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習俗?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大暑節氣民間習俗有哪些

大暑是一年四季中處在夏季的時候,同時也是最為炎熱的時候。這時候我們的因為天氣的原因導致我們的各種慾望都不強烈,在這時候民間有著各種各樣的習俗活動來幫助我們來度過這段酷熱的時間。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干支歷未月的下半月。民間仍然流傳著需要多習俗。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區,特別是台州好多漁村都有的民間傳統習俗,其意義是把“五聖”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時,伴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表演。

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脣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晒乾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贊助廣告

吃鳳梨

大暑期間,臺灣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百姓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徵。

鬥蟋蟀

大暑是鄉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節,中國有些地區的人們茶餘飯後有以鬥蟋蟀為樂的風俗。

吃荔枝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富有營養價值,所以吃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先將鮮荔枝浸於冷井水之中,大暑時刻一到便取出品嚐。這一時刻吃荔枝,最愜意、最滋補。

能告訴我大暑有什麼習俗嗎.?或有什麼活動?

贊助廣告

【民俗】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椒江葭芷一帶的民俗。清同治年間,此地常有病疫流行,尤以大暑為甚,人們以為是五位凶神所致,於是在江邊建了五聖廟,更在大暑節這一天,用特製木船將供品送至椒江口外,意思很明顯,即是送走瘟疫,祈求平安。 大暑船長約15米,寬約3米餘,船內設有神龕、香案,載有雞、魚、蝦、米、酒等食品與桌、椅、床、榻、枕頭、棉被等用品。 大暑船造成後,須在大暑節前數日,延請和尚做法事。船須由一兩名船老大駕駛到椒江口處,然後船老大改乘所帶之小舢板回來,讓大暑船趁落潮大水,飄向茫茫大海。船隻必須飄得無影無蹤,才是大吉大利。 近年來,椒江葭芷恢復了送大暑船的民俗,有關方面卻將本意是送瘟疫的儀式辦成了祈福的歡樂盛會。民俗,原也是如此進化的啊。 【養生】 調節身心,預防“情緒中暑” 大暑正值中伏前後,天陽下濟,地熱上蒸,天地之氣上下交合,高溫酷熱,人們易動肝火,會產生心煩意亂、無精打采、思維紊亂、食慾不振、急躁焦慮等異常行為。據統計,盛夏的車禍、犯罪率明顯升高,這都是“情緒中暑”所引起的。 現代醫學認為,人的神經細胞對夏日的氣溫、氣壓、溼度和氣流等氣象要素的變化高度敏感,高溫會影響人體的情緒調節中樞,繼而影響大腦的神經活動和內分泌的激素分泌,於是產生一系列類似“中暑”的症狀。 防治“情緒中暑”要注意以下幾點: 其一靜心養生,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心態宜清靜,越是天熱越要“心靜”,以避免不良刺激,採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納涼法”等調整情緒。 其二要調整起居,保證充足的睡眠。因睡眠與情緒和免疫力密切相關,睡眠不足則抵抗力差。 其三要注意飲食調理,應清淡多樣化,多吃營養豐富的果蔬和蛋白質的食品,並適當食用姜、蔥、蒜、醋。 大暑養生飲食以清淡為主,雖然民間有大暑進補的習俗,但此時卻不宜大補,宜以藥粥進補,藥粥可用綠豆粥、扁豆粥、蓮子粥、薏米粥等;適時的食物有綠豆、百合、黃瓜、豆芽、冬菇、紫菜、西瓜、番茄、赤小豆、薏米、南瓜等;在大暑當日,廣東人喜歡煲荷葉冬瓜湯進飲以防暑養生,還可加赤小豆、薏米、扁豆、燈芯花、豬苓、澤瀉、土茯苓同煲,鹹甜皆可。

大暑是什麼意思?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間,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120°。大暑期間,漢族民間有飲伏茶,晒伏姜,燒伏香等習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

大暑這個節氣是怎麼來的

芒種:北斗指向已。太陽黃經為75°。這時最適合播種有芒的穀類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過了這個時候再種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時,“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麥、大麥等,“種”指種子。芒種即表明小麥等有芒作物成熟。芒種前後,我國中部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雨量增多,氣溫升高,進入連綿陰雨的梅雨季節,空氣非常潮溼,天氣異常悶熱,各種器具和衣物容易發黴,所以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也叫“黴雨”。 夏至:北斗指向乙。太陽黃經為90°。太陽在黃經90°“夏至點”時,陽光幾乎直射北迴歸線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陽最高。這一天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這一天起,進入炎熱季節,天地萬物在此時生長最旺盛。所心以古時候又把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陽運生到最北的一日。過了夏至,太陽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一天比一天縮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長。 小暑:鬥指辛。太陽黃經為105°。天氣已經很熱,但不到是熱的時候,所以叫小暑。此時,已是初伏前後。 大暑:鬥指丙。太陽黃經為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正值勤二伏前後,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經常出現40℃高溫天氣。要作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氣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注意防汛防澇。 立秋:北斗指向西南。太陽黃經為135°。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 處暑:鬥指戊。太陽黃經為150°。這時夏季火熱已經到頭了。暑氣就要散了。它是溫度下降的一個轉折點。是氣候變涼的象徵,表示暑天終止。 白露:鬥指癸。太陽黃經為165°。天氣轉涼,地面水汽結露最多。 秋分:鬥指已。太陽黃經為180°。秋分這一天同春人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從這一天起,陽光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依我國舊曆的秋季論,這一天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稱秋分。但在天文學上規定,北半球的秋天是從秋分開始的。 寒露:鬥指甲。太陽黃經為195°。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日多,且氣溫更低了。所以,有人說,寒是露之氣,先白而後寒,是氣候將逐漸轉冷的意思。而水氣則凝成白色露珠。 霜降:太陽黃經為210°。天氣已冷,開始有霜凍了,所以叫霜降。 立冬:太陽黃經為225°。習慣上,我國人民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冬,作為終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作物收割之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立冬一過,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即將結冰,我國各地農民都將陸續地轉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其他農事活動中。 小雪:太陽黃經為240°。氣溫下降,開始降雪,但還不到大雪紛飛的時節,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後,黃河流域開始降雪(南方降雪還要晚兩個節氣);而北方,已進入封凍季節。 大雪:太陽黃經為255°。大雪前後,黃河流域一帶漸有積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蕩”的嚴冬了。 冬至:太陽黃經為270°。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迴歸線,我們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天文學上規定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開始。而冬至以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漸長了,諺雲: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小寒:太陽黃經為285°。小寒以後,開始進入寒冷季節。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 大寒:太陽黃經為300°。大寒就是天氣寒冷到了極點的意思。大寒前後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大寒正值三九剛過,四九之初。諺雲:“三九四九不出手”。 大寒以後,立春接著到來,天氣漸暖。至此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完在了一個迴圈。 節氣的來源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我國人......餘下全文>>

大暑的注意事項和逸聞趣事

大暑養生的注意事項

1、防止中暑

當相對溼度大於85%氣溫30一3l℃,或相對溼度50%氣溫38℃,或溼度小氣溫40℃時人體的體溫調節機便會發生困難,發生中暑。中暑一類是因高溫高溼使汗液不易蒸發,另一類是高溫低溼造成汗液滲出過多使人體水分得不到補充。

預防中暑最重要的就是改善小氣候環境,通過涼棚、水幕隔熱,通過自然和機械通風環境降溫,對於高溫作業者應進行合理的營養補給,防暑降溫的飲料和藥品也必備的。

2、防面板病和食物中毒

三伏天溼熱交蒸,細菌、病毒繁殖快,面板病發病也增多,如溼疹、癢疹、真菌感染等,所以要多注意面板的清潔衛生屋內要多通風,坐公交車後要洗手。

此節氣細菌繁殖極快,易致食物中毒,症狀主要是發熱,寒戰、腹痛,腹瀉、膿血便、裡急後重等,要儘快看醫生。此外,要注意飲食衛生,注意滅蠅,不吃不乾淨的飯菜,最好當天的飯菜當天吃,隔夜飯菜要煮沸、熱透。

3、合理運動

對於身體健康的人們加強飲水,合理飲食及睡眠充足的前提下可以多做些運動,讓身體發發汗對身體也有益,根據每人的身體素質不同運動量亦應有所差異,一般來說身體健康的人做一些較大的運動後大量的出汗會使身體有一種舒服的暢快感,運動量應該以此為度,最好選擇清晨或傍晚進行鍛鍊,避免在烈日照射下進行運動。選擇運動量相對較小的運動,如廣播體操、太極拳、跳繩、慢跑、羽毛球、乒乓球等,避免過於疲勞、出汗過多而耗氣傷津,值得注意的是停止運動後不可用冷水給身體降溫,也不過量地喝冷飲,最好喝些熱茶或綠豆湯等防暑飲品。剛剛做完較劇烈的運動也不可馬上臥床休息,並且也不立刻用餐。

大暑逸聞趣事:大暑的由來與風俗

1、節氣由來

大暑太陽到達黃經120°之時為“大暑”節氣。“大暑”與“小暑”一樣,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大暑”表示炎熱至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這時正值“中伏”前後,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一年中最熱時期,也是喜溫作物生長最快的時期,但旱、澇、颱風等自然災害發生頻繁,抗旱排澇防颱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

一般說來,大暑節氣是華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華南西部雨水最豐沛、雷暴最常見、30℃以上高溫日數最集中的時期,也是華南東部35℃以上高溫出現最頻繁的時期。大暑也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有諺語說:“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意謂在夏天午後,閃電如果出現在東方,雨不會下到這裡,若閃電在西方,則雨勢很快就會到來,要想躲避都來不及。人們也常把夏季午後的雷陣雨稱之為“西北雨”,並形容“西北雨,落過無車路。”“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說明了雷陣雨,常常是這邊下雨那邊晴,正如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句:“東邊晴天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溼;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溼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2、節氣習俗

今年22日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也是農作物生長最快,各地旱、澇、風災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等農業活動較為繁重的時節。儘管如此,“講究”的中國人還是不忘在每年的這個日子裡,忙裡偷閒,舉行各種民俗活動,在火熱的夏季中寄寓對生活的美好希望。

大暑節氣的民俗主要體現在吃的方面,這一時節的民間飲食習俗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吃涼性食物消暑。如粵東南地區......餘下全文>>

大暑的時候可以做什麼事

2014年大暑時間(2014年7月23日 05:41 - 2014年8月7日 22:02)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解見小暑」。《通緯·孝經援神契》:「小暑後十五日鬥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後為小,望後為大也。」

這時正值中伏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為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

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經常出現40℃高溫天氣。要作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氣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注意防汛防澇。

大暑三侯

腐草為螢:古人認為螢火蟲是在每年這個時候由腐草變成的。

土潤溽暑:土地很潮溼。

大雨行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

大暑節氣的含意是什麼

小暑、大暑、處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還未達最熱,大暑才是最熱時節,處暑是暑天即將結束的日子。它們分別處在每年公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大暑是幾月幾日代表什麼

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間,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120°。

這時正值中伏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為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後,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攝氏40度的高溫天氣,在這酷熱難耐的季節,防暑降溫工作不容忽視。民間有飲伏茶,晒伏姜,燒伏香等習俗。

生在大暑那天有什麼說法?

你好。

二十四節氣之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氣,反映氣溫的變化,用來表示一年中不同時期寒熱程度。【大暑】一般是在一年之中最熱的【中伏】。

此時,鬥指丙,太陽黃經120°。中伏前後。

生在此時,新生寶寶與寶媽最受熱的時候。按中國人的習俗,不能吹冷風,不能開空調。寶寶最容易生痱子,寶媽唯一能降溫的是蒲扇,不能用芭蕉扇。涼蓆,也是用蒲席,不能用竹蓆。

相關問題答案
大暑習俗?
大暑民俗?
大暑的風俗?
大年初四習俗?
處暑節氣習俗?
大暑什麼意思?
大暑詩句?
關於大暑的詩?
彝族火把節的習俗?
大暑節氣有什麼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