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時辰屬什麼動物?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12時辰是哪12個時辰?對應的生肖是什麼?

中國古時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相傳古人根據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時辰 相等於現在的時間 配上的動物 原因

子 下午 11 時正至上午 1 時正

鼠 鼠在這時間最躍。

醜 上午 1 時正至上午 3 時正

牛 牛在這時候吃完草,準備耕田。

寅 上午 3 時正至上午 5 時正

虎 老虎在此時最猛。

卯 上午 5 時正至上午 7 時正

兔 月亮又稱玉兔,在這段時間還在天上。

辰 上午 7 時正至上午 9 時正

龍 相傳這是「群龍行雨」的時候

贊助廣告

巳 上午 9 時正至上午11時正

蛇 在這時候隱蔽在草叢中

午 上午11時正至下午 1 時正

馬 這時候太陽最猛烈,相傳這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將會產生,而馬是陰類動物。

未 下午 1 時正至下午 3 時正

羊 羊在這段時間吃草

申 下午 3 時正至下午 5 時正

猴 猴子喜歡在這時候啼叫

酉 下午 5 時正至下午 7 時正

雞 雞於傍晚開始歸巢

戌 下午 7 時正至下午 9 時正

狗 狗開始守門口

亥 下午 9 時正至下午 11 時正

豬 夜深時分豬正在熟睡

十二生肖的動物都代表那幾個時辰?

鼠-----午夜12點至凌晨1點牛-----凌晨2點至3點。虎-----凌晨4點至5點。兔-----早上6點至7點。龍-----上午8點至9點。蛇-----上午10點至11點。馬------中工12點至下午1點。羊-----下午2點至3點。猴------下午4點至5點。雞------下午6點至7點。狗------晚上8點至9點豬-----晚上10點至11點。

贊助廣告

十二生肖的正確排序? 哪個時間段分別表示什麼十二生肖的什麼

一、十二生肖的排序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二、一天裡的時辰

子時 二十三點到一點 、丑時 一點到三點 、寅時 三點到五點 、卯時 五點到七點 、辰 時 七點到九點 、巳時 九點到十一點 、午時 十一點到十三點 、未時 十三點到十五點 、申時 十五點到十七點 、酉時 十七點到十九點 、戌時 十九點到二十一點 、亥時 二十一點到二十三點 ,一個時辰是兩個小時。

三、一年裡的時間段

子 鼠 大雪—小寒 十一月 12月 23時—1時 水 陽

醜 牛 小寒—立春 十二月 1月 1時—3時 錠 陰

寅 虎 立春—驚蟄 正月 2月 3時—5時 木 陽

卯 兔 驚蟄—清明 二月 3月 5時—7時 木 陰

辰 龍 清明—立夏 三月 4月 7時—9時 土 陽

巳 蛇 立夏—芒種 四月 5月 9時—11時 火 陰

午 馬 芒種—小暑 五月 6月 11時—13時 火 陽

未 羊 小暑—立秋 六月 7月 13時—15時 土 陰

申 猴 立秋—白露 七月 8月 15時—17時 金 陽

酉 雞 白露—寒露 八月 9月 17時—19時 金 陰

戌 狗 寒露—立冬 九月 10月 19時—21時 土 陽

亥 豬 立冬—大雪 十月 11月 21時—23時 水 陰

早上12.30是什麼時辰

後來這記年、記時之用的天干和地支才會和十二生肖扯上關係。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種來自自然界的動物: 鼠、牛、虎、兔、蛇、馬、羊、猴、雞、狗和豬,還有傳說中的龍所組成的。古人以這十二中動物的習性來為分配格個地支, 例如:老鼠是夜間活動的動物,因此以子時(午夜11時至1時)配合鼠、兔在日出之時出來覓食,因此以卯(5時至7時)配兔,和當時農業社會的生活起居作息繫系相關。

以下介紹十二生肖是如何與十二時辰相對應的,供取名參考:

子(鼠)(午夜23時至1時):

在一日中,子時一天的最後時刻,也是新一天的開始。在十二生肖中屬於鼠。

醜(牛)(凌晨1時至3時):

12生肖是什麼

生肖的由來

[編輯本段]

作為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有關十二生肖的起源,歷代學者眾說紛紜。有人認為生肖與地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傳說時代,《史記》中所載黃帝“建造甲子以命歲”,“大撓作甲子”就是這類說法的反映,學者們認為這裡所說的甲子就是指的十二生肖。清代學者趙翼則認為生肖最早源於我國北方的遊牧民族,他在《陔餘叢考》中說:“蓋北俗初無所謂子醜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參見清·趙翼《陔餘叢考》)。有的學者甚至持生肖外來說的觀點,認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倫傳入中國的,持這種觀點的代表有郭沫若,他在《甲骨文字研究·釋支幹》中講“ 十二肖像於巴比倫、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無出於西紀後百年以上者。意者此始漢時西域諸國,仿巴比倫之十二宮而制定之,再向四周傳播者也 。”認為生肖為中東地區居民模仿巴比倫黃道十二宮而制定,其傳入中國的時間,當在漢武帝通西域之時。以上觀點見仁見智,作者不敢主觀判斷是非,但通過大量的文獻資料證明,生肖的確起源於中國,是華夏先民動物崇拜、圖騰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學的結晶。

關於十二生肖的記載,現有文獻資料中,以《詩經》為最早。《詩經·小雅·吉日》裡有 :“吉日庚午,即差我馬”八個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時辰好,是躍馬出獵的好日子,這是將午與馬相對應的例子。可見在春秋前後,地支與十二種動物的對應關係已經確立並流傳。 1975年,在湖北雲夢縣睡虎地十一號墓出土的竹簡,進一步證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後已存在 。出土竹簡的《日書》甲種有一章標題為《盜者》,其內容為占卜盜者相貌特徵,其中記載 有:“子,鼠也,盜者兌口希須,……醜,牛也,盜者大鼻長頸,……寅,虎也,盜者狀,希須 ,面有黑焉。卯,兔也,盜者大面頭。辰,〔原文脫漏〕盜者男子,青赤色……巳,蟲也 ,盜者長而黑蛇目。午,鹿也,盜者長頸小哘,其身不全。……未,馬也,盜者長鬚耳。申,環也,盜者圓面……”

上面說到"未,馬也,盜者長鬚耳",是不是對應錯了?按照地支與十二生肖的順序,未應該對應羊吧?

《日書》中所記十二生肖大體近似於現在流行說法。據考證,睡虎地十一號墓下葬於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十二生肖的產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時期。學者們認為,這是迄今為止,在我國發現的關於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較系統的記載。

和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說法完全一致的是東漢王充的記載,王充《論衡·物勢》載: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 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醜,牛也。……巳,蛇也。申,猴也。”

以上文字中,十二生肖動物談到了十一種,唯獨缺了辰龍。該書《言毒篇》說: “辰為龍,巳為蛇。辰、巳之位在東南。”

如此,十二生肖便齊了,且與現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屬完全相同,這的確算是古文獻中關於生肖的較早的最完備的記載。

到了南北朝,生肖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齊書·五行志》中已經有具體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稱屬某種動物的記載。南朝·陳·詩人沈炯,曾創作了一首十二屬相詩,其言曰:

“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開。

龍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

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

猴慄羞芳果,雞砧引清杯。

狗其懷物外,豬蠡窅悠哉。”

這首十二屬相詩明顯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動物的順序寫成的,說明當時十二生肖已為人們所十分熟悉。

從以上文獻記載可以明確生肖文化的源頭在中國。依據生肖外來說的觀點,生肖是漢代由中東......餘下全文>>

你知道十二生肖中,狗的後面是什麼啊?!

十二生肖中,狗的後面是豬。

1、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的出生年份的十二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2、十二生肖的起源與動物崇拜有關。據湖北雲夢睡虎地和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簡可知,早在先秦時期即有比較完整的生肖系統存在。最早記載與今相同的十二生肖的傳世文獻是東漢王充的《論衡》。

3、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融合到相生相剋的民間信仰觀念,表現在婚姻、人生、年運等,每一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並以此形成一種觀念闡釋系統,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如婚配上的屬相、廟會祈禱、本命年等。現代,更多人把生肖作為春節的吉祥物,成為娛樂文化活動。

4、生肖作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號,古往今來留下了大量描繪生肖形象和象徵意義的詩歌、春聯、繪畫、書畫和民間工藝作品。除中國外,世界多國在春節期間發行生肖郵票,以此來表達對中國新年的祝福。

凌晨四點是什麼時辰

三點到五點為寅時。

23點-1點為子時,

1點-3點為丑時。

落曰是什麼生肖

是“酉雞” 具體如下:

也有人認為,十二生肖首先出現於記時。一晝夜是二十四小時,古代天文學家將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同時他們在觀天象時,依照十二種動物的生活習慣和活動的時辰,確定十二生肖。夜間十一點至次日凌晨一點,屬子時,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靜,頻繁活動之時,稱“子鼠”。凌晨一點至三點,屬丑時。牛習慣夜間吃草,農家常在深夜起來挑燈喂牛,故稱“丑牛”。凌晨三點至五點,屬寅時。此時晝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會在此時聽到虎嘯聲,故稱“寅虎”。清晨五點至七點,屬卯時。天剛亮,兔子出窩,喜歡吃帶有晨露的青草,故為“卯兔”。早晨七點至九點,屬辰時。此時一般容易起霧,傳說龍喜騰雲駕霧,又值旭日東昇,蒸蒸日上,故稱“辰龍”。上午九點至十一時,屬巳時。大霧散去,豔陽高照,蛇類出洞覓食,故作“巳蛇”。中午十一點至一點,屬午時。古時野馬未被人類馴服,每當午時,四處奔跑嘶鳴,故稱“午馬”。午後一點至三點,屬未時。有的地方管此時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時候,故稱“未羊”。下午三點至五點,屬申時。太陽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時啼叫,故為“申猴”。下午五點至七點,屬酉時。太陽落山了,雞在窩前打轉,故稱“酉雞”。傍晚七點至九點,屬戌時。人勞碌一天,閂門準備休息了。狗臥門前守護,一有動靜,就汪汪大叫,故為“戌狗”。夜間九點至十一點,屬亥時。夜深人靜,能聽見豬拱槽的聲音,於是稱作“亥豬”。就這樣,一天的時辰和動物搭配就排列了下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後來人們把這種紀時法用於紀年,就出現了十二生肖。

對十二種動物配十二時辰,還有一類似的說法。據說天地生成於子時,生之初,沒有縫隙,氣體跑不出來,物質無法利用,被老鼠一咬,出了縫隙,才使氣體跑出來,物質便能利用了。老鼠有開啟天體之神通,子時就屬鼠了。老鼠打開了天地之縫,牛便出來耕耘在地,於是丑時就屬牛了。傳說人生於寅,“寅”字有敬畏之意,古時人最怕老虎,寅時便屬虎了。卯時已經進入清晨,但太陽還沒有出來,照亮大地的還是月亮,而月宮中唯一的動物是“玉兔”,於是卯時便屬兔。傳說辰時正是群龍行雨的時候,此時自然屬龍了。蛇善於利用草掩藏其行蹤,據說巳時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動,不能傷人,所以巳時屬蛇。午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剛欲產生,馬跑離不開地,是屬陰類動物,故午時屬馬。傳說羊吃了未時的草,並不影響草的再生,未時就屬羊了。申有“伸”的意思,而猴子最善於伸屈攀登,故申時屬猴。本時雞開始歸窩,此時當屬雞。戌時天漸漸黑了,狗開始“工作”,看家望門護院,這時就屬狗。亥時已入夜,萬物寂靜,天地混沌,而豬和天地混沌一樣,除“吃”以外一無所知,亥時自然就屬豬了。

十二生肖牛的來歷 20分

牛在十二生肖中居次位,與十二地支配屬“醜”,故一天十二時辰中的“丑時”--夜間一點至三點又“牛時”。易卦為“坤為子母牛”。

古時,牛正是玉帝殿前的差役,時常往返於天宮和大地之間。有一天,農夫託牛給玉帝傳個口信,說是人間寸草不生,大地光禿禿的,太難看,請玉帝帶點母草籽給人間,把人間打扮得好看些。玉帝聽了,覺得有道理,便問殿下眾神誰願去人間撒草種。

“玉帝,我願去人間撒草種。”牛王自告奮勇地說。

“你是個粗心大意的傢伙,恐怕不行吧。”玉帝不放心地說。

“玉帝放心,這點小事我都辦不好,甘願受罰。”牛王堅持要去。

玉帝同意了牛王的請求,屬咐牛王到人間後,走三步撒一把草籽。

牛王帶著草籽,走出天宮,在跨出南天門時,不小心跌了一跤,附下人間後,頭腦暈乎乎的,誤以為玉帝的旨意是走一步撒了三把草籽。於是,大把的草籽撒在了大地。

第二年,野草叢生,農夫根本無法種莊稼了。

他們託灶神告訴玉帝,野草太多,莊稼無法生長。玉帝知道壞事了,召來牛王一問才知道粗心的牛王是一步撒三把草籽,把一件好事辦壞了。

“你這粗心的老牛,弄得人間遍地裡草,當初你怎麼保證的?從今 以後,你和你的子子孫孫都只准吃草,幫助農夫除草,同時,祖祖輩輩是幫助農夫幹活兒。”玉帝說完,怒氣未消,飛起一腳踢向老牛,牛王一個筋斗從天上落到人間,嘴巴朝下,被摔掉一排上牙。於是,牛從此便一輩子給農夫當苦力,並且人未停止啃青草。直到今天,它的那排上牙也還沒有長出來。

但是,牛是個知過即改的好動物,它任勞任怨,勤懇踏實,拉車犁田從不鬆套,為農夫做了不少工作,博得人們的好評。在排生肖的時候,人們一至推舉他為生肖。如果不是投機的小老鼠藏在牛角上,搶先得了頭名,牛王肯定還會當上生肖首領呢。

牛憑自己對人類的貢獻當上了人類的生肖。

相關問題答案
十二時辰屬什麼動物?
十二時辰屬什麼?
十二星座配什麼動物?
十二星座像什麼動物?
熊十二生肖是什麼動物?
十二星座養什麼動物?
十二星座怕什麼動物?
十二星座是什麼動物?
十二生肖養什麼動物?
十二生肖有什麼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