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姓的由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東姓的始祖

東不訾。據《通志·氏族略》上說,東氏是舜七友東不訾的後代,望出太原(山西省平陽今臨汾)。而《姓氏考略》上說東氏是伏羲之後,望出太原。另《屍子》上記載:“伏羲之後,舜七友有東不訾。”由此看來,東氏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姓氏,推算起來,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望族居太原郡。東氏後人奉東不訾為東姓的始祖。出自舜有七友東不訾之後為東氏。據《集韻》載,舜帝七友之一東不訾之後。七友為:雄陶、方回、續牙、伯陽、東不訾、秦不虛、靈甫。《屍子》雲:“舜士友有東不識,《廣韻》東不訾。”東不訾的後代,有的就用“東”作為自己的姓氏,遂成東姓。

贊助廣告

東姓起源

東姓起源於遠古時期,是以祖上名字為姓的姓氏。相傳舜有七個朋友,他們的名字是雄陶、方回、續牙、伯陽、東不訾(一作識)、秦不虛、靈甫。東不訾的後代,有的就用"東"作為自己的姓氏,遂成東姓。《屍子》雲:"舜士友有東不識,《廣韻》作東不訾。"據古書(什麼古書?)記載說,東不識這支東姓,源自遠古的伏羲氏。伏羲是遠古的偉大部落首領,生活在古宛丘(今河南周口一帶,現有佔地875畝太昊伏羲陵一座),他的部落當時最為昌盛,生產方式先進,所以傳說中許多發明創造都歸於伏羲,並在長期的歷史演化中成為中華民族奮發向上勇於進取的形象代表。東姓源自伏羲部落,在舜帝時仍是極受尊重的。另外,大禹的後裔東樓公被封於杞國,東樓公子便以他的名為姓了。

贊助廣告

東(Dōng 東)姓源出有三:

1、出自舜有七友東不訾之後為東氏。據《集韻》載,舜帝七友之一東不訾之後。七友為:雄陶、方回、續牙、伯陽、東不訾(一作東不識)、秦不虛、靈甫。《屍子》雲:“舜士友有東不識,《廣韻》作東不訾。”東不訾的後代,有的就用“東”作為自己的姓氏,遂成東姓。

2、出自風姓,太昊伏羲之後有改姓東氏。據《路史》載,伏羲氏之後東蒙氏之頂人有居於東方者,以居地為氏,後改東氏。

3、漢複姓十三氏中有東宮、東郭、東門、東野、東田、東陵、東蒙、東萊、東邱、東鄉、東里、東關、東閭等複姓,後有改東氏者。

東姓始祖:東不訾。據《通志·氏族略》上說,東氏是舜七友東不訾的後代,望出平原。而《姓氏考略》上說東氏是伏羲之後,望出平原。另《屍子》上記載:“伏羲之後,舜七友有東不訾。”由此看來,東氏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姓氏,推算起來,至今已有4000年的歷史。望族居平原郡(今山東省平原縣南)。東氏後人奉東不訾為東姓的始祖。

4、據《東野志》記載:複姓"東野"來源於商朝,始祖是周公旦,即周公。周公的第三個兒子叫漁,封地東魯(即現在的山東)的東野(即現在的曲阜),漁有一子,就以東野為姓,叫東野田。當時,就在曲阜修建了較為巨集偉的周公廟,由於漁非常想念自己的父親,就經常登上週公廟前的一塊巨石向都城凝望,這塊石頭就被稱為“往父石”。春秋戰國時期,在魯國朝中的東野一姓的官員被奸臣所陷,500餘門被滅,只有老大攜家譜逃往東瀛,改姓為“東”,隱名改姓直至魯國滅亡許多年,後代才攜家譜遷往晉(現在的山西);因各種原因,後代又分散到各地;其中一支攜《東野志》落戶到河南寢丘(現在的河南省沈丘縣),一直以“東”為姓,繁衍生息與此。

東姓氏是怎麼回事??

東(Dōng 東)姓源出有四:

1、出自舜有七友東不訾之後為東氏。據《集韻》載,舜帝七友之一東不訾之後。七友為:雄陶、方回、續牙、伯陽、東不訾(一作東不識)、秦不虛、靈甫。《屍子》雲:“舜士友有東不識,《廣韻》作東不訾。”東不訾的後代,有的就用“東”作為自己的姓氏,遂成東姓。

2、出自風姓,太昊伏羲之後有改姓東氏。據《路史》載,伏羲氏之後東蒙氏之後人有居於東方者,以居地為氏,後改東氏。

3、漢複姓十三氏中有東宮、東郭、東門、東野、東田、東陵、東蒙、東萊、東邱、東鄉、東里、東關、東閭等複姓,後有改東氏者。

東姓始祖:東不訾。據《通志·氏族略》上說,東氏是舜七友東不訾的後代,望出平原。而《姓氏考略》上說東氏是伏羲之後,望出平原。另《屍子》上記載:“伏羲之後,舜七友有東不訾。”由此看來,東氏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姓氏,推算起來,至今已有4000年的歷史。望族居平原郡(今山東省平原縣南)。東氏後人奉東不訾為東姓的始祖。

4、據《東野志》記載:複姓"東野"來源於商朝,始祖是周公旦,即周公。周公的第三個兒子叫漁,封地東魯(即現在的山東)的東野(即現在的曲阜),漁有一子,就以東野為姓,叫東野田。當時,就在曲阜修建了較為巨集偉的周公廟,由於漁非常想念自己的父親,就經常登上週公廟前的一塊巨石向都城凝望,這塊石頭就被稱為“往父石”。春秋戰國時期,在魯國朝中的東野一姓的官員被奸臣所陷,500餘門被滅,只有老大攜家譜逃往東瀛,改姓為“東”,隱名改姓直至魯國滅亡許多年,後代才攜家譜遷往晉(現在的山西);因各種原因,後代又分散到各地;其中一支攜《東野志》落戶到河南寢丘(現在的河南省沈丘縣),一直以“東”為姓,繁衍生息與此。

二、遷徙分佈

(缺)東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相傳伏羲氏為東方部族的首領,而他的部落的發展最為迅速,生產方式最先進,伏羲的部落在華夏發展史上有不可磨滅的偉績,他的後代中就以東為姓,藉以紀念他在東方部落的貢獻。而在先帝舜時,他有七友,其中之一名為東不識(或東不訾),他的後代都用東為姓。

三、歷史名人

東 郊:明朝官御史,巡按應天,行部過常州,會武宗南巡,時遇江彬縱其黨,橫行州郡。推官張曰韜上書於東郊,東郊命登己舟,在危急時救護了明武宗。

東良會:元朝鞏昌人,個性耿直,事親孝順,教子愛國。任商州總兵時,遇紅巾軍作亂,他讓長子攜眷屬前往華州居住,次子攜眷屬前往朝色居住,臨行前對兩個兒子說:“國家把土地交由我管理,義當死守。”紅巾軍攻城時,他指揮全城將士奮勇死守,直至戰死。部屬在他忠勇的感召下,個個奮不顧身,雖死傷眾多但城未失守,保住了全城人民的生命財產,為州郡地方官員樹立了榜樣。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平原郡:西漢初年(公元前206年)設定,相當於今山東省西北部平原縣一帶。

2、堂號

友舜堂:古時東不識是舜的朋友。

玉林堂:明代東昇,博學能文,教子有方,生4子,3人中了進士,人們稱他“玉林鳳群,科第世家”。

============================================================

【東姓宗祠通用對聯】

〖東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關中華胄;

明代玉林。

——佚名撰東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元代鞏昌人東良會,以總管守商州,紅巾軍起義時,命他兩個兒子攜家出逃,一個居華州,一個居朝邑。後來,兩地的後代繁衍興盛,成為關中大族。下聯典指明代人東昇,博學能文,為官多有惠政。四個兒子有三......餘下全文>>

東方姓和東姓的關係?

葉良辰 趙日天

姓氏東的來源,是朱元璋後代嗎

莊河市文體局文化科科長張德君表示,經過調查考證,目前初步確認,青堆鎮六吉屯的東姓居民確是朱元璋後裔。“我們經過考證,凡是朱元璋後裔,每逢年節一定要向四方祭拜,他們稱為‘拜四方’。這是因為朱姓在全國各地都有被分封的王侯,所以年節燒紙叩頭時,四方都要拜一拜,以示不忘。後來,明朝滅亡,朱氏後裔逃向四方,其家族中這種習俗就又多了一層寓意。一般來說,‘拜四方’的習俗是判斷東,西,南,北四姓是不是朱姓後裔的一個重要依據。”張德君表示,青堆鎮六吉屯的東姓居民確實有這種祭拜習俗,這與該村其他姓氏的族人不同。

甘肅隴西東姓來源是什麼

八里灣程姓是秦隴始祖

歷屬古秦州的甘谷八里灣程氏,其史不詳,自清代可算群體龐大,人口眾多的一大望族。由於人多地少,生活困難等因素,流離遷徙在各州縣。據調查考證,當今隴西縣的城關、營門、柯寨、首陽、石家磨,雙泉、通渭的程家坡、武山的程家山,榆中、靖遠、定西、渭源縣,都是甘谷程姓的分支,天水市的三陽川(劉家溝)程氏在明朝從八里灣遷出,都屬甘谷程姓後裔,也算同根同祖,脈系血緣,相互連帶。因此,八里灣可算這些分支的始祖之地。

東姓的名人

1981年11月14日生,漢族,男,大專文化,中國著名婚禮主持人、策劃師、督導師,中國婚慶文化專業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婚禮主持人大賽黑龍江賽區金獎、“喬氏婚禮軍團”核心成員。,黑龍江省百強婚禮主持人。黑龍江省電視臺首屆“尚維杯”大型婚禮主持人大賽銅獎。師承婚禮文化學者,中國婚慶文化專業委員會副祕書長,黑龍江省婚慶禮儀行業協會副會長,國內著名高階婚禮主持人、策劃師喬冬濤先生的高徒。

誰的姓氏是姓東的啊?

東明珠,女,1945年3月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主任醫師。

東興明,1934年6月生,吉林省洮安市人,副主任醫師。

東國福,1939年生,戲劇家。四川省宜賓市人。

東慶臣,1941年9月生,吉林德惠人,吉林省鎮賚縣牧育局工會主席,畜牧師。

東知布,1943年7月生,藏族,甘肅瑪曲人,甘肅省瑪曲縣政拉鄉獸防站站長,獸醫師。

相關問題答案
東姓的由來?
官姓的由來?
譚姓的由來?
謝姓的由來?
聞姓的由來?
毛姓的由來?
百家姓張姓的由來?
肖姓的由來?
蔡姓的由來?
郎姓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