的。

燒香祈福,主要是通過上香來供養佛菩薩,以此祈福。靈驗與否,關鍵在於你的福報是否夠,如果夠的話,佛菩薩的加持下願望就會很快實現。上香拜佛有功德,拜一次有一次的功德。民間有臨時抱佛腳之話,來笑話平時不用功,事臨到頭拜佛的情況,有一定的道理。佛要常拜,這樣積累的福報功德足夠多,有事的時候祈福就非常靈。因為上廟拜佛不方便,有人便請佛像回家,每天上香禮拜,這樣就更好了。

去廟裡拜佛講究什麼

拜佛的禮儀         現在信佛的人越來越多,到名寺大剎旅遊的也多了。我們到寺院燒香禮佛、祈福求平安要知道規矩禮儀。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如何燒香拜佛,為使十方善信種植福田、廣獲法益、正善正行,以滿所願,特將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簡要的介紹給大家,以祈共沾法益。        到寺廟燒香拜佛是有規矩的,見到法師走來要側身,合十鞠躬,讓法師從您面前走過,並道聲:阿彌陀佛。見到自己要見的法師,進屋後要頂禮法師,並道聲:頂禮某某法師無量壽;師父說一拜,您就一拜;如果師父沒說,您就直接叩三拜起身,最後入座。    一、進門禮數         寺廟建築都有許多道門,從哪一道門進入都有講究的。據說只有開了光的寺廟才有資格修十三道門。正中間的三道門,才是供人出入的。普通遊客,進門只能走右邊的那道門,中間那道門叫空門,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進門時,男客靠門左側進,先邁左腳,女客靠門右側進,先邁右腳,而且這步子,需邁得越大越好。同時進廟內殿宇時應遵循左門進右門出的原則。注意:一定不能踩踏在門檻(據說門檻代表佛祖的肩膀,當然不能踩踏)之上。而登臨第1和第6個臺階的行禮意味著一心一意和六六大順的含義。    二、燒香拜佛         禮佛前,先要淨(洗)手。香不能叫“買”而應該叫“請”。普通人敬香要用左手持(據說右手不淨,普通人殺生大多用右手),三炷為自己祈福,六炷為兩輩人祈福,九炷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個極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圓滿的高香。先燒香再叩頭。燒香的話,應該是左手拿香,右手拿燭。燒香時,先用自己的火點燃香,要越旺越好,人們就常說香火旺盛嘛。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舉過頭頂作揖。作揖後,把香插在香灰裡,就可進門叩頭了。叩頭的話,要認準佛祖菩薩或羅漢。比如,你不能向地藏菩薩一陣猛叩頭。上香以3支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燒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誠心”。香入香爐時應呈水平角度,曰平平安安。         跪拜的姿勢是這樣的,雙膝跪在蒲團上,雙手合什,注意,這個雙掌合什要注意手心處呈空心狀,高舉過頭頂,向下至嘴邊停頓,可許願,再向下至心口,默唸,再攤開雙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         祈福還有一個儀式叫"開光",當然是由得道高僧來主持最好。平時開光的東西置於家中,須得初一十五淨手焚香,否則為不敬。但如果是很特殊的開普光,則不同,開光的物件可隨身攜帶。供開光的物件只能是象牙、金或玉製品。         把開光的物品和寫上被祈福人的姓名和生庚八字(記不住生庚八字亦可不寫)的紙用紅紙或紅錦囊包好,遞上隨喜一份(最好是以三六九數字相關),請大師幫忙開光。言語需恭敬,否則冒犯了大師,不給你開光。         開光的過程是把所有的開光物件放於一......餘下全文>>

去寺廟燒香拜神是祭祀還是祈福?

當然是敬神了或者供養禮拜佛了,但不是僅僅禮拜恭敬就算完成,是要我們大家常常想起他們,以他們為師,學習他們。也做到他們那樣有智慧。從而幫助更多的人。

應怎樣去五臺山寺廟燒香祈福

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每年春節及農曆初一、十五等日期,廣大群眾有到寺院香禮佛、祈福求安的習慣。為使十方善信種植福田、廣獲法益、正善正行,以滿所願,故將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簡要的介紹給大家,以祈共沾法益。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場所,古稱叢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寶殿上供奉的叫釋迦牟尼佛,是古印度淨飯王的太子,後出家修行,在菩提樹下證道。成為大徹大悟的覺者,是佛教的創始人,被佛弟子尊為“世尊”、“本師”等。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去染成淨,奉獻人生,覺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不一定。供養佛、菩薩方法很多,通常用鮮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條件不具備,僅供一杯清水(表清淨平等)也行。但是,絕對不用酒肉來供養佛菩薩。通常用“香、花、燈、塗、果、樂”六供養,其中之一均可。第一、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第二、表示傳遞資訊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第三、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門弟子無私奉獻。第四、表示點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喧、痴”意,佛並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但卻喜歡佛弟子的戒、定真香。不可以。佛經上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關鍵要懂得其中道理,求財要如理如法去求。燃香成灰是表示無私的奉獻,即佛門所說的“佈施”。這啟示我們:人生求財求福,先要舍財種福。財佈施是因,得財富是果。舍是因,得是果,捨得不二。所以,一個人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不是佛菩薩施捨給你的。佛門常講:“命由己造,福由己求。”燒大香就發大財嗎?這純屬“以凡夫之心,度諸佛之腹”。大徹大悟、大慈大悲的諸佛菩薩,又怎會像凡夫眾生一樣,去在意你大香小香而分別賜富呢?當然不會。寺院是公共活動場所,一般會限制燒大香,加上節假日人流量多,燒大香稍為不慎就會灼傷他人,濃煙滾滾,不利環保,也易引起火患,如此,求福不成,反造無邊罪業。一定要燒大香的信眾,可將大香交給寺院管理人員,同意安排焚燒,焚燒時,寺院裡的法師也會為你們祈禱。燒香禮佛時應當心地清淨,果能一塵不染,獲福無邊。若要許願,當放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念頭,發利益社會、利益眾生之大心願,則功德無量。佛經上講“禮佛一拜,滅罪河沙;唸佛一聲,福增無量”是也。上三支香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燒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誠心”。不一定。一般在大雄寶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其他各殿合掌禮拜,效果是一樣的。當然,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規定,根據寺院香爐分佈的情況自行決定,但每個香爐中不超過三支香為宜。不正確。把香點燃後應插在香爐中間,第一支香插在中間,心中默唸:供養佛,覺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邊,心中默唸:供養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邊,心中默唸:供養僧,淨而不染。上完香後,應對佛像,肅立合掌,恭敬禮佛。現在有人將一把香點燃以後拿在手上拜佛,既可能引起火患,燒傷他人或自己,也容易燒壞拜墊和器物,更造成濃煙滾滾,汙染環境,危害健康,實在是不文明不如法。佛經上說:“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第一。”所謂法供養就是佛經上的教導,如理如法受持誦讀,自行化他,為人演說。即在日常生活和待人處世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去寺廟燒香祈福一天中哪個時間段最好

沒有說哪個時間段最好。發心很重要。一顆虔誠的心到哪裡都會千處祈求千處應。

相關問題答案
去寺廟燒香怎麼祈福?
去廟裡燒香怎麼祈福?
去寺廟燒香拜佛怎麼說?
去寺廟燒香有什麼講究?
去寺廟燒香拜佛禁忌?
去寺廟燒香拜佛的日子?
夢見和老公去寺廟燒香?
夢見要去寺廟燒香拜佛?
做夢夢見去寺廟燒香?
孕婦夢見去寺廟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