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楊姓的名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歷史上楊姓的名人??!!

楊姓姓歷代名人

名人之最

●楊震,名聲最大的古代楊姓名宦。勤奮好學,博覽群經,東漢時有“關西孔子”的稱譽。歷任荊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職。其“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拒賄成名言佳句。當時漢安帝乳母王聖及中常侍樊豐等貪汙驕橫,他多次上疏切諫,被樊豐所誣罷官,後自殺。楊震子孫世代任大官,其“弘農楊氏”成為東漢有名的世家大族。

●楊杏佛,又名楊銓,最早透露紅色中國真相的勇士。1931年間,正當國民黨加緊“圍剿”江西紅軍的時候,國民黨中央研究院總幹事楊杏佛去江西后寫了一篇對江西時局的考察報告《赤禍與中國之存亡》,作為中央研究院檔案印行。這篇考察報告中全篇記述了中共在江西蘇維埃運動的實際情形,與當時國內一些國民黨御用報紙專門對共產黨和紅軍進行的造謠誣衊形成鮮明對照。因參與並領導中國人權保障同盟,於1933年6月18日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贊助廣告

●楊虎城,國民黨最著名的愛國將領。1908年拉起打富濟貧的隊伍。1911年辛亥革命時率隊加入陝西民軍。任營長、遊擊支隊司令。1924年加入國民黨。任國民軍第三軍第三師師長,馮玉祥的國民聯軍第十路總司令。1929年4月率部投靠蔣介石。任新編第十四師師長,第十七路軍總指揮。後任陝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綏靖公署主任。任用南漢宸等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1935年至1936年,在“剿共”軍事失敗和中共的爭取下,覺悟到應聯共抗日,與張學良部東北軍一起,停止與紅軍作戰。1936年12月12日與張學良一起發動“西安事變”,對蔣介石“兵諫”,促成了國內和平。1937年4月被蔣介石強迫辭職,6月出國。1937年11月回國抗戰,被蔣介石囚禁共達12年之久。1949年9月17日被蔣介石指使軍統特務殺害於重慶。

贊助廣告

●楊振寧,最早獲得諾貝爾獎金的華人之一。美籍華人,著名物理學家,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教授。1922年生,畢業於清華大學。1946年赴美留學,從事物理研究。主要成就是與李政道合作發表了關於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於1957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和愛因斯坦獎金。

●楊簡,楊姓歷史名人中壽命最長的人。南宋哲學家。生於1141年,卒於1225年,享年84歲。著名唯心主義哲學家陸九淵的弟子,官至寶謨閣學士。

●楊炯,楊姓成名最年輕的人。唐代著名詩人。幼年聰敏好學,10歲就被選為神童,待制弘文館。27歲應制舉,補校書郎,官至崇文館學士。與王勃、駱賓王、盧照鄰齊名,稱“初唐四傑”。

●楊國忠,名聲最壞的楊姓奸臣。本名楊釗。天寶年間因為他的堂妹楊貴妃深受唐玄宗的寵愛,他由監察御史升為侍御史,賜名楊國忠,身兼15職,權力逐漸大起來。兩次出兵征伐南詔,喪師20萬。752年,李林甫死,他便代替為右相,兼有40多個職位。他結黨營私,賄賂公行,滛縱不法,在私第選定官吏。後來與安祿山的矛盾日漸加劇,755年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名,舉兵叛亂;楊國忠隨唐玄宗逃到馬嵬驛(今陝西興平),被士兵殺死。

●楊玉環,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胖美人。又名楊太真,是唐玄宗的貴妃,又稱楊貴妃。她體態豐腴,肌膚細嫩,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美人之一。起初嫁給唐玄宗的兒子李瑁為妃,後因為美貌被唐玄宗召進宮中,封為貴妃,深受寵愛。楊氏一家因此而顯貴,堂兄楊國忠操縱朝政,敗壞政事。756年,唐玄宗逃到馬嵬驛,兵士譁變,楊貴妃被迫自縊而死。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名人

●楊尚昆,任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楊 勇(瀏陽籍),開國上將。

●楊至成,開國上將。

●楊成武(長汀籍),開國上將。任過解放軍代總參謀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楊得志(醴陵籍),開國......餘下全文>>

楊姓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楊堅:隋朝開國皇帝

楊廣:楊堅的兒子,開鑿大運河,徵高麗!

楊家將那一家子

楊戩:有天眼的那個,鎮守南天門,不知道歷史上有沒有

楊振寧:物理學家

楊利偉:中國第一個上天的人

這是我知道的,下面附上別人知道的。

楊朱:戰國時期哲學家,主張"人人不損一毫"。

楊章:秦朝華陰侯。

楊敞:西漢丞相。

楊震:東漢太尉,為官清廉,四世三公。

楊修:漢代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楊駿:車騎將軍,臨晉侯。

楊播:北魏上柱國。

楊纂:北周名將。

楊堅:隋朝開國皇帝,即隋文帝。北周外戚,於西元581年建立隋朝。勵精圖治,改革兵制,於西元589年滅陳,結束了自漢末三國以來400餘年的分裂局面。

楊廣:隋文帝次子,即隋煬帝。戰功顯赫,開鑿大運河,創立科舉制,影響後世千年。駕馭遼東,通西域,暢通絲綢之路。

楊炯:初唐四傑排名第二,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並稱“初唐四傑”。

楊貴妃

楊玉環(楊貴妃):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楊行密:字化源。五代吳國開國君主。廬州合肥人。少為群盜,佔據廬州,唐昭宗拜為淮南節度使,封吳王,悉有淮南江東地,在位十五年。後其子溥稱帝,追尊為太祖武皇帝。

楊業:初事北漢,驍勇善戰,賜姓劉,名繼業。北漢亡,歸宋,刺代州,積功遷雲州觀察使,後潘美以忠武軍節度使北征,業副之,連拔應、寰、朔各州。會契丹國母蕭氏率眾南下,復陷寰州,業等在朔州,蔚州刺史王侁等逼業赴敵,既戰而敗,援兵不至,力竭被擒,不食三日死。後代楊延昭,楊文廣一直為北宋王朝捍衛疆土,楊家將的忠勇事為後人傳誦。

楊延昭:民間俗稱“楊六郎”,楊業之子,久經沙場,智勇兼備,防守邊關20餘年,因操勞過度,57歲時病逝于軍前,皇帝甚哀。

楊士奇:(1366.2.3~1444)明代大臣、學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號東里,諡文貞,漢族,泰和(今江西泰和縣澄江鎮)人。官至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歷五朝,在內閣為輔臣四十餘年,首輔二十一年。與楊榮、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因其居地所處,時人稱之為“西楊”。“三楊”中,楊士奇以“學行”見長,先後擔任《明太宗實錄》、《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總裁。

楊榮:(1371—1440年7月30日),初名子榮,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甌)人。永樂十六年五月至二十二年八月(1418年-1424年)任當朝首輔。

楊溥:(1372—1446年8月6日),字弘濟,湖廣石首(今屬湖北)人。(也做一楊傅)正統九年三月至十一 年七月(1444年-1446年)任當朝首輔。時人稱為“南楊”。他與楊榮同為建文二年進士,同授編修,但是兩人的仕途經歷卻大不相同。楊榮因其後被檢入內閣,又不斷跟隨成祖北征而成為永樂朝的近臣。楊溥卻因為被選侍太子朱高熾為洗馬,成為太子身邊的官僚,也因此而遭到漢王朱高煦奪嫡的威脅,並且一度為這場奪嫡鬥爭而入獄。

楊延和:(1459——1529),漢族。字介夫號石齋,四川新都人。年十二,舉於鄉,憲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九,進士及第。

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楊廷和之子,公認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明代文學家,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江西廬陵。

楊一清:(1454年-1530年),字應寧,號邃庵,諡文襄,漢族,明朝鎮江丹徒(今屬江蘇省)人。明朝政治家、文學家。

楊繼盛:(1516年-1555年)字仲芳,號椒山,追諡忠愍。直隸容城(今河北容城縣北河照村)人,明代著名諫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進士,官至兵部員外郎。因彈劾嚴嵩而死,被奉為北京城的城隍。著有《楊......餘下全文>>

楊姓名人大全

楊朱:戰國時期哲學家,主張"人人不損一毫"。

楊章:秦朝華陰侯。

楊敞:西漢丞相。

楊震:東漢太尉,為官清廉,四世三公。

楊修:漢代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楊駿:車騎將軍,臨晉侯。

楊播:北魏上柱國。

楊纂:北周名將。

楊堅:隋朝開國皇帝,即隋文帝。北周外戚,於西元581年建立隋朝。勵精圖治,改革兵制,於西元589年滅陳,結束了自漢末三國以來400餘年的分裂局面。

楊廣:隋文帝次子,即隋煬帝。戰功顯赫,開鑿大運河,創立科舉制,影響後世千年。駕馭遼東,通西域,暢通絲綢之路。

楊炯:初唐四傑排名第二,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並稱“初唐四傑”。

楊貴妃

楊玉環(楊貴妃):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楊行密:字化源。五代吳國開國君主。廬州合肥人。少為群盜,佔據廬州,唐昭宗拜為淮南節度使,封吳王,悉有淮南江東地,在位十五年。後其子溥稱帝,追尊為太祖武皇帝。

楊業:初事北漢,驍勇善戰,賜姓劉,名繼業。北漢亡,歸宋,刺代州,積功遷雲州觀察使,後潘美以忠武軍節度使北征,業副之,連拔應、寰、朔各州。會契丹國母蕭氏率眾南下,復陷寰州,業等在朔州,蔚州刺史王侁等逼業赴敵,既戰而敗,援兵不至,力竭被擒,不食三日死。後代楊延昭,楊文廣一直為北宋王朝捍衛疆土,楊家將的忠勇事為後人傳誦。

楊延昭:民間俗稱“楊六郎”,楊業之子,久經沙場,智勇兼備,防守邊關20餘年,因操勞過度,57歲時病逝于軍前,皇帝甚哀。

楊士奇:(1366.2.3~1444)明代大臣、學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號東里,諡文貞,漢族,泰和(今江西泰和縣澄江鎮)人。官至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歷五朝,在內閣為輔臣四十餘年,首輔二十一年。與楊榮、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因其居地所處,時人稱之為“西楊”。“三楊”中,楊士奇以“學行”見長,先後擔任《明太宗實錄》、《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總裁。

楊榮:(1371—1440年7月30日),初名子榮,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甌)人。永樂十六年五月至二十二年八月(1418年-1424年)任當朝首輔。

楊溥:(1372—1446年8月6日),字弘濟,湖廣石首(今屬湖北)人。(也做一楊傅)正統九年三月至十一 年七月(1444年-1446年)任當朝首輔。時人稱為“南楊”。他與楊榮同為建文二年進士,同授編修,但是兩人的仕途經歷卻大不相同。楊榮因其後被檢入內閣,又不斷跟隨成祖北征而成為永樂朝的近臣。楊溥卻因為被選侍太子朱高熾為洗馬,成為太子身邊的官僚,也因此而遭到漢王朱高煦奪嫡的威脅,並且一度為這場奪嫡鬥爭而入獄。

楊延和:(1459——1529),漢族。字介夫號石齋,四川新都人。年十二,舉於鄉,憲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九,進士及第。

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楊廷和之子,公認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明代文學家,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江西廬陵。

楊一清:(1454年-1530年),字應寧,號邃庵,諡文襄,漢族,明朝鎮江丹徒(今屬江蘇省)人。明朝政治家、文學家。

楊繼盛:(1516年-1555年)字仲芳,號椒山,追諡忠愍。直隸容城(今河北容城縣北河照村)人,明代著名諫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進士,官至兵部員外郎。因彈劾嚴嵩而死,被奉為北京城的城隍。著有《楊忠愍文集》。

楊秀清:原名嗣龍,清朝廣西桂平人。因與洪秀全約為兄弟,故改名秀清。與秀全同起事,屢敗清兵,封東王,太平軍號令幾全出自秀清,權勢頗盛,故世並稱洪楊。

楊深秀:(1849-1898):清末維新變法人士。

楊昌浚:字石泉,號鏡涵,別號......餘下全文>>

歷史上楊姓的名人??!!

is worst fears are confirmed.The late Kings bro

歷史上有那些姓楊的歷史名人

楊子:即楊朱,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

楊雄:西漢著名文學家。

楊敞:西漢丞相。

楊震:東漢著名文學家。

楊彪:(142~225)字文先,弘農華陰人,東漢光祿大夫,臨晉侯。

楊修:(175~219)字德祖,弘農華陰人,東漢丞相主簿,是楊彪之子。

楊儀:(?~235)字威公,荊州襄陽人,官至蜀漢中軍師。

楊洪:(?~228)字季休,益州犍為武陽人,官至蜀郡太守、越騎校尉、關內侯。

楊大眼:北魏名將。

楊纂:北周名將。

楊堅(5耽1-604年):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開皇之治”。

楊廣(569~618年):隋朝皇帝(隋明帝),戰功顯赫,開鑿大運河,創立科舉制。

楊素:隋朝名臣,詩人,傑出的軍事統帥。

楊炯:唐代著名詩人,“初唐四傑”之一。

楊巨源:唐代詩人。

楊國忠(?-756年),:唐朝天寶年間著名權臣。

楊玉環:唐玄宗的貴妃,古代四大美人之一.體態豐盈,容貌美豔。

楊行密:五代吳國開國君主。

楊業(?-986年):北宋抗遼名將,“楊家將”之首。

楊延昭(958—1014年):北宋抗遼名將,“楊家將”第二代。

楊文廣(?-1074):北宋抗夏名將,“楊家將”第三代。

楊再興:南宋抗金名將。

楊么:南宋農民起義領袖。

楊輝:南宋傑出數學家。

楊萬里:南宋著名詩人,文學家。

楊時:南宋思想家,洛學大家。

楊文:南宋抗蒙名將。

楊璟:明開國將領,封營陽侯,後追封芮國公,諡武信。

楊憲:明初名臣。

(明代“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   明朝前期三大楊姓政治家,文學家;“仁宣之治”時期的治世名臣;“臺閣體”詩文代表人物.合稱“三楊”。

楊洪:明朝前期戍邊名將。

楊昺(bǐng):明朝永樂壬辰進士,歷任廣西、福建、山東道御史及浙西分按。

楊一清:明朝中期軍事家,戍邊名將。

楊廷和:明代名臣,明朝中期內閣首輔,文學家。

楊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明朝中期著名詩人,文學家。

楊繼盛:明代嘉靖朝著名忠臣。

楊璉:明代東林黨代表人物,正直士大夫。

楊鶴:明末崇禎時將領,任職三邊總督。

楊遇春:清朝前期戍邊名將。

請告訴我歷史上楊氏所有的名人,要有名字,越多越好

楊姓名人

楊堅(公元541-604年),姓楊,名堅,鮮卑姓普六茹,名那羅延。

楊廣(569年—618年4月10日)是隋朝的第二個皇帝,楊堅的次子,是個很有才華、頭腦精明,是位積極、有進取心的人。修築“京杭大運河”。

楊震:名聲最大的古代楊姓名宦。勤奮好學,博覽群經,東漢時有“關西孔子”的稱譽。

楊杏佛:又名楊銓,最早透露紅色中國真相的勇士。

楊虎城:國民黨最著名的愛國將領。1908年拉起打富濟貧的隊伍。1911年辛亥革命時率隊加入陝西民軍。任營長、遊擊支隊司令。

楊振寧:最早獲得諾貝爾獎金的華人之一。美籍華人,著名物理學家,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教授。

楊簡:楊姓歷史名人中壽命最長的人。南宋哲學家。生於1141年,卒於1225年,享年84歲。

楊炯:楊姓成名最年輕的人。唐代著名詩人。幼年聰敏好學,10歲就被選為神童,待制弘文館。27歲應制舉,補校書郎,官至崇文館學士。與王勃、駱賓王、盧照鄰齊名,稱“初唐四傑”。

楊國忠:名聲最壞的楊姓奸臣。本名楊釗。天寶年間因為他的堂妹楊貴妃深受唐玄宗的寵愛,他由監察御史升為侍御史,賜名楊國忠,身兼15職,權力逐漸大起來。兩次出兵征伐南詔,喪師20萬。752年,李林甫死,他便代替為右相,兼有40多個職位。他結黨營私,賄賂公行,滛縱不法,在私第選定官吏。後來與安祿山的矛盾日漸加劇,755年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名,舉兵叛亂;楊國忠隨唐玄宗逃到馬嵬驛(今陝西興平),被士兵殺死。

楊玉環: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胖美人。又名楊太真,是唐玄宗的貴妃,又稱楊貴妃。她體態豐腴,肌膚細嫩,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美人之一。起初嫁給唐玄宗的兒子李瑁為妃,後因暢美貌被唐玄宗召進宮中,封為貴妃,深受寵愛。楊氏一家因此而顯貴,堂兄楊國忠操縱朝政,敗壞政事。756年,唐玄宗逃到馬嵬驛,兵士譁變,楊貴妃被迫自縊而死。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名人

楊尚昆:任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楊勇(瀏陽籍),開國上將。

楊至成,開國上將。

楊成武(長汀籍),開國上將。任過解放軍代總參謀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楊得志(醴陵籍),開國上將。任過解放軍總參謀長。

楊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號稱明代博覽第一。因得罪嘉靖皇帝被罰到雲南充軍,其最有名的代表作為膾炙人口的詞——滾滾長江東流水,浪花掏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一戶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楊萬里(1127-1206年),漢族,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吉水縣)人。南宋傑出的詩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中進士。授贛州司戶,後調任永州零陵縣丞,得見謫居在永州的張浚,多受勉勵教誨。孝宗即位後,張浚入相,即薦萬里為臨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喪,服滿後改知奉新縣。乾道六年(1170年)任國子博士,開始作京官,不久遷太常丞,轉將作少監。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舉廣東常平茶鹽,曾鎮壓沈師起義軍,升為廣東提點刑獄。不久,遭母喪去任,召還為吏部員外郎,升郎中。十二年(1185年)五月,以地震應詔上書,極論時政十事,勸諫孝宗姑置不急之務,精專備敵之策,堅決反對一些人提出的放棄兩淮、退保長江的誤國建議,主張選用人才,積極備戰。次年,任樞密院檢詳官兼太子侍讀。十四年(1187年),遷祕書少監。高宗崩,萬里因力爭張浚當配享廟祀事,指斥洪邁“指鹿為馬”,惹惱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為祕書監。紹熙元年(1190年),為接伴金國賀正旦使兼實錄院檢討官。終因孝宗對他不滿,出為江東轉運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諸郡行鐵錢,萬里以為不便民,拒不奉詔,忤宰相意,改知......餘下全文>>

當今當官有多少楊姓名人

你的問題已超出了地球的範圍

姓楊的名人

歷代楊姓名人

中國臺灣網 (2006年04月25日)

自從楊姓人的姓氏在先秦時期形成以後,就是一個名人輩出的華夏巨姓.在我國曆代史學家編撰"二十四史"時,就已經為先秦至明末的576位楊姓人作傳,這些被列入傳記中的人物,無疑就是楊姓中的名人了.從明末至近現代,楊姓中又湧出了近百位精英,他們與此前五百多位楊姓名人一起,共同組成楊姓氏中的名賢群體.一部楊姓人的名人傳記史,實際就是中國曆代名人傳記的縮影.

楊震 (?-124)字伯起,漢弘農華陰人,東漢安帝宰相。早年聚徒教授,不應州郡徵辟,直到50餘歲始入仕途,官位屢遷升至司徒,成為朝中宰相。在位時不崇名利,以國事為已任,清白自守,以博學傳世,人稱“關西夫子”。曾留下“四知”等著名佳話。

楊雄 西漢著名辭賦家、哲學家、語言學家。曾作《太玄》、《法語》,主張儒家的倫理學說。

楊堅 (541-604)隋文帝,弘農華陰人,幼名那羅延,北周時以父勳賜姓普六茹氏,故又名普六茹堅。北周大定元年廢周靜帝自立,建隋朝,改元開皇,史稱隋文帝。在位二十四年中,統一了中國,改革了各種制度,使社會安定,百姓富餘,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開國明君之一,在美國作者邁克爾.H.哈特著的《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一百人》裡排名82,中國入選該書僅七人。

楊廣 (569-618)隋煬帝,楊堅次子,名英,小名阿摩,隋朝第二個皇帝。在位時曾建東都、開鑿運河、興修馳道、創設科舉,對歷史和後世有一定的功勞。但又好大功,濫發民力,終於官怨民疲,從而葬送了大好江山。

楊炯 (650-693) 唐弘農華陰人。幼聰明博學,善屬文。十歲舉神童,授校書郎。後遷盈川令,卒於任。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四傑”。炯嘗言“愧在盧前,恥居王後”,時議然之。有《盈川集》。

楊敬之 唐虢州弘農人,字茂孝。楊凌子。憲宗元和二年進士,平判入等。歷遷屯田、戶部二郎中。後任檢校工部尚書,卒。嘗作,《華山賦》示韓愈,愈稱之,士林一時傳播,李德裕尤諮賞。性愛士類,雅善項斯為詩,所至稱之,斯由是擢上第。

楊貴妃 (719~756)唐代蒲州永樂人(陜西華陰縣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治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楊貴妃與西施、王昭君、貂嬋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楊行密(852-905)吳武帝,廬州合肥人,初名行愍,字化源。早年喪父,後從軍,遇唐末民亂,功殺都將,被署為廬州刺史。後又攻佔27州,稱淮南節度使,使吳國初成規模。天覆二年(902年)被朝廷冊封為吳王,在位四年。

楊業(932-986)北宋名將,“楊家將”開創者,初名重業,又名繼業,保德火山(今山西河曲南)人,先為北漢將領、北漢亡後入宋為將,任知代州,曾在雁門關大破契丹十萬兵,人稱“楊無敵”。公元963年宋大舉攻遼,他被迫接受主帥潘美和監軍王俔之命,孤軍奮戰,不受誘降而死。

楊延昭(958-1014) 本名延朗。宋麟州人。楊業第六子。父死,堅守邊關,屢敗契丹。在邊二十餘年,智勇善戰,號令嚴明,身先士卒,為將士愛戴,契丹憚服之,呼為楊六郎。

楊炳 榮泉州晉江人,字若晦。孝宗盯熙二年進士。累官左司諫,嘗論治贓吏當自大吏始。太學生碭巨集中等六人因指責朝政受罰,炳上書辨其冤,被誣結黨為奸,出知泉州。以寶謨閣直學士奉祠。卒年八十一。人《易說》、《禮記解》、《......餘下全文>>

山西楊姓歷史名人有哪些

楊家將(宋代 武將,山西代縣),楊國忠(唐代 政治家,山西蒲州永樂),楊繼美(鹽商祭酒,山西代縣),楊雲翼(金代文學家,山西昔陽人),楊博(明朝政治家,運城永濟), 楊文安(解放軍空軍技術部副部長,山西芮城人)

只能找到這麼多了,希望採納,謝謝!

相關問題答案
歷史上楊姓的名人?
歷史上肖姓的名人?
歷史上曹姓的名人?
歷史上汪姓的名人?
歷史上孫姓的名人?
歷史上何姓的名人?
歷史上周姓的名人?
歷史上余姓的名人?
歷史上許姓的名人?
歷史上朱姓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