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的來歷?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2日

秋分的來歷

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為“半”之意。

“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日夜時間均等,並由日長夜短逐步日短夜長。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的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

二是,氣候由熱轉涼。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在每年公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為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80度。秋分的含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分”示晝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樣,此日陽光直射地球赤道,晝夜相等。此後,陽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漸趨晝短夜長,氣溫降低,在全國具有普遍意義。秋分,“分”即為“半”。秋分時,全球晝夜等長。秋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漸短夜漸長,南半球各地晝漸長夜漸短。”秋分的特點秋分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比較特殊的。秋分的氣候秋分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溼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們常所說的那樣,已經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但秋分之後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此時,南、北方的田間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國的華北地區有農諺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諺語中明確規定了該地區播種冬小麥的時間;而“秋分天氣白雲來,處處好歌好稻栽”則反映出江南地區播種水稻的時間。此外,勞動人民對秋分節氣的禁忌也總結成諺語,如“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

贊助廣告

秋分古詩,由來,諺語

各地秋分的諺語: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北方)

秋分天氣白雲來,處處好歌好稻栽(江南)

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江南)

秋分,暝日平分(閩南)

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白露過秋分,農事忙紛紛

白露高粱秋分豆

秋分"露重,冬季多霜(閩南)

秋分北(風),熱到脫殼(閩南)

秋分天氣白雲多。 處處歡歌好晚禾(山東)

秋分天晴 必久旱(南京)

秋分日晴,萬物不生(南京)

秋分有雨來年豐(南京)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北方)

秋分無生田,處署動刀鐮(東北)

白露看花,秋分看谷(江蘇)

贊助廣告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江蘇)

大暑旱,處暑寒,過了秋分見寒霜(寧夏)

春分日有雨, 秋分日大水;

春分無雨莫耕田,秋分無雨莫種園(北方)

秋分有雨來年豐

秋分北(風),熱到脫殼(閩南)

大暑蓮蓬水中揚, 秋分菱角舞刀槍(長江流域)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熱至秋分冷至春分

白露鐮刀響,秋分砍高粱(北方)

秋分不起蔥,霜降必定空(北方)

芒種芝麻夏至豆,秋分種麥正時候(重慶)

秋分節氣來歷,秋分節氣有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我先看看簡易銀耳粥做:找乾淨沒水垢暖水瓶銀耳撕朵放進灌入滾沸水蓋瓶塞放置晚銀耳連水起倒入鍋放適量冰糖燒起鍋 秋立春專家建議每都吃碗銀耳羹何搭配呢?秋寒露氣尚餘溫搭配百合祛溫燥;寒露立冬宜搭配蓮;立冬搭配枸杞加強補腎功;體質偏寒配桂圓銀耳儘管平急性病、痰患者;風寒冒患者;腹瀉患者均宜吃銀耳另外隔夜吃銀耳性經期宜食銀耳 經進食鹽、糖辛辣食物極程度刺激呼吸道黏膜容易誘發呼吸道染支氣管炎等疾病發作專家介紹:秋應進食蘋、橙、獼猴桃及梨、蓮、銀耳 ;進食些清淡易消化食物並採用少食餐式達營養均衡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來歷?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二十四節氣的來歷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訣: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隨著中國曆法的外傳,二十四節氣已流傳到世界許多地方。 (以下摘自百度百科) 春雨驚春清天谷,夏滿芒夏暑相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 西園梅放立春先, 雲鎮霄光雨水連。 驚蟄初交河躍鯉, 春分蝴蝶夢花間。 清明時放風箏好, 穀雨西廂宜養蠶。 牡丹立夏花零落, 玉簪小滿布庭前。 隔溪芒種漁家樂, 農田耕耘夏至間。 小暑白羅衫著體, 望河大暑對風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 處暑西樓聽晚蟬。 翡翠園中沾白露, 秋分折桂月華天。 枯山寒露驚鴻雁, 霜降蘆花紅蓼灘。 立冬暢飲麒麟閣, 繡襦小雪詠詩篇。 幽闔大雪紅爐暖, 冬至琵琶懶去彈。 小寒高臥邯鄲夢, 捧雪飄空交大寒。 (三) 立春梅花分外豔......餘下全文>>

秋天的習俗、別名、來歷

秋天習俗:

農曆七月間(陽曆8月8日前後)的立秋,是由來已久的傳統節時。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舉行祭祀儀式。漢代沿承此俗,並殺獸以祭,表示秋來揚武之意。民間則有在立秋時占卜天氣涼熱的風俗。東漢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颼颼;夜立秋,熱到頭。"從唐宋時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說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立秋日晨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後,可知夏天自身的肥瘦。而在飲食方面,立秋這天吃西瓜、蒸茄脯、煎香糯飲,或是飲燒酒,都廣泛流傳由來已久的食俗。“民以食為天”,立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人們當然忘不了吃。所以北京、河北一帶民間流行“貼秋膘”。伏天人們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會瘦一些。清朝時,民間流行在數伏這天以懸秤稱人(當然大多是稱小孩),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需要“補”,彌補的辦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餚,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立秋除了“貼秋膘”,天津等地還流行“咬秋”。和“咬春”一樣,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清時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裡晾一晚,於立秋當日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早在唐宋時,人們立秋這天就要用井水送下7—14粒紅小豆,而且必須面朝西站著,也是為了祈求秋天不得腹瀉等症。現在我國各地立秋食俗也不相同。過去在杭州一帶流行食秋桃。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四川東、西部還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立秋時分,許多老皇曆中都標出具體時間),全家老小各飲一杯,據說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山東萊西地區則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這麼多食俗大都為防痢疾,足見我國勞動人們對秋季腹瀉的防範意識。

“立秋時舉行的重要典禮也很有意思。漢族十分重視立秋節,早有立秋迎秋之俗,過去封建帝王也不例外。早在周代,逢立秋之日,天子便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京城西郊迎秋,祭祀少皋、蓐收。漢代天子立秋要射獵,表示秋來揚武之意,並用獵物來祭祀宗廟。宋朝時,宮廷內中殿要種一棵梧桐樹,立秋時刻,太史官啟奏“秋來”,於是想法讓一兩片梧桐葉落下,表示報秋。民間則流行戴秋葉,或者用石楠的紅葉剪成花瓣,插在鬢邊。此外民間還流傳“朝立秋,涼颼颼;夜立秋,熱死牛”的歌謠。意思是說,如果早晨立秋,則秋後天氣涼爽;要是前半夜立秋,則秋後天氣仍會暑熱難捱。

秋天別名:

高秋(秋高氣爽之意)

素秋・白秋(五行思想中秋=金=白)

白帝(掌管秋天的神)

金秋(秋=金;豐收・植物的顏色)

三秋(初秋、仲秋、晩秋的三個秋)

九秋(秋的九十天=三個月時間)

秋天來歷:

秋季是指立秋至立冬之間的一段時間,其中有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重要節氣。秋季的氣候特點是初秋溼熱較甚;白露後雨水減少,氣候乾燥,晝熱夜涼;寒露後天氣很快變冷。

秋季的時候,自然景觀最明顯的變化在樹木上面,城......餘下全文>>

秋天的來歷

秋季是指立秋至立冬之間的一段時間,其中有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重要節氣。秋季的氣候特點是初秋溼熱較甚;白露後雨水減少,氣候乾燥,晝熱夜涼;寒露後天氣很快變冷

秋季是由夏季到冬季的過度季節。陰曆為7至9月立秋到立冬,陽曆為9至11月,天文為秋分到冬至這一段時間。

為什麼人們都重視冬至?不會去重視夏至秋分?有什麼歷史淵源??

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認為冬至“陽氣生而君道長”是亂而復治之機,所以應該慶賀。從漢代以來都舉行慶賀儀式,到宋代達到頂峰。冬日前一天叫“小至”或“小冬”、“冬除”;“冬至日”叫“長至”或“大冬”、“冬年節”;冬至後一日叫“至後”,節期三天,“百官朝賀,君不聽政”,民間三日歇,學生放假。諺語說:“冬至大十年,先生(指老師)不放(假)步給錢。冬至大似節,東家不放(工)不肯歇。所以冬至又稱“亞歲”、“小年”。“冬至祭祖先,儀如正旦。”(陝西《臨潼縣誌》)《吳中歲時雜記》載:“冬至大如年。郡人最重冬至節。先日,親朋好友各以食物相饋遺,提筐擔盒,充斥道路,俗稱冬至盤。節前一夕,俗稱‘冬至夜’。是夜,人家更迭燕飲,謂之‘節酒’。女嫁而歸寧在室者,至是日必歸婿家。家無大小,必市食物以享先,間有懸掛祖先遺容者。諸凡儀文,加於常節,故有‘冬至大如年’之謠。”《深澤縣誌》也有“冬至,祀先,拜尊長,如元旦儀”的記載。冬至節俗還有“冬至餛飩夏至棉”(北方)、南方吃冬至圓子、冬至飯,拜師、謁神、占驗豐欠、進襪履於姑舅等項。各地大同小異,都和年節相同。《吳中歲時雜記》還記載了蔡雲的《吳覦》:“有幾人家掛喜神,匆匆拜節趁清晨。冬肥年瘦生分別,尚襲姬家建子春。”記錄了冬至的主要習俗為拜節、敬神、冬肥年瘦等,也道出了形成“冬至大如年”的原因是“尚襲姬家建子春”。“建子春”意指春自子月起,即以子月為“歲首”,也就是子月為“正月”。姬家,指姬姓的人家,周朝天子姓姬,這裡姬家指周朝。“姬家建子春”是說周代是以天干地支來記時序的,一年十二月是以十二地支來分別代表的,子月稱“建子”,即冬月,今農曆十一月。據《封禪書》載:“黃帝得寶鼎神策,是歲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紀,終而復始。”這就是說在黃帝時便以冬至為元旦(朔旦)了,不只是“沿襲”周代(“姬家”)“建子春”,冬至曾是“年”(“歲首”“元旦”)已是由來已久,後來“冬至大如年”的由來原是因為“冬至曾是年”。冬至習俗原是周代年俗的殘餘。但隨著年代日益久遠,及曆法的變遷,冬至節曾是年節已逐步被淡忘。如今在石家莊各縣早已不像過年那樣過“冬至”了,甚至在冬至日極少節日氣氛了。

冬至作為“大似年”的重要節日,天長日久,給人民生活造成極大影響,從觀念到行為、語言都與冬至深深結了緣,尤其在飲食方面,受冬至節日氣氛的重染,形成了流行廣泛而又獨具特色的豐富的飲食習俗,創造並傳承了一些應節食品和烹調、釀造等方法,至今為廣大人民所享用。

相關問題答案
秋分的來歷?
關於春分的來歷?
中秋節的來歷傳說?
春分的來歷?
中秋節的來歷是什麼?
秋分的由來?
中秋節名字的來歷?
中秋節賞月的來歷?
立秋的來歷故事?
關於秋分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