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姓的名人?
董姓名人大全
董 狐:春秋時晉國史官,被當時的孔子譽為"良史"的史官,是最早出現於史籍的董姓名人。 董仲舒:西漢廣川(今河北棗強縣東)人,西漢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漢武帝舉賢良文學之士,他對以"天人三策",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為漢武帝採納,開此後兩千餘年封建社會以儒學為正統的先聲,確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的統治地位。其學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串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學體系。提出"天人感應"說和"三綱五常"說。 董安國:西漢內史,曾著農書十八篇。董忠:陽翟(今河南禹州市)人,西漢時被封高昌侯。 董宣:圉縣(今河南杞縣南)人,東漢時以秉公執法,廉潔奉公著稱於世,有“臥虎令”和“強項令”之稱。 董 賢:雲陽(今陝西淳化)人,西漢大司馬。他22歲時就被哀帝寵幸,官至大司馬,操縱朝政,其家族在當朝顯赫一時。 董小宛:著名才女,為秦淮河"八大名妓"之一。容貌俏麗,善書畫,通詩史,後來嫁給清代著名文學家冒襄為妾。 董 源:五代南唐畫家。用披麻皴法畫山水,平淡天真,後又巨然承其風格,並稱"董巨",為五代,北宋間南方山水畫主要流派,對後世影響很大。 董解元:金朝時戲曲家。他根據唐人元稹的《鶯鶯傳》創作了《西廂記諸宮調》,為後來元曲作家王實甫創作《西廂記》準備了條件。 董卓:東漢末隴西臨洮(今甘肅氓縣)人,字仲穎。189年率兵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挾獻帝西遷長安,自為太師,後為王允、呂布所殺。 董昭:定陶(今屬山東)人,東漢時曹操謀士。 董王己:陳留(今河南開封縣東南)人,東漢屯田都尉,著名女詩人蔡文姬之夫。 董正:東漢時番禺(廣州)人,以雅性高潔,累闢不仕為世人敬仰。 董昌:東漢浙江餘姚人,官至蜀郡太守。 董遇:弘農(今河南靈寶南)人,三國時任曹魏大司農。 董厥:義陽(今河南桐柏縣東)人,蜀漢時任職尚書令,被稱為“良士”。 董和:三國時南郡枝江(今屬湖北枝江),蜀漢時與諸葛亮協力輔佐蜀後主,居官20餘年,死時家無簷石之財;其子董允,蜀後主時任黃門侍郎,頗得諸葛亮信任,常諫諍後主過失. 董奉:侯官(今福建福州市)人,三國時神醫,為人治病不取錢,治癒者使裁杏樹,數年達萬株。後人用“杏林”頌讚醫者,即出於此。 董景道:弘農(今河南靈寶南)人,西晉經學大師。 董徵:南北朝時頓丘(今河南清豐南)人,曾官至平東將軍。 董僧慧:姑熟(今安徽當塗)人,南朝蕭齊之義士。 董展:隋代汝南人,長於作畫,與展子虔齊名,又雅號:“智囊”。 董純:隋代成紀(今甘肅秦安縣北)人,以功進位上開府、拜柱國、爵郡公。董庭蘭:隴西(今屬甘肅)人,唐代宰相、琴家,以善彈《胡茄》而揚名。 董源:鍾陵(今江西進賢西北)人,五代南唐畫家,擅畫秋風遠景,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瀟湘》、《夏山》、《溪岸》等。董樞:河北元氏(今河北石家莊附近)人,北宋任職西京留司御史臺。 董槐:今安徽定遠人,南宋時官至左丞相兼樞密使,被封許國公。 董俊:藁城(今屬河北)人,元朝大將。 董其昌: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書畫家、書畫理論家、鑑賞家,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傳世作品有《煙江疊嶂圖》、《瀟湘白雲圖》、《夏木垂陰圖》等,著有《畫禪室隨筆》、《畫旨》、《畫眼》等。 董份:[明](約公元一五五六年前後在世)字用均,號泌園,烏程人。生卒年不詳,約明......餘下全文>>
董姓歷史名人
董卓:首當其衝,中國人都知道的大壞蛋。俺們董家的臉都給他丟光了。
董狐:春秋時期晉國的史官,是最早出現於史籍的董姓名人。董狐最著名的事蹟是這樣的,晉國出了一個昏庸殘暴的晉靈公,大臣趙盾看不慣晉靈公的行為,直言進柬,卻被放逐異鄉。趙盾的一個親戚為了晉國的社稷,也為給趙盾報仇,殺了晉靈公,接回趙盾,另立明君。太史董狐認為趙盾“子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討賊,非子而誰?”,在史書裡記下了“趙盾弒其君”。由於董狐實事求是,不畏強權,他被當時的孔子譽為”良史”,並被後代的史官作為楷模。
董小宛:明末“金陵八豔”之一,董姓名人中唯一的女性(?)。她流落風塵,但鄙視權貴。與四大才子之一的冒闢疆一見鍾情,洗盡鉛華,嫁入冒家做了妾。董小宛和冒闢疆都是才華橫溢又講究生活情趣的人,兩人情投意合,一起賞花品茗,潑墨揮毫,算是一對神仙眷旅。小宛更是蕙心蘭質,把本是平淡的生活經營的興味盎然。(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極盡小資之能事。)除了書畫,小宛的廚藝更是高,估計可以與黃蓉一拼。在冒的《影梅庵憶語》中對她的廚藝有精彩的描寫。據說走油肉就是董小宛發明的,還曾被稱為“董肉”,與“東坡肉”相映成趣。
董鄂妃:董鄂妃不姓董,姓“董鄂”,是一個滿洲姓。放在這裡一是充數,二是她和順治帝的故事實在太有名了,三是總有人認為董鄂妃就是董小宛(據說因為梁羽生的《七劍下天山》而深入人心)。傳說順治遇到董鄂妃之後就惡習盡改,專寵一人。可憐董鄂妃紅顏薄命,22歲早逝,順治痛不欲生,削髮為僧,遁入空門,不久也追隨愛妃而去。浪漫的愛情故事人們總是願意傳頌,於是董鄂妃和順治帝的故事被傳的委婉悽絕。
董承:三國裡的一段趣事。曹操專權,漢獻帝想請車騎將軍國舅董承幫忙剷除曹賊,於是下衣帶血詔給董承,就是把血詔藏在玉帶裡,將錦衣玉帶賜給董承。董承回家的時候正被曹操撞見,曹操起了疑心,仔細檢查衣服和帶子,沒看出所以然,只好還給董承,這個過程中董被嚇得半死,後來就有了“魂不附體”這個成語。
董平:水滸裡大名鼎鼎的雙槍將“董平”,有“風流將軍”的雅號,在梁山英雄坐次上排名十五。不過據說他為人狹隘陰毒,意氣用事,還曾橫刀奪愛,不是個太正面的角色。我看水滸的時候年紀還小,早就不記得這麼多了。
董必武:偉大的革命家,法學家,一生從事革命事業。中共的建立人之一。建國後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代主席。可惜能找到的關於他的介紹都很枯燥,簡歷一樣,少有感性的東西。
董橋:當代散文家,小資必讀作家。有人說他的文筆“雄深雅健,兼有英國散文之淵博雋永與明清小品之情趣靈動”。 摘一段他關於書和女人的精闢類比:
“人對書真的會有感情,跟男人和女人的關係有點像。字典之類的參考書是妻子,常在身邊為宜,但翻了一輩子未必可以爛熟。詩詞小說只當是可以迷死人的豔遇,事後追憶起來總是甜的。又長又深的學術著作是半老的女人,非打點十二分精神不足以深解;有的當然還有點風韻,最要命是後頭還有一大串註文,不肯罷休!至於政治評論、時事雜文等集子,都是現買現賣,不外是青樓上的姑娘,親熱一下也就完了,明天再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我沒讀過他的書, 看來很值得找來一讀。
董建華: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記得當時俺還頗為得意了一陣。政績怎麼樣就不知道了。
董允: 三國名臣,蜀國“四相”之一。諸葛亮的接班人,諸葛亮在出師表裡說“…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這一段好像中學時背過的。
董和: 董允的爸爸,諸葛亮的好幫手。
董奉:三國時的醫學家。醫術高超,醫德也很好。相傳他愛杏樹,每治好一......餘下全文>>
誰知道歷史上董姓的名人有誰啊
董姓的名人
董卓:首當其衝,中國人都知道的大壞蛋。俺們董家的臉都給他丟光了。
董狐:春秋時期晉國的史官,是最早出現於史籍的董姓名人。董狐最著名的事蹟是這樣的,晉國出了一個昏庸殘暴的晉靈公,大臣趙盾看不慣晉靈公的行為,直言進柬,卻被放逐異鄉。趙盾的一個親戚為了晉國的社稷,也為給趙盾報仇,殺了晉靈公,接回趙盾,另立明君。太史董狐認為趙盾“子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討賊,非子而誰?”,在史書裡記下了“趙盾弒其君”。由於董狐實事求是,不畏強權,他被當時的孔子譽為”良史”,並被後代的史官作為楷模。
董小宛:明末“金陵八豔”之一,董姓名人中唯一的女性(?)。她流落風塵,但鄙視權貴。與四大才子之一的冒闢疆一見鍾情,洗盡鉛華,嫁入冒家做了妾。董小宛和冒闢疆都是才華橫溢又講究生活情趣的人,兩人情投意合,一起賞花品茗,潑墨揮毫,算是一對神仙眷旅。小宛更是蕙心蘭質,把本是平淡的生活經營的興味盎然。(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極盡小資之能事。)除了書畫,小宛的廚藝更是高,估計可以與黃蓉一拼。在冒的《影梅庵憶語》中對她的廚藝有精彩的描寫。據說走油肉就是董小宛發明的,還曾被稱為“董肉”,與“東坡肉”相映成趣。
董鄂妃:董鄂妃不姓董,姓“董鄂”,是一個滿洲姓。放在這裡一是充數,二是她和順治帝的故事實在太有名了,三是總有人認為董鄂妃就是董小宛(據說因為梁羽生的《七劍下天山》而深入人心)。傳說順治遇到董鄂妃之後就惡習盡改,專寵一人。可憐董鄂妃紅顏薄命,22歲早逝,順治痛不欲生,削髮為僧,遁入空門,不久也追隨愛妃而去。浪漫的愛情故事人們總是願意傳頌,於是董鄂妃和順治帝的故事被傳的委婉悽絕。
董承:三國裡的一段趣事。曹操專權,漢獻帝想請車騎將軍國舅董承幫忙剷除曹賊,於是下衣帶血詔給董承,就是把血詔藏在玉帶裡,將錦衣玉帶賜給董承。董承回家的時候正被曹操撞見,曹操起了疑心,仔細檢查衣服和帶子,沒看出所以然,只好還給董承,這個過程中董被嚇得半死,後來就有了“魂不附體”這個成語。
董平:水滸裡大名鼎鼎的雙槍將“董平”,有“風流將軍”的雅號,在梁山英雄坐次上排名十五。不過據說他為人狹隘陰毒,意氣用事,還曾橫刀奪愛,不是個太正面的角色。我看水滸的時候年紀還小,早就不記得這麼多了。
董必武:偉大的革命家,法學家,一生從事革命事業。中共的建立人之一。建國後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代主席。可惜能找到的關於他的介紹都很枯燥,簡歷一樣,少有感性的東西。
董橋:當代散文家,小資必讀作家。有人說他的文筆“雄深雅健,兼有英國散文之淵博雋永與明清小品之情趣靈動”。 摘一段他關於書和女人的精闢類比:
“人對書真的會有感情,跟男人和女人的關係有點像。字典之類的參考書是妻子,常在身邊為宜,但翻了一輩子未必可以爛熟。詩詞小說只當是可以迷死人的豔遇,事後追憶起來總是甜的。又長又深的學術著作是半老的女人,非打點十二分精神不足以深解;有的當然還有點風韻,最要命是後頭還有一大串註文,不肯罷休!至於政治評論、時事雜文等集子,都是現買現賣,不外是青樓上的姑娘,親熱一下也就完了,明天再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我沒讀過他的書, 看來很值得找來一讀。
董建華: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記得當時俺還頗為得意了一陣。政績怎麼樣就不知道了。
董允: 三國名臣,蜀國“四相”之一。諸葛亮的接班人,諸葛亮在出師表裡說“…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這一段好像中學時背過的。
董和: 董允的爸爸,諸葛亮的好幫手。
董奉:三國時的醫學家。醫術高超,醫德也很好。相傳他愛......餘下全文>>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董姓的名人?
董仲書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董姓的名人
董卓,董必武,董存瑞,董平,
董姓歷史名人和簡介
董仲舒:西漢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漢武帝舉賢良文學之士,他對以"天人三策",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為漢武帝採伐,開此後兩千餘年封建社會以儒學為正統的先聲。其學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串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學體系。提出"天人感應"說和"三綱五常"說
董姓篆刻名人都有誰?
好像只有一個印兼歙浙的董洵董小池。
誰知道歷史上董姓的名人有誰啊
最具名望的不過董狐了
而後坑害後世千多年的董仲舒
中國厲史上董姓的名人
董卓 董狐